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丁香文學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丁香】重操舊業(yè)(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丁香】重操舊業(yè)(散文)


作者:金剛指 秀才,1436.1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55發(fā)表時間:2025-03-20 12:12:42
摘要:“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蔽冶緛砭褪菑耐恋乩镒叱鰜淼哪嗤茸樱瑢@句話的理解還是很深刻的。只不過運氣好,上學的時候聽過幾天老師的話,考上了學校,吃上了公家飯。

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蔽冶緛砭褪菑耐恋乩镒叱鰜淼哪嗤茸樱瑢@句話的理解還是很深刻的。只不過運氣好,上學的時候聽過幾天老師的話,考上了學校,吃上了公家飯。
   老家的房子因為父親的去世就變成真正的老房子,我也就是隔三岔五的去看看,但每一次總感覺少了點什么,可又說不清楚,直到哥哥遇難后,我恍然大悟,缺的是自己家菜園子里菜的味道。于是我就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把哥哥在太湖公園挖的那一百多平方的菜園重新開墾,成為名副其實的菜園。
   疫情后,我患了高血糖,醫(yī)生再三叮囑,要管住嘴邁開腿,這不,周末了種種菜不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說干就干,周六的早上,和往常一樣,六點起床,做了早餐,之后就從柴房里找出十幾年沒有用過的镢頭和鐵锨,用一把小鋸子把把兒鋸短了一些,便于裝進車的后備箱。
   哥哥的菜園是哥哥在城里買房之后在哪兒挖的閑散地,有將近半年沒人管理了。菜園里長滿了雜草,但不是那么的茂盛。我?guī)鲜痔?,彎下腰,一簇一簇的拔的干干凈凈的。時間長了沒有參加過體力勞動,腰酸背痛不說,動不動就汗流浹背,弄得渾身濕漉漉的,還不敢脫去外衣,所以就老牛拉破車那樣吱溜一會歇一會的。將近兩個小時,這一百多平米的菜園就像我的腦袋一樣稀稀疏疏的飄著幾根雜草了。干什么都要有一股子卯勁,歇的久了,就不想動了。我想,還是得咬咬牙,挺過去,為了找回自己家菜園里菜的味道。那種味道啊,飽含了母親的絮絮叨叨,飽含了父親嚴厲的眼神,更飽含了一個家開心的笑容。
   這些已經(jīng)離我很遠了,或許,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尤其在即將退休的時候,總會喜歡回憶的緣故吧,或許就是所謂的懷舊了。人是需要懷舊的,在懷舊中會堅持一種信念。說實話,拔完那些草,我把它們堆積在菜園中間之后,準備做一個較長時間的休息。也就是在這期間,我產(chǎn)生過動搖,懷疑自己的選擇到底對不對。但又想想這一年內,離我而去的五位親人(其中兩位是我的直屬),他們誰不是在這大山里沿著躬耕文化始祖唐堯之弟、堯舜之臣后稷的腳步,一個腳步一個印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離別這個世界的時候,都顯得平靜而安詳。
   再想想自己,如果沒有遇上一個好時代,此刻,還不是佝僂著背站在夕陽下,望著田里的麥苗兒鋪過山梁。實話實說,從小到十年前,割麥打場、撒子耕種、培土施肥、除蟲開荒、種菜栽菜,哪一樣能夠擋住我。遙想當年,也是田間的一把好手,家里田間的頂梁柱。即使近十年徹底離開了農(nóng)田,但那基本功還是存在著,在務菜這一方面,茄子一行辣子一行根深蒂固,無法忘懷。就像小學里背過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般記憶幽深,那是刻進骨子里的一種精神,在生命的延續(xù)中栩栩如生。
   就這樣,我的信心又如餐桌上的菜肴那般吸引著我,一步步走向餐桌,品嘗一桌美味,品嘗家的味道。
  
   2
   說起種菜,還是頗有淵源的,這已經(jīng)是第四次了。記得兒子一歲多的時候,就想著在城里買一套房,哪怕是七八十平,那也足夠一家三口居住了,就是想讓孩子能夠享受到“城市”的教育。同事鼓勵我說:“買吧,工資在增長,債務在減少,怕啥?!被蛟S就是這一句樸實而又真誠的話語,我義無反顧的拉債累帳五萬多,2001年兒子上幼兒園之前住了進去。那一年暑假,看著同居一棟樓的人們,都在河邊開挖荒地,種出了美味素餐。我和妻子也在河邊找了一處澆水方便的地方,經(jīng)過十幾天的挑揀,把河灘上的石子撿了個七七八八,再在四周端來一堆堆土,四周用撿出來的石頭堆了一個疆界,算是有了自己的第一個菜園。沒想到,就那小小的菜園里竟然種了許多種菜:扁豆、豇豆、刀豆、小白菜、上海青,栽上黃瓜、蒜苗、茄子、萵苣、辣椒、西紅柿,樣樣俱全。更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年點了幾粒冬瓜籽,結果收獲了兩個20斤以上的。自從有了菜園,我家一年有一半的菜就是自己種的。雖然累點,但無毒無害,純天然的享受。在臘月,燉豬蹄的時候,總會配上晾曬過的扁豆、豇豆、蘿卜干等,那味道可想而知?,F(xiàn)在想吃這些東西的時候,就得到餐館里去吃,有時還吃不到。即使吃到了,也不能盡興。
   這樣的日子大概過了三年之久,縣城河道改建,不得已放棄了。第二次有自己的菜園,是一年后的一個周末,我剛回家,妻子就計劃好了第二天去翻地,也說了個大概。原來是我們樓上的住戶,認識一家當?shù)鼐用?,那家有一畝多地閑置著,就想著便宜點租出去,說是有人占著,不要慌了就行。在縣城,那地方也算作是寸土寸金之地,但租金就是一年一百元,是夠便宜的了。他聯(lián)合了十家人,每家就分了七八十平。這個地方不需要如同河灘上那樣的一點點得去整理,拔草、撿石子、端土、圍疆界,只需要拿一張鐵锨,就可以把土翻得又深又均勻。如愿以償,次年就可以栽種。種菜比起務莊稼來說,省事多了。時隔一年,又吃上了自己親自種的菜。這一次種菜,和河灘上種菜不一樣,只需要在栽植幼苗的時候澆幾回水,簡單易活,而且菜苗漲勢也比河灘上旺盛得多,心里總是美滋滋的,像喝了蜂蜜水一樣。但好景不長,到了雨季,由于地處低洼,滿地的水把菜就淹沒了,等水退了之后,菜也就像大病一場人無精打采,只有等到秋天,才會又吃到一些新鮮的蔬菜。
   就這,也是時日不長,又是三年光景,這地方被政府征了。接著我就開始了第二次搬家。這一次簡單,親戚聯(lián)系的,有一百多平米,而且是耕好的地,就是地邊上有兩棵十幾米高的火白楊,離我住的地方不足千米的樣子,光線不好,在公安局后面。栽種的蔬菜往往是高而不壯實,所以較陰的地方就種一些青菜,較陽的地方種植其他菜蔬,一年下來,也是有盈余的。直到兒子高中畢業(yè),我也搬了新家,買了一套有暖氣的房子。從此就告別了農(nóng)田,告別了自然,告別了清新的空氣。
  
   3
   說起種菜,還是很懷念兒時的那些時光。那時,除了上學,幾乎剩下的時間不是在山野里奔波,就是在田地里干活,那種和自然融為一體的時光真好。人本來就是自然界里的一個個體,因為有了思維、有了莊稼,才慢慢的獨立。我的家鄉(xiāng)徽縣,有史以來就被稱為“隴上小江南”,足以可以說明這個地方的氣候特征。地處秦嶺山脈南麓、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與陜西省略陽縣襟連,四面環(huán)山,中間地段是丘陵與丘陵之間,有屬于流水地貌的沖積泥流溝,槽泥流堆積堆,泥流堤埂等。河谷淺切,山間開闊,河床較平。境內四山疊翠,河流縱橫,氣候溫潤,物阜年豐,素有“千年銀杏之鄉(xiāng)”和“隴上江南”的美譽。歷史上,徽縣是古蜀道的必經(jīng)之地,青泥嶺橫鎖東西,號曰“蜀門”,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發(fā)生過仙人關大捷等著名戰(zhàn)役。許多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等都曾在此留下謳歌徽縣的詩篇,這些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激勵著徽縣人民自強不息,建設美好家園。
   出生在這樣的地方,自然就會對兒時有太多的惦念。家鄉(xiāng)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果、一山一水中總會有揮之不去的那種情分。尤其是生我養(yǎng)我的村莊,總會成為夢里一道靚麗的風景?!按迩f是一棵不死的樹,始終以年輪記憶走過的時光。村莊的樣子是籠罩是炊煙里,是騾馬推著碾子轉動的樣子。無可改變,但時光依然光顧了樹木,拉長了樹影,田埂和茅屋,迎接著春光,帶來生靈的巡舞,將舞蹈的旋律刻在村莊的年輪里。一個村莊,幾百年的歷史刻畫的年輪,永遠復印著生動的景象,那些樸素的風景,那些卑微的聲音,給村莊一份成長的力量。”這是懷才抱器先生為我的詩歌《村莊的年輪》寫的編按,但這種力量就像行走在巖石上的樹那般堅毅,那般鐵骨錚錚,總是用無私的綠色鋪滿大地,養(yǎng)育著牛、養(yǎng)育著羊、養(yǎng)育著雞鴨鵝豬狗,還有一群群的孩子和老人。參加工作三十多年,我漸漸的少了和家鄉(xiāng)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翠綠、秋天的豐碩、冬天的寧靜為舞,漸漸匯入了城市的喧囂。尤其在最近五年,孩子去上班,妻子外出打工,我一個人的夜晚,總會想起那個撫養(yǎng)我成人的家鄉(xiāng),偶然一絲的觸動,都會自然的產(chǎn)生一種想念。
   或許自己已經(jīng)在老去的路上開始了倒計時,總會對家鄉(xiāng)有種說不上的喜歡。家鄉(xiāng)是小時候拽著的牛尾巴,家鄉(xiāng)是兒時啃過的青蘋果,家鄉(xiāng)是一串熟透的山葡萄,家鄉(xiāng)是池塘的那一只青蛙,家鄉(xiāng)是雞窩里那顆溫熱的蛋。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親切和溫暖。
   家鄉(xiāng)的炊煙從樹梢淡去,留下的那烤透的洋芋里飄出一縷縷勾著涎水的香潤,和著媽媽漿水缸里的酸,總會大開胃口。家鄉(xiāng)的每一座山頭,總會挑逗著晨霧,一會兒降下去,一會兒浮上來,混合著升起和落下去的霞光,匯成一副千年不變而又天天變化的瑰麗的畫卷。這副畫卷是大自然的獨具匠心和饋贈,沒有哪一位畫家能模仿。
  
   4
   陽光開始向著直射的方向移動,我也甩掉臉上最后一滴汗滴,拿起鐵锨從土地最豐厚的地方一锨一锨的插地,使勁的翻著土,使土地整齊而松軟??粗鴿皲蹁醯哪嗤?,多想像兒時那樣在地上打幾個滾,好好的讓土地擁抱我,讓我的身心沁滿土香。在翻地的過程中,偶爾會翻出幾只蟲子,或者成群的螞蟻,我都會在心里默念,請原諒我的莽撞,侵占到了你們棲息的地方,但這是我唯一改變我的時候,是我重新回歸自然,過上原本屬于我土色土香的生活的必經(jīng)之路。我必須堅持,不受任何外界的叨擾,只有這樣,我的文字了才會溢滿泥土的芳醇,張揚莊稼的芬芳。
   歷經(jīng)整整兩天的時間,百十平米的土地被我整的疏疏松松、平平整整,看著恢復了生命的土地,我會心的笑了。笑我這次做出了正確決定,笑我這次的堅韌,笑我再次回到了泥土的純甄。雖然我的手上已經(jīng)打了好幾個血泡,但看著這一片的濕潤,也顯得不那么疼了。
   我已經(jīng)對這塊地做了簡單的規(guī)劃:開春以后,種十平米的青菜,有小白菜、上海青、烏塔菜和油麥菜;留四十平米種扁豆、豇豆和黃瓜,這是需要搭架的,比較占地方;再栽十平米的韭菜,一年四季可以割了長,長了割,生生不息;剩下的就栽上辣椒、茄子、萵苣和西紅柿。還得預留一點,等扁豆開花的時候在種第二季。另外,在那棵并不高大的核桃樹邊,點幾窩絲瓜,在整個的夏季,綠油油、毛茸茸的碩大的葉子長滿整個核桃樹,在微風吹過的時候,那種延綿逶迤的翻滾,就是一片翻涌的綠浪,在生命的顏色里舞蹈。
   我還想,在來年的青菜綠滿地的時候,帶著哥哥的照片,讓他看菜青蟲爬過菜葉,那一片菜葉,就是菜青蟲的整個世界。
   我還想,把每一個季節(jié)成長的蔬菜,拍成清晰的照片,打印成流動色彩的圖畫,在每一個清明燒在父親的墳頭,告訴父親,兒子早已經(jīng)長大。
   我還想,在我有了孫子的時候。在他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時候,帶著他看蔬菜在泥土的呵護下怎樣成長為一條河、一座山。給他講述農(nóng)耕始祖后稷的故事:“后稷是周王朝的始祖,上古時期功德最大的三公之一,曾在堯舜時代為相,是第一個建立國家糧食儲備,教民耕種之人……”也給他講述女媧造人的故事:“盤古開辟了天地,用身軀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殘留在天地間的濁氣慢慢化作蟲魚鳥獸,替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氣。這時,有一位女神女媧,在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嶺起伏,江河奔流,叢林茂密,草木爭輝,天上百鳥飛鳴,地上群獸奔馳,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之豸跳躍,這世界按說也點綴得相當美麗了。但是她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煩,孤寂感越來越強烈,連自己也弄不清楚這是為什么……原先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想到這兒,她立刻用手在池邊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她感到好高興。捏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小小的東西,模樣與女媧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竅,雙手兩腳。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之后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
   從小給他灌輸一種思想,就是人的生活不僅僅是依靠衣食住行,更加堅毅的依靠是源于自然,源于土地。讓他從小就學會理解和豐富“土生土長”的含義?;蛟S,“土生土長”在冠以霞霓的時候,應該虔誠的稱作“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吧!
   我們一直都在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但我們應該首先學會珍惜自然珍惜土地,敬畏自然敬畏土地。只有在厘清珍惜和敬畏生命與珍惜和敬畏自然、土地的邏輯關系,才會真正做到“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的向陽而生。
   (原創(chuàng)首發(fā))
  

共 4846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重操舊業(yè)》,一篇富有哲理和傳教精神的佳作。作者以回老家的感受從記憶到回憶,筆從三次種菜的經(jīng)歷和感悟來敘述了勞動者足跡。“老家的房子因為父親的去世就變成真正的老房子,我也就是隔三岔五的去看看,但每一次總感覺少了點什么,可又說不清楚,直到哥哥遇難后,我恍然大悟,缺的是自己家菜園子里菜的味道。”主題突出,情感樸實;娓娓道來,親情溫馨;日常過往,筆下成文;鋪墊有序,文句流暢,值得品讀共賞?!拔覀円恢倍荚谡湎⒕次飞?,但我們應該首先學會珍惜自然珍惜土地,敬畏自然敬畏土地。只有在厘清珍惜和敬畏生命與珍惜和敬畏自然、土地的邏輯關系,才會真正做到“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的向陽而生”。文章結尾很好,具有很強的號召力。我們每個人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首先學會珍惜自然珍惜土地,保證國家土地紅線,造福人類。 好文推薦共賞 【丁香編輯:德年黃土地】【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3200027】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德年黃土地        2025-03-20 12:13:48
  《重操舊業(yè)》,一篇富有哲理和傳教精神的佳作。作者以回老家的感受從記憶到回憶,筆從三次種菜的經(jīng)歷和感悟來敘述了勞動者足跡。主題突出,情感樸實;娓娓道來,親情溫馨;日常過往,筆下成文;鋪墊有序,文句流暢,值得品讀共賞。
回復1 樓        文友:金剛指        2025-03-20 13:06:11
  對于人生的認識,不是書本和教條的規(guī)范,而是某一些特殊的經(jīng)歷,在經(jīng)歷中失落而自救,便也天寬地廣了。在這種蛻變中才開始對成長過程的回憶和記憶,體會那份失落和獲得。感謝德年老師在百忙之中辛苦編輯,且編按極具總結、引導和褒揚。遙握,敬茶!
2 樓        文友:德年黃土地        2025-03-20 12:14:17
  文章結尾很好,具有很強的號召力。我們每個人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首先學會珍惜自然珍惜土地,保證國家土地紅線,造福人類。
回復2 樓        文友:金剛指        2025-03-20 13:09:58
  經(jīng)歷就是一種豐富,尤其在精神上會有著些許的變化,自會覺得生命意義的珍貴,便也漸漸學會向陽而生。祝德年老師身體健康,佳作不斷。讀者德年老師的文章,會倍感親切,那種童年、那種過往,歷歷在目,說的就是自己,寫的就是自己的經(jīng)歷和遇見。
3 樓        文友:小羅先生        2025-03-20 13:43:56
  作者當了許多年的老師,仍然沒有忘記做好一個農(nóng)人該做的,必須會做的農(nóng)活。種菜,不但讓自己和家人吃上新鮮無公害的菜品,還能讓自己能夠鍛煉一個好的身體。堅持,堅持!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以文養(yǎng)心!
回復3 樓        文友:金剛指        2025-03-20 14:18:07
  我本就是喜歡寫詩歌的人,但有些生活的經(jīng)歷總無法以詩歌來表達,但也試著寫點別的,每每總有些許瑕疵。無論如何,我是農(nóng)民的兒子,務農(nóng)是一生無法忘懷的。感謝小羅社長的關心和鼓勵。遙握,敬茶!
4 樓        文友:閏土        2025-03-20 16:56:15
  總編勤奮,在學校百忙中打理丁香,編文寫稿,丁香有目共睹,江山有目共睹。
回復4 樓        文友:金剛指        2025-03-20 17:50:51
  這篇文章已成形許久了,就是感覺有欠缺,做了一些修改,感謝社長的鼓勵。問春褀。
5 樓        文友:閏土        2025-03-20 17:01:17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總編的文章、編按寫的好,非同一般,繼續(xù)努力、加油,向最高峰沖刺。
回復5 樓        文友:金剛指        2025-03-20 17:51:40
  感謝社長的鼓勵和支持,我會努力的。祝社長精彩連連。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