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希望】論屁股決定腦袋(雜文隨筆)
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原來在一線工作的同事擢升為領導干部后,說話做事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原來唾罵反對的事,現(xiàn)在支持了;原來吐槽抱怨的措施現(xiàn)在理解了。不僅如此,他執(zhí)政后出臺的舉措往往比之前的還變本加厲、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比如,有些教師考入公務員隊伍當上領導后,往往不熱心于為教育紓困解難,倒是在怎么“收拾”教育上更會來事。
我曾帶著這樣的問題,問過一位領導,他說“屁股決定腦袋”罷了。
所謂“屁股”者,職位、角色也。職位、角色不同,其具體利益和代表的立場也就不同,說話做事的態(tài)度也就變了,這似乎是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但稍加分析呢?“屁股決定腦袋”,意即個人的、小團體的、眼前的利益決定了他或他們的腦袋。這不是妥妥的本位主義、地方主義、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膚淺短視嗎?如此何談全國一盤棋,何談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何談家國天下之情懷,何談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之格局,何談解放人類、造福人類之夢想?
屁股決定腦袋?想想都覺得滑稽!屁股怎么可以決定腦袋呢?屁股上長的是什么,腦袋上長的又是什么?腦袋上長了眼耳口鼻等靈敏的感覺器官和智慧的大腦以及四通八達的神經(jīng)中樞,是用來觀察、思考和指揮調(diào)動全身的,而屁股上則只長了兩塊肥肉,不過是用作走累時暫時歇息的緩沖。我想“屁股決定腦袋”者大概是一直坐著歇息,根本不想走、不曾走,從未用腦袋來觀察、思考過世界,根本就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怎么走。這不就是典型的庸政、懶政者嗎?他們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甘于守舊、蕭規(guī)曹隨,樂于坐享、混吃等退,不作為不擔當,不去干事創(chuàng)業(yè),不去改進工作,不去攻堅克難。
那么“屁股決定腦袋”者是不是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干呢?顯然也不是。他們也在大聲說著什么、大力干著什么,只不過說的、干的都由屁股決定著罷了。那么屁股能決定些什么呢?無非是多快好省、輕松安逸、天上掉餡餅、一鋤挖個金娃娃之類的黃粱美夢。那就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投機鉆營、作秀文章唄!
“屁股決定腦袋”者說他們說話做事從自己的角色立場出發(fā),是講政治的表現(xiàn)。他們不知道的是,政治不僅要講,更要大講特講。而不是他們所講之以自我為中心的小政治,唯自己的官帽是論,唯自己的小政績是論,唯自己的榮辱升遷是論,唯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是圖;也不是他們所講之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小政治,八面玲瓏、圓滑逢迎;更不是他們所講之拉幫結(jié)派、沆瀣一氣、同流合污、貪贓枉法、中飽私囊、厚黑庸俗、封建迷信的小政治,或一張報紙一杯茶一把椅子混一天,或浮夸虛假走過場,事業(yè)面前庸懶散漫,好處面前吃拿卡要,早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拋到九霄云外!更為重要的是,政治不僅是講的,更是干的??照務`國,實干興邦。
今天,我們的社會上的確充斥著大量的屁股決定腦袋者!他們只看得見自己的利益,只看得見當下的利益!不明智,不擔當,無胸懷,無格局!嗚呼哀哉!深為他們憂、為他們恥、為他們不值!作為對比,古今中外大凡成事者,哪一個是屁股決定腦袋者?他們目光如炬,胸懷天下,謀萬世謀全局,勇?lián)?,敢奮斗,想得到做得到,疑明行果。
進一步地講,如果任由“屁股決定腦袋”,那么“屁股”多“腦袋”就多,“屁股”歪“腦袋”就歪,“屁股”大就可決定別人的“腦袋”,那不亂了套嗎?不妨以教育為例。
對于教育來說,黨和國家領導人當然期望教育能立德樹人,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公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建設者、接班人,為民族復興和屹立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培養(yǎng)堪當大任、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未來人才,也就是要培養(yǎng)以人文態(tài)度、科學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為主的核心素養(yǎng)、綜合素質(zhì)。于是,摒棄應試教育,全面深化素質(zhì)教育就成為必然。
那地方呢?受政績考核的影響,地方領導當然期望在考核中拔得頭籌、占據(jù)優(yōu)勢,必然會盯著考核指標去。但教育是一個極其復雜和長期的工程,任何幾個簡單的考核指標都不可能全面、科學地反映它。因此,僅僅照著幾個指標去開展工作、推進工作顯然是不行的,不僅簡單粗暴、以偏概全,還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必然會令其大幅偏激,或左或右,直至背離初衷、脫離軌道、突破底線、逾越紅線。人們常問,明明中央出臺的是大好政策,為什么一到地方就變形走樣了呢?無非就是自私而偏執(zhí)的政績觀使然。教育也一樣。關于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考核中央本來是有詳盡方案的,但到了地方就變成了極簡的升學率、一分三率、升名校率,這便讓人人喊打、喊打多年的應試教育如八足之蟲死而不僵了!
教育局、學校就更不用說了,一定是沖著、比對著考核條款去的,能得分的就大干特干,不能得分的就堅決不干。如此,教育不異化才怪!
再說家庭。由于教育資源的不足和不平衡,家長們當然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夠升學,能夠升好學。而分數(shù)是現(xiàn)行中考、高考的硬通貨,于是他們眼中只有分數(shù)就不足為怪了。至于行為習慣、文明禮儀等其它素質(zhì),有當然好,沒有也沒什么關系,正所謂一俊遮百丑。
最后是教師和學生。作為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體,他們本來應該成為教育活動的主宰者,但卻在地方領導、教育局領導、學校領導自私的政績觀以及偏頗的社會輿論下徹底淪為傀儡、木偶,淪為工具、產(chǎn)品,淪為生態(tài)鏈上的最末端,毫無發(fā)言權、話事權,被迫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被迫沒日沒夜、無休無止地教和學,被迫按照機器大生產(chǎn)那套模式機械呆板、整齊劃一地教和學!
綜上所述,當下教育的紛紜亂象其實就是“屁股”多導致的“腦袋”多,“屁股”歪導致的“腦袋”歪!特別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沒有準確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沒有站穩(wěn)人民立場,把復雜的人民教育問題簡單化、行政化、功利化,是導致當前教育亂象的主要原因。形象地說,就是他們用大“屁股”、歪“屁股”決定了他們自己和其他人的歪“腦袋”!
“屁股決定腦袋”論究其本質(zhì),是西方世界倡導的競爭對抗、叢林法則、優(yōu)勝劣汰的價值觀在作祟。怎么化解?一方面,不同角色、立場間要相互理解、寬容、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立先立人,己所欲達先達人。另一方面,所有角色、立場都要站到更高的層面上來看問題、謀事業(yè)、統(tǒng)一思想和行動。誠如古人所言,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反對“屁股決定腦袋”就是要破除小我格局。首先要提高站位,提高認識。多高算高,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想想保持一致。唯有提高到這樣的程度,格局眼界才能真正打開。其次把小我融入大我。要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集體利益次之,個人利益放在最后。心懷國之大者,干事創(chuàng)業(yè)。
總之,我們黨員干部絕不能做“屁股決定腦袋”者。我們共產(chǎn)黨最大的優(yōu)點是什么?不就是只有一個立場即人民立場嗎?只有一個方法即實事求是工作法嗎?為什么職位、角色變了,立場就變了、方法就變了呢?不應該??!而應該一以貫之,守住初心使命,守住宗旨性質(zhì),守得云開見月明。
可見,“屁股決定腦袋”之說看似有道理,看似是講政治的表現(xiàn),但實則大謬!不論不足以化郁結(jié)、解憤懣!是為論。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