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丁香】風衣(散文)
古人云:“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奔幢阍谖镔Y極度匱乏的特殊年代,衣著依舊是人們生活的真實映照。那時,人們對衣服的需求僅僅停留在蔽體層面,至于那布料是否結(jié)實、新舊程度如何、合身與否,實在顧不上仔細考究。在那艱難的崢嶸歲月里,能有一件衣裳遮蔽身體,就已經(jīng)是莫大的滿足。
一件風衣,勾起了我的回憶,勾起了我對昔日生活的思念。
當時,溫飽問題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座大山。粗糧野菜根本填不飽肚子,一日三餐常常是稀糝子伴著野菜勉強糊口。有些農(nóng)民因為長期饑餓,連干活的力氣都沒有,每到后半晌,餓到眼前金星直冒,虛汗直流。我的媳婦結(jié)婚三四年了,一條褲子破了就補,補了又穿破了,如此反復兩三次。雖說“笑破不笑補,三補又一新”,可我滿心都是愧疚,無奈囊中羞澀,實在拿不出錢給她另做一條褲子。那個時候,生活所迫,不少人甚至把日本尿素袋子拆下來,裁剪成褲子穿,只為節(jié)省那一點買布的錢。
時光悠悠流轉(zhuǎn),日子漸漸有了起色。農(nóng)業(yè)社的飼養(yǎng)室翻修一新,一匹匹馬膘肥體壯,驕傲地仰著頭,盡顯活力;騾子和牛也愈發(fā)壯實,牲畜冬季的飼料明顯增多。二三月的時候,牛能吃到更多鮮嫩的苜蓿,飼養(yǎng)員看著滿心歡喜,臉上笑意盈盈,隊長也不住地夸贊。生產(chǎn)隊牲畜的活兒少了,整個農(nóng)村的生活氛圍比從前好了許多,處處透著一絲希望。
因為我家庭是貧農(nóng)成分,在那個成分至關重要的年代,算是幸運兒,被一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錄用了。用農(nóng)村的土話說,“吃上輕省飯了。”而地主、富農(nóng)成分的人,只能在家勤懇勞作,招工、當兵這些改變命運的機會都與他們無緣,只能被困在土地上。
上班還不到兩年,由于我做事認真負責、遇事沉著冷靜,廠長很賞識我,提拔我負責采購與產(chǎn)品推銷的工作。廠長找我談話時,我的心“砰砰”直跳。此前我只去過幾次縣城,如今卻要奔赴大城市,心里實在沒底,就像趕著鴨子上架,壓力巨大。再看看自己一身土里土氣的穿著,更是擔心到了大城市會遭人輕視,被人看不起。我暗自思量,內(nèi)心十分糾結(jié),這任務到底接還是不接。
廠長看出了我的顧慮,語重心長地鼓勵我說:“我反復考慮過了,你是最合適的人選,只有你能擔此重任。你平時能寫文章,又愛看書,在廠里是個人才。給你放三天假,回去好好拾掇一下,置辦一身像樣的衣服,后天跟我出差,先去磨煉磨煉?!?br />
我紅著臉離開廠長辦公室,心還在“突突”跳個不停。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可我哪有一件像樣的衣服呢?回家和媳婦一說,她高興了好一陣,立馬翻箱倒柜找衣服,可最終卻只找出一條結(jié)婚時穿的褲子。我清楚地記得,結(jié)婚那天穿的“中山裝”上衣,還是借單位同事的。按當時的規(guī)矩,結(jié)完婚得三天后才能歸還,當時想早點還都不行。
沒有合適的衣服,我也只能硬著頭皮湊合著和廠長出差。幾次出差下來,廠長對我愈發(fā)了解,他鼓勵我大膽干,還說只要把產(chǎn)品推銷出去就有提成,到時候就能買身好衣服,把自己打扮得精神帥氣些,也更有自信去談業(yè)務。
“好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币惶藶槠谠掠嗟某霾?,我喜歡上了風衣。在大城市的街道上,許多人都穿著風衣,不管內(nèi)衣里穿著怎樣,只要風衣上身,立刻顯得年輕帥氣,別具一番韻味,不少女性也對風衣情有獨鐘。我每次看到穿風衣的人,目光都會被深深吸引,心里滿是向往,渴望自己也能擁有一件,讓自己帥氣一點。
一個漆黑的夜晚,城市燈火輝煌,熱鬧非凡,車水馬龍,大街充滿著活力。我在公交站旁的飯館,花了八分錢和二兩陜西省糧票吃了二兩面,準備回旅社休息。這時,一男一女走進飯館,他們身著風衣,身姿挺拔,氣質(zhì)出眾,顯得風采照人。我看得目瞪口呆,那男的還以為自己衣服有什么問題,抬頭仔細查看一番后,沒發(fā)現(xiàn)異樣,便笑著問我在看什么。
我坦誠地說覺得風衣好看,然后詢問他們是在哪里買的。女士搶先回答,說是前一周在某商場買的。我一問價格,整整四十元,不禁大為震驚。要知道那時一碗面才八分錢,這四十元要買多少碗面??!但我轉(zhuǎn)念一想,若買了風衣,即便里面衣服再破舊,旁人也瞧不見,畢竟“人靠衣裝”,只要外表光鮮亮麗就行,誰會去在意里面穿的是什么呢。
回到房間,風衣的樣子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我仿佛看到朋友們試穿這新潮衣物時的歡樂場景,他們笑容滿面,自在愜意,就像在欣賞一處絕美風景,又好似在品鑒一件高雅藝術品。房間里漆黑一片,月光透過窗簾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光影。大街上的喧囂漸漸平息,隱隱約約傳來的歌聲,如輕柔的催眠曲一般,催著我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xiāng)。
在夢里,我終于買了一件風衣。我咬咬牙掏出三十五元,比別人少花了五塊錢,感覺自己占了大便宜。穿上它的那一刻,瞬間感覺自己年輕了好幾歲,仿佛變得與眾不同,充滿了自信。我一米七五的個頭,長得也帥氣,我穿上這風衣,回頭率談不上百分之百,最起碼也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還有那美女投來羨慕的目光,我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仿佛聽到有人在夸贊衣服既合身又好看,就像是專門為我量身定制的一樣。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牢牢記住了在飯館打聽到的地址,第二天一大早便前往商場。想著“刀子扎上痛得很,一拔就不痛了”,我橫下心來,就算借錢也要買下這件風衣,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
終于購得了風衣,我如釋重負,多年的心愿得以實現(xiàn),心里充滿了歡樂和高興。穿上風衣,我真真切切地感覺自己年輕了許多,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旅社服務員打趣道:“這風衣一穿,又年輕又帥氣,都能再找個老婆了?!惫媸恰叭丝恳卵b”。
此后去業(yè)務單位,大家對我的態(tài)度有了明顯的轉(zhuǎn)變,接待也更加熱情。我的銷售額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提升,廠長夸我有水平,把銷售工作做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年底我被評為先進員工,次年便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這一切都離不開這件風衣。
我對這件風衣真似愛不釋手,它就像是我的標志,見證了我的成長與蛻變。乘車、在市里奔波時,我總是小心翼翼,生怕它弄臟、掛破,有時甚至覺得,哪怕自己皮膚受傷,也不能讓風衣有絲毫損壞,它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那個年代農(nóng)村依舊貧困,農(nóng)民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每次回單位或家,我都把風衣疊得整整齊齊,小心翼翼地提著,然后換上樸素的衣物。我怕單位同事和村人看到后指指點點,說三道四。農(nóng)村總有那么些個別人,見不得別人過得好,一看到別人日子紅火起來,就心生嫉妒,背后說壞話。
后來,我從寶雞到蘭州、西寧、銀川、內(nèi)蒙古等地,都穿著這件風衣。春夏季我總是脫得很晚,秋季又早早穿上,即便到了冬天,我也不舍得脫下它,它就像我的親密伙伴。陪我走南闖北,歷經(jīng)無數(shù)風雨,見證了我的每一段旅程。
翻開幾十年前的相冊,穿風衣的照片不少,尤其在火車站下車后的留影居多,每一張照片都承載著一段回憶。有一次,一位老鄉(xiāng)想和我合影,我發(fā)現(xiàn)沒穿風衣,立刻跑了將近一里路回旅社取來穿上,才完成合影,在我心里,風衣就是我的臉面。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睅啄旰螅谝患L衣穿舊了,好在條件稍好一些的我又購置了第二件淺白色風衣。它又陪伴我度過了許多風雨歲月,見證了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直至今日,看到風衣,我仍滿心喜愛,那些與風衣有關的回憶,總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難忘。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