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蘇州
二零零七年五月前我來到了蘇州,記得下車時,司機打趣地說:“到了!下車吧,來到了天堂!”
我因工作的需要來到了蘇州,在沒來蘇州之前,它在我腦海里的印象,真想象成了天堂一樣美好,但來了之后,也有不盡人意之處。
初來蘇州時,最不適應(yīng)的當(dāng)屬伙食,家鄉(xiāng)一直吃辣。在廣東工作時,什么樣的食物都容易吃到,但是在蘇州就沒那么方便。蘇系菜都會加一點糖,就連酸菜也要放糖。我很不適應(yīng)甜食,常為吃飯而憂愁。
雖然有些失意之處,但是與我在其他工作的地方相比之下,還是更喜歡蘇州。
從那時到現(xiàn)在,我在蘇州已經(jīng)居住了五個年頭,突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喜歡上了這里,甚至有些舍棄不下。我時常想在這片“魚米之鄉(xiāng)”的土地上安家落戶,無奈于能力所限,一直未能定下心神來。
蘇州的東南西北都算走過,地理面貌也了解得七八分,大部分的風(fēng)景旅游地也去過,有一些免費的景點也曾去過多次。
比較喜歡去的街道是山塘街,去了多少次,自己也記不清了,每次去蘇州市中心,總是喜歡從山塘街路過。它在護城河外面,離自己居住的地方也不遠,有條件常去,像甪直古鎮(zhèn)和木瀆古鎮(zhèn)就離得太遠了,不方便出行,偶爾也可以去一次,但不能常去。
在長假期的時候,會有許多的游客在山塘街道的石板路上穿梭。這時候最好別去了,如果不嫌擁擠也可以去玩。在那個時候,我喜歡晚上去。
若在平時雙休日的白天去,也是不錯的時間段,雖然人群多,但是不會擁擠,也不會缺少熱鬧。
每次去山塘街都會拍攝幾張相片留念,那里的景致也沒什么可說的,看樓看路,看橋看水,一派古香古色,保存著古貌風(fēng)格。
街道嘛!店鋪有不少,出售什么玩意兒的都能遇著,特別是一些玩具,裝飾品,字畫,金銀,珍珠,首飾等等,整條街都是江南人文風(fēng)土的產(chǎn)物。
來來回回走過了許多遍,我很少去購物,只是看一看,消閑娛樂一番,踏著腳下的石板路,踩踏在石拱橋上,坐在廊廡下聽?wèi)?,仿佛聞到了千年前的遺味。
來到山塘街的朝宗閣前,有一楹聯(lián)入目,左右聯(lián)是:蒼茫歲月教本根葉蕁,千枝源九派;邈遠云山數(shù)閶闔情懷,萬里夢三淮。橫批是:尋根祭祖。
朝宗閣的門首右邊有一株思鄉(xiāng)樹,樹下的石頭上鐫刻著“思鄉(xiāng)樹”三個字。離思鄉(xiāng)樹的不遠處,豎立著一塊閶門尋根紀念地碑石,碑文里記載著明代洪武年間的一次遷徙事件。
讀過碑記之文,心中不由得感慨起來。他們是被迫離家去了,確實可悲可恨,可歌可泣。
然而,坐在思鄉(xiāng)樹下的石頭上沉思起來,自己也相差無幾,迫于生計,奔波外鄉(xiāng),寄居在蘇州幾年了,始終碌碌無為,沒有什么建樹。
幾年了,離家路途遙遠,逢年過節(jié)都未能回家,不能與家人團聚,只能孤燈獨飲,光影做伴,夢思故鄉(xiāng)。
不知道那些來旅游的人群中,有沒有哪個是懷著尋根覓家的情懷來的呢,或許這些過客已經(jīng)有了一個溫馨的家庭,當(dāng)然不必去尋根、尋煩惱。
朝宗閣的后面是唐少傅白公祠,那是為了紀念白居易在蘇州任官時,開鑿了山塘河和修建山塘街的功績。
祠堂里有一尊他的頭像,木壁上掛著一些介紹他的事跡篇章。入祠的門側(cè)也掛著一副對聯(lián):一堤連虎阜,百姓猶思白傅賢;五水匯閶門,千年仍詠江南好。
我在以往不太注重人文氣息,這些年在蘇州住久了,旅游的時間增多了,也就開始注意起來。雖然不太了解白居易這個人,但通過那些文字介紹,也略知一二。他的詩篇在小學(xué)時就學(xué)過,時間久了,記憶也模糊了,來這里旅游一次,便可以復(fù)習(xí)一遍。
于是,又拾起了他的《憶江南》來讀一讀,這里有三篇。
憶江南(其一):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其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憶江南(其三):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fù)相逢?
從這三個篇章里,就一目了然地知道他對江南的喜愛,第三篇寫的是蘇州。第二篇寫的是杭州,我沒有在杭州居住過、生活過,也沒去那里旅游過,未能一飽眼福那里的景致。但是能在蘇州工作,也不遺憾,住了四五年,確實很喜歡。
我喜歡這個城市的綠化,它的柔和之幽美,它的流水之暢通,它的生活之安詳……在這里生活能找到故鄉(xiāng)的影子,有故鄉(xiāng)的親切之意境。
能與白居易的足跡相遇,也是一種緣分吧。他來蘇州為官為政,我來蘇州謀生求財。雖然我們各自為著不同的志向,但相同點也能找得到。
看眼下,同踏在一片道路上。而他的獨善其身之意,我在十多年前就執(zhí)行了。那時候還在學(xué)校里,也因為那么一個“獨善其身”的信條,班主任當(dāng)著全班人道破了。
事情是這樣,當(dāng)時班里的同學(xué)們眾口一心地推薦我去當(dāng)文藝委員,卻被我拒絕了。因此,在那學(xué)期結(jié)束時,班主任還沒有忘懷,在給我的評語里,又濃重地抹了一筆。
現(xiàn)在想起來,也覺得慚愧。步入社會,在工作上也因為這種思想,從來未擔(dān)當(dāng)過什么干部職位,錯失了不少機會。性格使然,在后天又沒能更正過來,罷了!
另外一個相同點,他的愛情不盡心意,我和他一樣,未能和心上人牽手同行,白頭偕老,到現(xiàn)在還是左手握著右手。
不知道自己在四十開外能不能像他一樣,還能與那個“她”相遇碰面。有時候又怕再遇到她,但夢里卻想著她,愁腸盤結(jié)難解啊!或許白居易的不問世事問青山的選擇是一條不錯的出路,何時我也能獨坐青山對禽戲呢!
曾經(jīng)有過的感情已因生活壓力而煙消云散,如今千尋萬覓著另一個眼緣人,卻不知嬌聲倩影在何方!
也曾去木瀆的靈巖山游玩過幾次,帶著一種復(fù)雜的心情去的,一睹西施的機會是不會有了,但是一觀青山的心情還是充足的,散心解悶也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一路上穿過篁林,踩過山石,和同事并肩同行,登向山頂。我們說說笑笑,追追趕趕,打打鬧鬧,在路途中還照相合影,可惜我未存留幾張相片。
游玩回來,在黑夜來臨的時候,失落也在心底爬上了頂頭,順便作詞一首留作紀念吧。詞句如下:《如夢令?靈巖山尋景》館娃宮闕誰建?玩月池水迎仙。山色又青春,伊人幾時出現(xiàn)?佳人,佳人。天堂人間觀遍。
離家羈旅在外地工作,得閑到野外走一走,散散心,消消愁,也是一種非常愜意的活動。山上林中都可以去逛,洞里湖面也可以去游,來了蘇州,總該去淡水湖——太湖走一走,才能滿滿地感受到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韻味。
蘇州的西山是一個不錯的去處,雖然我只在林屋洞里游玩了一次,但是也心滿意足。
那是一個天氣酷熱的夏末,我和室友們一起去的,也正是時候,可以去避暑。那里的景致就不說了,沒看出有什么覺得驚訝的地方,爬山鉆洞在自己小時候都有過了,和其他游客一樣,在那個涼爽的洞里也拍攝了不少的相片留念。
在左拐右轉(zhuǎn)的行走中,不禁想起了故鄉(xiāng)的采礦山洞,一樣涼颼颼的,一樣燈火通明,一樣人聲鼎沸。不過,出入的人們都在流汗勞作,他們可沒像身邊過去的游客這么悠閑自在,暢快甜笑……想著想著,心思便飛到了故鄉(xiāng),仿佛看到了父親戴著安全帽,穿著一身破舊沾泥的衣服,推著滿載礦石的車子在前方奔走。
小時候隨母親去下壟做買賣,總會經(jīng)過鎢礦的山洞,那時候父親也經(jīng)常冒著生命危險鉆進礦洞里去做工??粗麄冃量嗟膱雒?,心里不免酸味泛起。而今父親因采礦時傷了眼睛,被迫歇業(yè)在家。
悵然自失地同伙伴走出了林渥洞,時候不早了,該回去了。于是,又有一種依依不舍在心腸里回轉(zhuǎn),便拙作一首詞留念吧。其詞:《江南好?西山游》西山去,太湖路唧唧。山水亭舟雙橋跨,林屋避暑戀依依。日落轉(zhuǎn)身惜。
我從小就習(xí)慣了爬山。山,對我來說沒有什么新奇的,只有生長在平原未見過山的人們,遇著了小土坡也會張口感嘆幾句。
在蘇州能使我感嘆的地方也就只有園林,不僅是它的匠工精巧,陳設(shè)布置也很具特色,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風(fēng)土人情。
蘇州園林甲天下,這是眾所公認的實事。有幸和幾位同事去了拙政園旅游,那次對我而言,卻是一種奢侈的享受。只可惜是在殘秋時節(jié)去觀游的,除了看那些建筑物,石頭,小橋外,也就只能看池塘和凋殘的荷葉,心里總是覺得少了一點綠色的生機,和紅花的芳香。
進門時領(lǐng)了一份游園地圖,但終究沒有按那份地圖上的指示游行。別人是順時針走,我們卻是逆時針走的。雖然走遍了條條道道,卻也沒有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倒是多了幾縷愁緒,勾起了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生活的彷徨。于是,一時來興,又作了一首詞出來:《長相思?秋游拙政園》亭一休,閣一休。庭院千秋色存留,而今誰睡樓?路轉(zhuǎn)悠,水轉(zhuǎn)悠。殘荷枯枝過客愁。鴛鴦何宿河?
明代的王獻臣在仕途不順心意時筑建了拙政園,不僅耗費了心思去構(gòu)想,還花費了不少的黃金白銀吧。
我想,在他建成之后,總不免要大開筵席慶賀一番,接著便可以開始自己成真夢想的生活,從此逍遙自得,安享閑居之樂。在這里作《拙政園隨想》來說幾句。其句:閑把長卷問古今,醉臥涼石望浮云。尋山渡水覓飛燕,昨去今行捕清風(fēng)。捻管廊廡涂香墨,闔家笑語驚幽林。胡馬羌笛聲不應(yīng),市語喧囂越門聽。
也許在他精心的構(gòu)想之下,也沒預(yù)料到終究會是為他人作嫁妝,若不然他就不去建造此園了。他可能會隨地埋幾根柱子,搭幾根梁,蓋上青瓦,涂上紅漆綠漆,也能恬靜安逸地度過晚年?;蛟S他也會像陶淵明一樣結(jié)廬隱山去,從此隱姓埋名,銷聲匿跡;或許是他不甘寂寞吧,還是要出門去聽聽市語的喧囂。
走過那些樓閣亭堂,又想起白居易的一聲感嘆來:但道吾廬心便足。白居易和王獻臣都有著當(dāng)官的生涯,又都有著各自的隱居方式,他們之中,一個上山去了,另一個卻在鬧市里。
他們在晚年時都有了自己的安身落腳處。也不知自己今后能不能和他們一樣。但愿我能上山結(jié)廬去,最好還是回到故鄉(xiāng)的小山上去,綠樹相伴,與雀對歌,安度晚年。
來到蘇州也沒少旅游過景點,但能給我生活帶來深刻感觸的地方,也就這么幾處。
“往時多暫住,今日是長歸?!边@是白居易總結(jié)他晚居時的一句話?,F(xiàn)在,想一想自己的“今日”,還不能長歸去,也許是我的“往日”還沒結(jié)束吧。
在蘇州生活了五年多,已習(xí)慣了這里的生活,也喜歡這里的生活,只是在這里沒有自己的家,還是客居而已。
現(xiàn)在,我又有一股很強烈的回家念頭,很想立刻起身回家去,但是心里又矛盾了,回去又能做什么呢?我終究不愿回家里去種那一畝薄地,田地太少,一個人都不夠解饑,還有父母健在,一家人怎么過下去呢?
回家后遲早還要外出謀生,如果舍棄喜歡的蘇州,又該到哪個城市去呢?還有丟了現(xiàn)有的工作,又去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呢?如果從這只鳥籠出來,又飛到那只鳥籠去汲水,會更甜嗎?
我不知道!
但心里清楚,不管怎么飛,都是客居他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