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星星文學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蜀行偶拾(散文)

編輯推薦 【星星】蜀行偶拾(散文)


作者:楊東升 布衣,136.1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64發(fā)表時間:2025-03-20 13:30:44
摘要:10年前在四川宜賓鄉(xiāng)下二妹家探親,偶然間的所見所聞。原創(chuàng)首發(fā)

姨弟一早起來去幫本隊的一家?guī)兔θチ?。二妹說幫忙是幫自己,自己當年修房造屋的時候,抬預制板就全靠村寨上的人幫忙,一塊預制板有七百多斤,四個人一塊要從一公里外的公路邊抬回來,每人肩上都有百多兩百斤。那時候不通公路,好累人!一天抬下來,人們肩膀都磨破了,力也用盡了,人要軟幾天呢!
   四川農村那時候修房子不像貴州鄉(xiāng)下,他們是把周圍墻身砌好后,把水泥預制板一塊一塊抬來鋪上,而貴州鄉(xiāng)下建房則是在四周墻頂上澆一鋪整塊的混凝土。主人家看著幫忙的人那么累,于是把好吃的東西全都擺上了桌。山城啤酒幾大箱,讓你喝過夠。每天吃四餐,幫忙的人早上從自家屋里趕來,就要吃早餐,早餐是一天中的主餐,因為休息了一夜,體能消耗時間太長,需要補充足夠的能量,才能供應抬預制板的需要。抬到中午十點過,幫忙的人已經抬了一兩趟,就該加餐了,這一餐是次餐,能喝白酒的喝白酒,能喝啤酒的喝啤酒,主要食物是米豆腐(即梭梭)加了餐,人們又東南西北扯著閑談上路了。到了午時兩點鐘,又是第二主餐,然后繼續(xù)抬,一直抬到日落,吃了夜飯才各自散去。一日四餐,但人們都能吃,因為抬預制板畢竟是好沉好沉的體力勞動啊!
   二妹的家住在紅石村,這是四川宜賓市翠坪區(qū)宋家鄉(xiāng)一個最邊遠的小山村,全村四個生產隊。他們的這一隊地名老娃窩,住在長寧、江安、邯溪三縣交界處,四周座落著牟坪鎮(zhèn)、梅白鄉(xiāng)、宋家鄉(xiāng)、馬家鄉(xiāng)四個鄉(xiāng)場,距離都不遠,趕車只需要3元錢的車費。用姨弟的話說,老娃窩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地方,方圓五里,到處都是山包,不熟悉路的陌生人走來走去都走不出五里范圍這個圈。山上樹木蔥籠,主要樹種是垮皮樹和楠竹。垮皮樹是一種長得又高又粗的闊葉樹,枝丫繁茂葉面寬大。樹上的皮起先是灰色的,隨著春夏時令的交替,到了秋天,樹皮就一塊一塊地掉下來,一直垮上樹梢,于是整個樹桿就成了雪白的顏色。第二年依舊重復著前一年的生長情況,五六年就長成了大樹。楠竹一大片一大片,風一吹,就形成了大海上雄偉的綠色浪觀,像井崗翠竹一樣,上至山頂,下到溝腳,全都是一片翠綠,形成了著名的宜賓竹海,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不同的是楠竹出奇的大,生出來的竹筍底部就有三寸的角心(直徑),一層一層筍殼在春風的護理下脫下來,竹稍已經伸向了云端,可能是怕犯了天公的教條,在頂端就自覺地低下了頭。長大的竹子外圍角心五寸,可中間只有一寸直徑的空心,一棵竹子重達二三十公斤,到了十月份,人們便把垮皮樹和楠竹成批砍下來,裝上車運到宜賓的長江紙廠,人們靠著幾大坡商品經濟林,還掙了不少錢。
   早餐過后,妻子說:她的屋里的衛(wèi)生巾用完了,二妹說她的廚房電燈的開關爛了,正好我也想出去玩玩,就自告奮勇承擔了到商店去的任務。
   從二妹的家到商店有五六里路,一般步行要半個多小時。商店設在到車坪鎮(zhèn)去的公路邊,地名為紅土地。紅土地顧名思義,就是這一帶地方的泥土、石頭都是紅色。所謂紅石村也因此而得名。其實紅土地這個地方,還有另一層意思,也就是在這兒有一土地廟,塑著土地公婆的尊身。姨弟的詮釋最為恰當,紅土地即紅色的土地上有土地菩薩的尊身。
   天氣出奇的熱,室內氣溫高達32度,我穿了個背心和西裝短褲就出發(fā)了。由于十多天沒下雨,路上紅色的泥塵松松軟軟,堆積寸多厚,走在上面還真有點軟綿綿的感覺。雖然時間才早上九點過,可頭上的太陽簡直是個火球,走了不多遠,全身都流汗了。路上碰上幾個陌生的當地人,他們都幫我看上一兩眼,因為我畢竟是個外地人。
   紅土地的商店開得特別大,說是商店,其實還小瞧了人家,應該叫商場。整個一排店面共四間,里面擺滿了農村人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要想買啥就有啥。還有一間空屋里有一排高架凳子,上面擺著才劃開邊口的豬肉??障堕g放著幾張八仙桌,桌子上杯蓋亮潔,人們圍坐在四周,天南海北地侃著,不時舉杯呷口濃茶或土酒。老板娘是一個既高又胖的女人,臉上帶著花一樣的笑容,胸前的兩個豐奶堆起好高,由于天氣太熱,她只穿了一件花白色的貼身衫,兩山之間的溝壑是那么明晰而又深不可測。我鎮(zhèn)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才發(fā)現剛才差點兒就去摸上一把了,難怪這家的生意這么火熱。我想,老板娘的豐腴乳包可能就是如意的廣告吧!
   “小兄弟,你買啥子東西喲?”老板娘用一口純正的四川口音問我。
   “我買的東西有點多,衛(wèi)生紙、電燈開關、香煙、筆記本、圓珠筆、還要喝兩蠱滬洲土酒?!崩习迥镂⑿χ鴰臀宜臇|西一一拿出來。我付了錢就走出了店門。剛出店門,才發(fā)現剛才那么強的太陽光不見了。抬頭看天,天像鍋底一樣黑,太陽只露出一圈紅色的光暈,地上越來越黑。天上的太陽變成了彎彎的鐮刀,鐮刀越來越小,最后純碎不見了。地上已經漆黑,走路也看不清了。咳!見鬼了?天剛亮怎么就黑了?一會兒,太陽又從黑暗中現了出來,先是一彎絲線,慢慢變成鐮刀,最后又圓了,我又繼續(xù)走我的路?;氐郊依?,二妹的娘娘(奶奶,此地人稱奶奶為娘娘)說:“小伙子,你剛才看見日蝕沒有?那是百年難遇的自然奇觀的!"哦,是日蝕,我先前只在小學課本上學到過日蝕,剛才我還以為是要下暴雨呢!
   月球、太陽和地球三個星球運動到同一條線上,月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對到地球上漆黑一片,這就叫日蝕。

共 2110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散文《蜀行偶拾》?以四川鄉(xiāng)村為底色,用細膩的筆觸編織出一幅融匯勞動美學、地域奇觀與日常魔幻的鄉(xiāng)土畫卷。作者以城市觀察者的身份介入鄉(xiāng)村肌理,在紀實與詩性間構建出多重敘事張力,以下從三個維度解析其藝術特質:1.集體勞作的生命史詩?:文中對“抬預制板”場景的鋪陳,堪稱一部微型農耕文明史詩。七百斤水泥板的重量具象化為“肩膀磨破”“人軟幾天”的身體記憶,四餐飲食與勞作節(jié)奏的對應更暗含農耕文明的時間密碼——?“早餐主餐”對應黎明蓄力,“加餐閑談”呼應中途喘息,夜飯散場隱喻日落歸巢?。這種以身體為尺度的敘事,將建筑勞動升華為群體生命力的共振儀式?!皫兔κ菐妥约骸钡臉闼卣芩迹谫F州與四川建房方式的對比中形成回響:預制板的分散協作與混凝土的整體澆筑,恰似兩種文明形態(tài)的隱喻——前者是?人情編織的網狀社會?,后者是?現代性的凝固個體?。而啤酒與土酒、米豆腐與梭梭的味覺符號,則成為鄉(xiāng)土倫理的物質載體。2.紅土地上的地理詩學?:作者以人類學田野考察般的精確,勾勒出紅石村“三縣四鄉(xiāng)”交界的地理奇觀??迤涞耐懫どL與楠竹“低頭觸云”的姿態(tài),被賦予擬人化神性——?前者以年輪刻錄時間,后者以謙卑對話蒼穹?。竹?!熬G色浪觀”的磅礴意象與“長江紙廠”的工業(yè)符號碰撞,暗示自然饋贈與商品經濟間微妙博弈?!袄贤薷C”的迷宮屬性與土地廟的并置,構建出雙重空間隱喻:?物理空間的山包迷陣與精神空間的土地信仰?,共同構成鄉(xiāng)村的“不可測繪性”。紅土地的血色泥塵與日食時的“鍋底黑天”,形成色彩蒙太奇,將地理特征轉化為超現實的視覺符號。3.魔幻現實主義的市井變奏?:商店場景是全文最具荒誕詩意的華彩段落。作者從“以為暴雨”到“百年奇觀”的認知轉換,完成從日常經驗向宇宙敬畏的認知躍遷。日食的科學解釋被刻意置于文末,與土地娘娘的民間話語形成解構性對話:?“月球黑影”的理性敘事沖擊“天公教條”的樸素想象?,暴露出城市視角在解讀鄉(xiāng)村時的認知裂縫。這種“知識錯位”恰是全文最精妙的敘事策略——外來者始終在現象表層游走,而土地深處的神秘邏輯永遠若隱若現。4.未完成的鄉(xiāng)土解碼?:散文結尾的日食奇觀,恰似作者鄉(xiāng)村書寫的終極隱喻:城市文明試圖用“衛(wèi)生巾”“電燈開關”等現代符號介入鄉(xiāng)土,卻最終被“垮皮樹年輪”“竹海綠浪”和“土地黑影”所吞噬。這種?現代性凝視的挫敗感?,恰是《蜀行偶拾》最深邃的現代性反思——當鋼筋水泥的預制板取代抬木夯土的協作倫理,當科學話語消解土地廟的庇佑神話,鄉(xiāng)土中國的精神根系將如何在時代颶風中存續(xù)?作者留下這個未竟之問,如同日食后重現的太陽,既耀眼又沉默。好文推薦欣賞!【編輯:燕雙鷹】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燕雙鷹        2025-03-20 13:31:28
  感謝作者賜稿星星,問好作者,期待更多作品!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詩情畫意,悅讀人生!
2 樓        文友:楊東升        2025-03-20 15:52:28
  謝謝編輯的精彩點評!
用心修建一座漂亮的紅房子
3 樓        文友:任芳芳        2025-03-21 11:22:37
  二妹的一句“幫忙是幫自己”說到了我的心坎上,小時候資本還沒有肆虐,一切都還是原始的狀態(tài),肩挑背馱是最常見的生產方式,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人們就靠“轉活路”來實現大范圍的生產,你幫我鏵田,我?guī)湍阍匝?,鄰里之間的關系在集體勞作中也得到了鞏固,春天的大地上充斥著農人爽朗的歡聲笑語,濃濃的人情味寄托在金黃的油菜花上,迎風飄揚。如今,時代回不去了,”轉活路“只能化為淡淡的鄉(xiāng)愁活躍在文人的筆下,讓有緣人滿品其中滋味。
   這就是文字的力量,把一切無形的東西轉化成有型的力量,歷經歲月,依然能讓讀者感受到前人的生活狀態(tài),并使之永恒。望筆者用心生活,用心體驗,發(fā)現生命的真善美,記錄更多樸實的故事,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無限的光芒。
4 樓        文友:紀昀清        2025-03-23 07:33:46
  欣賞佳作!祝好!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長篇連載《砥礪人生》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