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下寺家吃饸饹 各顧各”(故事)

編輯推薦 【柳岸】“下寺家吃饸饹 各顧各”(故事)


作者:夢中樓蘭 舉人,3489.0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86發(fā)表時間:2025-06-22 12:14:07

垣曲的饸饹,是一種傳統(tǒng)面食,制作過程很特別。首先,將面粉和水混合,揉成面團,然后放置一段時間使其充分融合。接下來,使用一種叫作饸饹床子的特殊工具,將面團放入其中,通過手工或機械的方式,將面團軋成一條條細長的面條。用饸饹床軋制的細面條,口感很好。垣曲人把這種面條稱作“饸饹”。煮熟的饸饹,冷水沖涼后,炒拌勻可,美味可口。夏日至,涼拌饸饹消暑降溫;冬日至,熱饸饹驅寒保暖。饸饹,是四季食用的美食,其美味與舒適并存。
   饸饹這種面食比起傳統(tǒng)的手搟面來說,制作過程更為簡單且省人力。因此,在上王村,村民們都非常喜愛吃饸饹。每當提起饸饹,垣曲地區(qū)的居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想起一句有趣的歇后語:“下寺家吃饸饹各顧各”。這句歇后語背后有著一段歷史故事。
   下寺村位于上王村的西南方向,是一個寧靜的小村落。在過去,下寺村和上王村曾經同屬于一個生產大隊。在下寺村和上王村之間有一條小河,每當河水泛濫時,兩岸的村民就會互相幫助,共同應對困難。但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吃饸饹的時候,兩村的村民卻各自為政,各自顧著自己。這種鮮明的對比,使“下寺家吃饸饹各顧各”這句歇后語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清朝末年,下寺村有一戶人家,家中的主人被稱為某老大。某老大的家族擁有十多頃的土地,家中糧食充足,錢財也不少。然而,某老大卻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吝嗇鬼。每當他看到家人從糧囤中取糧,從錢柜中拿錢時,他都會感到心如刀割,仿佛自己的心肝被挖走了一般。他不僅對家中的長工們吝嗇,就連自己的家人也難以幸免。他總是讓家人每頓飯只吃到半飽,仿佛多給一口飯就會讓他破產似的。他寧愿看著自己囤積的糧食發(fā)霉變質,也不愿意去幫助那些饑餓的窮人。
   一年的秋天,正是播種的黃金時節(jié),某老大決定讓他的女婿來幫他犁地。女婿自然是全力以赴,給老丈人干活哪有不盡心盡力的道理。女婿一大早就下地勞作,到了早飯時間卻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有吃飽。中午回到家中,女婿剛吃了一碗米琪,卻發(fā)現(xiàn)鍋里已經空空如也。他的肚子餓得咕嚕咕嚕直響,這種情況一連持續(xù)了三天。女婿實在忍無可忍,回到家中對妻子抱怨道:“你父親真是太摳門了,我在他家干了三天活,竟然連一頓飽飯都沒能吃上。以后我再也不愿意去給他家干活了?!?br />   在一個炎熱的夏季,某老大的父親不幸去世了。消息傳開后,有人帶著幾分關心和幾分試探,對這位老大說道:“你的父親已經八十多歲高齡了,最起碼應該為他準備一口上好的棺材?!边@位某老大聽后,卻顯得有些不以為然,他淡淡地回答道:“無論多么珍貴的木板,一旦埋入地下,最終都會腐朽。用一塊普通的桐木板就足夠了?!苯又钟腥藥е┰S建議的口吻問他:“是不是應該宰殺一頭豬,把喪事辦得隆重一些,讓老人家在另一個世界也能感受到你的榮耀和尊嚴呢?”這位老大依舊漫不經心地回應道:“人一旦去世,無論我們如何操辦,他都無法感知到這些。所以,簡單地割上幾斤肉,意思一下也就足夠了?!?br />   在當?shù)氐娘L俗習慣中,每當一戶人家遇到紅白喜事,全村的居民都會自發(fā)地前來幫忙。但由于某老大平日里為人吝嗇,不善于與人交往,導致鄰居們對他家的事情漠不關心,愿意前來幫忙的人寥寥無幾。盡管如此,某老大的家族龐大,到了他家上路的那一天,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女兒和外孫們紛紛前來參加。
   在準備飯菜的過程中,某老大只給廚房送來了少量的面粉和蔬菜,并且再三囑咐廚師們:“做得稀一點,盡量節(jié)省一些?!必撠熥鲲埖拇迕駛兛吹竭@些食材后,心里明白僅這些東西根本不夠讓前來幫忙的人吃飽,更不用說還要照顧那些前來參加葬禮的親戚了。
   幾位負責做飯的村民經過一番商量,決定采取一種折中的辦法。他們決定做饸饹,讓那些負責打墓、干重活的人優(yōu)先吃,而親戚們則稍后再說。他們和好面后,等到村里幫忙的人回來,每人吃了一碗饸饹就各自回家去了。這樣一來,既保證了干活的人能夠吃飽,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食材不足的問題。
   親戚們在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xiàn)仍然沒有人前來招待他們用餐,于是他們決定自己前往廚房去看看情況。當他們走進廚房時,發(fā)現(xiàn)鍋灶上擺放著一個饸饹床子,旁邊還有一鍋饸饹湯,熱氣騰騰地冒著熱氣,但卻不見有饸饹。親戚們感到非常不滿,于是他們去找某老大,氣憤地質問道:“你們下寺人辦事就是這樣對待親戚的嗎?只顧自己吃,完全不管客人的感受?”某老大賠著笑臉回答說:“我已經把面和菜都交給了廚房,你們沒有吃上飯,這不能怪我?!庇H戚們都非常了解某老大的為人,知道和他爭論也說不出什么道理來,于是他們強忍著心中的怒氣,草草地結束了行程,匆匆忙忙地各自回家了。
   從那以后,關于某老大家在辦事時不讓親戚吃飯的丑聞便迅速傳播開來,后來,這個故事逐漸演變成了一句廣為流傳的歇后語:“下寺家吃饸饹——各顧各”。

共 193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垣曲的饸饹是一種傳統(tǒng)面食,制作過程很特別。面粉與水混合揉成團后放置一段時間,待充分融合后,使用饸饹床子軋制成口感很好的細面條,煮熟后冷水沖涼,可炒可拌,四季皆宜。在當?shù)亓鱾髦痪湫笳Z“下寺家吃饸饹各顧各”,其來歷還有一段歷史故事。在生產隊時期,下寺村和上王村比鄰而居,村民互相幫忙,但在吃饸饹時卻分的很清楚。此外,清末下寺村有一戶豐盈人家,但主人卻是一個吝嗇鬼,不近對長工苛刻,對自家人亦如此,每頓飯只供半飽。一年秋天,他讓女婿幫忙犁地,卻不管飽,餓著肚子干了三天。吝嗇鬼的父親去世后,在準備待客的飯菜時依然斤斤算計,負責做飯的村民商議后,決定做饸饹讓干重活的人優(yōu)先吃飽,可親戚們都被晾在一旁。對此親戚們感動不滿,于是便有了“下寺家吃饸饹——各顧各”的來由。故事不僅津津有味,還詳細講述了特色美食的做法過程,既有趣味性,又含著文化。欣賞問候作者!【編輯:林火杉】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林火杉        2025-06-22 12:14:44
  好故事,寓文其間。
時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詩如夢,已忘卻花香隔年。
2 樓        文友:林火杉        2025-06-22 12:15:30
  感謝賜稿柳岸,這里因你更精彩!
時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詩如夢,已忘卻花香隔年。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