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過往】清明螺(散文)

精品 【曉荷·過往】清明螺(散文)


作者:肖群 童生,833.9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71發(fā)表時間:2025-04-12 13:38:14

三月春風起,桃花紅,梨花白,油菜花遍地黃金。春水將暖未暖,江南水鄉(xiāng)的萬物都活躍起來,溝沿邊,河埠頭,螺螄探著褐色小腦袋,頂著觸角四處張望。
   汪曾祺在回憶故鄉(xiāng)的食物時,對螺螄情有獨鐘,他寫到:“我們家鄉(xiāng)清明吃螺螄,謂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螄,分給孩子,一人半碗,由他們自己用竹簽挑著吃?!睆睦舷壬掷镄虚g讀到的,分明是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螺螄成了水鄉(xiāng)孩子解饞的小零食。
   螺螄,蹲態(tài)可掬,總是以一種謙遜的方式,俯身親吻著水中諸物。用手輕輕一碰,像個害羞的小家伙,迅速將“蓋子”合起,把自己藏得嚴嚴實實。為了探究它的秘密,我曾多次拽住那褐色的厴,想將它從殼中拉出來,可它總是死死地僵持著不肯出來。
   “清明螺,抵只鵝?!苯?jīng)過一冬的蟄伏,開春的螺螄變得肉質(zhì)細膩肥嫩。清明過后,風暖水暖,螺螄開始產(chǎn)籽。螺螄把營養(yǎng)讓給了小螺,那“肉肥味美”就大打折扣,口感就差了許多。在清明之前食用螺螄最佳,無可替代。
   門前有條河,吃啥不用愁。那時的河里,永遠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種河鮮。我們家門口有條被稱作西橫河的小河,寬約數(shù)丈,從兩山之間蜿蜒而來,閃著銀光,一路奔騰跳躍。河里魚蝦成群,螺螄唾手可得,它滋養(yǎng)過我的童年,滿足過我的味蕾,也為我留下了無盡的回憶。
   漁民用綁在長竹篙一頭的網(wǎng)兜?螺螄(這里人把用網(wǎng)兜沿河底捕撈的動作叫“?”)。?螺螄的人,彎腰弓背地沿著河底?,憑著手感,將竹竿上下提甩,循環(huán)往復,一推一收間,便有魚獲。清明前夕,經(jīng)常見到有人在河里?螺螄,有時除了?到了螺獅,還有小魚蝦、蜆子等。
   農(nóng)民下地干活,收工時想到家里下酒菜還沒著落,便脫下褲子,踩到河水里,伸手在石坎邊、橋樁上摸一摸,片刻工夫便可得一碗螺螄。將褲腳管扎緊,裝進螺螄,興沖沖提著回家。
   剛?回來的螺螄沾滿泥土,有時夾帶著小砂子,或纏繞著青苔、水草,不能立即下鍋,需要挑揀、洗凈,然后在清水里養(yǎng)上幾小時甚至一兩天。記得父親常往水里倒些菜籽油,說這樣可讓螺螄快點把肚子里的泥土污穢吐露干凈,外殼泛青發(fā)亮。
   剪螺螄屁股亦算一門技術,剪多剪少直接影響嗍螺肉。那時候,最討厭大人吩咐剪螺螄屁股了,螺螄一顆一顆地剪起來費時費力,弄不好手里還剪起幾個小泡。
   螺螄的吃法千變?nèi)f化,可紅燒、可清蒸、也可醬爆、放湯等。炒螺螄,講究火候。先用熱油大火爆炒姜蒜、紅椒,等香氣迸發(fā),再將洗凈瀝干水的螺螄倒入鍋中,“滋啦”一聲,熱油濺起,緊接著鑊鏟“嚓嚓嚓”地翻炒,老土灶,大鐵鍋,螺鍋相擊,嘩啦嘩啦地直響,像在唱一段鏗鏘有力的紹劇。待螺螄脫了厴,即可出鍋,老遠就聞到一股鮮味。
   有時母親為了省事,將螺螄加水擱在鑊架上,任由熱氣慢慢蒸透。飯熟了,螺螄也熟了。揭開鍋蓋,端上桌,撒一點蔥花,挖一勺豬油,漾開,鮮得眉毛都要掉了。
   因為經(jīng)常吃,我們家?guī)讉€孩子成了吃螺螄的好手。用筷子將螺螄輕輕一夾,塞進嘴唇猛地一嗍一吸,螺肉吸出咬斷,然后把肚腸部分退回殼內(nèi)。個別頑固不肯出來的螺螄,拿筷尖往螺口使勁捅一下,再猛嗍一次也就成功了。一大盆螺螄上桌,只聽“嗍嗍”響,不聞人語聲。這個時候誰還顧得上說話呀,拼手速,拼嗍功,才一會兒盆子就見了底。
   在我們鄉(xiāng)下,以前在清明節(jié)吃螺螄,要把螺螄殼拋到屋頂上。村里的老人說,螺螄殼能除“瓦蛆”。
   江南暖濕,五月做黃梅天,空氣特別潮濕,瓦片下的葦籬會孳生一種叫瓦蛆的小蟲,這種長著白色絨毛、身上黑色的毛毛蟲,掉在身上就會紅腫起塊,癢痛難忍。瓦蛆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嗜油,喜歡鉆入螺螄殼內(nèi)做窩舔食殘油,而它一旦鉆入,便再也無法爬出。于是,清明節(jié)吃完螺螄,有人就把螺螄殼一把一把地往屋面上拋撒,喀啦喀啦地直響。
   記憶中吃螺螄最多的應該是夏季。兒時的夏天,幾乎天天把桌子搬出屋外,在門口的空地上吃晚飯,那洗得發(fā)白、紋理清晰的小方桌上,放著霉干菜、炒螺獅等水鄉(xiāng)人家?guī)讟訉こP〔?。飯后,我和弟弟輪流睡在竹榻上,看滿天的星斗。
   大人們咪老酒,最好來點可以細品的過酒菜。鄰居劉大伯是個遠近聞名嗜酒成性的酒鬼,但對下酒菜卻不太講究,常見的就是一碗炒螺螄。一個人一瓶土燒酒,自斟自飲,轉眼桌上滿滿一堆螺螄殼。
   劉老頭吃螺螄慢條斯理,嗍一顆螺螄,咪一口燒酒;再嗍一顆,又咪一口酒。醉醺醺時光,還總不忘來一句:“篤螺螄過酒,強盜來了勿肯走?!?br />   歲月且深去,人間自清明。今又清明,仰望著中天的那彎冷月,她離大地、離村莊是這樣近。這還是我兒時的月亮、兒時的村莊。四周很靜,看著月亮,有一種難以自拔的美的情愫,充盈在心頭,幾乎使人落淚。
   好多年沒有回去了,不知道那河是不是還像之前那樣清澈透明,河上仍舊船來船往,槳聲櫓聲余音繚繞。每到清明時節(jié),我總會想起這條小河,想起河里?螺螄的漁人,想起那時露天吃螺螄藏也藏不住的快樂,算來已有好多年沒吃家鄉(xiāng)的清明螺了。
  

共 1979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從水鄉(xiāng)河埠頭的螺螄,牽出悠悠歲月里的故鄉(xiāng)記憶與生活滋味。兒時,螺螄是解饞零食、家常美味,是大人們的下酒好菜 ,也是孩子們比拼“嗍功”的歡樂源泉。吃螺螄的講究、剪螺螄屁股的煩惱、螺螄入菜的鮮香,樁樁件件,滿是煙火氣息。清明拋螺螄殼除“瓦蛆”的習俗,更添幾分質(zhì)樸的生活智慧與鄉(xiāng)土風情。如今,歲月遠去,故鄉(xiāng)難回,可那關于螺螄的記憶卻愈發(fā)清晰。它承載著兒時的歡樂、鄰里的生活百態(tài),是游子心底最柔軟的鄉(xiāng)愁。即便多年未嘗家鄉(xiāng)清明螺,那份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仍在每一個清明時節(jié),隨著月光與回憶,涌上心頭,讓人沉醉,也讓人落淚。感謝賜稿曉荷,佳作推薦共賞!【編輯:汪震宇】【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412001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12 13:39:53
  螺螄串聯(lián)起水鄉(xiāng)童年、清明習俗和悠悠鄉(xiāng)愁,文字滿是煙火氣,細膩描繪出歲月里的溫暖與眷戀,讀來太上頭!
回復1 樓        文友:肖群        2025-04-12 17:44:51
  謝小汪老師編輯精彩點評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4-12 13:40:34
  絕了!從撈螺螄到吃螺螄,滿是江南水鄉(xiāng)的煙火日常。作者用文字喚醒鄉(xiāng)愁,每一處細節(jié)都狠狠共情,太贊!
3 樓        文友:何葉        2025-04-12 21:56:29
  恭喜精品!加油!
何葉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