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漫步佘村(散文)
一
佘村,初聽此名,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楊家將》中的巾幗英雄佘老太君,莫非此村是佘老太君的故鄉(xiāng)?其實,此村與佘老太君并無任何關(guān)聯(lián),但為何命名佘村?答案竟藏在一個神秘的傳說中。
相傳,明朝初年,龍村地處深山,交通閉塞,只一條蜿蜒崎嶇的山路可以通向山外。村民們以打柴、種地為生。彼時,村頭住著一戶人家,姓王名大寶。他十五六歲起就隨村民一同進(jìn)山砍柴,一同進(jìn)城賣柴。及至成年,娶了一個漂亮的媳婦,日子雖過得拮據(jù),但夫婦倆相濡以沫,孝敬高堂,生活倒也其樂融融。
就在大寶娶親的第二年,他妻子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這下可把大寶一家人樂壞了。某日,來了位道士,道士大笑道:“恭喜,恭喜,你家出貴人啦!這孩兒天庭飽滿,兩耳垂肩,此乃帝王之相也。”天下沒有不透風(fēng)之墻,這個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不幾天就傳遍了周邊十里八鄉(xiāng)。很快也傳進(jìn)南京城,傳進(jìn)皇宮,傳進(jìn)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怒不可遏,急忙登殿升朝,隨即派軍師劉伯溫去打探虛實。劉伯溫一行馬不停蹄地來到村口,那里長怎敢怠慢,一五一十地把近幾日發(fā)生的奇事敘述了一遍。劉伯溫思索片刻,拿定主意,胸有成竹地叫道:“來人!”他對江寧知府、龍村里長等一干人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那里長由驚變喜,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謝恩,最后爬起來,一溜煙地向村中跑去。
原來劉伯溫要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竹林”。既然竹林里藏著千軍萬馬,我就來一個“釜底抽薪”。第二件事,就是“切斷田埂”。既然九條田埂是九條小龍,那我在龍的背上插上九把鐵鍬,切斷龍筋,看你還能活得成?第三件事,就是“開山燒灰”。那青龍山系臥龍也,遲早要騰云駕霧呼嘯而起。我在你的脊梁上開鑿石塊,煅燒石灰、燃燒龍脈、扼殺天命,看你如何興風(fēng)作浪?第四件事,就是“焚毀兵器”。凡村中百姓家中的大刀、鐵矛弓箭等兵器,都須上繳,集中焚毀。第五件事,就是“改村名”。龍村的“龍”字,有犯上之嫌,他高聲對鄉(xiāng)民們說:爾等今后不可再稱龍村,你村中多數(shù)姓“佘”,不如就改稱“佘村”吧!佘村村名從此載入史冊,延用至今。
???????
二
佘村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東山街道,坐落在群山之中,東傍青龍山,西挽黃龍山,北靠橫山,南臨雙龍湖,乃風(fēng)水寶地。云水起伏間,古村650年來就這樣靜靜地隱于鄉(xiāng)野。
在導(dǎo)航的指引下,從句容出發(fā),一路向西,經(jīng)過四十幾分鐘的車程,我們便來到了佘村。果然,一派早春氣象,方圓開闊,阡陌相連,田野里綠意瀲滟,油菜長得十分嬌嫩,青翠欲滴?!耙荒曛嬙谟诖骸?,一些勤勞的老農(nóng)正在田間忙碌,侍候著那些正在蓬勃生長的生命。
村口,一輛逼真的卡車模型停在黃土地上,煞是驚艷!車身布滿各種色彩斑斕的圖案,車門上是一朵俏麗的春花,花蕊處一個“佘”字暗藏其中,代表“佘村”之意。車身看似隨意涂鴉,實則也是巧布妙寫,一個英文單詞“LOVE”精彩呈現(xiàn)。車箱上矗立著一個木制牌子,上面書寫:要瘋要野要自由要浪漫。多么富有青春氣息的宣傳標(biāo)語,多么富有浪漫情懷的率性表達(dá)!這是一個集自由、奔放、詩意于一體的村子?!我猜想,村口的這個車形廣告,應(yīng)該傳達(dá)對八方來賓的熱烈歡迎,讓工作疲累的人們在此放飛心靈,釋放壓力,返璞歸真,遇見一個最真實最純粹的自我。初見佘村,一見如故,滿滿的舒懷,不必設(shè)訪,盡情暢游吧!
車形廣告旁有個門狀設(shè)計,上寫“三牛農(nóng)場”,我樂了,“農(nóng)場”,多么生態(tài)的字眼!往北走,村級公路的兩側(cè)良田千頃,莊稼翠綠。游人如織,歡聲笑語不絕于耳。一只黑黃相間的小花貓慵懶地斜臥在路中央,瞇縫著眼睛朝游人看了一眼,并不怕人,反而“喵喵”地叫喚,好像在說:你走你的路哈,我躺我的地盤。歲月靜好,互不打擾!
我們的腳步不疾不徐,繼續(xù)向前,呼應(yīng)著早春的節(jié)奏。不經(jīng)意間,看見一群人正圍著兩只鳥逗樂呢,走近一看,那兩只鳥真是亮瞎人的眼球啊,一只全身五彩斑斕,極盡妖嬈;另一只一襲綠衣,自是清麗。原來是兩只可愛又迷人的鸚鵡!那只彩色的頭部紅黃交織,褐色的小嘴;那只綠色的頭部灰白相間,粉色的小嘴。它倆像一對姐妹,在欄桿上走來走去,態(tài)度矜持,其步態(tài)儼然似模特,輕盈,灑脫,飄逸。我問鳥的主人:既是鸚鵡,它們會學(xué)舌么?答:不會學(xué)人說話,也不會高飛,只在欄桿周圍散步。聽罷,我看著已被馴化的兩只鸚鵡,如此乖巧,失去了學(xué)語的本領(lǐng),也不向往外面的世界,心甘情愿被人投喂,不再追求本屬于自己的自由的天空,我的心里說不清是何滋味。
走走看看,一個很大的集貿(mào)市場出現(xiàn)了,原來是當(dāng)?shù)厣a(chǎn)的有機(jī)農(nóng)產(chǎn)品展銷會,有沃柑、草莓等水果,還有各類加工的食品,另外還有各類蔬菜等,產(chǎn)銷兩旺,顧客盈門。我們買了一杯現(xiàn)榨沃柑汁,入口絲滑,甜甜蜜蜜,沁人心脾,妙極妙極。
???????
三
不知不覺間,一方不規(guī)則的橢圓形水塘出現(xiàn)在眼前,水清如鏡,幾只鴨子悠閑地浮在水面,不時“嘎嘎嘎”叫喚幾聲,仿佛與水面綿綿絮語,又像與游人熱情地招呼,我不由想起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只是此時桃花未見,卻見一樹紅梅正在岸邊灼灼盛開,每一朵梅都開成了早春的模樣——嬌俏、明艷、優(yōu)雅。紅梅、鴨子、水面相映成趣,如詩如畫,入眼入心。滿樹的紅梅投影于水中,亦真亦幻,梅的清香悠然滑過水面,向周遭漫漶,擴(kuò)散,我能清晰地覺出,香息順著我的鼻尖徑直滲透到五臟六腑,感覺我整個人都被梅香托起,飄飄然,仿佛隨風(fēng)曳動,美妙極了。就這樣,我被佘村早春的梅弄醉了,醉在一方清亮亮美艷艷的水岸。
眼前的這方水塘勾起了我繾綣的遐思,逆著時光漫溯從前,我的老家門前也有一方水塘,岸邊也長著一棵古色古香、虬枝盤旋的紅梅,年年初春,花開如期。彼時還是稚童的我對紅梅的迷戀可謂如癡如醉,每每花開時,我總是繞著梅樹左看右看,百看不厭啊。梅,深紅色的花瓣,冷艷婉秀,不懼春寒,璨然怒放。我不僅僅看梅,還繞著樹跑啊跳啊,因為在我稚嫩的眼里心中,梅何止是樹,它更是一個妙人兒般的存在,我喜歡它的脫俗絕艷,喜歡它的暗香浮動。而我是一個內(nèi)向安靜的孩子,很多時候,我不愿出去找小伙伴玩,寧愿繞著梅樹蹦跳、奔跑,它入骨的香息縈繞著我,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我對著它說繞口令,唱童謠,背古詩,特別帶勁,我常陷入自我感覺無比美好的境界里不能自拔。
那天,我又繞著梅樹跑跳不停,可是由于前兩天下雨地面濕滑,我一不小心直接從梅樹旁像坐滑滑梯似的栽入水塘中,我驚哭一聲后,再想呼救根本發(fā)不出聲,那一瞬間我萬念俱灰:完了,全完了!可是,命不該絕,我的驚哭聲和落水的“撲嗵”聲太大,驚動了屋里正在做針線活的外婆,她一個箭步?jīng)_出門外,循聲發(fā)現(xiàn)我正在水中苦苦掙扎,外婆嚇壞了,她瘋狂地吶喊:救命啊,救命啊,香兒掉塘里啦!說時遲那時快,正在不遠(yuǎn)處田間干活的一個人影飛奔而來,跳入水中穩(wěn)穩(wěn)地將我托起,我得救了!再看救我的人——我的舅公(外婆的弟弟)全身濕漉漉的,他看我顫抖得不停,趕快將我抱進(jìn)屋里,殊不知春寒料峭的節(jié)氣,舅公也凍得直哆嗦。外婆感激地望著舅公,激動得淚流滿面,不知說什么才好。
外婆幫我洗了把熱水澡,讓我好好睡了一覺后,身體才慢慢緩過勁。第二天,外婆專門做了幾樣可口的菜招待舅公,聊表謝意。從此,一看到梅,我就想起了外婆,想起了舅公,兩位老人家已離世二十余年,但舊日情景歷歷在目,刻骨銘心,外婆和舅公如同兩株早春的梅,盛開在我的心田,永不凋零,芬芳馥郁。
???????
四
快看,早櫻開了!老公的一聲歡呼將我的思緒拉回現(xiàn)實,我定睛一看,果然花團(tuán)錦簇,滿樹的粉櫻正熱烈地開放!如火如荼,千嬌百媚,一朵朵、一團(tuán)團(tuán)、一簇簇,像不計其數(shù)的精靈從九天外的瑤池仙苑降臨人間,粉嫩嫩,嬌滴滴,笑盈盈。這樣的柔美絕倫,是讓人心融化的節(jié)奏啊。
此時,一位約四五歲的小女孩,像小燕子一般“飛”到櫻花樹下,粉撲撲的小臉,水汪汪的大眼睛若一池湖水蕩漾。小女孩用胖乎乎的小手指著其中一大團(tuán)櫻花叫道:耶,櫻花開了,好漂亮的櫻花!她這么一叫,好像滿樹的櫻花開得更歡了,小女孩是櫻花仙子的化身嗎?年輕的媽媽高興地應(yīng)和著說:是啊,美美的櫻花!小女孩仰著小臉看著櫻花,擺出了各種俏皮可愛的造型,多么靈動、多么朝氣、多么動人的天使!“咔嚓咔嚓”,年輕的媽媽為小女孩攝下了一張張純真純美的瞬間。此時,櫻花、小女孩形成了花人合一的畫卷,構(gòu)成了這條路上最生動的風(fēng)景。
途徑幾篷翠竹,數(shù)株茶花,我們來到佘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潘氏住宅。這座建于明末清初的建筑群,就是被人稱作“99間半”的潘氏住宅。宅子很是精美雅致。潘氏住宅具有徽派建筑風(fēng)格,白墻黛瓦,古色古香,始建于清初順治年間,由巨商潘恒才建造,咸豐年間部分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火,后又重建。此處曾經(jīng)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氣如今再也無處尋覓,那些繁華和熱鬧早已消逝在時光深處,徒留寂寥。
潘氏住宅由三個宅院組成,每宅三進(jìn),共計60余間,占地約75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均為三進(jìn)穿堂式高墻深院?!巴ピ荷钌钌顜自S,云窗霧閣春遲”,可以想象以前住在深宅大院里的姑娘,人在閨閣,任花開花落,春去春歸,縱有滿腹的才情,空耗青春,惟有無盡的悵惘,溢滿晨昏。
保存較好的是西邊宅子,每進(jìn)有門樓,門樓上均有磚雕石刻,飾以人物、花卉、禽獸等精美圖案,鐫刻楷書“天錫純嘏”、“福祿申之”等吉語,其他房間則是當(dāng)年的大廳、客廳、住房、廚房、雜屋等。不過現(xiàn)在上面都布滿了塵灰,曾經(jīng)的歡聲笑語、曾經(jīng)沸騰的生活場景,都化作歷史的塵煙,飄蕩在時空的隧道里。偶有雀鳴聲起,在幽靜的宅子回蕩,宛如簫音穿破夜空,濺落一地傷感。
東宅里的一棵古花特別引人注目,那是一株碩大的牡丹,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年年枯枝煥新綠,每年谷雨節(jié)氣時,牡丹便如期怒放,十二層的花瓣層層疊疊,無比豐潤華美,流光溢彩,美得不可方物。而每逢閏年,花瓣則變成十三層,更加富麗妖嬈,傾醉了時光。遙想當(dāng)年宅子里的老爺、太太、少爺、少奶奶們手挽著手,款款而行,才看罷西宅的柳葉青青,梨花若雪,又欣賞東宅牡丹綴滿枝頭,驚艷綻放,然后彼此會心一笑,齊誦劉禹錫的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抑或是低吟李白的佳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與美好相依相伴的溫馨時光多么浪漫,多么詩意。只是如今空宅寂寂,只有屋檐下的風(fēng)鈴還在不倦地述說著歲月里的故事……
???????
五
如今的佘村,正在轟轟烈烈地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建設(shè)特色田園鄉(xiāng)村,努力實現(xiàn)“美化小院子,富裕錢袋子,幸福一家子”的小目標(biāo)。的確,家家小院綠植環(huán)繞,花開嫵媚。沿路設(shè)置了各種賺錢密碼,讓游人邊游邊吃邊享受,邊消費,游人樂而為之。如路邊有賣縉云燒餅的,有開面館的,店名很接地氣又意味雋永,曰“村里面”,店里生意十分興隆,客人們盛著各種口味的面吃得欲罷不能,如青菜雞蛋面、牛肉面、青椒肉絲面、蘭州拉面、刀削面等等,真是面面俱到,無面不歡。
“蟬·山間”,真是情趣滿滿,意境滿滿,這是一家位于山坡間的民宿加休閑咖啡廳,依勢而建,竹林挺秀,嘉木參天,露營帳篷支起來,成為一個個包間,讓游人賓至如歸,又像赴野外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有不少是以家庭為單位聚集在一個帳篷包間,縱情享受假日時光,也有三五個好友小聚在帳篷內(nèi),邊喝邊吃邊談古論今?!耙蜻^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小巧清幽的布局,愜意輕松的氛圍,真好!
“山野廚房”這名起得很是大氣,閃爍著鄉(xiāng)野山莊野性質(zhì)樸的光輝,游人很是喜歡,紛至沓來,把屋內(nèi)屋外的十來個桌子圍得水泄不通?!安懦龉棚L(fēng)舊堂巷,又見農(nóng)舍炊煙香”,這是正宗的農(nóng)家飯菜啊,大伙吃得有滋有味,唇齒留香。
我們?nèi)チ艘患摇罢粑恫宛^”吃午飯,“蒸味”其寓意蒸蒸日上。選擇這家餐館的原因是,店名富有文化氣息,且餐館布置得很是玲瓏別致,一堵玫瑰花墻直接將氛圍感拉滿,館內(nèi)環(huán)境溫馨,雅韻裊裊。我們落座后,點了兩樣菜,其中一樣是青菜豆腐圓小火鍋,另一樣是油炸大蝦。小火鍋吃出了童年的味道,大蝦烹出了香酥軟糯的質(zhì)感。店主人很是熱情,說農(nóng)家大鍋灶燒出的鍋巴很脆很香,要不要來一塊?要的,當(dāng)然要!于是,我們一人攥著一大塊鍋巴,這鍋巴太好吃了,一咬嘎嘣脆,想起了小時候的鍋巴香,那是外婆做出的鍋巴?。?br />
這就是佘村,佘村人優(yōu)良村風(fēng)代代傳承,子孝孫賢,崇美愛文,熱情洋溢,勤勞持家,如今農(nóng)耕與經(jīng)商兩不誤,他們正走在奔小康的大道上,一個嶄新的古風(fēng)與現(xiàn)代風(fēng)相融的田園鄉(xiāng)村正璀璨崛起。如若長眠于地下的劉伯溫有知,他該欣慰了,他以一己之力拯救的村莊終如他所愿,一切都在向好向美,夢想正照亮現(xiàn)實。
一次觸碰,便喜歡上了這里——佘村,田園的、有機(jī)的、文化的、熱情的、煙火味十足的田園鄉(xiāng)村。踏上歸途,我忍不住頻頻回望村口的車形廣告,我試圖讀懂它:佘村如車,在時代春風(fēng)的召喚下,正風(fēng)馳電掣地行駛在幸福的原野上!當(dāng)車形廣告漸漸消失于我的視野,我在手機(jī)里溫習(xí)著佘村的畫卷,也在心田里刻下了深深的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