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送別謝家二表嫂(散文)
6號晚上10點,大哥在家庭群里突然發(fā)了條消息:謝家二表嫂昨晚摔倒去世,陰歷十九日封殮出殯。
看到這消息,我心里猛地一緊,二表嫂走了?這咋可能!
二表嫂是九姓垅謝家大姑的二兒媳。去年我代母親去謝家拜年,還見過她。那會兒她紅光滿面,身強體健,還和四表嫂搿伙,麻溜地煮了點心給我吃。
正月里二表哥去世,她雖神情悲痛,可整個人好好的,能說會動。可現(xiàn)在,她竟突然走了,人生咋這么脆弱,生命的無常實在讓人措手不及。
二表嫂娘家離九姓垅謝家不遠,在扒船塘大隊王古塘村。聽說她爹以前是木匠,在過去農(nóng)村,有手藝的人家比光種田的家境要好些。但她家兄妹五個,吃飯的嘴一多,日子照樣是苦。因此二表嫂6歲就被送到謝家做童養(yǎng)媳,那時二表哥也早過繼給隔壁鄰居家了。
算起來,二表嫂在謝家生活了整整80年。她辛辛苦苦,生養(yǎng)了三男三女六個孩子。表哥表嫂就靠種田養(yǎng)活一大家子。二表嫂身材不算高大,在平時日子和集體勞作中,身體上的劣勢,肯定比別人吃了更多的苦,受了更多的委屈。但這對能忍的夫妻,沒被生活重擔(dān)壓垮。他們不光把六個兒女拉扯大,幫著成家立業(yè),還把繼父母兩位老人安穩(wěn)送走,又先后蓋了兩棟房子,給家人遮風(fēng)擋雨。這樣頑強的生命,真是了不起!
但命運好像對二表嫂又特別苛刻。
對別人來說,上半年日子平平淡淡,歲月靜好??蓪τ诙砩喼笔菤埧?,事事不順。
先說前兩年,二表侄國松在北多公路突然出車禍沒了,這對二表哥和二表嫂打擊很大,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極其痛心!當年我和二哥去給表侄國松上香,二表嫂就趴在冰棺上痛哭,那一聲聲“肝腸長,肝腸短”的,好像還響在耳邊。
本以為時間能慢慢治好喪子之痛,二表嫂夫妻也能慢慢從悲傷里走出來了。哪知道,剛過完年,八十八歲的二表哥在正月十三(陽歷2月10日)夜里突然發(fā)病,天沒亮就走了,啥話都沒留下。
這突然的變故,又給二表嫂帶來天大的傷痛。
更讓人揪心的是,兩個月后的4月12日,二表嫂嫁在紅門樓趙家的小女兒,在城西大道區(qū)興橋頭出了車禍,當場走了。當今的社會,確實是車禍猛于虎啊,這一連串打擊,實在讓人受不了。
二表嫂的這個小女兒,我記得應(yīng)該和我同年或者小一歲。小時候,正月初一她總會和她爹一起來給我奶奶拜年。在我印象里,她是她家三姊妹里最標致的一個。
因為嫁得最近,她對老娘照顧得特別周到。紅門樓趙家在謝家去縣城的路上,聽說二表嫂經(jīng)常去縣城賣菜,大清早挑著兩籃菜走路去菜市場,賣到中午,菜也賣得差不多,人又餓又乏,就收拾回家,總會先去女兒家歇會兒,吃碗女兒做的點心或者清粥,嘮幾句家常,等緩過勁,再讓女兒用電瓶車駝她回謝家。這么多年,母女倆一直這樣貼心過來的。
唉,只是這突然的禍從天降,小女兒的猝然離世,如一道晴天霹靂,擊碎了往日靜好的歲月,讓耄耋之年的二表嫂措手不及,再也享受不到小棉襖貼心的照顧了,確讓人扼腕嘆息。
7號晚上,我和大哥同去謝家,給二表嫂上完香,見到了身體很硬朗的三表哥和四表哥。兩位表哥便圍著桌子陪我們喝茶聊天,我們才知道二表嫂去世的詳細情況。
自從二表哥正月走了,二表嫂就一個人住在小兒建松的一樓。她身體一直挺好,眼不花耳不聾,還能像以前一樣下地干活。上半年,她一個人收了好幾蛇皮袋油菜籽,都曬干堆在家里,還沒來得及讓兒孫幫忙拉去榨油。
本月3號傍晚,二表嫂看完村里幾個婦女打牌收場后,就繞道去村前地頭看看芋頭的長勢,然后回家準備做飯。飯盛上桌,她剛坐到椅子上,突然急發(fā)腦梗,人一下子從椅子上滑下來,還把椅子帶翻壓在身上。還好小兒建松及時趕到,趕忙呼人幫忙,把老母親送到縣醫(yī)院搶救。在ICU搶救了兩天兩夜,花了8萬多塊,二表嫂還是沒脫離危險,醫(yī)生又讓親戚簽字做開顱手術(shù)。一個86歲腦梗的老人,哪經(jīng)得起開顱手術(shù)?就算做了手術(shù),腦梗也不一定能治好。沒辦法,家人簡單商量后,只能帶她回家。當天二表嫂到家后,不久就走了。
13號(陰歷十九)是二表嫂封殮的日子,我和大哥去吊唁。中午開席,坐首席的是二表嫂的哥哥。90歲的老爺子頭發(fā)雪白,雖然背有點駝,耳有點聾,但看起來還挺硬朗,聽說在家還能下地干活。由于和妹妹兩家離得近,哥哥身體也還行,肯定沒理由不來送妹妹一場。只是老爺子看起來很落寞,心里肯定滿是對妹妹的不舍。
吃過酒席,就要舉行鄉(xiāng)俗“買水”的儀式,儀式上買來的水,是要留到逝者封殮時用來凈身。
“買水”儀式以響鞭炮為信號,八仙在前面鳴鑼開路,長孝子披著壽衣緊跟在后,然后依次是穿麻衣端遺像、端鞋子、端買水花瓶的孝子孝婿孝孫,再后面是孝侄孝外甥等等。大姑生了5個兒子,所以二表哥的所有子侄及子侄的兒女都會來送葬。我們這里鄉(xiāng)下習(xí)俗,輩分不同,穿的孝服顏色也不一樣,兒女侄兒輩穿麻衣,孫子外甥輩穿白衣,曾孫曾外孫穿黃衣,再小一輩的依次穿紅衣、黑衣。孝子孝孫后面跟著樂隊、親朋好友和族人。
長長的買水隊伍,排列在綠油油的田野上,一眼望不到頭,場面可謂壯觀。我捏著一支點著的香火,跟在隊伍里慢慢移動。腦子里不禁盤點起九姓垅謝家的人口,大姑的后代竟占了一大半,心里滿是感慨!
曾聽父親說,大姑父剛解放不久,就在鄱陽湖翻船去世,5個兒子全靠大姑一個人拉扯大,這得多不容易??囱矍按蠊眠@么多后人,大姑吃的苦總算沒白費。
雖說大姑去世30多年了,但謝家五個表兄對我父親這個娘舅還是尊敬得很,感情也很是濃釅。
父親晚年喜歡出去釣魚,一釣就是大半天,身上帶著饅頭、紅薯或者炒米粉當干糧,餓了就邊釣邊吃。九姓垅頂有口池塘,水好魚肥,父親每年都來這兒釣幾回魚。謝家表兄或表嫂要是看到父親在池塘邊釣魚,不管是正在池塘洗衣服還是在旁邊地頭田尾干活,都會馬上放下手里的活回家,煮一碗勒實的點心招待父親,到了飯點還會拉父親回家吃飯。我們鄉(xiāng)下說的點心,一般是指一碗煮好的面條。但端到父親手里的這碗面條,里面總有三個荷包蛋,要是表哥家里有現(xiàn)成的肉或肉丸,也都會放在面條上,用這表達對舅舅的敬重。
每年正月初一上午,謝家表兄們都會按慣例來我家給父親拜年?,F(xiàn)在父親走了八年整,但在世的謝家表兄們還是按老規(guī)矩,照例正月初一來給我母親拜年。五表哥夫妻不在了,他兒子們自覺頂上,正月初一跟著伯父們一塊兒過來拜年。
人生如白駒過隙,年華如水流。
我是70后里年紀最大的,沒幾年就奔花甲了,身邊時不時有親友離開。以前,都是父親在前面送離世的親友,像謝家的大表哥和五表哥,都是父親去送別的。送著送著,父親自己也走了?,F(xiàn)在,輪到我送別逝去的親友了。這,大概就是人生的輪回吧。
人生的輪回,就像一場傳遞接力棒的送別。年輕的時候,總覺得離別是偶然的,是別人故事里的一抹點綴。直到自己站到父輩曾經(jīng)的位置,才明白那些轉(zhuǎn)身背后的分量——既是和過去告別,也是對生命傳承的擔(dān)當和躬行。
歲月從不是勻速流淌的河,它在送別里悄悄加速,又在珍惜中緩緩沉淀。那些曾為我們遮風(fēng)擋雨的人,把“送別”的接力棒交到手上時,也把“認真活過”的囑托刻進了心里。
且活且珍惜吧!珍惜每一個當下,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完稿于2025年7月14日
感謝老師賜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創(chuàng)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