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前不久,看電視劇《走向共和》。第二集,中堂李鴻章和老佛爺慈禧見面,中堂談?wù){(diào)養(yǎng)之術(shù)有三條心得,曰:食不厭精、散步、怡情。關(guān)于散步,老佛爺說自己每次午后走999步,中堂奉承太后九九歸一合于天數(shù),說自己沒章法,每天清早走到微微發(fā)熱就行,老佛爺夸之為順乎自然。其實人老了,感到去日不多,自然而然開始注意鍛煉身體了。咱們貧民百姓,沒有那么多講究,晚飯后有閑暇,喜歡出去走一走。在縣城時,喜歡找一二老友作伴。在密城,我卻漸漸喜歡上了獨行。方左右圓隨便走,遠近高低任我行。
一
昨日晚飯后,出校門,沿街西行百余步,抵河邊路再行約百余步,新橋未建成,順便道過河,至李家坡村。原準備沿著靈新路經(jīng)密須大橋返回。走到大楊樹處,突然有了上山的想法。一人行走,沒有相左。遂過大楊樹東行十余步,即循生產(chǎn)路上山了。
這座山,遠看氣勢宏偉,頂上有松柏,有廟宇,多了幾分神秘。路寬約三米許,蜿蜒崎嶇而上,坡度時緩時急。路面有車輪碾壓痕跡,癬和雜草叢生,礫石沙子隱約可見,這一切似乎敘述著昔日的繁華和今日的荒涼和寂寞。道路兩旁,梯田平整,有綠綠的麥田,有爬滿地膜白龍的待種玉米地。梯田埂頭邊邊野草茂密,酸棗樹參乎其間,雖未返青,但其繁茂的枝枝葉葉卻宣示著去歲的昌盛。離山頂還有三條梯田,沙路突然沿平地一直西區(qū),沒了登頂之路,便在此高處回望密城。
百里之川,如蒲扇平臥。達溪丁流,如素帶飄乎。我知道名字的洞山位于溪河南岸,山腰下部平緩,上部陡峭,整體若錐帽狀,似佛祖盤坐打禪。洞山之西,隔河之山,不知名稱,其形狀若巨虎匍匐,頭高揚西南,四蹄深挖,尾巴長長,形成了古城高臺。東西南北,達溪兩岸,無名山簇然?;蚨盖?、或平緩,皆若佛陀聽經(jīng),或打坐,或默立,或斜倚,心性外露,極其自然。佛祖密城說法,開渡猛虎,八方弟子赴會,勝景空前。猛虎接受洗禮,醍醐灌頂,漸入佳境,從良為善,席地坦臥,憨態(tài)可掬。密城乃佛佑寶地也。
一人獨行,我的天地我做主。收回遐思,靈魂不再穿越。眺望如此美好古城,不再去想山頂風光,決定沿西路返回??垦露嗵幐G洞破敗不堪,但煙熏火燎痕跡依稀可見,正在觀看,窯洞里一大鳥飛出,“呱呱呱”的長叫聲嚇我一跳,此鳥狹長,尾巴更長,可能就是“呱啦雞”吧!昔日里,生產(chǎn)力不發(fā)達,人們依山而居,多在山腰處修窯洞居住,既要遠離水澇,又要用水方便。不像今人居住塬區(qū),靠近公路。據(jù)說堪輿家也與時俱進了,過去以水為龍,今日以公路為龍,來查看風脈。
一會兒,沙路與百星柏油馬路接通了,寬寬的馬路,我便放開了步伐。然而,油路雖寬闊平緩,但盤旋多繞,路竟然很長??斓缴降琢耍墒怯肿兂闪松笆妨?。真是路事難料啊!
晚七時返回學校,已是華燈初上,學子暢學正酣。
二
今日有晚讀,伴讀結(jié)束旋即出門,仍西行。原擬繞小康屋一小圈返回,行至轉(zhuǎn)彎處,瞧見山上電訊塔高高聳起,迎面沙路張開了笑臉,不忍拒絕,就又一次傍晚上山了。今晚的沙路沙石很多,路面很不平整,我小心翼翼的走著,生怕摔著,竟然越走越急,不一會兒,脊背一片濕熱。一個人的漫步,何必那么匆忙呢?心及此便放慢了腳步。
一路無人,行至平坦處,卻見一農(nóng)人在刨地,大塊的地沒有翻耕,卻在四周拓展。心想,剛包產(chǎn)到戶,人們?yōu)榈嘏蠣巿?zhí)情有可原,現(xiàn)在這般愛地的人已不再多見。
轉(zhuǎn)過一彎,見兩婦人蹲地剜苜蓿,想去看看苜蓿長勢,前行兩步,又駐足不前了。突然間,我改變了主意,傍晚時分,去搭訕女人多有不妥,還是安安穩(wěn)穩(wěn)上山吧!在急切的盼望中,終于盤旋而上。山頂有鐵塔三座,高高聳立,要是有云彩,說個高聳入云也不為過。第一座塔旁,有一澇池,無水,衰草一片,滄桑之感油然而生。
極目遠眺,感覺與昨晚大不相同。東邊的洞山,不再那么周圓如蓋,肅然若佛,更像一只胖胖的駱駝朝北低頭汲水,駝峰聳起,姿態(tài)悠閑。
北面那座山(昨晚登臨過的),十分端莊,如同年長的母親,席地而坐,一腿曲,一腿伸出。雖然不是那么雍容華貴,但是那神態(tài)慈祥、安閑。旁邊兩山,若她的女兒,西邊者枕于母親腿上,東邊者,依靠于母親肩上,二女皆依偎母親身旁安然而眠,玉體橫陳,天資外顯,峰谷自然,天地造化自然之美盡顯。
天色已暮,不可久留,戀戀不舍原路返回。下坡輕松,一路順風,不覺已到了山下。巧遇掐苜蓿返回的婦人,他們手中塑料袋里有半袋子苜蓿,但不知是不是先前看到的那兩位。隨口問這山叫什么名字,她倆齊口說:曹家塬。竟然是塬不是山耶!
昨日北山看山,山若佛陀。今日南山看山,山若美人。這神秘的密須古地,不知還蘊藏著多少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