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心靈之約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心靈】相伴七十載 攜手到白首(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心靈】相伴七十載 攜手到白首(散文)


作者:登影 白丁,29.1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14發(fā)表時間:2025-06-18 04:51:09
摘要:世上每個人都在追求完美,浪漫的愛情,都說兩個人攜手慢慢變老就是完美、浪漫的注腳。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感覺父母的愛情雖平凡而完美,雖平淡而浪漫。因為兩個老人都能相互陪伴到90多歲畢竟是少數,能夠始終如一相愛,尤其是越老越牽掛也不容易,而我的父母做到了。人生走到了夕陽,也就更是余韻悠長。

“慢慢地平靜,靜靜地忘記,我們的愛情卻從不凋零。街角的晚風,河畔的晨雨,小樓的燈影依稀。我們的愛情,它不會像彩云,就這樣靜靜的飄遠,不留下痕跡?!边@是電視劇《父母愛情》的主題曲,每當我聽到這首深情、委婉的歌曲時都會情不自禁地留下熱淚。因為它不僅表達了愛情的純真與美好,而且也是我父母愛情的真實寫照。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來伴”。過去只是以為說說而已,如今年過花甲的我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我的老父親已經去世三周年了,但是96歲高齡的母親竟然認為父親還陪伴在她的身邊。因為她一直把照顧她的兒子都當成了她的老伴兒。叫喊的小名,說話的語氣,甚至連行為舉止都是當初的模樣。
   母親十年前患上了老年癡呆癥,也就是醫(yī)學上所說的阿爾茨海默病。過去,母親做得一手好飯菜,然而,自患病后她老人家做菜時要么忘記放鹽,要么重復放幾次;燒開水經常忘記關火,甚至將水壺燒干。說起話來顛三倒四,眼前的事記不住,剛放下的東西找不著,對自己的親戚,兒女、孫子一概不認識。但是,非常神奇而又十分有趣的是,盡管她患有失憶癥,但卻始終、而且唯獨沒有忘記的是自己的老伴兒。
   我家有6個姊妹,自父親去世后大家都輪流照顧母親,已經持續(xù)3年了。然而,每當兒子照顧她時,她都會睜大渾濁的雙眼,神情特別專注,還像年輕時那樣,說話特別溫情,語調充滿摯愛:“你去哪兒呢?怎么這么長的時間?等你吃飯呢?!迸脙鹤雍軐擂?。如果不回答她,她會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問。由于她雙耳失聰,情急之下兒子一筆一畫的在紙上寫字給她看:“我是你兒子,我爸爸去世了?!碑敃r,母親似乎明白了,目光茫然,沉默不語。然而,僅僅過去了幾分鐘,她又開始復述同樣的話。這情形既令兒子感動,又令兒子心酸,感動的是母親即使患了如此嚴重的疾病卻依然記得去世的父親;心酸的是母親一直心中珍藏著對父親的摯愛。有時我想,當一個人在失去一切記憶后,能夠記住唯一一個人,這是一種怎樣的人間大愛?。∠嘈盼业母赣H在九泉之下能夠安然瞑目。
   我的父親中等身材,年輕時英俊帥氣,剛正威嚴,氣宇不凡,干活麻利,但性情急躁,比較粗糙,還有點邋遢。而母親年輕時嬌小美麗,是個慢性子,干活一絲不茍,每天都要照著鏡子梳理幾遍那永遠不變的齊耳短發(fā)。從來都是把自己打理的干凈利索,把家里收拾的一塵不染。兩人性格正好相反,但卻非常默契,就像一把琴上的兩根弦,能夠奏出和諧、曼妙的音曲。
   父親一生坎坷,倔強而有主見,耿直而又熱心。從我記事起就一直在外奔忙,歷來以事業(yè)為重。上世紀的1966年,父親由于受WG的沖擊,年輕的母親和年幼的我們受到很大牽連,被迫回到貧困的山區(qū)老家務農。母親一句怨言都沒有,相反更加體貼父親,精心操持家務,使父親安心工作。那時父親在外面工作,由于交通不發(fā)達,從我老家到父親單位每天只有早晚兩趟短途列車。父親每次回家需要半天加半宿的時間,非常辛苦。所以,父親每個月都把4個星期天累計起來,回家一次可以連續(xù)休息4天。
   父親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繳工資,從四、五十元的工資中摳出來自己僅需的幾元生活費,其余的全部交給母親。第二天一大早,母親邊做飯邊把家里的生活、經濟和兒女的學習狀況,以及爺爺奶奶等一大家人的情況如數家珍地講述一番,父親聽得津津有味。接著,母親開始仔細地詢問父親的生活和工作情況,直到把父親問煩了,最終因父親發(fā)脾氣而發(fā)生爭吵。然而,夫妻沒有隔夜仇,過不了一會,兩人又和好如初,親親熱熱地聊起來。
   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父親給我的感覺就是脾氣暴躁,對母親太過了,那時候根本不懂大人的感情?;叵肫饋?,生活的磨難和風風雨雨,加之父母的長期分居,并沒有使他們的感情產生裂痕,反而更加深厚,更加堅固。
   那個年代的夫妻都比較含蓄,保守,二人雖然沒有過度的親密舉動,但眉宇間不乏默契。比如,父親即便每個月都要回家一次,但每個月中都要給母親寫信,始終堅持,訴說自己的思家之情。母親也會及時給父親回信,雖然不會寫多少字,但一些簡單的話語還是能表達出來,有個別的字不會寫,她就會請教我們。父母間雖然沒有什么情愛的話語,但交流中能感覺到他們夫妻相互間的熾熱情深。這樣的感情,克制之際,又留有空白,方能細水長流。如今歲月更迭,愛意未減,從父母的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愛情不會因時間的流失而衰減。
   上世紀的1973年,父親平反,單位給分了兩間平房。父親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立即從老家把辛苦勞作的母親和我們這些兒女接到城里生活,并分別給我們轉學落實了學校。從此父親和母親結束了長達7年的牛郎織女生活。這時候的父親可以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了。但他的暴躁脾氣時不時又會發(fā)作。一天三頓飯,父親下班到家就要吃,但看到飯菜沒有上桌,催著母親快點做。他就先看小說去了,等半天還是沒有動靜,于是大發(fā)雷霆。母親一言不發(fā),只顧在廚房忙著做飯。為此,我對父親望而生畏,只覺得他不應該對母親發(fā)火。因為母親還有自己的工作,擔任居委會干部。她從早到晚一刻也不停歇,除忙活一大家人的三頓飯外,還要工作,買菜、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樣樣都要精心做好,所以就把做飯的時間延誤了。令我不解的是無論父親怎樣發(fā)脾氣,母親從來不記仇、不和父親爭吵。只說一句:“你跟我嚷嚷啥呀”?父親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立即不做聲了。慢慢的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好,每天晚上睡前都要聊一些家事和一些親戚里道的。難道真是“打是疼、罵是愛”嗎?父親母親相識于貧困的農村老家,他們的愛情就像金秋的高粱樸素而甜蜜。
   上世紀的1988年父親離休后,在享受兒孫繞膝,闔家團圓的同時,還盡情享受和母親的二人世界。他們相互依戀、相互謙讓,相互寵溺、相互支撐。母親雖然也從居委會的崗位上退下來,仍然是家務纏身,整天忙個不停。父親帶孫子孫女,還幫忙做早點,給孩子換洗衣服,也閑不下來。二人繁忙并快樂著。等孫輩大點了,父親除了接送外,白天就陪同母親一起去超市購物買菜,不愛做飯了就在外面吃點。二老趁著身體健康時還一同跟夕陽紅旅行社去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曾去過香港、澳門,去過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等。每年區(qū)老干部局組織旅游時,父親都會帶上母親一同參加。父親發(fā)脾氣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只是偶爾在無意中跟母親發(fā)泄一下,還不忘幽默一把。比如,當看到母親在慢條斯理的掃地時,父親起急時會說:我說這塊地你一天掃八遍能掃出花兒呀?母親噗嗤一笑說:我就能掃除一朵干凈漂亮的花。這些看似平平淡淡的日子,卻越老越有味道。兩個人的日子很清淡;兩個人的時光很平靜,兩個人周而復始地相守在每一個日出日落里,活成了恩愛的老來伴??粗赣H和母親的感情越來越深厚,我們做兒女的感到幸福和放心。2003年,父母迎來了金婚紀念日,辦事處和居委會為他倆舉行了慶祝儀式,全程進行了錄像。兩人攜手風雨七十載,相伴走過大半個世紀,這就叫相敬相愛,同心比翼,地久天長。
   不幸的是隨著年齡增長,父親患上了糖尿病,心肺功能也在逐漸衰弱,每天都要打針吃藥。母親85歲時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后,性格變得古怪、多疑,經常對父親進行無端的懷疑、猜測,還動不動就發(fā)脾氣。這時的母親思維不受控制,生活處于半自理狀態(tài),無論誰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她都要沒完沒了地大聲叨叨。而年老的父親突然變得沒有脾氣了,母親說什么是什么,兩人的性格正好反過來了。
   有一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父母親在耄耋之年,仍然居住在爬四層樓的老房子里,上下樓非常困難。于是,父親就讓我弟弟購置了一處電梯房,雖然簽訂了合同,但需要等待3年。在這期間租賃了一處高層電梯房,還沒到期房主卻不租了,又得重新找房。哥哥覺得父母住在一層方便,因此通過熟人找了一處能夠長期租住的一層四居室樓房。然而,當一家人把所有東西都搬到新房后,母親的態(tài)度來了180度的大反轉,對著哥哥大聲嚷嚷:從哪找了一個又黑又涼見不著陽光的房子呀?為什么不經過我同意?又指著父親說:你們都有錢了,用不著我了,說了許多不著邊際的話。父親知道母親是被病折磨的,一句話都沒反駁。大家都好言相勸,哪知道越勸母親的火氣越大,不可收拾。無奈,哥哥說:不租了,先撤回原處吧。父親正好也有此意,就這樣全家人又重新把東西搬回原處。哥哥即要跟這邊房主解釋不租原因,又要跟那邊的房主要求再寬限幾天。大家心里都明白,原本母親是同意搬過來的,其實就是無理取鬧,完全是因為疾病的原因,導致大腦思維不受控制。
   后來,新房子終于到手了,哥哥專門為父母購置了一套雙人沙發(fā),中間帶一個小茶幾。父親為了看電視方便坐在靠窗戶的一側,母親則坐在另一側,從此他們倆像固定了似的,誰也不搶占位置。這時的父親的心肺病和糖尿病情逐漸加重,需要經常住院治療,每天都要靠吸氧維持生命。同時,母親的癡呆癥也在加重,完全失去記憶功能,講話時車轱轆話來回轉。一件事情,一句話,母親大嗓門要問上幾遍,甚至幾十遍。父親不厭其煩、耗盡全力、和聲細語的回答了一遍又一遍。母親卻說:你說的什么?我一句也沒聽見,再大點聲音說。父親患有肺病就怕大聲說話,然而為了安慰母親還是盡最大聲音回答,實在不行就寫在紙上。母親用雙手把紙舉的高高的放在眼前念叨,但過不了一會兒,又開始沒完沒了的問詢。
   逢年過節(jié)家里來親戚看望二老時,我們給母親介紹了幾遍她仍然糊涂,張冠李戴,只知道插嘴搶話說,像個不懂事的孩子。她問的前三句,人家感覺很正常,沒過一分鐘,又問同樣的話,直到把人家問煩走人為止。無論誰來都是問的這一套話,以至于后來家里來人往往都待不了20分鐘就走人。我們做兒女的也經常被母親的問話而發(fā)急,忍不住時跟母親嚷嚷幾句??筛赣H的性子似乎被磨平了,無論怎樣都不急。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父親變成了柔情似水的“寵妻魔王”。
   人生就是一場輪回,父母越老越像個孩子,這是返璞歸真了嗎?母親患病后與原來判若兩人,原來不愛說話,后來變成話癆,整天支三喚四,亂說一通。母親原來是那么的溫順善良,如今像換了一個人,稍有不滿就頤指氣使,發(fā)脾氣罵人,簡直不可理喻。母親原來那么干凈利落,如今變得臟兮兮的、不洗澡、不換衣服。每次我要給她洗澡時就像打一場仗,她死活不洗,需要做一小時的工作,最后還是強制執(zhí)行。相反,父親倒是讓干啥都積極配合,時時處處謙讓母親,哄著母親。
   每當父親住院時,都還惦記著母親。他就想有個人晚上陪著母親,尤其想讓我這個女兒陪。由于我身體也不好,老媽每晚起夜四五次,陪一宿我?guī)缀跛涣耍诙炀皖^暈眼花的。如果不陪了,老爸就特別不高興,認為不孝順。記得有一年冬天,父親住進區(qū)醫(yī)院的第二天,二哥發(fā)現母親發(fā)熱流鼻涕,就立即叫了120到區(qū)醫(yī)院看急診。當時正值晚上10點鐘,他通知了大家。我們也將此事告訴了住院的父親,他不顧自己身體不適,在兒子的攙扶下趕去急診室看望母親,并對我們說:你媽從來都不生病,怎么我剛住院就感冒了?面對父親的責備,我們都默不作聲,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溫馨和感慨。
   父親年輕時無論怎樣對母親發(fā)脾氣,其實還是最愛母親的,老了以后更加彰顯出來。每天早晨吃飯時,父親哆哆嗦嗦的把煮雞蛋的皮剝出來,遞到母親手里,那寵溺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母親。偶爾趕上值班照顧二老的兒女們沒銜接好,家里空人時,90多歲的老父親也會踉踉蹌蹌的從冰箱里找點吃的給母親做上。由于病情加重,母親既產生了依賴性,又有恐懼感,自己從不去臥室單獨睡覺。白天困了座在沙發(fā)上睡,就像一個孩子,直至父親去進臥室休息,她才跟著進去。晚上父親為了讓母親早睡,也不看電視了,早早就進了臥室。每天清晨,父親早早起床來客廳坐著等母親,母親只要發(fā)現父親不在臥室就趕緊起床,甚至連上衣扣子也不系就蓬頭垢面的來客廳貼著父親坐下,像年糕一樣粘著父親,一刻也離不開。
   父輩的那一代婚姻,大多是經媒人介紹相親才認識的。他們沒有山盟海誓,但是一起經歷了幾十年的日夜陪伴,其實這種感情是最真摯的,那些過往的爭吵早已拋到九霄云外。父親早就意識道,自己會走在母親的前面,所以提早召集兒女們召開了家庭會議。他反復囑咐我們:如果自己走到母親前面,你們一定好好孝敬,善待母親。
   深情不及久伴,厚愛無需多言,陪伴是最珍貴的禮物。父親去世時享年94歲,我們最害怕母親知道后會受刺激加重病情,然而母親始終不相信父親會離開她,總是不停地問:你爸爸去哪里了?這兩天怎么沒看到他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每當我們姐妹照顧母親時,她都反復詢問父親;而每當哥哥照顧時,她就會沉默不語。后來才發(fā)現,原來她把兒子當成了老伴。真是老了老了父母心中只有彼此,當母親問父親時,我們說父親去世了。母親那神態(tài)似乎很驚訝,又很淡然,是相信還是不相信,我們也不得而知。
   世上每個人都在追求完美,浪漫的愛情,都說兩個人攜手慢慢變老就是完美、浪漫的注腳。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感覺父母的愛情雖平凡而完美,雖平淡而浪漫。因為兩個老人都能相互陪伴到90多歲畢竟是少數,能夠始終如一相愛,尤其是越老越牽掛也不容易,而我的父母做到了。人生走到了夕陽,也就更是余韻悠長。古人用很多浪漫詩詞來表述愛情的。先秦《詩經》:“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碧拼拙右住堕L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钡鹊?,這些美好的詩詞都印證了我父母的愛情。七十年的風雨,七十年的陪伴,可以稱為白金婚,這就是父親母親的幸福所在,也是我們做兒女的福氣所在。
   作家馮驥才說:“生命的梗概可不是一串干巴巴的概念。它是活生生沉重的負荷、艱辛、險阻”,驀然回首,父母攜手走過歲月的滄桑,那甜蜜的愛情,樸素的生活,造就了他們的相伴、相知、相守。如今那些逝去的日子如同過往云煙,繁華散盡后,仍然記憶憂新,并留下獨有的印記。
  

共 5538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一篇記述父母七十余年相親相愛,攜手到老的散文,讀來令人唏噓不已。真實是文章的靈魂,作者以樸實的語言,真實的情感講述了父母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七十年的風風雨雨,七十載的坎坷人生,由青絲到白發(fā),實屬不易。最令人感動的是,父親年輕時原本脾氣暴躁,動輒發(fā)火,而母親溫情如水,寬容謙和。然而,因為歲月的無情,疾病的折磨,使兩人到老后性格正好發(fā)生了逆轉。因為愛,即便重病纏身,對于妻子的無理取鬧,莫名的猜疑,等等都能容忍。父母一輩子養(yǎng)育了6個孩子,因為自小受到良好家風的影響,對待老人關懷備至,悉心照料。正如文中所說,夫妻倆從一而終,能夠有七十年的愛情,有九十年的生命是極少數,這是父母的幸福,也是孩子們的榮幸!如今,96歲的母親依然健在,真實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家庭美德。一篇值得欣賞,充滿正能量的好文章,推薦文友共享?!揪庉?黃皮人】【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618001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黃皮人        2025-06-18 05:05:25
  一篇充滿家庭溫情,述說父母愛情的散文,值得品讀。
北京市某機關退休人員,多年來喜歡文學,并嘗試創(chuàng)作了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散文。退休后,熱衷于旅游,并撰寫了大量的游記,誠與文學愛好者結識,以提高文學素養(yǎng),豐富老年生活。
回復1 樓        文友:登影        2025-06-18 16:40:23
  謝謝黃皮人老師和透明秋雨老師的鼓勵,我會更加努力,向你們學習!
2 樓        文友:黃皮人        2025-06-18 05:06:19
  祝老母親健康長壽!
北京市某機關退休人員,多年來喜歡文學,并嘗試創(chuàng)作了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散文。退休后,熱衷于旅游,并撰寫了大量的游記,誠與文學愛好者結識,以提高文學素養(yǎng),豐富老年生活。
3 樓        文友:透明秋語        2025-06-18 08:04:16
  這篇文章以細膩筆觸,深情講述了父母跨越七十年的愛情故事,真摯動人。作者以《父母愛情》主題曲起筆,自然引出父母真實的情感經歷,巧妙呼應。敘事上,依時間脈絡展開,從父母年輕時性格迥異卻相互扶持,到歷經生活磨難、長期分居,感情反而愈發(fā)深厚;再到年老患病后彼此依賴、不離不棄,生動呈現愛情的不同階段。文中細節(jié)刻畫尤為精彩,如父親上繳工資、父母爭吵又和好,以及患病后相互照顧的日常點滴,將父母間含蓄而濃烈的愛展現得淋漓盡致。結尾引用詩詞與名人名言,升華主題,深刻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告白的真諦,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平凡愛情中的偉大力量與永恒魅力。
在這里相逢是我們的緣分!
4 樓        文友:黃皮人        2025-06-18 08:44:54
  祝創(chuàng)作豐收!夏安!保重!
北京市某機關退休人員,多年來喜歡文學,并嘗試創(chuàng)作了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散文。退休后,熱衷于旅游,并撰寫了大量的游記,誠與文學愛好者結識,以提高文學素養(yǎng),豐富老年生活。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