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曉荷】游愛晚亭記(散文)
地處長沙岳麓山下愛晚亭是中國四大名亭之一。從韶山毛澤東故居參觀出來,驅(qū)車趕到長沙市岳麓山下預定的酒店。翌日,步行七八分鐘及岳麓山東門,再乘坐光觀車盤山而上岳麓山頂觀景臺,縱目遠眺,湘江中橘子洲頭和長沙市區(qū)盡收眼底。薄霧濃云,隱約可見湘江之中橘子洲頭對岸長沙城鱗次櫛比高樓大廈,橘子洲頭宛如一艘巨大亞若方舟。
清晨的霧靄“濃似春云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長沙市與岳麓山隔江相望山水相連,好似如夢似幻的海市蜃樓。一座現(xiàn)代省會大都市,遠山近水,相得益彰,充滿詩情畫意靈秀。
佇立湘江西岸岳麓山,山林蒼翠欲滴,色彩愈加濃厚。太陽嚴嚴實實裹在云霧之中,遠處的長沙城,越遠越淡,猶如變幻莫測的面紗,縹縹緲緲,若有若無。
從岳麓山頂步行下山到南門,山中沿途分布眾多的人文景觀,走馬觀花,便直奔岳麓山南門愛晚亭和岳麓書院。
緣山路至愛晚亭,碧綠遮日,秀木參天高入云端,綠樹叢中楓葉流彤。也許清明假期,亭臺周圍人山人海。我穿梭在熙熙攘攘游人之中拍攝視頻和照片,目光從不同的角度凝聚亭臺,這座屹立在青楓峽中的愛晚亭,三面環(huán)山,東臨一口畝多面積山泉匯聚的池塘,山水相映,波光瀲滟。出峽谷百多米便是著名的岳麓書院,湖南大學的后花園。愛晚亭穿越漫長歷史風云,以其獨特豐厚文化底蘊聞名天下。
流連亭臺四周,從不同角度觀賞愛晚亭,古樸典雅,坐西朝東,亭臺八柱重檐,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亭內(nèi)柱為紅色木柱,外柱為花崗石方柱,天花彩繪藻井,東西兩面亭欞所懸的紅底鎏金“愛晚亭”匾額。
愛晚亭在坑日戰(zhàn)爭長沙會戰(zhàn)中曾經(jīng)被戰(zhàn)火所毀。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擔任湖南大學校長李達重建愛晚亭,毛澤東接受李達之請親筆題寫“愛晚亭”三個大字。后又多次修繕愛晚亭,整座亭子煥發(fā)出現(xiàn)代文化意味,也從整體上保留了清代亭臺樓閣建筑的風格??芍^“江山無限景,都聚一亭中。”亭前的池塘春天桃柳成行,四周皆是如花似火楓葉。亭臺石柱上刻有程頌萬所撰羅典的對聯(lián):“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云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
三湘文化淳厚清麗,湘楚文化源遠流長,湖南是古代楚文化的發(fā)源地。岳麓山風景區(qū)愛晚亭畔楓樹成林,四季皆紅。一到秋季更是層林盡染,滿山遍野楓葉如火如荼。
公元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湖南湘潭人羅典始建愛晚亭,這個清朝的教育家羅典為官剛介廉潔著稱,辭官回鄉(xiāng)擔任岳麓書院山長致力教育,桃李滿天下。羅典學問廣博,品行兼優(yōu),提出“堅定德性,明習時務”的育才思想。當時因為愛晚亭地靠岳麓書院,山中環(huán)境優(yōu)美,曲徑通幽,此亭成為書院學子休閑讀書之地,一到秋季,萬山紅遍,楓葉丹紅,仿佛舒展一幅絢麗多彩的水墨畫,故取名“紅葉亭”。后湖廣總督畢沅依據(jù)杜牧《遠山》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意境更名愛晚亭。
畢沅更名愛晚亭值得玩味,他是依照什么根據(jù)判定杜牧寫《山行》一詩的寒山是寫岳麓山。后人從杜牧寫作《山行》詩部分資料,再結(jié)合杜牧生平及后世紀念的建筑,推測“寒山”可能指?湖南岳麓山?。遠上“寒山”多解釋為深秋季節(jié)的岳麓山。而此說法缺乏直接史料佐證,多數(shù)學者更傾向于紀念性附會。這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名詩選為中小學教科書的課文。在這首詩中,詩人寓情于景展現(xiàn)一幅動人山林秋色圖。遠處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詩人在蕭瑟秋風中捕捉到絢麗多彩的秋色,楓葉流丹,層林如染,與春光爭勝,不是春光,勝似春光,一改哀秋傷秋多愁善感小資情調(diào),表現(xiàn)出詩人積極曠達的人生觀,讀之賞心悅目。清人劉邦彥評價:“妙在冷落中尋出佳景。”
重建后的愛晚亭正面橫匾刻有毛澤東手跡《沁園春·長沙》一詞。字體剛勁飄逸,與古亭相襯輝映。一百年前20世紀初,青年毛澤東走出故鄉(xiāng)韶山求學長沙省立第一師范,讀書閑暇之余約同學蔡和森、羅學瓚、張昆弟等進步青年暢游愛晚亭,見證了青年毛澤東在這里暢談理想探討國家大事,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們的思想在這里碰撞出火花,革命激情在這里燃燒出熊熊烈火。后來毛澤東和楊開慧相愛,兩個人經(jīng)常結(jié)伴散步到愛晚亭約會。
在那個風云變幻的1925年晚秋,毛澤東奔走革命辭別故鄉(xiāng)韶山別妻離子,前往廣州參加國共合作后國民黨二大代表大會。當時三十出頭中年男子毛澤東,已經(jīng)做了三個孩子的父親,誰知這一別,“故園三十二年前?!比⒌拿珴蓶|在離開長沙前,重游了橘子洲頭和岳麓山下的愛晚亭,激情豪邁填寫了這首激揚文字《沁園春·長沙》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這首氣壯山河詞情景交融,脫盡自古文人悲秋的窠臼,一掃衰頹蕭瑟之氣,以波瀾壯闊的詩境和豪情“指點江山”,從而喚起人們?yōu)槔硐攵鴬^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
云開霧散,天氣晴朗,實在人流密集,鏡頭里人頭攢動,照片和視頻畫面雜亂無章,現(xiàn)在愛晚亭不再是文人學士讀書休閑清幽之地。皆因杜牧《山行》詩、青年毛澤東革命志士以濟世安邦為己任,吸引游人絡繹不絕參觀游覽。浮光掠影,山光水色,只有隨人流前往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沾沾湘楚文化的書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