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第一次學(xué)做飯(記敘文)
鑰匙插進鎖孔時,廚房空蕩蕩的。掛鐘滴答聲里,我盯著冰箱發(fā)呆——媽媽留的字條還在茶幾上,墨跡被陽光曬得發(fā)脆。番茄和雞蛋在保鮮層泛著冷光,突然想起上周在食堂偷吃的番茄炒蛋,油汪汪的紅塊裹著金黃,咬開時滾燙的汁水差點燙到舌頭。
打雞蛋時手心里全是汗,蛋殼碎成幾片掉進碗里。用筷子劃拉蛋液,攪著攪著忽然想起媽媽總說要打出“小太陽”的紋路。番茄在案板上滾來滾去,菜刀落下時汁水濺到手腕,涼絲絲的酸氣竄進鼻子。
油鍋冒煙時我差點跳起來,油星子噼里啪啦往外蹦。蛋液倒進去的瞬間“刺啦”炸開,像突然綻放的金菊花。番茄塊一丟進去,紅的黃的在鍋里打架,鏟子翻得太急,有塊雞蛋飛到灶臺上。鹽罐口卡著結(jié)塊的鹽粒,抖了三下才簌簌落進鍋里。
揭開電飯煲的瞬間,白色蒸汽裹著飯香撲在臉上。嘗第一口時,番茄有點酸,雞蛋有點焦,米粒在齒間硌得慌??山乐乐?,舌尖嘗到了自己手心的汗味。
傍晚媽媽開門時,我正蹲在廚房收拾灶臺。案板上還沾著番茄籽,水池里泡著油乎乎的鍋鏟。“今天的飯...有點夾生?!蔽业椭^摳手指。媽媽卻舀起一勺番茄,舌尖輕點嘴角:“火候差了點,不過比我第一次強多啦。”
窗外的晚霞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做飯不是課本上的公式,倒像是把害怕和期待都炒進了鍋里。從那天起,廚房的晨光里多了個笨手笨腳的身影,而油鍋里騰起的熱氣里,藏著慢慢發(fā)芽的勇氣。
作者:安慶市人民路小學(xué)碧桂園校區(qū)308班潘先苒2015年10月出生
【編者按】這篇作文宛如一幅浸潤著生活煙火的水墨畫,以細膩筆觸將首次下廚的忐忑與驚喜熔鑄于字里行間。作者化身幕后導(dǎo)演,借聽覺(掛鐘滴答)、視覺(蛋液如金菊綻放)、觸覺(手心冒汗、米粒硌牙)、嗅覺(番茄酸氣、飯香氤氳)編織沉浸式體驗,連鹽罐結(jié)塊的細節(jié)都鮮活勾出新手的手忙腳亂;心理變化從茫然發(fā)呆到慌亂翻炒,再至嘗出"手心汗味"的頓悟,恰似漣漪層層漾開,結(jié)尾"把害怕與期待炒進鍋里"的妙喻,既扣合烹飪動作,更點破成長真諦。而媽媽輕嘗菜肴時"舌尖輕點嘴角"的細微動作,灶臺殘留的番茄籽與油鏟,這些留白處的凌亂真實,遠比完美更顯溫情,讓勇氣在煙火氣中悄然萌芽。寫得不錯,請繼續(xù)加油!【編輯:一文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