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云水】猛雨來襲(散文)
心心念念期盼已久的雨,終于在仲夏之際突然降臨,此刻,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樣激動之余,充滿歡喜。
從春節(jié)到現在,雨水節(jié)氣沒下雨,谷雨、芒種時節(jié)也未見雨的蹤跡。雨就像一位矜持的佳人,猶抱琵琶半遮面,始終不肯展露真容。雖然微信朋友圈不斷傳來防暴雨來襲的消息,但我看了卻毫不在意,只當是日常天氣播報。
猛雨,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暴雨,一個帶著幾分粗獷與不羈的稱謂。它來勢兇猛,如千軍萬馬奔騰而至,體量龐大,破壞力驚人?!按箫L伴閃電,四下皆水灘?!痹谖业挠∠笾校偸桥c大風、閃電相生相伴。面對這樣的強對流天氣,防范之心,一刻也不得松懈。
今天這場大猛雨,再次讓我領略到了大自然無與倫比的磅礴威力。午后去學校時,原本晴朗的天空驟然間變得陰沉,我匆忙轉身回去取傘,已來不及,瓢潑大雨如天河決堤般傾瀉而下,瞬間將我淋成了落湯雞。當我一口氣跑到家時,換了身衣服,撐起傘,準備再次鉆入雨幕之中。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我心生畏懼。只見傾天而下的雨幕如瀑布飄落,腳下已是一片汪洋。此刻若貿然沖入雨中,定會全身濕透,即便手中撐著雨傘,也無濟于事。然而,有課在身,時間緊迫,容不得我半點猶豫。無奈之下,我只好硬著頭皮竄入了雨簾之中。冰冷的雨水如針般刺在身上,讓我倍感無奈與無助。腳下水流湍急,已足有半尺來深,行走艱難,更分不清哪里水深,哪里水淺。我只看到不遠處有人和我一樣,在奮力前行。
離學校還不到一半路程,雨傘已形同虛設,全身再次濕透。大雨如注,讓我無暇顧及這難得一見的雨景,只能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卷入這洶涌的洪流之中。平日里路邊那看似穩(wěn)固的下水道蓋子,此刻已不見了蹤影,仿佛被眼前的暴雨吞噬一般。路上有大樹倒在水中呻吟,也有亮著燈光的汽車在拼命地按著喇叭,可我根本沒時間去理會這些,只想快點趕到學校。
學校的大門口,此刻已成了壺口瀑布的縮小版,從大操場上奔來水流洶涌而出,讓人見了有點頭暈目眩,但值班老師仍穿著雨衣站在學校門口,迎接學生的到來。此刻,偌大的校園里,除了樹和建筑物,其余全是水的海洋。我只能沿人行道旁露出的零星花草蹣跚前行。洪流剛沒過膝蓋,只覺得腳下滑得厲害。終于一步一步挪到了辦公室,我迅速擰干上衣和褲腿,擦干頭。此時離上課還有5分鐘,可我擔心學生們的到校情況。打開已淋濕的手機,班級群里跳出了幾個請假學生名單。我迅速去教室清點了人數,除那幾個請假之外,還有3名學生未到。在忐忑不安中,我終于見他們請假的消息,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這些年,我們進教室上課,首要任務就是清點學生人數。安全工作始終是懸在我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保證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成了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學生開始朗讀課文,但讀書聲遠小于窗外的雨聲,仿佛被這暴雨的喧囂所淹沒。我心里想,與這屆學生相處的日子所剩無幾,學生將會在期末考試后升入新學校,下學期再教他們的可能性不大,朗讀聲如此這般,有可能也和我一樣,好久沒遇上這么大的雨了,心中不免有些新奇與激動。我想側耳傾聽,想隔窗看看這難得一見的雨景,我知道觀察也是一種學習,但不能因一時的貪玩而耽誤了正事。于是,我在黑板上迅速寫下了這么一段話:“閱讀不讀一日空,少年不學誤一生,青春不止步,學習無止境。誰耽誤了時光,誰將會被時間無情拋棄!”
當下課鈴聲響起時,我身上的衣服還干透,貼在身上,涼颼颼的。在辦公室里,我看到微信朋友圈里多了許多有關暴雨的消息,如雪片般紛至沓來,讓人目不暇接。如某單位的圍墻塌了,房子漏雨了,路邊停的車子被大雨沖入了溝中……各種消息讓人觸目驚心。幸運的是,猛雨尚未帶來重大的災難,這或許得益于人們在暴雨預警提示下提前做了充分的防范,才避免了更大損失。
盡管猛雨氣勢已經減弱,但校園里的積水似乎還在上漲。我望著眼前雨景,心想:這下老家的莊稼可不渴了,菜地里的菜也將不旱了吧。
頑皮的孩子們真不怕被雨淋著,盡管在課堂上已反復強調了不準私自竄入雨中,結果還是有不少笑著跑入雨中,旋即又返回,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快樂的笑容。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他們只有對大自然的好奇與興奮,仿佛這暴雨也成了他們快樂的源泉。看著這動人的場景,我此刻也深深陶醉其中。
記得那些年,勤勞的父親總在每一場大猛雨過后打來電話,說西十畝地怎么了、東河坡地怎么了,長延壕地怎么了,總之一句話就是這些地的堤堰沒能經住猛雨的洗禮,雨水漫過地堰沖出了大豁子!一聽這些壞消息。我就知道,父親在雨后的第一時間察看了他心愛的大田。如果不能及時地回填筑堰,即把沖出的大豁子填平加高,那再經歷一場猛雨之后,地將會水土不保,“地將不地”了。故鄉(xiāng)多山地,保持水土流失是重中之重。夏秋季節(jié)猛雨多,往往一下就是三場。古言道:“猛雨三場,龍行舊道兒?!本褪钦f,夏季的雷陣雨經常會連續(xù)出現,而龍卷風則往往在同一個地方出現,仿佛是大自然的一種規(guī)律。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因此一場猛雨過后,農民對土地擔心程度會加大,因為土地就是他們的全部希望與寄托。常記得父親在每一場猛雨過后,不顧年邁的身體和我一起去地里填猛雨沖刷出的大豁子。我們從地中間挖土,擔土,一籮筐一籮筐地填豁子。當時我很想等到天晴時,找一個鏟車把豁子給填了,可當看到地里亭亭玉立的玉米苗和綠油油的豆子時,我便知道,這活只能靠人力,機械填豁子對正在生長的莊稼是一種破壞。種地人不容易,莊稼在父母的心中,和土地一樣重要,父母對他們對的摯愛遠勝過愛自己,“民以食為天”,土地不保,莊稼毀了,何談顆粒歸倉!
那時每挑一擔土,都要走百十米遠,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可這活還得努力干,只有這樣做才能及時堵住那個豁子。記得小時候,我們每每去學校,父母都會說:“不好好學習,那就回來種一輩子的地?!痹趯W校,老師也說:“不好好學,回去修一輩子的地球。”我和父親在一起擔土填地堰時,深刻體會這些話的內涵。父母在世時,勤勞務實,最忌諱夸夸其談,投機取巧,讓我們從小學會吃苦。當時,我還不太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在現在來看,我要深深地感激父母,正是他們吃苦耐勞和言傳身教,讓我受益終身。
后來,為徹底消除隱患,那些常被大雨沖跨的地段,我們用現代化工具將其加牢固,從此以后,很少出現大雨沖出大豁口的情形。
如今,望著校園里因猛雨而漲起的積水,我仿佛看到了故鄉(xiāng)那片被雨水滋潤的土地。那些在雨中嬉戲的孩子們,就像故鄉(xiāng)土地上茁壯成長的莊稼,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雨一直在下,不一會兒班上學生來報告:"老師!李某某同學剛才?沖進雨里,回來時?腳底一滑?整個人栽進水坑,現在渾身濕得像落湯雞!"我一聽,吃了一驚,擔心學生感冒,趕緊給家長打電話。不到半個小時,那位同學的父親褲腳裹滿泥漿,雨水正順著他鬢角往下流淌,懷里裝著孩子的備用衣物?。此情此景,像極了當年母親給我送傘。 母親也是這樣?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水洼趕來,她?發(fā)梢滴著水珠,竹骨傘被風吹得東倒西歪,卻把唯一干燥的衣角裹在我肩頭?。
父母用一生的辛勞守護著土地,而我,也在這教育的土地上,默默耕耘著,守護著孩子們茁壯成長。這難得一遇的猛雨,是上天的饋贈,也是生活的考驗,它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土地,珍惜每與孩子們相伴的每一刻。愿這猛雨帶來的不僅是滋潤,更是對未來美好的期許。愿家鄉(xiāng)的土地更加肥沃,收獲滿滿,孩子們擁有更好的明天,未來更加燦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