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春節(jié)拜年(散文)
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喚醒了新的一年。拜年,這古老的習俗,如暖流在涌動。人們帶著笑容,互相道一聲祝福。親情、友情在這一刻凝聚,讓新年充滿了溫馨與希望。生命的每一次起跑,進入心跑道,都是以春節(jié)拜年為標志的。
拜年,是新春的序曲,是親情的紐帶,更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美德的生動體現(xiàn)。每逢新年,孩子們穿上新衣,懷揣著滿心的歡喜與期待,跟隨著父母的腳步,去給長輩們拜年。那一聲聲親切的問候,那一次次深深的鞠躬,蘊含著小輩對長輩的感恩之情。老人們則滿臉笑容,慈愛地看著孩子們,將準備好的紅包遞到他們手中,祝福著新的一年里孩子們健康成長、學業(yè)有成。這種溫馨的畫面,年復一年地上演,成為了過年時最動人的場景之一。
這傳統(tǒng)的互動方式,拉近了人與人間的距離。每一次拜年,每一次接觸,都是給情感關系注入潤滑劑。
拜年,也是親朋好友間相聚的珍貴時刻。平日里,大家各自為了生活奔波忙碌,很少有機會相聚。而過年,就像一個無聲的約定,讓分散在四方的親人們得以團聚。走進熟悉的家門,看見那一張張親切的笑臉,彼此緊握雙手,互相傾訴著過去一年的酸甜苦辣,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喜悅。那種濃濃的親情和友情,在這一刻得到了升華,讓人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與美好。
“親戚親戚,越走越親,長遠不走就不親了?!边@句俗語道出了拜年的真諦。拜年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情感的交流與維系。在相互的走動中,曾經疏遠的關系變得親密,曾經產生的隔閡也在歡聲笑語中煙消云散。每一次的拜年,都是對過去的回憶,對現(xiàn)在的珍惜,對未來的期許。
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fā)展,許多古老的風俗習慣在歲月的洪流中漸漸消逝。但拜年這一傳統(tǒng),卻依然充滿著生機與活力?;蛟S是因為它承載了人們內心深處對親情、友情的渴望,對團圓、和諧的向往。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中,拜年宛如一股清泉,潤澤著人們干涸的心靈,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停下腳步,去關心身邊的人,去感受那份真摯的情感。
二
大年初一的清晨,太陽還未升起,我們尚在溫暖的被窩中沉醉著甜美的夢,村里拜年的聲音便已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父母匆忙的催促聲在耳邊響起,我們不得不趕緊起床,迎接這新年的第一天。
匆忙吃完早餐,我們便要去龍姓的禮堂進行團拜。村里有三個姓,分別是龍、劉、王,每個姓都有各自的禮堂,我們姓龍的是全村最大的姓氏,團拜是祖輩們傳承下來的規(guī)矩和傳統(tǒng)。我們舉著旗,敲著鑼,打著鼓,浩浩蕩蕩地向禮堂走去。一路上,歡聲笑語,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新年的喜悅。
走進禮堂,滿是熟悉的面孔,大家互相拱手作揖,說著吉祥的話語,祝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幸福安康。那種濃濃的鄉(xiāng)情和親情,在這一刻,如同溫暖的爐火,將每個人的心都烘烤得熱乎乎的。祠堂變禮堂,這是近年的情況,讓拜年的氣氛更輕松了些。
初二開始,走親戚拜年的行程便拉開了帷幕。首先必須去的是舅舅家,那時的我們,沒有車,腳下的路就是我們的交通工具,卻也絲毫不減拜年的熱情。我們幾個老表都是相約而行,穿過蜿蜒的山路,一路上有說有笑。大家手里提著禮物,禮品酒、包裝水果、牛奶等等,禮物的多少似乎在無言中訴說著關系的親疏,但無論多少,都飽含著對親人的深深祝福和關愛。
回想曾經,拜年是一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我們會在親戚家坐下來,細細地嘮家常,分享著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而如今,生活節(jié)奏變快了,人們有了車,拜起年來方便了許多,一兩天就能基本走完親戚。拜年也變成了流動式的,往往喝口開水就匆匆趕往下一家,只是約定好在重要的親戚家吃飯,坐下來好好團聚。
三
一到年關,即便在家中,餐餐也有肉和魚相伴,但是與拜年時的豐盛菜肴相比,仍顯得遜色許多。小時候去親戚家拜年,飯前必須要吃荷包雞蛋。過年期間本就肚腹飽脹,面對那再難塞下的幾個雞蛋,著實尷尬??芍魅思业臒崆樽屓藷o法拒絕,那殷切期盼你吃下的目光,讓人硬著頭皮也得把雞蛋咽下去。
平日里,家中的餐桌不過三個菜簡單應付,而拜年時,菜肴數(shù)量瞬間翻倍,六個菜已是常態(tài)。若是在自家準備了六個菜,到了親戚家拜年,那必定是八盤大菜,滿滿當當擺一桌。過年期間,幾乎去每個親戚家里拜年都是一桌的大魚大肉,還有各種好酒招待。
除了美食的誘惑,拜年更讓人陶醉的是那份濃濃的親情與熱鬧。在拜年的時刻,舅舅舅媽們親切的問候,表哥表妹們爭搶著與我們交流,歡聲笑語在屋中回蕩。那份客氣,那份真摯的關懷,是在家中獨自過年所無法比擬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過去一年的見聞,憧憬著新一年的美好,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每一個角落。
而對于我們孩子來說,每次拜年還有一項雷打不動的收獲——壓歲錢。當長輩們帶著慈祥的笑容,將那紅包遞到我們手中時,那份喜悅難以言表。攥著紅包,仿佛握住了整個新年的幸福與希望,心里盤算著如何用這筆“巨款”去實現(xiàn)自己小小的夢想。
拜年的路上,我們穿著新衣,蹦蹦跳跳,寒風也無法冷卻心中的熱情。踏入親戚家門的那一刻,溫暖撲面而來,大家相互擁抱,互道祝福。大人們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孩子們則在一旁嬉戲玩耍,時而偷吃一口桌上的美食,時而好奇地擺弄著新收到的禮物。
歲月流轉,那份拜年的純真歡樂或許在時光的長河中漸漸淡去,但它卻永遠珍藏在我們的心底,成為生命中一段最美好的回憶。
拜年是讓人們看到一張張高興而熟悉的面孔。歲月的痕跡爬到臉上,卻也讓人感受到了親情的永恒。老人們眼中的慈愛,中年人臉上的欣慰,孩子們的天真無邪,都在這拜年的時刻匯聚成一股暖流,流淌在每個人的心田。
時代在飛速發(fā)展,拜年的方式或許有所改變,電話、短信、視頻拜年等新形式層出不窮,但拜年的內涵從未改變。它依然是我們與親人、朋友之間維系感情的重要紐帶,是我們傳遞祝福、分享喜悅的美好時刻。
新春的腳步不停,拜年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愿每一個新年,我們都能在這份傳統(tǒng)中找到歸屬,感受到人間的真情與溫暖。
2025年2月12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于江山文學
(東籬編輯:簫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