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雨從故鄉(xiāng)開始落下(散文)

精品 【東籬】雨從故鄉(xiāng)開始落下(散文)


作者:簡柔 秀才,2014.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33發(fā)表時間:2025-07-02 07:39:46


   故鄉(xiāng)的四月,菜蔬姹紫嫣紅,禾苗青綠照眼。人家的門前后院,葉綠了,花開了,清秀與艷麗,是故鄉(xiāng)春天的樣子,也是很多地方春天的共性。而春雨,則是故鄉(xiāng)春天無可忽視的存在,一場場春雨,綿綿密密,美感婉約,裊娜之態(tài)旁逸斜出,以逼近煙霧的形態(tài)籠罩故鄉(xiāng),讓故鄉(xiāng)朦朧而幽深,鮮亮而澄澈。我總覺得,春雨在江南,在我的故鄉(xiāng),最喜歡抒情。
   雨落在青石板上,濺起一朵朵水花,瞬間成型,瞬間消失,比煙花短暫,比夢悵惘,有著晶瑩的質感。雨落在青瓦上,撲簌簌地,清亮而低沉,有韻律,有節(jié)奏感,仿佛上古的樂音,讓我的思緒飄入藍天白云,讓心奔赴遼闊之地。從屋檐落下的每一滴雨水,清越而悠揚,直抵心間,讓精神墜入安徒生的童話,打進久遠的傳說。
   巷子里,賣豆腐的、賣梔子花的、換麥芽糖的人不見了,嬉鬧的孩童不見了,聚在一起嘮嗑的老人不見了,連貓狗都銷聲匿跡了,春雨變成一種遮蔽,遮蔽了故鄉(xiāng)固有的生活軌跡。半日間,會見一個中年男子走過,穿著蓑衣,戴著斗笠,他不是孤舟蓑笠翁,自然不是去獨釣寒江雪,那是小伙伴彩霞的父親,連日下雨,他擔心田里積水,日日都要去察看一回。還有一個打著油紙傘的老人從門里走出,那是我的外婆,她的心思一半被我們占著,一半被她的菜園占著,除非下冰雹,下大雪,下暴雨,她老人家每日都要去菜園看看的。秋梅的父親腳步很重,大步向前,弄得水花飛濺,仿佛有一排人走過。外婆的腳步聲輕輕的,細細碎碎的,瘦小的背影被雨烘托得越發(fā)地小。
   雨到黃昏,猶自不止,炊煙在雨霧中漂浮不定,黃昏被雨熏染得如影子般虛幻。放學的孩童各自歸家,不久,飯菜香飄出,融入雨絲里,飄飄渺渺。暮色沉沉時,家家的門半掩或虛掩,人影在門里若有若無地晃,巷子里滲透出荒原般的寂靜,唯有雨淅淅瀝瀝,仿佛歡快的童謠,縈繞于耳際,成為故鄉(xiāng)春夜最分明的背景。
   少年時在撫州讀書,春天逢到上學時,最怕下雨,打著一把黑色的大雨傘,穿著雨鞋,踢踢踏踏,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看那鋪天蓋地的細雨,如披在天際間的一件灰外套,與灰色的高樓彼此相融,仿佛整個城市就是一張照片的底片,底色是黯淡的,是黑乎乎的,一股莫名的壓抑時不時地溜進腦海。街邊的樹并沒有因春雨的滋養(yǎng)而鮮活起來,有點懨懨的乏味。街道有的地方凹凸不平,散布著深深淺淺的小坑,積著雨水,如果車子經過,經過水坑,不小心就會被濺上無數個污水點,不免生氣,卻也無可奈何。大人碰到,也不過是怒罵兩句解解氣罷了。在一個又一個春天里,從小學到高中,往返于家里通往學校的路上,遭遇了無數場雨,總感覺撫州的春天就是漂在雨水中的一座城,到處奔涌著潮乎乎的氣息。
   高中時,我開始接納了這個城市的雨,從排斥到接納,是對城市的接納,也是性情的一次蝶變,其中有著瓊瑤愛情小說中浪漫元素的植入,也有武俠小說主人公精神的熏陶,接納比排斥更能明亮心情。周末,有時會站在陽臺上看雨。五樓的陽臺,視野遼闊,無遮無擋,佇立其間,心隨雨絲兒在輕盈地飛,萬千雨絲兒呈淺灰,銀灰,深灰,瀟灑無羈,馳騁山河。朦朦遠山、悠長河流被雨籠罩,顯得更遠了,更深了,它們好像掉入到另一個時空里,有著我無法企及的距離。正前方一中的操場綠地在雨中一派嬌嫩。一樓人家的院子,菜蔬在雨中更顯鮮綠,一股田園之美襲入心間,讓我似回到滸灣的菜園,于是滸灣的雨與撫州的雨在心間交纏,重重疊疊,靈魂便恣肆地飄入到無邊的田野,陶醉不已。只是在陽臺上看雨的時間并不頻繁,很多的時候我不是在課堂上,就是在題山書海里??从辏皇巧畹囊环蔹c綴,是讀書疲倦后的一份精神療養(yǎng)。
  
   二
   青年時在山里,那里的冬天很漫長,所以對春天格外厚愛些,自然對春雨也是喜歡的。山里的雨柔柔軟軟,輕輕盈盈,裹著松林的香,泥土的氣息,真是好聞。
   那時骨子里的浪漫因子更為活躍,常喜歡在細雨霏霏時去湖邊走走。一路上,行人寥寥,山里是一個旅游區(qū),那時旅游旺季只在夏季,春天里很多人還在山下避寒,所以除了夏天,寂寥是山里其他三個季節(jié)的特點,而春雨往往加深了這份寂寥。春雨可不管深山的寂寥,只是殷勤地下,歡暢地下。
   沿著湖走,經過一座有著古風的小亭,經過樸拙的瑞慶宮,經過一棵棵楊柳和梧桐等樹木,仿佛走在宋朝的煙雨里,走在江南的煙雨里。想到宋朝煙雨,就會想到李清照,那個驚才絕艷的女子震撼了一個時代,也震撼了千古。她對雨的體驗是細膩而深切的。少女時,昨夜風疏雨驟,似問卷簾人,一門心思牽掛著屋外的海棠,那么可愛,那么嬌憨。到了晚年,經歷家愁國恨,一切物是人非,人去樓空,只有她獨自守著一方小院,聆聽那秋雨,看黃花堆積,看大雁飛過,以酒解愁,多少孤獨,感慨萬千,唯有秋雨成了她孤獨世界里最盛大的熱鬧。想到江南煙雨,總是無法繞開杏花,杏花煙雨江南,構成了我對江南春天最經典的印象。杏花,讓江南的煙雨如花似玉;煙雨,讓杏花楚楚動人。從此,在我心中,杏花不僅開在鄉(xiāng)村,開在杜牧的詩句里,更開在江南春天的煙雨里。山里桃花多,杏花罕見,桃花煙雨深山,定格為鄂南春天的樣子。
   坐于亭中,聆聽雨聲聲,風細細,我覺得每一滴雨的落下都是一種敲打,敲打在亭頂,分外嘹亮;敲打在湖面,空靈綿長;敲打著大地,飽含深邃。山空人靜,春雨的蒞臨讓空更空,讓靜更靜,讓雨更像古代的雨,漢朝的,唐朝的,宋元明清的,所以雨敲打的不是亭,不是湖面,不是眼前的大地,而是在敲打著歷史,歷史不就是在一場場風雨中前行的,衍變的。同時,也在敲打著春天,所以春天的感覺才如此濃郁,萬物葳蕤,山河清秀,也有春雨的功勞。
   一場又一場煙雨,把山里的春天緩緩地推向初夏,那是山里最好的時光。
   山里的秋天總是比城市的秋天更像秋天,枯黃涂抹著山,涂抹著樹,樹上的葉日日變少,最后飄落,冷意日益凸顯,湖水變得消瘦,所有的物象都向高遠清寒的境界靠攏。而一場秋雨,會把秋味帶向巔峰。山里的秋雨不如春雨下得恣意,而是小心翼翼的,宛若古時閨中少婦的心事,落在一片片黃葉上,如她悠長的嘆息;落在一朵朵花間,似她指尖滑出的琴音;落在瑞慶宮的碧瓦上,似她輕柔的歌吟。
   山里的第一場秋雨來臨,夏日的繁華和嘈雜便如水流走,次日走于街巷間,經過沿街的店鋪和各家單位,逼人的冷清,大多數的人似乎在一夜之間從山里逃離,把一座空曠的山扔給值班的人,扔給長期居住在山里的居民。夏天,山里成為無數人快樂的奔赴,秋冬,他們卻又忙不迭地離去。奔赴與離去,靠近一種出世與入世的人生態(tài)度;也是一種抽象的語言,是訴說,也是表達,訴說著深山的繁華與蕭條;表達著人們情感的兩極分化。我淡然地守著這座山,感受著秋雨下的那份清閑與自在,在空曠中咀嚼一份出世的悠然,也是一種意趣,一種瀟灑的姿態(tài)。此時,可以無限靠近自己,清醒著,從容著,天際間,只剩下秋雨,成為季節(jié)里最熱情的聲音。黃昏聆聽階前雨,深夜聆聽窗前雨,內心的惶惑,生命的困頓似乎被雨聲揉碎,瓦解。秋雨之下,我的目光是沉靜的,心趨于深沉,我享受著秋雨下的山中情境。
  
   三
   春雨對落云村而言是一場美的加持,美的恩賜,田野,炊煙,黃土墻,青瓦,籬笆,小橋流水有了詩詞的韻味,有了細膩的感覺。莊稼、菜蔬、草木接受著雨水的滋潤,似一個女子在美美地做面膜。村民的勞作暫時按下暫停鍵,除了一大早去井邊挑水,男人們心安理得地躺在老式的木床上,把呼嚕打得蕩氣回腸,把疲乏的身子骨好好地放松一下。女人們在家里四平八穩(wěn)地呼貓喚狗,雨水讓她們看到了莊稼的收成,看到菜蔬的肥美,看到了日子的希望,于是行動間都是喜悅,把一日三餐整得聲勢浩大,早飯烙韭菜餅,中飯做干豆角燉小魚干、韭菜炒雞蛋,晚上煎糍粑。因為這些美食,孩子們也不抱怨下雨不能出去玩耍了。雨改變了村莊的生活方式和村民的情緒。
   村民喜歡雨,也擔心雨下個不停,適量的雨對莊稼地是好事,太多了就是一種負擔。好在雨三五日就停了,村莊又恢復昔日的勞動秩序,一切安然如初,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景象。
   生活在廈門,一年四季感受到的是閩南的暖意,還有一股股黏糊糊的濕氣,濕氣與沿海氣候有關,也有無數場雨的功勞。刻骨銘心的當屬夏雨,一場臺風能塑造一場奇異的夏雨,大雨、暴雨、豪雨不足以形容,我想叫“奇雨”最佳。
   記得那年“莫蘭蒂”登陸,除了帶來無與倫比的大風,還帶來了驚世駭俗的奇雨。那晚,雨不是飄的,不是落的,而是無數的大力士在天上排排坐,高舉著一缸缸水,“嘩啦”“嘩啦”倒下的;又或者是哪路神仙,使用法術,指使黃河之水洶涌灌入。萬千雨絲兒如無數根利箭,“嗖嗖”地射向大地;又如無數把長劍,閃著寒光,橫沖直撞,瘋狂地切割城市。每一陣風有如萬馬踏過草原,如千百個巨石滾落山谷,如狼群呼嘯在沙漠。那晚,是臺風與奇雨演繹的一場奇妙而荒誕的大戲。一切都表現出掉落的狀態(tài),紙屑、瓶瓶罐罐、玻璃、廣告牌、花盆、垃圾桶、衣服、汽車輪胎、磚石等等,它們在掉落之前首先被撕扯,被撕裂,然后飛翔,飄蕩,漂浮,姿態(tài)是無畏的,也是悲情的。最慘烈的是樹,它們以自身的高度彰顯出命運的悲愴,一棵棵,無數棵,紛紛掉下。低洼的路與店面,無數的小車,無數的物品,都在雨水中發(fā)出撕心裂肺的吶喊,發(fā)出無可奈何的嘆息。城市淪陷了,城市被風雨整得千瘡百孔,但是人永遠是世間的強者,人最終戰(zhàn)勝風雨,讓城市重新挺立,煥然一新,美麗如昨。
   這個六月,雨水偏多了。在一場場雨中,我看到了城市的另一種表情——山、行道樹在雨的蕩滌下褪去積郁的塵垢,變得清爽。高樓被雨水浸潤,閃現著或明或暗的光芒,一種堅硬的力量消隱,柔軟的氣息從墻縫間裊裊升騰,消減了城市的工業(yè)化氣息,古城的格調若隱若現。行走的行人,騎自行車、電動車、開車的人,開店的商家,都變得躁動不安,臉上顯出幾分焦慮。是的,城市人對雨似乎不那么歡迎,因為雨影響了他們的出行,影響了他們的生意,雨,對城市變成一種干擾。但是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雨都會如約而至。
   在這個城市居住多年,雨有時讓我煩惱,有時讓我歡喜,但是骨子里并不排斥,我最喜歡深夜的雨,雖不能獲得雨打梧桐的詩意,但是聽夜雨敲窗,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
  

共 4068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雨,是江南的靈魂,沒有雨,江南不成江南。作者還有一個文學的謬論——江南的雨是從故鄉(xiāng)開始落下的,帶起了一片朦朧的江南。在作者的眼中,江南的雨是抒情的。在青石板上跳躍著,寫上舞步。在巷子里穿梭,殷勤地喚著居民的腳步。時值黃昏,一切消停,雨還是彈著去掉,消弭著寂寞。讀書的少年光景,是被雨裝飾了背景,讀高中,雨帶上了浪漫的情思,雨好像特意飛來慰藉和療養(yǎng)一身的疲勞。雨在青年的骨子里發(fā)酵成了浪漫,使作者喜歡沿湖而冒雨行走,將雨中的詩意,一遍一遍地攬在懷中。在亭中賞雨,將時光和朝代一起喚來,讓亭外的雨剖分雨的今昔。想起秋雨,總覺得秋雨帶著心事,妄想澆綠漸趨泛黃的葉子。盡管秋雨有些沉重,但意境更為深邃了,作者喜歡把目光投給秋雨,獲得一份沉重的寧靜。作者來自青山綠水的故鄉(xiāng),雨從故鄉(xiāng)來,因為無論哪里的雨,都不善于抒情。故鄉(xiāng)的雨,對著小橋抒情,撫慰著故鄉(xiāng)的土地,雨一下子喚醒了故鄉(xiāng)的風物,還有雨中行的鄉(xiāng)親。作者這些年,生活在廈門,廈門的雨很奇,需要一場颶風才喚來,有點恣肆。不敢說廈門的雨沒有特色,只是不如故鄉(xiāng)的雨那么溫柔,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懂得土地。雨多了,并不為人歡迎,如果喜歡雨,總能找到喜歡的理由,沒有一種詩意勝過身在朦朧的江南雨中。鄉(xiāng)愁,必須尋找載體,一縷炊煙是,一絲艱難的雨也是,盡管飄零,卻是纏綿。在作者筆下,故鄉(xiāng)的雨會抒情,會盡知人意,多么乖巧!我們知道,江南的雨不乏淫雨,不乏惡水,但作者熱愛家鄉(xiāng),每一滴雨水,都帶著情意情思了。作者不斷鋪陳,寫出不同時期的雨的特點,有作者讀書時的雨,也有民生的雨,還有歷史的雨,這些雨涌現在作者筆端,變得顏色不同,意蘊各異,在我們的面前,織染了一幕富有特色的雨幕。作者的散文,善于拈取生活里的細節(jié),推出特寫鏡頭,讀者如臨其境,如聞雨聲。調動想象,長于使用修辭,化雨為神奇之物,寫出了雨 的情調和精神。雨,在作者筆下,是故鄉(xiāng)代言人,說著綿綿的情話。愛雨即愛故鄉(xiāng)。很簡單的邏輯,卻被纏綿的情感連結起來,成為無可爭辯的觀點。力薦佳作,賞讀為快!【東籬編輯:懷才抱器】【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702001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7-02 07:51:21
  雨到底起于何處?天邊有的一片云掛著雨腳,這是天文和文學的描述。作者筆下,雨是從故鄉(xiāng)來,不管走得遠,雨滴的溫情都在心中。伸手接住一滴雨,就聞到了故鄉(xiāng)的味道,就感受到了故鄉(xiāng)的溫度。思念故鄉(xiāng),多是以土地為載體,作者公司奇妙,思鄉(xiāng)之情寄托于一滴雨,別開生面,寫得溫婉動人。在作者筆下,故鄉(xiāng)的雨是會考抒情的,會描摹最美的水墨畫,會形成滂沱的情感之流。寫得真好,點贊一個。感謝簡柔老師投稿東籬,希望精彩不斷,謹祝創(chuàng)豐!
懷才抱器
回復1 樓        文友:簡柔        2025-07-02 09:38:55
  非常感謝懷才老師精彩美妙的按語,讀之欣喜,給我以莫大的鼓舞和前行的力量。六月份幾乎是在雨水中度過,綿綿雨,烈雨,暴雨,雨帶著一種柔情和豪情而來。故鄉(xiāng)滸灣,在江西,從廣義而言也可以說是江南。春天的雨溫和纏綿,讓我印象深刻。在撫州讀書真不太喜歡下雨,涼涼,走路也不方便。到了高中,對雨有點喜歡了,感覺雨中很浪漫。這個城市臺風多,所以大雨也頻頻,甚至是狂雨,對心靈是一種震撼。天下的雨本是一家,來自天空,天空是雨的故鄉(xiāng),雨從記憶里是從故鄉(xiāng)開始下的。所以取了這個名字。老師辛苦了,敬茶,問安。
2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7-02 09:14:46
  這篇散文以雨為線,串起江南與故鄉(xiāng)。作者寫不同時期雨的特色,善于抓細節(jié)、巧用修辭。雨成故鄉(xiāng)代言人,愛雨即愛故鄉(xiāng),其綿綿情思在字里行間蔓延,引人共鳴 。 問候簡柔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2 樓        文友:簡柔        2025-07-02 10:42:33
  謝謝滴齋老師精彩留言。雨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說到雨,最喜歡煙雨,煙雨流淌在江南,杏花煙雨江南,把煙雨推到美的極致。對雨的深刻,就是故鄉(xiāng)的春雨,那綿綿雨絲,藏著一個個純真的童年。謝謝老師的鼓勵。問候夏日安好。
3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7-02 09:35:02
  文章最重要的是寫出了雨天感覺,細膩溫婉,如詩如畫。仿佛讓我看到,一個妙齡女子,在雨中穿梭,時而童年,時而青年,時而故土,時而異鄉(xiāng),仿佛是在宋朝,仿佛是在今天。想象的力量,是好散文的發(fā)動機。文題很棒,帶著鄉(xiāng)愁,以游絲的形式,飄灑而來,令人仰望并悵惘著。詩意散文,精彩至極,拜讀學習,順祝夏日美好,寫作愉快!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3 樓        文友:簡柔        2025-07-02 10:48:31
  謝謝韓格老師精彩的留言。雖然有時對雨會生出排斥的心理,但是骨子里還是喜歡雨釀造的一份氛圍,雨會給情緒和心情帶來一些變化。我覺得雨適合鄉(xiāng)村,綿綿細雨滴落在寂靜的村莊,有一種迷人的氣息,靜美的感覺。四季的雨,春雨最美。五湖四海的雨,故鄉(xiāng)的雨最刻骨銘心。歷史的雨,宋朝的雨最動人,因為它們住在宋詞里。謝謝老師給以的鼓勵。祝您夏日安好。
4 樓        文友:楓樺        2025-07-02 09:42:47
  喜歡老師如此細膩的文字!以雨為媒介,把故鄉(xiāng)的點點滴滴都描繪出來!好美啊!我正在旅途的路上,簡單兩句!請老師見諒!
回復4 樓        文友:簡柔        2025-07-02 10:57:02
  謝謝楓樺老師精彩留言。今年城市的雨太多了,所以想起了故鄉(xiāng)的雨,故鄉(xiāng)的一切因為距離,因為時間和思念,好像都變得美好了,當然也有不好的,但是我選擇遺忘。汲取曾經對雨的一些印象,當做一種傾訴。謝謝老師路上惦記,給以鼓勵。旅途愉快。
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7-02 09:59:50
  說起喜歡雨,我也是莫名地喜歡雨,膠東半島雨量不大,雨的頻率也不急,我總喜歡下雨,所以也喜歡起南國來,整日雨綿綿,多么美好的感覺。不管是滂沱,還是淅瀝,都是抒情的尺度。簡柔老師的散文給我很多美妙的體驗。
懷才抱器
回復5 樓        文友:簡柔        2025-07-02 11:07:44
  膠東的雨善解人意,知情識趣,那是雨最美好的狀態(tài)。我喜歡鄉(xiāng)村的雨,村莊,田野,青山綠水,如果有了一場雨的加入,更有婉約之美。最向往江南的煙雨,烏篷船,粉墻黛瓦,小橋流水,巷子,被蒙蒙煙雨籠罩,詩意空靈。震撼當屬廈門的狂雨,動人心魄,大開眼界。再謝懷才老師精彩留言。感謝您的精彩潤色。
6 樓        文友:天方夜譚        2025-07-02 10:42:55
  總感覺老師就是小巷里走出的撐著油紙傘,結著愁怨的姑娘,頷首蹙眉,想著心事。開玩笑了。文中這各地的雨,也是各種心境,人生就靠這些不同的雨水點綴,清洗,重塑。拜讀老師佳作,點贊學習!
回復6 樓        文友:簡柔        2025-07-02 11:13:49
  謝謝天方老師精彩留言。打著油紙傘的姑娘行走在戴望舒的詩句里,行走在江南的雨巷里,那是一幅唯美的畫面。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無數場的雨,大大小小,根據年齡階段,當時的環(huán)境,會產生不同的感覺,也會生出不同的情緒。自然的雨,人生的雨都會蕩滌我們,穿越風雨,便是陽光。謝謝老師的鼓勵。祝您夏日安好。
7 樓        文友:佳華        2025-07-02 11:55:17
  一場雨落下,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境,總能帶來不一樣的感受。老師的文,有悠遠的意境,讓人時而欣喜,時而憂傷,時而懷戀,時而驚懼。
回復7 樓        文友:簡柔        2025-07-02 17:25:29
  謝謝佳華老師精彩留言,童年聽雨,少年聽雨,青年聽雨,到如今中年聽雨,生活境遇不同,便有了不同的滋味。我的人生很平淡,沒有波瀾壯闊的生命經歷,所以總體感覺雨還沒有太多深沉的人生況味。謝謝老師鼓勵。遙祝夏日安好。
8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7-02 14:28:54
  簡柔的骨子里是浪漫的,所以眼里的世界是斑斕的,是詩意的。作者認為雨是從故鄉(xiāng)開始落下的,這一觀點裹挾著濃濃的鄉(xiāng)愁,暈染著繽紛的思緒。作者的故鄉(xiāng)在江南,于是我的眼前便搖曳著一位穿一襲旗袍的玲瓏女子,從雨巷深處走來,從唐詩中走來,從宋詞中走來,她的眼眸看向漫天細雨,情愫也被朦朧的雨絲浸潤得多愁而善感。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待在不同的地方,每一處的雨都不一樣,但作者最愛的永遠是家鄉(xiāng)纏綿的雨,婉約了心境,唯美了時光!非常細膩動情的文字,豐沛的想象,韻味十足的讀感。盛贊才情,問候簡柔,夏安!
回復8 樓        文友:簡柔        2025-07-02 17:31:56
  浪漫與詩意是生活的一份點綴,也是文學賦予的一份恩賜,如此看雨,看水,看云,看山,看世間,就能看出一點細膩,看出一份美妙,生活也就不那么堅硬,不那么瑣碎了。記憶里的第一場雨,是下在故鄉(xiāng)的,所以雨就是從故鄉(xiāng)開始落下的。多愁善感大概是偶然的一種情緒,其實大多數時候我是樂觀的,是開朗的。雨天不總是完美,從雨中看出美,看出妙,如此就會喜歡雨天,也是對自己心情的一份呵護。謝謝蓮香老師精彩留言,謝謝鼓勵,辛苦了。遙祝夏日安好。
9 樓        文友:金剛狼        2025-07-02 15:56:02
  今天有點小忙,拜讀老師的文章有點遲。雨是江南的靈魂,我說,雨是水的另一種存在方式。從小看慣了家鄉(xiāng)的雨水,雨便有了情思,即使城市的六月是多雨的,但那依然是家鄉(xiāng)的雨長了翅膀飛來的,滌凈城市的山、行道樹積郁的塵垢,城市就有了情面。老師的雨極具畫面感,立體著生活的過去與未來,浪漫成生活在城市的心事。好文章,點贊學習,問候老師夏安,祝筆豐筆??!
回復9 樓        文友:簡柔        2025-07-02 17:40:45
  杏花煙雨江南,是一種經典的標配,很唯美,令人向往,但是必須要有一個詩意的鄉(xiāng)村背景,如此才會令人沉醉呢。年少故鄉(xiāng)的春天,是多雨的,且都是細細的雨,和青瓦青磚,青石板搭配,在記憶里就變成了柔情的思,也變成了優(yōu)美的詩。城市的雨,被高樓,車流映襯,顯得慌慌張張的,少了一份淡煙疏雨的意境美。過去與未來,被一場場雨連接,所有的時光都溫潤起來。謝謝金剛老師精彩留言,謝謝鼓勵。遙祝夏日安好。
10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7-02 21:01:20
  老師的文,一如既往的情深綿長,能觸及人心的嘴柔軟處,讓人心動,讓人舒服,就像文中說得綿綿春雨。雨,從故鄉(xiāng)開始下,潤物細聲,淡淡的鄉(xiāng)愁,纏綿的鄉(xiāng)情盡在文中展現。喜歡老師的文,學習了,祝老師開心每一天!
共 10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