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文璞書苑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文璞】摭談捐書(隨筆)

編輯推薦 【文璞】摭談捐書(隨筆)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03發(fā)表時間:2025-04-05 21:07:30
摘要:自費出書捐贈他人,是一種以文交友,互相共勉的好辦法,值得提倡。如今,出版社書號費貴得驚人,且很多數(shù)不可能有出版社出版推銷出去,所以只能自費出,贈送他人!

近日看到有關“捐書”的報道,引發(fā)我的回顧與思考。“捐”,從字面上看那是贈送的意思,出于自覺自愿毫無私心不計報酬,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屬于高雅的高品位的思維與行動。將物質(zhì)與精神的東西,無償?shù)鼐璩鋈?,是為了對方所需,“物”盡其用,可解燃眉之急或發(fā)揮應有價值。這是一種愛心的彰顯,一種高尚的行為,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捐”很值得提倡弘揚,只有人人富有愛心,關心他人與集體,社會才能和諧發(fā)展,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關于“捐書”,我已經(jīng)有些經(jīng)歷,自上世紀80年代起,迄今已36年了,自費出版5部文集,達225萬余字,除第一部14萬余字的《青春寄語》,印了五千冊,大部分以每本10元出售給全軍一些連隊及有關中小學校外,其余均贈送戰(zhàn)友文友。當時軍區(qū)《戰(zhàn)友報》發(fā)文以《閃光的青春寄語》予以推薦,于是有不少戰(zhàn)士寫信給我購買,我都是免費相贈。心想,戰(zhàn)士喜讀對我來說是個鼓勵,感激還來不及呢,哪能要錢呢?后面的4部《夕陽漫筆》《回顧與思考》《晚霞拾零》《耄耋心聲》,每部50余萬字,均為精裝,各印二至五百本。出文集,不僅在文字上精雕細刻,花費心血;而且在經(jīng)濟上也是一筆相當?shù)拈_支,可我毫不吝嗇。雖然,生活簡樸,有時還很摳,但覺得把錢花在“捐書”上很值得。書是精神財富,你雖是個億萬富翁,但不動腦創(chuàng)作是得不到這筆珍貴財富的,更不用說去捐了。
   自費出書,全是捐書。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在不少“無利不起早”的人看來,那是傻子干的傻事,也曾有人勸我不要再干費腦勞神、出書送人的傻事了!可我聽了無動于衷,照樣我行我素,愿干“傻事”。其實,一些人看到的只是膚淺的一面,沒有認識到“傻”的深層次含義——文化養(yǎng)老的舉措高招:堅守文化養(yǎng)老,老中體現(xiàn)價值,值得幸苦付出,出于使命愛好,好在延年益壽,壽為人生目標,標定理想信仰,仰望人格崇高,高在自得其樂,樂在沒有白活,活出精彩人生,生活更加美好,好在文化養(yǎng)老!
   是的,人到暮年,該考慮怎么個活法?既能修身養(yǎng)性延年益壽,又能老有所為體現(xiàn)價值,說明老者并非等死的廢物,而是一座有著巨大潛力的富礦,可以開采利用,只要有耐心有追求,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也許還能大有作為呢?從這一點考慮,我認定了著書立說的文化養(yǎng)老。退休33年來,我堅信這是暮年走向人生終點的最佳途徑。于是就毫不猶豫地拾起了原有的文學愛好,走創(chuàng)作之路,并步履鏗鏘地滿懷激情地一步步往前走。
   惜時如金,刻意用腦,在他人看來是苦差事,可我卻體會到苦中有樂、其樂無窮、興趣盎然。我總覺得不動腦不隨筆記下遇到的有意義的人物事件,就這么傻呆呆地吃喝玩樂消磨時光,那是最大的浪費,亦對不起那些動人心魄的事兒。生命是寶貴的,應該珍惜它的價值;人生是有限,應該充分發(fā)光發(fā)熱。回想起與我年齡相仿或比我小的戰(zhàn)友、親人一個個地走了,自己更感到余年無幾,時間緊迫,再不動腦寫點東西,留下時代記憶,那是對生命的褻瀆。趁腦子還好使,就該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所說:“應當趕緊生活”,這里的“生活”,實指“拼搏”,只有終生奮斗,才能無悔終身!
   談到自費出書的費用,愚以為那是不值得計較的事!動手動腦,有利延年益壽,不用說多活幾年,就是能多活幾個月,這費用不就回來了嗎?錢只有花得值才算是錢,不然就是廢紙。捐書,我是以書會友覓知音,共賞夕陽度春秋。我的幾部文集,贈送給戰(zhàn)友文友后,得到了眾多的贊賞與鼓勵,反饋的讀后感言令我心動不已。不少同志的點評在[豐融春秋]平臺展示,有兩位戰(zhàn)友的評論還在《軍休之友》雜志上發(fā)表,這些都涌我心間,激蕩心潮,讓我不用揚鞭自奮蹄,筆耕不輟繪人生。
   捐書,除給戰(zhàn)友文友外還特意捐給家鄉(xiāng)宜興市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及有關學校,同時給了原28軍老戰(zhàn)友龍志忠在其家鄉(xiāng)井岡山下自費創(chuàng)辦的“軍旗在我心中展陳館”,還給了幾幅書法作品,此館已成為頗有教育意義引起很大反響的愛國愛軍的教育基地。其中,宜興市檔案館還將我列入“在外鄉(xiāng)賢名人”,建立專檔,儲存資料,對此,我要對得起家鄉(xiāng)親人們的厚愛,做到有資料可存。宜興圖書館還增設了“宜興人著作館”,我要給其添枝加葉。所有這些,都在鼓勵我踔厲奮發(fā),我怎能怠慢不堅持筆耕呢?我自去年6月第5部文集出版后,就緊追不舍地瞄準了下一個目標:90歲時再出一部《九秩抒懷》文集,以了卻總出版300萬字的心愿,于是接二連三地發(fā)表了百余篇文稿,已達26萬余字,企望愿景的實現(xiàn)。人生不管干什么,必須有目標,那是激勵前行的沖鋒號,正如法國的伏爾泰所說:“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為最美好的目的而設。”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屆時我將《九秩抒懷》捐贈給知心知音者,共勉美好人生,讓生命閃光,夕陽璀璨!
   (2025年4月3日于北京市朝陽區(qū)軍休十五所,作者系89歲休干)
  

共 1948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一位高齡作者的坦誠相見。摭談可以理解為選取某些話題進行談論或討論,朱老先生選取自己的捐書經(jīng)歷與我們輕松對話,談自己的體會。老先生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自費出版5部文集, 印數(shù)幾千冊,大都免費贈送。老先生認為:出于自覺自愿毫無私心不計報酬,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屬于高雅的高品位的思維與行動。自費出書,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本已不可理解,出書送人更是特立獨行。但老人認定著書立說屬于文化養(yǎng)老,記下遇到的有意義的人物事件,本身就是對生命的珍惜,對頭腦的鍛煉,與金錢無關。捐書,更是以書會友覓知音的獨特方式很多讀者的熱心反饋讓自己激蕩心潮。很多檔案館、圖書館對老人的捐贈給與厚愛,更加鼓勵自己堅持筆耕,瞄準下一個目標。欽佩于老人的滿腔熱忱,豁達大度,捐出的是自己的心血,迎來的是內(nèi)心的富有。感謝老師賜稿文璞,祝您身體健康,擁有更多讀者。【文璞書苑編輯:寂寞看風】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靜凈        2025-04-05 21:54:47
  佩服朱老筆耕不輟,不但著書立說,自費出書,還免費捐贈,體現(xiàn)了對文字的超級熱愛。欣賞點贊!
2 樓        文友:別似幽居人        2025-04-05 22:50:12
  朱老先生太可敬可愛了,文化養(yǎng)老,筆耕不輟,自費出書,免費捐書,真是值得尊敬贊賞!期待老先生《九秩抒懷》問世,向老先生學習!
3 樓        文友:楊柳岸心醉        2025-04-06 18:32:51
  朱老爺子的雜談邏輯很嚴密。筆耕不輟非??删础?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