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戀】老家的風水(隨筆)
老家前后屯兒走出多位名人,叫我想到風水。風水好,必定人杰地靈。
老家楊樹園子屯,早先叫董家大隊,坐落在西馬家店的后山北面。西馬家店屯背靠老山梁,朝南面對一馬平川的黑土平原,一望無際。作為遼河支流,二道河子蜿蜒流過。風水注定不同凡響。
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在二道河子上修建水庫,工程浩大。人工建成后不知何故又作廢。小時候常去大壩閘門的輪盤上玩耍。那高高的閘門在我年少眼里,是那么令人仰望,巍峨無比。
西馬家店隸屬于馬家店村,村里有兩個大屯子,分別是馬家店屯兒,王家屯兒,還有個稍小一點的屯叫瓦盆窯。西馬家店屯里出了田志久,特別是西瑪嘉旺兩位著名的詩人,叫人刮目相看。
瓦盆窯屯地產(chǎn)陶土,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過瓦盆窯,燒出壇壇罐罐,瓦盆或花盆,瓦盆有光溜面的,有粗糙面的。記得當年瓦盆窯師傅送給我父親一對花盆,一個光溜瓦盆都是青灰色的。直到現(xiàn)在那青瓦盆還收藏在家不棄。
在瓦盆窯屯,高家走出一位公安局長,縣人大主任;姜家走出一位縣政協(xié)委員,縣城建局副局長,房產(chǎn)局長。還有沒有其他名人尚不知曉。
廢棄大壩里的耕地分給馬家店大隊和董家大隊。小時候母親帶領婦女去大壩里間苗,我去幫母親間過苞米苗。我老家董家大隊有七個生產(chǎn)隊,挨著西馬家店屯的生產(chǎn)隊叫腰董家。屯里大多是土平房。生產(chǎn)隊出車,每年都給各戶從大壩里拉一車河淤土和泥抹房蓋,河淤土抗雨澆不漏。
董家屯解放初期我叔叔讀書被國家公派留學蘇聯(lián),畢業(yè)后分配到三機部陜西國防工業(yè)寶成儀表廠任車間主任,不幸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我父親在解放后參加土改,加入共產(chǎn)黨,當選董家村長,后來受黨組織派遣,到昌北縣組建全縣第一個農(nóng)村信用合作社,擔任首任信用社主任。在董家屯,董家走出個畜牧局長,黨委書記;黨家走出個團市委副書記??芍^人才輩出,彰顯紅色基因賡續(xù)傳承。
我在老家長大,中學畢業(yè)后去遼南當兵,退役后在公社做報道員多年,期間應考讀過兩年新聞??飘厴I(yè),上個世紀80年代奉調(diào)到縣委宣傳部工作。期間讀過中央黨校函授本科畢業(yè)。后又下派鄉(xiāng)鎮(zhèn)領導班子任職,2000年返回縣直機關擔任縣檔案局長兼檔案館長,被遼寧省檔案局授予全省“十佳”檔案工作者榮譽稱號。
一晃兒走出老家30多年有,成就微薄不提,辜負老家風水。歲月如梭,只留下如煙往事,叫人悲喜交加,緬懷不已。
2024.09.04落筆故鄉(xiāng)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