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泊寧靜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寧靜】一路走,一路讀(散文)

精品 【寧靜】一路走,一路讀(散文)


作者:單培文 探花,12769.4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29發(fā)表時間:2025-06-28 21:26:52

傍晚,吃完晚飯,太陽還掛在遠山,尚留念這個美麗的世界。出去散散步,順手拿起一本《讀者》。
   《讀者》是我最喜歡的雜志,沒有之一。跌宕起伏的“故事”,語言生動的“文苑”,哲理深刻的“人生”……都深深吸引了我。每期必買,我不買最新一期的,價格高昂,每期9元,對于我們這樣工薪階層來講,頗有些昂貴,但可以購買過期的,只有半價左右,并不影響閱讀。
   平常居家,我除了寫作,也會拿起書來讀。只是在家里,總難做到聚精會神,如同釣魚的小貓般,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吃零食,一會兒玩手機……特別是手機,就像毒品般,控制著我的精神,讓我欲罷不能。閱讀就成了一張空頭支票,難以兌現(xiàn)。
   散步時,雙腳在移動,精神卻格外集中。雖然眼睛需要時不時注意腳下,以防發(fā)生意外,但每一個字映入眼簾,清清楚楚,讀得明明白白,領悟力更強,得到的見解更深刻,勝過平常太多。
   翻開目錄,《父親們懸掛在夏天》吸引了我,這題目就令人遐想聯(lián)翩。一群辛勞的父親,在炎熱的盛夏,為了讓患病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療,化身為“鋼鐵俠護衛(wèi)者”,懸掛在幾十層的高樓外墻作業(yè)——清洗空調(diào)。即使如此危險,如此忙碌,他們依然不管不顧,白天忙完,晚上繼續(xù)送外賣至凌晨一兩點。這哪里是一群父親?而是一座座偉岸的山,聳立在孩子的心中。
   文章非常感人,讓我潸然淚下,不得不短暫地合上書,看看風景,緩解心情。字里行間,看似平淡的敘述,但那么多困難擺在面前,從不屈服,因為他們的名字叫父親。即使前方無路,也要執(zhí)著地開辟出一條新路,去完成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正如文章的結尾所說:“等昊昊病好了,要給他買各種好吃的,帶他去看他心愛的企鵝和北極熊……”
   看看這群父親,我想到自己的父親。他一輩子土里刨食,用雙手養(yǎng)活我們子女五人。家在鄉(xiāng)下農(nóng)村,糧食不夠吃,水田不夠種,找人家不要的河灘,種上一季稻谷。他知道,這樣的河灘,雖然靠近水,但石頭遍布,沒有泥土,水患嚴重,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雖然如此,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出發(fā),撿光石頭,挑來泥土,水淹后補種,直到金黃遍地,還得跟老鼠搶奪食糧。最后,收獲不多,但也心滿意足。正是如此,他才沒讓我們餓著,讓我們健康長大。
   繼續(xù)走,繼續(xù)翻,看到《“匯通天下”喬致庸》。喬致庸,晚清人,晉商,愛國商人,善良大義,在奇荒面前救助災民,“筷子插上不倒”的稀飯,救活了無數(shù)人;在國難當頭挺身而出,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幫助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幫助慈禧順利度過“西狩”……用仁義寫出最精彩的篇章。他的愛國情操最終培養(yǎng)出優(yōu)秀商人喬景儼、革命先驅喬映霞、抗日英雄喬惆、戶部銀行行長賈繼英。
   現(xiàn)在的人們生活水平好了,卻忘了大是大非,在國家或他人危難面前無動于衷。走在大街小巷,跟一些不懂世事的小孩聊天,他們總認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父母給的,心中根本無“國家”。殊不知,國家才是我們最堅實的脊梁,有國才有家。國是大家,家是小國,我們愛家的同時,切莫忘了愛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永遠不過時。
   雖然我們不能手握鋼槍,穿梭于炮火之中,但我們可以盡自己的力量,為他人,為國家盡一份力量:不亂扔垃圾、珍惜光陰、不沉迷手機……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這篇文章是精彩的人物傳記,從喬惆在1937年8月下旬,架著飛機協(xié)助陸軍對日作戰(zhàn),最終英勇犧牲的故事寫起,引入將家族帶向輝煌的爺爺——喬致庸。喬致庸遇到無難困難,太平天國占據(jù)江南、資金鏈斷裂、家族生意危在旦夕,他疏散錢財,聚集人才,拯救家族生意于水火。史料翔實,從時間到地點,從人物到數(shù)據(jù),一目了然,說服力極強。文章收尾,跨越百年,從因到果,作者縱橫捭闔,用詞精妙,不得不讓人佩服他收集資料的細心,寫作時的用心,修改時的精心,才呈現(xiàn)出這一篇令人拍案叫絕的文字,確實值得一讀。
   再來一篇《“胡思亂想”帶來的收獲》,作者張新穎,插圖就十分新穎,一個人坐在地上,水壺一樣的腦袋,正細致地閱讀著一本厚厚的書籍,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問號正從腦袋里冒出。它們五顏六色,正如五彩的夢想。
   在我們世人眼中,胡思亂想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多少老師站在講臺上,拿著教鞭敲著講臺,告誡學生:“孩子們,認真聽課,不要胡思亂想,做好筆記?!痹谶@樣的教育下,充滿奇思妙想的少年被逐漸抹殺,從此囚禁在標準答案里,變成小鎮(zhèn)做題家,掙扎著擠過高考的獨木橋。
   文章從屈原寫的《懷沙》作品入手,想象了他的創(chuàng)作模式,可能是刻下的竹簡,可能是人們的口口相傳,至于會不會背錯,順序有沒有顛倒,有人加減句子……都是可以探究的。這樣的“胡思亂想”,會產(chǎn)生一種神奇的力量,說不準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已經(jīng)走入一個死胡同,抹殺了太多孩子的想象力。曾經(jīng),他們的太陽可以是紅色、綠色、彩色,但經(jīng)過學習,太陽就只能是紅色,否則就是錯誤。固然,基礎知識需要標準,但沒有神奇的想象力,那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fā)展靠什么來推動?
   ……
   一路上,我深一腳,淺一腳,雖然差點撞到樹,但還是手不釋卷。人們看著我,都投來異樣的目光,畢竟現(xiàn)在的太多人沉迷于手機,每天刷得眼睛花、脖子酸、腰椎痛,還是停不下來。我這樣的奇葩,自然顯得異類,吸引大家注意。
   合上《讀者》,夕陽已沉入遠山,暮色溫柔地撫摸著大地。手中的雜志仿佛有了溫度,那些文字里的父親、商人與夢想家,連同我的思緒,都在晚風中輕輕搖曳。閱讀讓平凡的路途有了詩意,讓孤獨的散步成了與世界的對話。
  

共 2210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散文主題思想鮮明,立意新穎,通過傍晚散步時閱讀《讀者》雜志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閱讀對個人精神世界的滋養(yǎng)與啟迪。文章分別擷取《父親們懸掛在夏天》《“匯通天下”喬致庸》《“胡思亂想”帶來的收獲》等文章,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讀書體會,抒發(fā)感懷,贊譽了堅韌偉大的父愛、晉商的家國情懷與仁義擔當?shù)?,最終表達了對閱讀價值的肯定:閱讀能讓人在平凡生活中感悟人生真諦,在浮躁時代保持精神的清醒與豐盈。 散文以小見大,情感真摯,由讀《讀者》引發(fā)對父愛、家國、教育等宏大主題的思考,情感自然流露。夾敘夾議,結構清晰,結合個人經(jīng)歷和社會現(xiàn)象展開議論,敘議結合,邏輯連貫。語言質(zhì)樸,兼具親切與思辨性,富有感染力。佳作欣賞,推薦閱讀?!揪庉嫞盒∝i她爸】【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629000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6-28 21:30:16
  細節(jié)生動,畫面感強,使內(nèi)容具象可感,對比手法突出和烘托了主題。 拜讀,學習。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2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6-28 21:30:52
  感謝賜稿寧靜社團,期待精彩繼續(xù)。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3 樓        文友:浩渺若塵        2025-06-29 10:35:40
  佳作欣賞,已向精品審核組申報!
浩渺若塵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