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星月】最好的青春遇見最美的鄉(xiāng)村(散文)
“耕一畝心田/等一個春天/像花兒一樣立雨露風間/多少個夜晚/在默默蛻變/似風兒一般輾轉(zhuǎn)過冬天……”
那英演唱的這首歌曲《山水間的家》,很多人都聽過,可是當我聽到孫新演唱這首歌的時候,心里卻感慨萬千,深有感觸,因為這是發(fā)自孫新肺腑的真情演唱。伴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鶴壁市的青山綠水,其中幾個鏡頭就是鶴壁市淇濱區(qū)大河澗鄉(xiāng)譚峪村。
孫新,這個充滿活力的97年小姑娘,就是譚峪村現(xiàn)任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粗贻p稚嫩的面龐,你真的不相信她已經(jīng)在這個小山村工作了近三年了。
孫新是土生土長的譚峪村人,2020年大學畢業(yè)以后,在鄭州一所培訓學校實習工作。她在鄭州這個大城市里過著時尚舒心的生活,就像每一個九零后的女孩子一樣,每天除了上班,就是跟朋友們一起逛街K歌,旅游購物,品嘗美食,享受著屬于年輕人的快樂。如果不出意外,她會在鄭州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開始享受美好的都市生活。
沒想到,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打亂了孫新的人生規(guī)劃。
2022年4月的一天,孫新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經(jīng)過問詢,她得知這個電話來自她的家鄉(xiāng)譚峪村。
這通電話是村里的一個老黨員給她打來的,老黨員告訴她:村里原來的支部書記由于身體原因辭職了,現(xiàn)在村里兩委班子配不齊,問她愿不愿意回村當支書?
孫新在大學學的是商務英語,在校期間她還考了教師資格證和其他證書,她的想法是即使自己找不到翻譯之類的工作,最起碼還可以參加招教考試,當一名英語老師。她從來沒有想過再次回到農(nóng)村生活,那不是她的人生歸宿。于是,孫新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老黨員的邀請。
可是,孫新的寧靜生活從這一天起就被打破了。
從這以后,孫新經(jīng)常接到來自家鄉(xiāng)的電話,有村里的老干部,也有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更有她熟悉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勸她回家當村干部。甚至她的父母和其他長輩,也勸她回來試一試。
“為什么你們要讓我回來?而不選擇別人呢?”孫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一個老干部說道:現(xiàn)在譚峪村班子不齊,老百姓人心不穩(wěn),村民們都期待有魄力的年輕人回到家鄉(xiāng),為村兩委班子帶來新鮮血液,從而扭轉(zhuǎn)村里的局勢。
孫新開始重新審視起了這件事。她從媒體上得知有很多大學生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用自己的學識改變了家鄉(xiāng)的落后面貌,帶領父老鄉(xiāng)親發(fā)家致富,他們也成為年輕人的楷模和表率。自己還年輕,為什么不試一試呢?她想道,我要用自己在外面看到的,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來改變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于是,孫新答應了村干部的邀請,簡單收拾一下,立刻返回了老家。
2022年5月,譚峪村召開了村民選舉大會,經(jīng)過村民大會選舉,黨員大會選舉,孫新以優(yōu)勢選票當選了譚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2022年6月1日正式上任了。
孫新上任后正趕上了村里的水網(wǎng)改造,于是她就燒起了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譚峪村雖然離淇河只有五六里地,可是由于地勢高,村民吃水很不方便。孫新一上任就投入了水網(wǎng)改造工程。剛大學畢業(yè)的孫新,對水網(wǎng)改造這個項目一點也不了解,無從下手,但時間緊任務重,她必須迎難向前沖!最后,在村兩委干部的幫助下,她走家串戶,積極與施工方協(xié)商,最終完成鋪設了4000米供水主管道,24000米入戶管網(wǎng),把自來水送到譚峪每一戶村民的家里。8月10日上午9:50,閥門一開,一股股清流順著管道送進家家戶戶,一千多人受益的水網(wǎng)改造工程圓滿完成,徹底解決了譚峪村的用水問題。為了保證全村340多戶人家水路暢通、使用方便,孫新和村兩委干部扛著梯子戴著草帽,一家一家的實驗,挨家挨戶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試水工作,確保每戶人家里都通水正常才放心。
孫新上任后的第二把火是給村民建磨坊。
譚峪村地處偏僻,與之相鄰的弓家莊村因為盤石頭水庫修建而搬遷了。村里沒有磨坊,交通也不方便,村民們磨面碾米要翻山越嶺跑到好幾里地以外的肖橫嶺村。譚峪村的很多年輕人都住進了城里,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因此磨面很不方便。孫新就跟村干部們商議了一下,村委會利用幾間閑置的房屋新建了一個磨坊,他們對屋子進行了改建,豐鶴電廠派駐譚峪村第一書記王紅良購置了磨面碾米吹玉米等功能齊全的加工糧食的機器,譚峪村的磨坊就正式開工了。村民們足不出村就可以加工糧食,還“以工代掙”增加了部分村民的工作崗位。他們非常感激孫新,每次見到她都會對她伸出大拇指:“你這個妮兒為咱老百姓辦實事,真中!”
第二年剛開春,孫新就遇到了另外一件撓頭的事。
譚峪村地處鶴壁市淇濱區(qū)西部丘陵山區(qū),耕地分散,機械收割難度大,基本上靠人工收割。人工收割后,還要抓緊時間打麥子,曬麥子,因為怕刮風下雨,所以必須搶收??墒牵捎谝恍┐迕駚y占亂建,原來的打麥場早就消失了。村民們打場很不方便,有些村民直接把收來的麥子攤在了村中的公路上,靠來往汽車碾壓打麥子,不僅不衛(wèi)生,還容易引起火災或發(fā)生交通安全事故。
孫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三把火就是重建打麥場。
孫新和駐村第一書記,村委干部走街串巷,逐家逐戶走訪,征求群眾意見,重建打麥場的呼聲很高,因為它能徹底解決村民打麥子,曬麥子的實際問題。
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孫新和村干部開始選擇場地。村南頭有一個廢棄的垃圾場,是個很好的場地。資金有缺口,村內(nèi)青壯勞力缺乏,孫新就組織村兩委干部全員上陣。平整、回填、圩地、接水、架電,經(jīng)過一周緊鑼密鼓的施工,打麥場終于建成了!
熟悉的打麥場又回來了!為了讓村民們打麥子更加方便,駐村干部們還出資購買了一臺打麥機,讓村民們免費使用??吹叫陆ǖ拇螓湀?,不僅是譚峪村的老百姓打麥子方便了,周邊幾個村子的老百姓也來這兒打麥子。為了預防火災和其他安全事故,孫新讓村民們把秸稈廢料統(tǒng)一運到附近的養(yǎng)殖場,確保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孫新和村干部們化身為安全監(jiān)督員和秸稈禁燒宣傳員,輪流做好后勤保障和管護,積極解決打麥子過程中隨時出現(xiàn)的問題,他們以實際行動,為村民“三夏”助力。
孫新切切實實為鄉(xiāng)親們干好事,辦實事,贏得了村民的尊重。當她走在村里,遇到的每一個村民都會跟她打招呼。孫新知道,這是村民對她的信任和支持,她有一種成就感,在這些樸實的老百姓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孫新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她的印象中,村子里的路還是2008年修的,那時她還不到10歲,這些路年久失修,再加上近幾年大水的沖刷,路面破壞得很嚴重。走在上面,磕磕絆絆很不舒服。想到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他們每天走在這樣的路上,孫新不由得為他們擔心。
“要想富,先修路”,路面修建刻不容緩。孫新和村兩委積極向上級申請到了30萬資金,終于在10月份,對村里的主干道進行了全面的修繕,鋪設了1500米平整、寬闊的柏油路,并新修了農(nóng)忙路400米。路修好了,孫新也曬成了“黑姑娘”,可是看到大家出行方便了很多,走在平整光潔的柏油路上,孫新心里還是美滋滋的,她心里的石頭也落地了。
孫新一心為村民們付出,她的辛苦村民們都看在眼里,很快,她的努力就得到了鄉(xiāng)親們的回報。
2023年正月十三上午,大河澗鄉(xiāng)要舉辦秧歌舞比賽,譚峪村常住人口本來就不多,過完春節(jié)年輕人就都走了,住在村里會扭秧歌的也就十幾個人,參賽人員缺少成了最大的問題。村里上次參加扭秧歌還是十來年前的事,中間因為各種原因,很久都沒組織過了,不說人們動作都生疏了,扭秧歌需要的服裝,鑼鼓家伙等設施也不齊全了。接到鄉(xiāng)里參加比賽的通知后,時間非常緊張,是臨時組隊還是請外援,孫新和兩委干部都很為難!但讓她沒想到的是,當她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給原來的秧歌隊成員打電話時,一個電話打過去,上班的人是請假往回趕,有車的人是開車往回趕,都趕回村支持村里的扭秧歌比賽。上午買衣服、通知人,下午參賽人員和比賽需要的彩旗、服裝、道具就都到位了。晚上七點正式開始排練,一直練到十點多。那時候正值寒冬,秧歌隊里最年輕的四十多,大多都是五六十多歲的老太太,敲鑼鼓的老頭們也都六七十了。人們頂著夜晚的寒氣,一遍又一遍地揮著扇子踩著鼓點練習,鑼鼓敲得一遍比一遍響亮,秧歌跳得一遍比一遍帶勁兒。大冬天的,大家伙兒的頭上都冒著熱汗,此情此景真的讓孫新很感動。
正式比賽那天,六點化妝、換服裝、整隊形,八點鐘,譚峪村這支臨時組建的五十余人的參賽隊伍出發(fā)了。從彩排到比賽結(jié)束,練習時間不到四個小時,但隊伍里的每個人都挺著精氣神兒,整整齊齊地圓滿完成了這場從無到有的表演。盡管沒有取得前幾名,可是在孫新的心里,這支凝聚力極強的隊伍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2023年6月14日,《淇河晨報》以《打麥場又回來了,真好!》報道了孫新重建打麥場的故事;2024年6月,她應邀參加了鶴壁市“創(chuàng)星路上”演講比賽,不僅榮獲了十佳故事獎,也讓更多人知道了她和譚峪村的故事;2024年7月,孫新和其他幾位年輕的黨支部書記代表參加了鶴壁市“創(chuàng)新路上好故事”現(xiàn)場匯報會,并一起演唱了歌曲《年輕的戰(zhàn)場》。孫新的事跡不僅感動了譚峪村的父老鄉(xiāng)親,她的故事也在大河澗鄉(xiāng)乃至鶴壁市傳播開來。
2024年10月7日,孫新以及村干部們舉辦了譚峪村村民大會,10月11日,恰逢重陽佳節(jié),譚峪村的鄉(xiāng)親們歡聚一堂,“同吃團圓宴,共迎重陽節(jié)”。孫新和駐村干部為老人們送去了關愛,不僅準備了豐盛的家宴,還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有扇子舞,秧歌舞,拔河比賽等節(jié)目,為老人們助興,讓村民們在物質(zhì)和精神上都得到了享受。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對譚峪村的村民大會和重陽節(jié)活動進行了報道,這個小山村第一次上了電視,而為全國人所知曉。
2024年12月,由鶴壁市委組織部牽頭,以孫新和譚峪村為主題,通過翻唱央視綜藝《山水間的家》主題曲,成功拍攝了譚峪村第一個MV。在孫新醇厚的歌聲里,人們認識了這個長相淳樸的97后女孩,認識了青山環(huán)抱,風景秀麗的譚峪村。
面對過去取得的成績,孫新表示還遠遠不夠。雖然村里的道路進行了美化、亮化,村莊的整體環(huán)境得到了改善,但是村民們的經(jīng)濟收入還很低。她的下一個目標是利用周邊的淇河,七里溝,盤石頭水庫,雙塔寺,牟山等自然旅游景點,以及正在興起的毛連洞紅色教育基地,做好雙贏共建工作,將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鄉(xiāng)村旅游、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發(fā)展結(jié)合起來,打造出一個宜居、宜游、宜業(yè)的新譚峪村,讓村民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發(fā)家之路,讓父老鄉(xiāng)親們過上幸福美滿的新生活!
“實現(xiàn)人生理想不一定在遠方,也可以在家門口。一份汗水,一份收獲。只要懷有回報桑梓的情懷,不畏難,不懼苦,就能在鄉(xiāng)村振興的舞臺上演繹自己的青春故事!”孫新在被采訪時目光堅定地說道。
“一路向前,山水之間/一個時代的光圈/從一夢繁華如錦到一顆心吾鄉(xiāng)歸安/山水間的故鄉(xiāng)連接歷史和今天/綠水青山暖暖人間……”
借著這首《山水間的家》孫新道出了自己的心聲:這是我的家鄉(xiāng),這里有我的家人,也有我的舞臺。我喜歡唱歌,在這場我與家鄉(xiāng)的雙向奔赴中,我用歌聲給我的家鄉(xiāng)代言,這是一件很酷的事!
星空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在未來的日子里,孫新將見證譚峪村的嬗變,她最美好的青春也將會在這個最美麗的山村里綻放出人生中最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