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老宅的榆樹(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曉荷】老宅的榆樹(散文)


作者:趙聲仁 秀才,2778.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00發(fā)表時間:2025-04-11 08:15:46
摘要:榆錢可充饑,榆葉可喂羊,榆樹皮軋面可作饸饹湯,樹干可作建材。我家老宅的榆樹,在困難時期,給我家做出了很大貢獻(xiàn)。這是自然的饋贈,我們要感恩土地,感恩自然。

我家老宅里,樹木很多,桃樹、棗樹、桑樹、葡萄,這些算是果樹。還有榆樹、槐樹、楊樹、柳樹、香椿、臭椿等常見的喬木。但細(xì)算起來,榆樹最多,多到數(shù)不勝數(shù)。最大的有兩棵,一棵長在南街門口東側(cè),另一棵長在北院二門外西側(cè)。這兩棵榆樹,都有三十多米高。樹冠不大,卻直插云霄;樹干粗壯,我雙臂展開,不能摟抱過來;下部的樹皮,皴裂堅硬,棱角分明。沒有看到有人修剪過它們,但它們很少虬枝,直溜溜插入天空。特別是南街那棵,頂部樹杈上,長年蓄有一個喜鵲窩,兩只喜鵲時常繞樹三匝,最后喳喳叫著落在樹上。一只讓我發(fā)瘆的貓頭鷹也經(jīng)常棲在樹頂上,犀利的目光環(huán)視四周。偶爾,還有一只啄木鳥落在樹干的中間,尖利的嘴,不停地鹐向樹干。其它的榆樹,大都長在南院二門外西側(c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彎彎直直,姿態(tài)各異。大點的高出二門樓子,海碗口粗細(xì);半大的和院墻持平,胳膊粗細(xì);最小的還在地皮上晃悠,細(xì)如線繩。
   我們沒有專門栽過榆樹。那兩棵最大的榆樹,樹齡多少,最初如何長在那里,我不得而知。但南院這些大大小小的榆樹,好像都是野生的。不知不覺間,就有一片榆樹鉆出地面,迎接太陽從東方升起。一種是大榆樹的樹根孳生出來的。榆樹的根系發(fā)達(dá)。從裂縫的地表,可以追蹤樹根的四通八達(dá)。樹根的底部,經(jīng)??梢姽俺龅孛娴臉涓?。一棵大點榆樹的周圍,每年春天,就會長出不少小榆樹,有時成片,有時成線。伸手一拔,小樹并不離地,用力大些,就往往帶出母樹的樹根。這樣的小榆樹,一定是從母樹上吸收營養(yǎng),長得快些,死亡率也低。一種是榆樹籽長出來的。入冬后的榆錢就變成白色,西北風(fēng)一刮,干透的榆錢就如同雪片一樣紛紛揚揚落在地下,隨風(fēng)四處漂流。白色的榆錢,四周薄,中間厚,在整個冬季,小精靈一樣有時飛翔,有時落地,自由自在。來年春天到了,第一場春雨之后,榆錢積居多的地方,就長出一片小榆樹。這樣的榆樹,根子并不深,不用大力氣,就拔出地面。
   我家老宅,北院二門內(nèi)外,是水井和菜園,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南院二門內(nèi),是家禽飼養(yǎng)基地,早起有公雞唱曉,晚上有咩咩羊叫,白天有小貓臥在陽光之下。當(dāng)然,南來的燕子,記住了家門,在晾衣服的八號鉛絲上,看著草房堂層頂上嗷嗷待哺的小燕子。而南院二門外邊,除去東側(cè)的豬圈之外,就是以榆樹為主的樹木的世界了。
   老宅所有的喬木中,我最喜歡的,當(dāng)屬榆樹。這不僅因為它數(shù)量多,易成活,關(guān)鍵是它用途最多,給我家的生活貢獻(xiàn)最大。
   榆錢可吃,也好吃,沒有任何負(fù)作用。榆錢的吃法很多。四月上旬,是榆錢最多的時候,成片的樹枝上,沒有榆葉,只是一串串的榆錢,一片頂著一片,嫩綠水靈,像一串串綠色的寶石。我急不可待地爬上樹,順著樹枝一擼,一大把榆錢就脫落在手中,塞進(jìn)嘴里,勁道,滑潤,香中帶甜,解渴解餓。上樹夠不到了,我們就把鐮刀拴在一個長長的竹桿上,舉高伸進(jìn)樹冠里,把長滿榆錢的樹枝用力割斷,使之掉在地下,我們再一把一把地擼掉榆錢,送進(jìn)嘴里。那時空氣中很少塵土,榆錢一點也不牙磣。榆錢是養(yǎng)胃的,我們吃多少,也沒有鬧過肚子。而槐花則不同。我們也吃槐花,槐花也甜也香,但吃多一點,就鬧肚子,反倒把吃的營養(yǎng)屙掉了。
   這是我們小孩子玩一樣的吃法。最讓我受用的,還是媽媽炒榆錢疙瘩、蒸榆錢糕和貼榆錢菜娘娘。榆錢最多的時候,光我家南院,就可擼出三四竹籃,二三十斤。這時媽媽就變換著手法給我們做榆錢吃。在榆錢中放點油、鹽、玉米面,加水?dāng)嚭驮谝黄穑粗?,就是榆錢疙瘩,蒸著吃,就是榆錢糕,放在八沿鍋貼餅子吃,就是菜娘娘??诟胁灰?,味道有別,光滑中伴有甜香,吃著很是痛快。那時,缺糧少油,這種做法,不是改善口味,而是直接充饑。實際上,放的油和玉米面都不多,主要是多吃榆錢,省點糧食。
   榆樹皮也可吃,但這需要把榆樹皮晾干軋出細(xì)面,而且,吃的主要不是榆樹皮面,而是將榆樹皮面作為介質(zhì),吃白薯面。榆樹皮面起到粘合作用。這或許也困難時期,鄉(xiāng)親們的一大創(chuàng)造,一個巧用。將砍伐或死掉的榆樹,在沒有干枯的時候,去掉粗糙的外皮,將嫩皮和貼著形成層的韌皮割下來,晾干,撕碎,在碾子上反復(fù)碾軋,就可軋出細(xì)面。媽媽就用這細(xì)面,和白薯面和在一起,給我們做饹饹湯吃。一年里,白薯是作為主食端上飯桌的。蒸白薯、晾白薯干、蒸白薯面窩頭,貼白薯面饃饃、白薯粥,我們都上頓下頓地吃,吃得我們燒心、放屁、吐酸水。有時兩天不吃,大便還有白薯的味道,我們實在是吃得太夠了。為了能夠吃著順點口,媽媽就用榆樹皮面,給我們調(diào)劑一下做法。往白薯面里放點榆樹皮面,加溫水和在一起,稍軟些。鍋里放水,撒青菜,放點蔥花。水燒開后,把白鐵做的布滿筷子粗孔眼的饹饹床放在鍋上,揪一塊白薯面團(tuán),放在饸饹床上,用手使勁擠壓面團(tuán),饹饹床下面就下雨般漏出面條,掉在鍋里。兩三個面團(tuán)擠壓完畢,燒兩個開,白薯面饹饹湯做好了,裝盆上桌。沒有油,有羊奶的季節(jié),媽媽就往鍋里倒上半斤羊奶,替代了油。粗糧細(xì)做,光滑甜潤,入口順當(dāng),家里人感覺吃多了。不放榆樹皮面,白薯面壓不成條,就成了白薯面疙瘩湯了。
   這樣的饹饹湯,絕不是能和陜西的饸饹湯相提并論,那樣,人家地方名吃就倒了牌子了。玉米面,也不能如同麥子面一樣搟出條來。有時,媽媽就用榆樹皮和玉米面,給我們做玉米面饹饹湯吃。還真的沒有吃夠,因為,并不是總有榆樹皮面。每年放不了幾棵榆樹,一棵榆樹更是碾軋不出幾斤榆樹皮面。一年里,我們能夠吃到饹饹湯的機(jī)會并不多。這種吃法,只有榆樹皮面可以做得出來,所以,對榆樹皮面,我印象美好而深刻。樹怕扒皮。在活著的榆樹上,不能取皮軋面,那樣,這棵榆樹就上了天堂了。
   榆樹葉,還是我家那只山羊的好飼料。榆樹葉,短于柳葉,寬于柳葉,長卵形,邊緣長有鋸齒,表面葉脈清晰??粗銡饪蓯邸S軜淙~最大的特點是長勢密集,且保持嫩綠的時間長,不易枯黃。在春夏季節(jié),老宅南院的榆樹茂密。我經(jīng)常把那只山羊撒在院里。它甩開嘴巴,大口咀嚼,一臉的興奮。平時,青草供不上了,我更是把鐮刀別在腰帶上,“嗖嗖”爬上榆樹,割下幾個榆樹杈子,往羊圈里一放。山羊就啃開了,有時把嫩點的樹皮都啃掉。榆樹葉子,微甜,難怪山羊愛吃。
   老宅的樹木,果樹之外,沒有哪個品種比得上榆樹對我家貢獻(xiàn)大的了。其實,最大的貢獻(xiàn),還是那兩棵最高的榆樹。那年,父母為了給二哥蓋房娶妻,決定賣掉兩棵榆樹??汕桑灰患易鲴R車的木器廠看上了。因為榆樹木質(zhì)堅韌,致密度高,不怕雨水,我家這兩棵榆樹又高大、修長,制作馬車車轅,非常合適。他們就給了高價,每棵二百多元。要是當(dāng)作蓋房的檀木過梁作價,就遠(yuǎn)遠(yuǎn)不能賣成這個價錢了。這個事,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專門寫過。房子蓋好后,父親高興地背誦出兩句唐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备锌g平房的順利建成。三間房子,在地震那年,只是東前窗掉了一個小角,一家人安然無恙,躲過一場災(zāi)難。而之前家人住的那三間草房,全部倒塌。如果一家人還住在那里,恐無一人幸免。我家對門、隔壁,都有人員傷亡,無一不是因為住在幾十年的老房子里。
   父母的決策及時,榆樹功不可沒。(2025.4.10)

共 2853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榆樹不僅是老宅的象征,更是家庭在艱難時期的重要支撐。本文以老宅的榆樹為脈絡(luò),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充滿煙火氣的鄉(xiāng)村生活畫卷。文章開篇便將讀者引入一個樹木繁茂的老宅世界,其中榆樹以其數(shù)量之多、形態(tài)之多樣,成為老宅中最為醒目的存在。榆樹在作者心中能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不僅因為榆樹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自然之美,更在于榆樹在那個年代填補(bǔ)了家人們饑渴的味蕾。作者生動地描繪了兒時爬上樹摘榆錢、用鐮刀割榆錢的場景,以及母親用榆錢制作美食的過程,這些細(xì)節(jié)既真實地反映了鄉(xiāng)村生活,又展現(xiàn)了作者母親的勤勞與智慧。而榆樹皮面的巧妙利用,更是體現(xiàn)了鄉(xiāng)親們在困難時期的創(chuàng)造力與堅韌精神。榆樹葉作為山羊的飼料,不僅保障了家畜的生長,也維持了家庭的生計。這些看似平凡的細(xì)節(jié),卻構(gòu)成了老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的高潮部分是父母賣掉榆樹為二哥蓋房娶妻的環(huán)節(jié)。這一情節(jié)不僅體現(xiàn)了榆樹的實用價值,更凸顯了榆樹的堅韌與高大。而地震中老宅的對比,更是讓榆樹的“功不可沒”得到了深刻的體現(xiàn)。一篇語言流暢、主題鮮明的鄉(xiāng)土散文,通過對榆樹的描寫,可以看出作者對故鄉(xiāng)和家庭的深厚情感。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411002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4-11 08:20:50
  從榆錢的多種吃法到榆樹皮面的巧妙應(yīng)用,再到榆樹葉作為飼料,榆樹的每一部分都承載著家庭的回憶與希望。賣榆樹蓋房的情節(jié),更凸顯了其對家庭的重要貢獻(xiàn)。一篇非常感人的作品,值得細(xì)細(xì)品讀!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4-11 08:24:11
  榆樹可真是讓人喜歡的物種,我分不清是因為老師的筆力,還是榆樹本身的魅力??傊?,拜讀此文后,心底對榆樹便多了一份熱愛之情!
3 樓        文友:趙聲仁        2025-04-11 10:19:04
  謝謝芹芹森老師,辛苦!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