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雛鳥初飛(散文) ————女兒,一個令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五)
雛鳥初飛
——女兒,一個令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五)
像我這個年齡的人,絕大多數(shù)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養(yǎng)育這個孩子就像是兩只大鳥悉心孵育鳥蛋并把它孵出養(yǎng)大一樣。鳥類從破殼而出到飛離鳥巢所需的時間,由于品種的差異是不一樣的。據(jù)相關(guān)資料顯示,斑鳩孵化出殼后,通常需要15到20天的時間來成長和學(xué)習飛行。幼鴿出殼后,大約需要25天才能自己吃食,40多天才可以出窩飛翔。大多數(shù)鳥類通常在出殼后幾周到一個月左右開始學(xué)習飛行,一般不超過兩個月即可飛離巢穴,自由地翱翔在藍天。對于人類來說,孩子離家獨立地在社會上行走生活,由于年代和條件的不同,各家也有所不同。通常,孩子18歲成人后即可獨立地生活了。而這個年齡也恰是考大學(xué)的時候,所以,許多家庭就把孩子外出上大學(xué)作為孩子獨立的標志了。但盡管如此,這時的絕大多數(shù)孩子,外部世界對他而言還是完全陌生的,我的女兒就屬于這類的孩子。
2005年8月,十八歲的女兒考取了距離家鄉(xiāng)兩千多公里南方的一所大學(xué)。當年的“十一”長假是她作為大學(xué)生享受的第一個假期,她打算去蘇州的二姨家里看看,我們對此沒有意見,她二姨一家聽說后也表示歡迎她去,這件事就這么定下來了。她的這次出行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獨自作出決定、獨自一個人行走、行程獨自安排的一次百余公里的旅程,這是一次純粹意義的放“單飛”。我把這次行動稱作我家的“雛鳥初飛”。盡管事前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但還是令人意想不到地出了狀況。
“十一”長假前一天傍晚近7點鐘的時候,家里的電話突然急切地響了起來,我拿起聽筒,里面?zhèn)鱽砹伺畠簬е耷坏穆曇簦骸鞍职郑掖蜍嚾ラL途汽車站,出租車司機把我扔到這就走了,現(xiàn)在四周漆黑一片,連個人影都看不到,我不知道該怎么走,挺害怕的,怎么辦呢?”我一聽,也有點著急,但還是平靜地跟她說:“不要慌,車站距離你的位置應(yīng)該不會太遠,先找一個亮一點的地方,比如,路燈下,等有人了就打聽一下?!彼f:“可是,要來不及了,再晚就趕不上車了。”“沒關(guān)系,趕不上就坐下一趟,實在不行就打車回學(xué)校,改天再去。你不要放電話,再看看周圍有啥明顯的標志沒有,要放松自己”我安慰道。等了大約10分鐘,前方走過來一個行人,她走過去詢問了一下,對方給她指明了車站的方位和路線。我跟女兒說:“你就按他說的慢慢走,如果前面又遇到人了,你就再打聽一下?!本瓦@樣,她拿著電話向前走著。果然又遇到一個行人,這人跟前一個人指的路是一致的。就這樣女兒繼續(xù)地走,我在電話里陪著她,就像平時我倆在街上走路一樣,邊走邊聊著天。這樣,她感覺輕松多了,走了一會兒,拐了一個彎,女兒興奮地告訴我:“爸爸,我看到車站了!”我說:“你去吧,看看能否趕上這趟車,如趕不上,就坐下趟車,如果沒有車了,就打車回學(xué)校。怎么定的,將結(jié)果告訴我?!蔽伊滔码娫?,跟她媽焦急地等著她的消息。過了一陣子,來電話了,她說:“這趟車沒趕上,車票換成下一班了,要等四十分鐘。”我跟她說:“這就好,你安心等車吧,我們馬上告訴你二姨,讓她按下趟車的時間去接你?!边@場有驚無險的波折就這樣結(jié)束了。她媽媽立即給二姨打電話,說明了情況,囑咐她,接到孩子后,立即打電話告訴我們,我們等著消息。到夜里十點多,家里的電話終于響了,二姨接到了她,我們一顆懸著的心也終于落地了。
過后想想,這場波折,完全是由于孩子初次出門就墮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既看不到目標,又沒有方向感,再加上天黑和周遭無人,這就必然要產(chǎn)生恐懼感而造成的。好在她還算聰明,立即給家里打電話,向父母求助。在我們的介入下,迅速化解了這場危機。我估計當時更令她感到問題嚴重的是害怕趕不上車,那種迷惘和無助感對一個毫無社會生活經(jīng)驗的女孩來說,其恐懼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想,那位司機師傅應(yīng)該不會惡意地把她拉到一個偏僻的地方拋下不管,大概率是由于某種原因使得他不便把乘客直接送到車站。
我相信,這次經(jīng)歷是機緣給女兒上的人生中難忘的第一課:在迷途中不要驚慌,就像做迷宮游戲一樣,只要頭腦清醒,辨明方位,理智分析,總會走出去的。社會生活猶如一只萬花筒,一定是變化多端的,每一次的偏離都必將際會新的風景,展現(xiàn)出一個新的世界,這對年輕人來說,何嘗不是一次機會和獎賞呢?即便是處在困境中也不要驚慌,黑暗本是大自然與社會的另外一面,每個人終會遇到,早點遇到,乃至多遇到幾次,又何嘗不是一種歷練與成長呢?一只小鳥不經(jīng)風雨,如何翱翔在天際之間,一塊生鐵,不經(jīng)錘煉,如何成為有用之材?從這個意義上說,女兒的這次際遇注定是一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難得收獲。
現(xiàn)實地看,女兒這次向家里求助,也是她迄今唯一的一次。在她此后成長的歲月里所遭遇的困難和危機比這次要不知困難多少倍,可她都沒有刻意告訴我們,直到現(xiàn)在,她對我們都是報喜不報憂。聯(lián)系地看,她后來的成熟與此次發(fā)生的“第一課”所形成的經(jīng)驗與收獲應(yīng)該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辯證地看,我還真得感謝那位司機師傅呢。
事實上,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在迷惘與探索的波折中成長的,每一次意外的偏離,既要帶來驚異和恐懼,也必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重要的不是追求前程多么一帆風順,而是縱使道路泥濘不堪,困苦交加,我們?nèi)砸煌鶡o前,風雨兼程。這才是不變的道理。
二十年前,女兒“雛鳥初飛”中發(fā)生的這個小插曲,猶如陽光下的一片碎玻璃,折射出人生旅途中多重斑斕樸素的道理,而此時,她的人生與事業(yè)正值如日中天之時,愿她今后的歲月,安祺、順遂。
征途仍在延伸,或風雨如磐,或陽光明媚,惟心中明亮,即無遠弗屆!
2025年2月20日于上海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