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故里情
一、奶奶的火籠
南方的冬天無雪,但潮濕陰冷,特別是在舊年里,沒有任何先進的取暖設備,人們就用自制的火籠取暖,以熬過無比苦寒的冬天。因此,奶奶懷里的火籠,溫暖了我的整個童年。
火籠是用竹子編成的籃子形罩子,罩子里面箍著一個粗陋的瓦罐。別看瓦罐粗陋難看,卻十分保溫。而竹子最具韌性,經(jīng)火一烤,油光滑亮,經(jīng)久耐用。做飯時,用火鉗取燒紅的木炭放在瓦罐里,再放上一層鋸末,然后再鋪上一層細灰,這就是火籠了。木炭的熱氣,透過寬大的竹孔躥出來,將竹片兒也烤得熱乎乎的。將凍僵的小手放上去,溫暖就會透過掌心傳遞到全身,心里也瞬間溫暖了起來。
記憶中,一到冬天,奶奶就圍上了長裙,戴上了袖套。奶奶將提著火籠的雙手插進了圍裙里,胳膊上露出半截藍袖套。遠遠看去,奶奶大腹便便,姿勢端正,面容慈祥,很像一尊彌勒佛。提著火籠的奶奶很悠閑,不是串門就是站在同樣提著火籠的老人堆里拉家長。每次在外面玩的時候,只要一見到奶奶,我都要湊過去,踮起腳尖,要將小手裹進奶奶的圍裙中。奶奶每次都笑呵呵地蹲下身去,把火籠從懷里提出來,放在地上,遷就地將我的小手放上去,再用圍裙蓋住我的手。每次,奶奶捏著我冰冷的小手,都會說:“哎喲喲,看你這小手涼的,像個冰塊兒,小心生凍瘡?!?br />
最喜歡在雨天和奶奶一起烤火籠。冬雨清寒,氣溫降得更低,家里家外,都是沁人的寒氣。雨困住了我愛跑的腳,我乖乖地和奶奶一起坐在小板凳上用火籠取暖。這時,奶奶就把火籠放在她的膝蓋上。奶奶將火籠弄得很旺,烤得身上熱乎了,奶奶就會把火籠放下來,用木棍將火拔開,往木炭里丟上幾粒黃豆,或者是豌豆與幾粒玉米。那幾粒豆子經(jīng)慢火一烤,不一會就冒出幾股細細的青煙,夾雜著燒焦的香氣飄散出來,讒得人直流口水。奶奶估摸著豆子熟了,又用兩根木棍作為筷子,小心地將那些豆粒夾出來,晾冷,再用雙手搓干凈,丟進我早就張得很開的嘴里。我用嘴接住豆粒,“嘎嘣”一咬,滿嘴的香氣和熱氣,就在空氣中擴散開來。奶奶滿足地笑著,繼續(xù)握著我的手烤火,然后再往火籠里丟豆子……年年復年年,有奶奶和火籠的冬天,過得有滋有味。
如今,歲月遠去,奶奶已不在,火籠也在不知不覺間從生活中淡去。而那些有火籠溫暖的歲月,一直珍藏在記憶深處,一如奶奶雙手插進圍裙,用火籠取暖的畫面,已永遠定格在我的生命中,成為一道刻骨銘心的風景!
二、歲月深處糖瓜香
古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小年轉眼到,祭灶王,糖瓜香,小孩子的口水能流三尺長。這就是我小時候過小年時最真實的感受。
記憶中,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爺爺是最早起床的一個。他一邊穿衣服,一邊念叨:“過小年了,祭灶神菩薩了……”我隔屋而聽,知道會有糖瓜吃,也一骨碌翻身起床,像條小尾巴似地跟在爺爺后面,嚷著要與爺爺一同祭灶王。姐姐就對著我吃吃地笑,她知道我是饞糖瓜。每當這時,我就對著姐姐扮鬼臉,意思是說,祭灶王本來就是男人們的事,與你們女人無緣。瞬間,我跟在爺爺身后的樣子底氣十足,洋洋自得。
祭灶王也有諸多講究。爺爺洗過臉洗過手,也囑咐我洗過,接著就是灶前鍋頭地一通忙碌:土灶里是不能有多余的灰的,就連灶間的柴禾也要碼放整齊。鍋臺上的鍋碗瓢盆需要“各就各位”,大鍋小鍋,一塵不染。爺爺說:“灶君是個愛干凈整潔的神,不能褻瀆冒犯。不僅如此,灶臺上不能發(fā)現(xiàn)有一丁點飯粒米星,那是浪費糧食、不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如果被灶王告到天庭,是要被折壽的?!庇谑?,祭灶王供糖瓜,用糖瓜粘住灶王的嘴,讓他在掌管天庭的玉帝面前只說好話,不讓他告狀,以保民間相安無事的一年。這個故事聽起來很有趣味,但對于小時候的我來說,那糖瓜的香甜才更加誘人。
好不容易等到祭灶了,爺爺穿戴整齊,洗手凈面,恭恭敬敬。擺供品:一個大糖瓜,一盤臘肉。再點燭燃香,虔誠叩拜。這是我最焦心的時候,兩眼瞅著糖瓜卻吃不上,真正要吃的那位“大神”卻不知在何處,令我很是不平。偏偏肚里的饞蟲攪得我心神不寧,心癢難耐。這時,奶奶最懂我的心思,拿出祭祀剩下的糖瓜,讓我與姐姐分食享用,正好一人一個。我拿著裹著芝麻的糖瓜,啃一口,香甜而很有嚼勁,濃郁的糖汁直入心底,甜得似乎掉進了蜜罐子里。那年月,物資匱乏,家里糖瓜買得不多,除了祭灶,也就夠小孩子解解饞,這還是大人特別的恩惠。吃著啃著,我手里的糖瓜眼看過半,內(nèi)心卻變得十分不舍,用糖紙重新包了起來,想等到第二天再吃,可以再嘗嘗糖瓜的味道。可過了一會,又實在忍不住糖瓜的誘惑,重新拿出紙包,解開看了又看,舔上幾口,放回去。不一會兒,又拿出來,索性咬上一口,不嚼,放在嘴里慢慢吮吸,慢慢感受那甜蜜的味道……等不到第二天,糖瓜早就被我“消滅”干凈,我的目光,又開始盯著灶王神像前供養(yǎng)的糖瓜。姐姐笑看我的饞相,讓我伸出手去,把一個紙包穩(wěn)穩(wěn)地放在我的手心里。我打開一看,正是姐姐分到的那個糖瓜。原來,姐姐自已舍不得吃,把糖瓜留給了我。我感激地喂姐姐糖瓜,姐姐也只是象征性地咬上一口。再吃姐姐留給我的糖瓜時,感覺嘴里的糖瓜多了一些味道,除了香和甜,還有姐姐的愛和溫暖,吃在嘴里,流溢的都是滿滿的幸福。
如今,歲月遠去了,關于糖瓜的記憶還在,愛,也不受時空的隔阻。品嘗著少時被家人關愛、呵護的幸福,很想像小時候一樣,跟著爺爺祭灶、喂姐姐一口糖瓜,讓愛,淵遠綿長!
三、睡在故土上
世間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在經(jīng)歷世事滄桑之后,還能重回故土的懷抱,與家人團圓一處,共享天倫之樂!而睡在故土上的感覺,天寬地廣,胸藏萬物,亦是另一種享受!
對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故土情懷是一份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情結,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疼痛。多少次,夢回故里,感受溪水長流的溫潤,體會那片少時成長的樂園;多少次,面對異鄉(xiāng)的秀山麗水,卻獨喜記憶中那寸黃土地,固執(zhí)地認為,那才是世上最美的風景……
春節(jié)家家戶戶大團圓,圓了多少游子的歸鄉(xiāng)夢?撫慰了多少人的故土情?相信很多人都與我有著相同的經(jīng)歷和感受。
旅途上,汽笛長鳴,歸心似箭??粗嚧巴饽切┧圃嘧R的風景,離故鄉(xiāng)越來越近,心跳越來越猛烈,激動、不安、興奮、欣喜……
哪怕我只是塵世的一粒砂土,也要固執(zhí)地回歸于故土的懷抱!
“少時離家老大回……”下車那刻,魂牽夢縈的家園就在眼前,那房屋上裊裊升起的炊煙、屋舍門前的狗吠雞鳴,與記憶中的某個場景疊合。那刻,我淚流滿面。
回家了,多么不容易。分別數(shù)載,家鄉(xiāng)越來越好,對我這個從異鄉(xiāng)歸來的人,有著幾分陌生的審視。忽而,我內(nèi)心又涌起一絲酸楚和無奈。
放下沉重的行囊,飛奔于田間地里。往事如一本厚重而豐富多彩的書,一頁頁呈現(xiàn)的,都是成長的經(jīng)歷與美好的回憶。那稻田里摸魚抓泥鰍的快樂,菜地里正月十五偷青的惡作劇,夏天里被我網(wǎng)住的知了,秋季里那如一盞盞紅燈籠似的金桔的誘惑,冬天里頂著寒霜生長在心上的麥苗……是的,曾經(jīng)年少的歲月,少年不識愁滋味,純真的童趣,質(zhì)樸的情懷,不管經(jīng)歷過什么,都美好如初!
家鄉(xiāng)在變,土地還是原來的那一片片土地。嗅著青草的氣息,穿行于少時行走過的那些地方,一種親切的味道,似一杯濃得化不開的蜂蜜水,直入心靈。有故土,才有家的根基與家的幸福安寧。此刻,我的幸福比蜜甜。
跑累了,擇一平坦的草地為床,以天為被,嗅著油菜花的清香,感受著身下這片土地的氣息,看蒼茫遼闊的天空,觀兒時栽種的樹木,從內(nèi)心丈量著與它的距離,欲與之比高。浪漫、唯美、有趣。我多么希望,時光就停留在此刻,心無雜念,沒有塵世的紛擾,任我的心靈與身下的這片黃土地融為一體,做到真真正正的“心底無私天地寬”。
睡在故土上,是種幸福!故土是我的根,是我的心靈棲息地,是靈魂的家園。不管我走到哪里,它始終是我幸福的目的地!
四、盛開在繼母懷里的水仙花
過年與家人相聚,仿佛就是為了年后的離別。年一過,我將回到我那建立在異鄉(xiāng)的家,與故土相隔萬里之遙,山迢迢水長長,來時艱辛,去時感傷。面對離別,愁腸百結,往往欲語流先淚,全沒了重回故土,全家人團圓時的快樂與幸福。
就在這天,正當我要上車時,繼母遠遠地向我招著手,“吭哧吭哧”跑來,她的懷里,抱著一簇怒放的水仙花,濃郁的花香,隨她一路氤氳而來,沁人心脾。
這水仙花是野生的,生長在房后的一片空地上。自我記事起,它們就在那片空地上延綿不絕地生長、開花。每到冬春交替之季,成片的水仙花就地開放,美美的,香香的。其葉,碧綠蔥翠傳神;其花,有如金盞銀臺,高雅絕俗,清秀美麗,潔白可愛,清香馥郁,且花期較長,好像永遠都開不完似的,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少小時,每年花開之季,那片野生的水仙花就是我的樂園,那里蘊藏著我的一個又一個美麗夢想,都與灰姑娘變成水仙花仙子有關。
后來,我在外地求學,每年放寒假回家,首先要看的便是那片水仙花。它們與世隔絕,纖塵不染,就像一片根植于我心的一處凈土。再后來,參加工作,為人婦,為人母,年歲漸老,回家的次數(shù)亦少,那片水仙花,被我珍藏進了心里,但是,每次看見它們,我都有種物是人非的感傷。這次與水仙花們“重逢”,更令我愁思滿腹——由于人為的破壞,那片空地上的水仙花幾乎遭受“滅頂之災”,昔日的繁茂已不再,幸存的幾簇花,零星地散落在附近的溝沿和土坎上,倍顯孤獨與凄寒,卻又倔強地開著一朵朵美麗如初的花,似玉般潔白無暇。
繼母說:“我見你每次回來,都要去看那‘大蒜花’,就給你挖了一堆來,用泥巴包好,你帶回去栽吧,好讓你看個夠?!闭Z畢,露出溫暖而憨厚的笑。原來,繼母并不識得水仙花為何物,只看此花的莖塊酷似大蒜頭,便稱之為“大蒜花”。花是故鄉(xiāng)的花,土是故鄉(xiāng)的土,常看著,勤澆水,也是一份念想,也是繼母對我的念想。我使勁嗅了嗅彌漫在空氣中的花香,淚在眼眶里轉了轉。
溫暖,感動?都不是。牽系我和繼母的,竟是一份深深的情。這情看不見,摸不著,但只要細心,就可以體會到。我想起了家里每頓熱乎乎的滿桌的飯菜都是我愛吃的,繼母變著花樣地做;我上學時所住的那間屋子,不但保留著原樣,還被打掃得干干凈凈;臨走時,我的包里被塞得滿滿的;還有一次,我采回幾朵水仙花,放在窗臺上的花瓶里,細心的繼母,便使那些水仙花常開不敗,香氣四溢……
據(jù)說,水仙花的花語是尊敬!我接過繼母懷里盛開的水仙花,就是將一份深深的愛,從南國移植到北方!
愿您在新的一年里,多出佳作,夢想成真!
愿您的2017更加美好!
祝福朋友新春大吉,創(chuàng)作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