【云水】清明上河圖(散文)
一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一幅畫。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它之所以能流傳近千年,因為它全方位地展示了宋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是一幅北宋風土人情生活畫卷。畫上的人物有近八百個,有王孫貴族,也有市井百姓,表現(xiàn)了各階層的生活百態(tài)。
《清明上河圖》長5.28米,寬0.24米,采用散點透視構(gòu)圖法,主要描繪了汴河及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記錄了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及鄉(xiāng)村社會各階層人民生活的狀況,是北宋時期繁榮的見證。反映了當時的民間風俗,集市的熱鬧場景。整體分為三大部分:郊外春光、汴河虹橋、城內(nèi)街市。
畫卷上“清明上河圖”五個大字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親筆題的字,標準的瘦金體,字體清秀修長,為畫增添了一抹厚重的色彩。
《清明上河圖》就像一幀幀電影膠片,展開畫卷,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場景完美地呈現(xiàn)在眼前。
一
八百多年前的一天,在北宋都城東京的郊外,風和日暖,樹木吐出新綠,花兒綻開笑臉,小河里的流水潺潺,一切都欣欣然。
郊外的大路上,一個毛驢運輸隊由遠處而來,毛驢身上駝滿了薪柴,因為開封地處平原,燃料匱乏,影響了居民的生活。一年四季都需要用木炭。驢兒們負重前行,領(lǐng)頭的毛驢在轉(zhuǎn)彎處不等趕驢人指揮,自己就輕車熟路地拐彎,看來不是第一次到東京城了,對這條路了然于胸,已經(jīng)非常熟悉。一行人浩浩蕩蕩向城內(nèi)進發(fā)。
橋旁邊,散落著三三兩兩的茅草屋,也有少數(shù)有錢人家蓋的瓦房。那是郊外的一座座農(nóng)家小院,環(huán)境格外清幽。院里生長著高高的樹木,枝頭已綠意盎然,綠樹成蔭。樹杈上偶爾有一兩個鳥窩,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或在春風里自由地飛翔。院子里雞在覓食,鴨子伸長脖子在叫,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安逸,處處都充滿著濃郁的鄉(xiāng)村氣息。
遠處是一望無際的田地。空曠的打谷場上有一個大石碾,那物件平時都是閑置的,寂寞地躺在那里,無人問津,只有麥子稻谷豐收的季節(jié)才能派上用場。北方的春天干旱少雨,遠處田間有一口水井,圓口有轆軸,方便人們打水用。兩個老農(nóng)正在打水,灌溉菜園。蘇東坡在《春菜》一詩里提到當時的青菜有韭菜、菠菜、薺菜、蕪菁等。汴河兩岸這里的柳樹種植較多,此時楊柳依依,鶯歌燕舞,一派春天的景象。
望火樓是古代有火情時發(fā)出信號的地方。在一處荒廢的望火樓上,竟然空無一人,上面還擺著一條長板凳,估計有人經(jīng)常來這里閑坐,成為娛樂休息的場所。
柳蔭道上,有一隊人馬急匆匆的從城外而來,看樣子,應(yīng)該是掃墓踏青歸來。前面轎子里坐著家眷,騎馬的應(yīng)該是官員或有錢人,還有挑著東西的挑夫,他們的氣勢,驚動了農(nóng)家的豬,橫沖直撞,東奔西躥,三個家丁在前面驅(qū)趕,引得路旁的一些人扭過頭來觀望。
二
當時的東京城緊挨黃河,以漕運為主。汴河水連接著黃河與淮河,此時水流湍急,波濤洶涌。它可是北宋時期重要的商業(yè)交通要道,汴河兩岸人口稠密,商船云集。
河里船只如梭,大大小小有二十九艘。最主要的有三種:第一種是漕船,又叫平底船,這些船主要承擔運輸任務(wù),載重量大。第二種是客船,比較長,速度快,窗戶也多,適合看河岸沿途的風景。第三種船是畫舫,裝飾得很漂亮,主要用于旅游,乘坐的大多是來京城游玩的外地人。
漕船一艘挨著一艘,這些船體積龐大,從粗大的船帆上就可以看出,它的運輸量巨大。這些船大多都是運糧船,官家的船只據(jù)說都去運送花綱石了,私船趁機而入,操控了糧食市場。
那些纖夫沿河岸用力地拉著纖繩,船上載滿了貨物,能感受到纖夫的辛苦,順風還好,逆風的時候,船行駛緩慢。船靠岸以后,用繩子系在岸邊,船與岸之間擱一塊踏板,方便上下船。碼頭上,工人正在忙著搬運貨物,貨主正清點貨物。搬運貨物時,每搬一次,以一個竹簽來計數(shù),最后用竹簽數(shù)目來結(jié)工錢。
橫跨汴河的是規(guī)模宏大的木質(zhì)拱橋,它結(jié)構(gòu)精巧,外形美觀,猶如一道彩虹架在汴河之上,故取名虹橋。當時汴河水流湍急,河床中不利于修建橋墩,建橋工人發(fā)揮聰明才智,用整根的大木材并列,采用榫卯結(jié)構(gòu)支撐大橋,使之成為一個堅固的整體,分散負重使橋面受力均勻。橋兩邊安裝有牢固的護欄,保障車馬行人的安全。
虹橋之上,人潮如流,車水馬龍,此時,一文一武兩位官員在此相遇,騎馬者是武官,坐轎的人是文官,狹路相逢,兩者均不肯退讓,于是便起了爭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差一點動起手來,吵吵嚷嚷的,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虹橋之下,正發(fā)生驚心動魄的一幕:一艘大船正要過橋,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竹竿鉤住橋梁的,有的忙著放下桅桿,以便讓船只順利通過虹橋橋洞。領(lǐng)航的人在大聲地指揮著,引得周邊的人一齊向這邊觀望,都為這艘巨輪捏一把汗。
橋頭彩樓歡門高聳。有修鞋店、饅頭攤、飲子攤、雜貨攤。有兩位攤主正在為自己家拉客,爭相招呼到自己家店里買東西。路口有兩個人拉著獨輪車,從橋上下來,由于慣性,車飛快地向前跑,前面的人盡力壓住車,后面的人拉也拉不住。有一算命先生,遇到一個算命人,便給他看手相占卜兇吉,旁邊一位系圍裙的店小二看了,心生好奇,忍不住停下腳步,側(cè)耳傾聽。
新酒店上面寫著“天之”“美?”的字樣,據(jù)說是出自漢書中魯匡說的:“酒者,天之美?。帝王所以頤養(yǎng)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yǎng)疾?!彼J為酒是上天的美好賞賜,是頤養(yǎng)天下的好東西。旁邊的一家酒店叫“腳店”,宋朝時,正店有七十二家,屬于官家的酒店,腳店相當于酒的零售商,多如牛毛,尋常百姓也能喝得起。腳店開在貨運碼頭繁華地段,經(jīng)常有人來喝酒,一到吃飯的時間,那生意非常興隆。街角的“王家紙馬店”,是賣掃墓祭品的,正值清明時節(jié),少不了有買紙錢的人進店買祭祀用品。
酒店的對面,遮陽傘下,是”飲子“店,它起源于唐朝,有香飲子、冷香飲子、清涼飲子等,相當于今天的中藥飲料,有助于消化。茶館在宋代開得非常多,因為宋代文人雅士喜歡斗茶,以茶論道。茶館里,有的人正在閑談中消磨時光,有的人正在細細地品茶,好不愜意自在。
街道上,人來人往,有踏青賞景的,有出門游玩的,有做小買賣的。畫里的人物,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人生百相,躍然畫中。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仿佛自己也化身畫中人,游走于繁華的街道,感受它的宋韻風情。
三
高大的“上善門”將汴京城一分為二,門外是城外,門里是城內(nèi)。
城門前是護城河,橋上行人有挑擔的、有憑欄眺望的,有推獨輪車的。
城樓巍峨壯觀,富麗堂皇,特別氣派。土城墻顯得有些落魄,還生出一些雜亂的樹木。城樓之上,雕梁畫棟,城樓是開著的,里面一面大鼓特別醒目,放在鼓架之上,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擊鼓傳聲報警。
城門口,幾匹駱駝?wù)従彽叵虺峭庾呷?,?yīng)該是西域商人來東京城內(nèi)做生意的運輸工具,他們是來往于絲綢之路的商隊??梢姡纬瘯r,汴梁城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會。
城內(nèi),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肉鋪、廟宇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醫(yī)藥門診、修面整容,各行各業(yè),應(yīng)有盡有。街面上懸掛著旗幡,叫賣聲不絕于耳。行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有做生意的商人,有看街景的紳士,有騎馬的官吏,有背簍的僧人,有說書先生,城內(nèi)還有行乞的窮人,三教九流,真是無所不有啊。
交通工具也是五花八門,有乘轎子的,騎駱駝的,趕牛車的,還有人力拉車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座客棧里,門前客人人頭攢動,里面一定住了不少來此做生意的商人。
路邊是一家正店也就是官家的酒店,有夜市和早市,生意興隆得很。三層彩樓里賓客滿座,觥籌交錯,人聲鼎沸。門口穿長袍的,笑臉相迎來自四面八方的顧客。門外,還有兩乘轎子正往正店里走。
城里人注重儀表,有專門的修面店。轉(zhuǎn)角是“久住王員外家”,應(yīng)該是旅館,門口有伙計在招攬旅客入住,樓上一位讀書人正在潛心讀書,不知道是不是進京趕考的舉子?!巴跫伊_明匹帛鋪”,店面很大,各種彩綢絲帛擺滿了柜臺。宋朝時,醫(yī)學(xué)水平也很發(fā)達,有專門為病人看病的診所,楊大夫精于外科,趙太丞醫(yī)術(shù)更顯高明,他應(yīng)該在皇宮里當過醫(yī)生,無論是內(nèi)科、外科還是兒科都很精通,治好各種疑難雜癥不在話下。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男子,拿著扇子擋著臉,對面正好過來一個騎高頭大馬的人,也許是舊友,拿扇子男子為避免尷尬,想以這種方式躲避與舊友說話。路這邊的棚子下面,一群人正聚集在一起,聽一位老者說書,說到興奮時,繪聲繪色,抑揚頓挫,每個人都聽得入了迷。
這時,走來一隊人馬,儀仗隊開道,威風八面。只見那官員騎著高頭大馬,頭戴席帽,穿著盤領(lǐng)衣衫,手執(zhí)馬鞭,神態(tài)莊重,也許是趕赴外地上任的。有提著銅鑼的,有挑行李的,旁邊還有人專門侍候,為他提著刀,前有兩人在馬頭拉著,以免馬在鬧市區(qū)受到驚嚇,而馬失前蹄。
旁邊一行腳僧,打扮得有幾分像唐朝的玄奘,腳穿芒鞋,身著禪衣,手握拂塵,背著竹笈,里面裝有竹杖經(jīng)卷等。前面掛的小香爐應(yīng)該是驅(qū)蚊蟲的。不知道他是到京城尋訪名師,還是到寺院進行自我修行?
四
《清明上河圖》有人說它是一幅盛世里暗藏危機的圖畫。商業(yè)繁榮的表象之下,有著很深的隱喻之意,令人細思極恐。
北宋時期東京汴梁城的人口達一百二十七萬之多,當時設(shè)八廂一百二十坊,每個坊都有一座望火樓,專門觀測火警,畫上的望火樓卻無一人把守,城門大開城防形同虛設(shè),軍隊懈怠慵懶,原本重兵把守的城防機構(gòu),居然成了一商鋪,為金兵攻進汴梁城埋下伏筆。
宋徽宗時期,朝廷軍事實力日漸衰敗,防范意識淡漠。他喜歡斗茶和書法藝術(shù),貪戀祥瑞和吉兆,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有人說宋徽宗如果不是皇帝,他可能是一個出色的藝術(shù)家。當《清明上河圖》到他手里,他沒有表現(xiàn)出歡喜之情,只在卷首題了五個字,就把這幅畫作賞賜出去。不久之后,金兵攻進汴梁城,把宋徽宗也俘虜了去,讓他受盡了凌辱。岳飛曾在《滿江紅·怒發(fā)沖冠》一詞里寫到:“靖康恥,何時雪。臣子恨,何時滅”。
前世不忘,后世之師。開封人把《清明上河圖》原汁原味地搬到了現(xiàn)實中,按著畫中之景,修建清明上河園。其規(guī)模之宏大,氣魄之壯觀,令世人驚嘆。鄉(xiāng)野、虹橋、汴河、商船、商鋪、城門、勾欄瓦肆,一應(yīng)俱全。大型的節(jié)目表演《東京保衛(wèi)戰(zhàn)》《東京夢華》,運用現(xiàn)代科技,夢幻般地讓人穿越千年時光,重溫大宋王朝的盛世景象。
《清明上河圖》畫面長而不冗,場面浩大卻雜而不亂,錯落有致,筆法細膩,精妙絕倫,渾然一體,別有情趣。它是一幅清新脫俗的現(xiàn)實主義風俗畫卷,是一幅千古不朽的藝術(shù)杰作。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將永遠綻放著獨特的耀眼光芒。
再多說一句,縱觀當今美術(shù),展覽會上,動輒八尺丈二的畫幅,他們管這稱巨幅,可是,里面的內(nèi)容空空如也?!肚迕魃虾訄D》幅高才二十幾厘米,與今天的畫幅比,實在算不上什么,可是,它才是真正的巨幅。它所展現(xiàn)物像的豐富,社會生活情境的宏大,古今中外,只此一例。它,前無古人,至少到現(xiàn)在,后無來者。
讀文受益匪淺,謝謝老師。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