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春寶娘”的哭泣(作品賞析) ——品讀《為奴隸的母親》有感
午后,陽光懶懶地傾泄在窗臺上。我靜靜的倚靠窗臺下,輕翻書頁,嗅著那一縷書香。
“為奴隸的母親”。
幾個字跳入我的眼簾。我心里忽地詫然,母親,該是這世上最偉大的人呀,也是最可親可敬的人啊,怎會用“奴隸”這倆字來形容。我不禁讀了下去,心緒逐漸起伏……
這篇作品的作者是柔石,柔石原名趙平復,他生于1902年9月28日,浙江寧海人,是作家、翻譯家、革命家,也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聯”作家,中國共產黨黨員,1931年參加在上海東方飯店舉行的討論王明路線問題的會議時,因叛徒出賣,遭國民黨軍警逮捕。2月17日,與殷夫、歐陽立安等二十三位同志同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
《為奴隸的母親》是作者柔石于1930年,即他犧牲的前一年寫的一篇短篇小說,《為奴隸的母親》作為奴隸和母親的春寶娘,她勤勞、樸實、善良,被丈夫典與秀才為妻,她為了丈夫和兒子的生存,忍辱負重,去作地主傳宗接代的工具,雖然她也曾對秀才家吃穿不愁的生活感到過滿足和留戀,但到底不忘丈夫,典期滿后終又歸家重過困苦的生活。小說著力刻畫了一位飽受階級壓迫與凌辱的底層婦女的形象,細節(jié)描寫生動,令人不忍卒讀。
故事的主人公沒有名字,她是皮販的妻子,生了一個兒子名“春寶”,人們便喚她“春寶娘”。文章第一段,先介紹了“她”的丈夫的生活,交待了他們的境遇。“他大約就因為境況的不佳,煙也吸了,酒也喝了,錢也賭起來了,竟使他變做一個非常兇狠而暴躁的男子?!闭煞虮緛砬趧谀芨桑珮O度的貧困卻嚴重扭曲了他的人性,這糟糕的境遇,也變成后來丈夫典妻的口實。
“典”,就是典當、販賣的意思,典妻,自然就是“賣妻子”之意。窮苦人家的女性被賣到富人家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當孩子斷奶,便過河拆橋,將這女子趕出去。這樣的陋習,在舊社會比比皆是,柔石這篇作品正是揭露了這一丑惡的社會現實。
皮販典妻,一是被王狼逼債,二是沈家婆的攛掇。沈家婆也是底層勞動人民,可她卻給皮販出主意,叫他典妻給秀才,甚至還說“你還將妻養(yǎng)在家里做什么呢,你自己黃也黃到這個地步了”,這沈家婆就和魯迅作品《祝?!防锏牧鴭屢粯?,同為女子,卻不懂得相互理解,沈家婆只是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春寶娘奴隸也做不得,于是沈家婆就要壓迫她,充分說明了以她為代表的奴隸階層的麻木不仁。
而皮販這個懦弱又無主見的人,對于沈家婆的攛掇,也只是掉了幾滴眼淚,還是被她催著答應了。
春寶娘得知她自己被典的消息后,反應極其激烈:“幾乎昏去似的”;“簡直癡似的,話一句沒有”;“連腑臟都顫抖”;“嗚嗚咽咽地哭起來”;“只得答應”。
女子從一而終的思想在她腦海里根深蒂固,她不愿做另一個男人的典妻,所以聽到消息后會那么激烈。然而在那個夫權至上的年代里,縱使她千般不愿,亦只能默默忍受。這,便是舊時代婦女的命運,她們只是男人們的附屬品,是他們生兒育女的工具……
皮販眼睜睜看著妻子被人抬走,他卻不說一句話,沈家婆牽線成功,還不忘找皮販要酬勞,短短幾行字,就讓人感受到皮販的麻木不仁,以及沈家婆貪婪的嘴臉。
那么,春寶娘在秀才家做“典妻”的這段日子里,她的日子好過了嗎?沒有。她要承受秀才對她身體的凌辱,還要承受大戶人家妻妾爭斗的折磨。她一方面要強忍思子之痛,另一方面還要絞盡腦汁想著如何避免秀才妻子的發(fā)怒,還要做許多女傭做的雜活。她因為懷孕而產生一系列的生理反應,秀才妻子還喋喋不休地譏嘲她,說她裝嬌……這就是那個年代典妻的生活,完完全全無人身自由,就是一個被買賣的奴隸。孩子出生后取名為“秋寶”,秋寶離不開自己的親生母親,對秀才和秀才妻子很陌生。秀才妻子善妒,并不允許春寶娘在這里一直待著,三年后就將她趕了出去。再一次與自己的孩子分離,這又是怎樣的一種痛一種折磨?。啃≌f里是這樣形容的:“簡直似有四五只貓在抓她、咬她,咀嚼著她的心臟一樣”。這是怎樣的折磨和痛苦啊……
小說中還插入了令春寶娘撕心裂肺的另一件事。她辛辛苦苦生下的女兒,竟被皮販活活燙死!“剛出世的新生命,用他的粗暴的手捧起來,如屠戶捧殺的小羊一樣,撲通,投在沸水里了!除了沸水的濺聲和皮肉吸收沸水的嘶聲以外,女孩一聲也不喊”。這是十分殘酷暴烈的場面,新生兒被親生父親親手扼殺,令讀者都瞠目結舌、心痛難忍,更何況是生下她的春寶娘呢?父親殺死女兒,也許有兩個因素吧,一是境遇窘迫,二是重男輕女觀念?!@更深層地反映了舊社會婦女的地位:生命都要受到男人的限制!
這位母親經歷了三次與兒女的離別:一是與春寶分離,二是與女兒永別,三是與秋寶分離。這三次離別,都非天意,而是人為造成。母親與兒女的情感本是與生俱來的,母愛是女人的天性,但她的母親心卻被生生鋸斷,這種痛,簡直是撕心裂肺!這,就是那個扼殺天性的舊社會啊……
從這篇短篇小說就能看出,柔石擅長白描,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形形色色的人。如,皮販的對內的暴躁殘忍、對外的懦弱無能,沈家婆的貪婪丑惡,秀才的偽善,秀才妻子的嫉妒虛偽……言語之間,流露出的,是對農村勞動婦女的深切同情。
《為奴隸的母親》通過名為母親實為奴隸的春寶娘的悲劇,揭露了舊中國農村階級壓迫的殘酷、封建禮教的虛偽和殘忍、社會的黑暗和野蠻以及封建階級和農村的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揭示了春寶娘在精神上、人格上所遭受的無情踐踏以及她的非人命運、處境,反映了舊中國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對窮苦農民特別是勞苦婦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文章很短,最后以沉靜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長夜結尾,意蘊深長。這是對那個時代的一種控訴。
讀罷小說,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作為當代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我們都要慶幸自己生于這個偉大的新時代,我們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從小享受父母的疼愛,還可以遇見自己心愛的人,依舊被愛著、包容著。還有我們的孩子,也是獨屬我們的寶貝。那個時代的人,特別是婦女,或許做夢也沒想過有今天這樣幸福的日子的。我們如今的小幸福,都是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啊,我們又怎能不好好珍惜這樣的美好生活呢?
改革開放幾十年了,可還有一些封閉落后的地區(qū)仍然固守著傳統(tǒng)的愚昧的思想,那些令人發(fā)指的習俗仍然存在。衷心希望改革的光輝能普及到他們的村落,讓那些飽受摧殘的男人女人們真正的獲得“解放”,徹底打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讓我們十四億的中華兒女過上豐滿富足的小康生活。擼起袖子加油干,每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和義務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奮斗終生!
二○二四年八月三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