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讀黃大榮老師《紅樓夢的文化主題和曹雪芹的精神超越》有感
讀紅樓,從年少時對詩詞的癡迷,十二釵的喜愛,到后來延至每個人物每處場景,納入人性范疇思考;不僅是自身審美的提高,更是對生命深入體察,對作者包容心胸敬畏漸深的過程。生活中不會有人和我談紅樓,即便有也是影視劇那點邊角料或胡猜亂疑之類,觸及不到那片孤獨的海域,所以我常緘默以對。曹侯寫紅樓是有情的,他淚下,我亦淚下。但兩百多年來人們一直在那爭吵不休,褒這個貶那個,極盡揮拳漫罵、斷章取義之能事,以至于有人和稀泥以彰顯自身寬容和偉大,實是另種冷漠。均未從高處出發(fā),找出源頭活水,做出全面理性分析,糾纏的多半是一句半句,表面上的零碎,說的是紅樓,實是自己的那點心思。
看老師的文,感觸頗多,有豁然開朗之感。老師行文風(fēng)格自是與我不同,老師尚理,抽屜學(xué),分門別類,各就各位,冷靜之劍直插內(nèi)核,多有驚人之語,這點和曹侯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我喜從感性溫暖處入手,娓娓碼過,于事物推進(jìn)中展開。然有些東西是需要比較的,沒有比較便不知自身思維的紊亂和一些帖子的單薄,以及個別大師的想當(dāng)然。老師能把每個人物歸類上升至哲學(xué)的高度是了不起的,沒有對歷史、對文化及宗教的深入研究,沒有自身獨立的精神之光,思維體系的嚴(yán)密構(gòu)建以及幾十年的苦心積累是做不到的。所以說閱紅樓,功夫往往在書外。
很同意老師的一些定位。如寶釵是儒家文化的活化石,一語中的,標(biāo)題就很好,非常人可想見。且抽絲剝繭,深入闡述,讓讀者服膺。寶釵是個鮮艷的女性,也是全書塑造得最為成功飽滿的形象,最像人的一個人,秉正邪兩賦而來。這樣的話,在不同的場合,不止一次聽老師提及。所以我理解老師對這個人物的珍愛和把她放到第一節(jié)的緣由。沒有寶釵,紅樓的分量將大打折扣,甚至不叫《紅樓夢》,她代表的是最悲劇一夢。她的典型性無人取代,亦是儒家文化的幻燈片,一個具體活動的帷幔,亦老師說的“文化模型”。寶釵的行為純屬自然,自己并無意識,且自以為充滿正氣和深入骨髓的正確,這點是最可怕的——黃老師稱之為“內(nèi)實化”。也正是這種不知不覺的侵蝕,使之喪失了一個少女應(yīng)有的柔美天性和浪漫情懷。寶釵等級觀念極強,這點和探春有點相類,在對金釧,香菱身上多有體現(xiàn)。她所維護(hù)顧忌的多是她所處的階級利益,而不是寶玉眼中平視的世界,這是他們最大的差距和隔閡。階級一詞曾很敏感,已被很多人不屑,這也是一種狹隘的誤區(qū),無非來自過往經(jīng)驗,而非歷史全局的縱觀。那個時代是有階級的,人是可以買賣的,主流文化也一直為其服務(wù),所以我們不能把人物單獨抽離,放至今之環(huán)境演繹。也因此,我對一些調(diào)侃、假設(shè)、娛樂化的論調(diào)深為反感,說寶玉娶此納彼,皆是臆想,不僅是對書中女性之褻瀆,更是對《紅樓夢》的玷污。釵黛之間,也不可武斷喜這厭那,諸如比其美丑等等,皆非學(xué)術(shù),而是無用功。作者意在書寫人性精神之光輝,獨立自由之個性和愛之情懷,顏值在里面退居其后。講漂亮夏金桂之流皆不差,寶玉曾找王一貼求妒方,王道士亦風(fēng)趣。此皆作者有意之筆,意在言心病難醫(yī)。也是作者成熟后,回思來時之路,從皮囊到精神的回歸。
老師對寶玉夢魘之說的論述,深以為然。原文:“他夢中吐露的真言,只要‘木石前盟’,不要‘金玉良緣’,作者特意安排讓寶釵一個人單獨聽見。這既是對寶釵明確直接地排斥和回絕,又是對她自尊和情面巧妙地呵護(hù)?!崩蠋熯@里闡明兩點:一要直抒胸臆,當(dāng)面回絕;又要巧妙掩護(hù),保其尊嚴(yán),作沒發(fā)生狀??梢娎蠋熒钗蹲髡咭黄嘈?。但若想統(tǒng)一這兩點非易事,怎奈曹侯棋高一著,場景易至夢中,不僅符合寶玉的性格,也是《紅樓夢》中奇夢之一,可謂神來之筆,乃全書精妙含蓄之處,也是作者的玲瓏手法和老師說的藝術(shù)需要。此處,曹侯有意為之,讓寶釵故意聽到,意在直接表態(tài),徹底打消其念頭。我亦論過此節(jié),說過可以想見寶釵當(dāng)時的尷尬。前面清虛觀打醮,寶黛為金玉之說已然鬧過,寶玉砸玉,等于向全府公開宣布自己的愛情選擇,寶釵臉上掛不住,才唯一一次失態(tài),也就是丫鬟靛兒,借扇雙敲那一回的故事。但后來寶玉挨打,她又讓鶯兒把玉絡(luò)起來,實在是不甘心“金玉良緣”的流產(chǎn)。三十六回應(yīng)該是個分水嶺,寶玉表明態(tài)度,寶黛之間波瀾漸息,不再猜疑,關(guān)系趨于平緩美麗,金玉良緣亦隨之悄聲匿跡。也就有了38回的釵黛合一論,實是假象,真實的情況是寶黛心意已明,相互默契,不再為金玉之說累心,黛玉對寶釵自然友愛起來,薛姨媽也隨之收斂,不再廣為散布流言。讀紅樓我喜從人際關(guān)系著手,也就是血緣姻親的遠(yuǎn)近和復(fù)雜性。拋開大環(huán)境,這在哪個時代都通行,也好定位她們所處之位置。黛玉寶釵皆客居,但關(guān)系不同,黛玉屬夫家這頭,是賈府的外孫女,系賈母千里放船派人接來,王夫人即便內(nèi)心不悅,面子情也要過得去。賈母活著,黛玉就有最大的保護(hù)傘,五十七回,作者曾借紫鵑之口明白昭示。寶釵和薛姨媽那就遠(yuǎn)多了,住不住都是別人一句話的問題,故不得不謹(jǐn)慎。所以同回薛姨媽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意是每每想疼黛玉,只是不好帶出來,怕別人說老太太疼,她們也洑上水來,可見薛家在賈府的小意。
老師觀點鮮明,不拖泥帶水,這是我欽佩的。比如說:“薛寶釵的道德面具、生存策略和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認(rèn)同與恪守,是以自由、尊嚴(yán)、個人權(quán)利和審美情趣的自我犧牲為代價的?!边@話,有些人可能聽著刺耳,但確實如此,切中要害,也是讓人一大痛心處。一個花朵樣的美麗少女緣何自我禁錮,這正常嗎?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又是什么?這個單誰來買?這也是曹侯不斷思考的問題。我們不喜歡的不是寶釵,而是她背后那些看不見、無形中影響她的東西——不合理的文化。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有其表面堂皇實為糟粕的一面,這是毋庸置疑的。老師多有引用和精彩尖銳的闡述,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钡?。寶釵便是深受其害者,這也是她和寶玉說不到一塊的原因,不同的文化認(rèn)同造就的結(jié)果。老師句中提到“尊嚴(yán)”二字,最為贊同,我亦說過。寶釵何來尊嚴(yán),誰給過她尊嚴(yán)?自家有房子不住,非要居別人家;不喜戴首飾,偏要掛著個沉甸甸的金鎖,等著人家的玉來配,自己母親還廣布輿論,大有推銷之嫌;年齡最大,偏偏不嫁,別人訂親的訂親,出嫁的出嫁,自己干巴巴地等著;明知道人家砸的不是玉,是金玉良緣,還得裝作渾然不覺;人家噩夢中都在叫罵,想擺脫金玉一說,自己還能自我感覺良好嗎?黛玉譏諷倒在其次,連自己的哥哥急了也拿此話堵她的心。三十四回她哭了,是她書中唯一一次落淚,為什么?因為戳到了痛點,金玉良緣是她的痛點,是她寄人籬下,倍感屈辱,極其沒有尊嚴(yán)的由來。只是曹候說得含蓄,有時候使點障眼法,背面敷粉,正話反說,也就是老師一再提到的“春秋筆法”。她是臺機器,按部就班做著該做的一切,這里請安那里問好,姐妹間也要適時閑話,燈下趕針黹,想著這,顧著那,這個不可以讀,讀了移性,那個不能戴,從簡才是。她說的做的都是正確的,沒人駁得了,但這些是她自己的思維嗎?還是當(dāng)時的道德準(zhǔn)繩千人一面的主流的東西?她自己的心底熱情,生命之火呢?
曹侯寫她內(nèi)心是復(fù)雜的,不乏憐惜呵護(hù)之情,亦想保其尊嚴(yán),下筆慎之又慎。我曾說過金玉良緣系人為炮制,是書中假中一大假。玉本一假,和尚道士變的魔術(shù),混人肉眼而已。石才是真,沒玉咋來金,皆是杜撰。紅樓夢是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脫離那個時代,故事人物便不成立,盡管人性是不變的,但人性也是有彈性的,環(huán)境可以改其長短,亦可游走于善惡任意一端。
所以寶釵是被割裂的,容貌思想嚴(yán)重分離。老師有這樣一段話:“‘任是無情也動人’,是曹雪芹對她的詩意的概括。他把她的‘無情’和‘動人’都寫到了極致,把‘動人’對‘無情’的遮蔽性也寫到了極致。”這里用了遮蔽二字,亦點穴之筆。所以高大上的東西不管如何迷人,都是不經(jīng)推敲的,一旦遇到考驗就會露餡。金釧是四大丫鬟之一,與寶釵素日一定人情不薄,人生最大莫過于生死,但為開脫安慰其姨媽,竟生出失足落水這樣的臆想,大有歪曲事實之嫌。若推及平兒、鴛鴦、襲人等身上,她是不是也會如此,真不可深想。寶釵平和的是外表,堅硬冷漠的是骨子,也是兩千多年儒家文化在她心里安營扎寨的結(jié)果。我們說的是寶釵,實是瘤。歷史和文化相鋪相成,需在一個節(jié)點上,反之就會碰撞,只是那個年代還不明顯,隱蔽在一些瑣碎中,大觀園這樣的清靜之地,亦難免。所以老師說,金釧事件是“曹雪芹寫薛寶釵,不僅精心描繪她美麗的道德外衣,也不惜時不時給于它無情的戳穿。最‘狠心’、最‘殘酷’的一筆?!钡赖峦庖隆⒋链?,這些詞語看似冷酷,實至情,亦是真實的寫照,有一針見血之妙。
老師還談到寶釵中性化的問題,屬首次聽說。寶釵嫵媚端莊,美麗動人,盡人皆知,但就是沒女性之美,也就是羞澀天真之態(tài),這是很多讀者都能體會到的。究其原因,應(yīng)該是儒家文化的圍剿和自身不自覺的殺滅。情字最美,故最后有情榜。有情方為人,才能煥發(fā)出人性的光輝,這才是最主要的。此外,老師的春秋筆法和眼光之說也深以為然,只是我永遠(yuǎn)不可能達(dá)到這樣的理論高度和清晰認(rèn)知。我曾為自己小書寫過后記,雖凌亂,其中亦談到視角問題,也可作寶玉、寶釵區(qū)別論的淺顯認(rèn)知——
“紅樓是禪意的,每一枝花都在該在的位置,那里的人更真實更人性更像人。曹侯不是佛,無需端坐蓮臺,俯視人間。他是人,活生生的人,是享盡富貴也歷盡苦難的人。他以眾生的目光寫就了這本書,而不是某一人局促狹窄的視角,這是一個千古的突破,也是一種人性偉大的回歸。什么是禪?是茶道、香道、花道?不!那只是表象。靜室焚香,虛窗品茗;插花清供,布衣粗服,這只是一種個人修為或姿態(tài)。真正的禪是在大紅大綠,鑲金裹銀的背后依舊有著一顆平和溫?zé)岬男?,依舊有著一雙干凈平視的眼睛,這是最難得的。寶玉做到了,曹侯做到了,所以他們才是最真實的佛,所以紅樓是一部兼具包容性和悲憫性的書,這才是它散發(fā)出來的獨特氣質(zhì)和魅力所在。不管是尖利的、說教的、隔路的、愚鈍的、野心的、勢利的、淫蕩的都是親切可愛的。他把女性作為一個人格的載體來對待,給予了最高的尊重;他把那些庸常的小人物,給予了土地般的親切和冬日暖陽樣的光澤,這是最可貴的。”
寶玉的眼里是沒階級的,他用一種清澈自然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反思所處文化背景,在儒道釋的圍墻里不斷穿行。曹雪芹曾在書中再現(xiàn)自己認(rèn)知的全部過程——老師這篇文章的第四部分有細(xì)致的論述。曹雪芹是先驅(qū),是那個時代最早的覺醒者,這無關(guān)政治,是人性的自覺和光芒使然。就像胡適開創(chuàng)白話文之光,蔡元培第一次到北大出任校長,對校役那深深一躬,代表的不僅是自身修為,更是一種文明的進(jìn)程。他們均走出國門,受西學(xué)影響,而寶玉居于籠中,卻早于兩百多年前就開始反思傳統(tǒng)文化,能說他不偉大嗎?所以那些不喜寶玉,說他好色,女性化,不喜讀書者,皆是一孔之見,偏頗之論??梢哉f,誰在那個年代,有他所處的環(huán)境都會比他色。他的性別意識在那個男權(quán)社會,是作者故意模糊掉的,成為一種文化符號的代表。老師文里有更精彩的論述,這里就不累贅。說他不喜讀書,要看讀什么書;如果承認(rèn)寶玉是作者的最重要的原型,他不讀書,焉有《紅樓夢》的問世,又怎會出口成章,有獨立之思維,只不過他讀的是自己喜歡之書——大觀園內(nèi)的禁書,燒的是他眼中的垃圾。所以他和寶釵的思想是完全不在同一層面上的。他排斥儒家,迷過道家,走向佛家均未找到精神出口,最后回歸現(xiàn)實,開創(chuàng)自己的文字世界。在老師后面的章節(jié)《賈寶玉的出走和歸來》里,有更深更全面的闡釋。
另外喜歡老師的切割說,也就是曹雪芹對男女關(guān)系的理解——愛情、婚姻、性的獨立劃分。寶玉最早的性是給襲人的,那時只有十一二歲,屬生理需要;他的愛情是給黛玉的,純屬精神契合,并無性;他的婚姻是給寶釵的,有性無愛,連對襲人那點親近感都沒有。所以說寶釵是悲劇中的悲劇。
老師打破常規(guī),用文化的視角定位里面的人物,是可貴的。寶釵是儒家文化的載體,黛玉是道家文化的載體,另一種文化符號的代表,有著大自然的深邃之美,屬沒污染之水域。老師稱黛玉為精神女神,觀點敞亮,強過那些粘皮帶骨的評論不知多少倍。我也曾無數(shù)次贊美過黛玉,認(rèn)為她是一個偉大的女性,足可以經(jīng)受得起時間的檢驗,她和寶玉與別人的區(qū)別所在,是身上永遠(yuǎn)閃爍著人性中最溫暖最動人的光芒。
老師還有很多深刻精辟的論述,比如超越,比如舌頭論等,我不能一一復(fù)述。很榮幸諸多觀點能和老師同聲同氣,尤其在金玉良緣和釵黛的認(rèn)知上,只是老師更系統(tǒng),層次更高,講得更透徹些。老師半輩子癡迷紅樓,多年嘔心,大量書外的準(zhǔn)備,著成三十萬字《紅樓夢尋》一書。從一些無畏的爭論和探佚中跳出來,高屋建瓴,用儒釋道文化的視角重新解讀紅樓,而不是自身狹隘的一己之光,是難能可貴的。不僅開創(chuàng)了紅學(xué)的新局面,還梳理了一些紅學(xué)界紛亂吵鬧的問題,為一些爭論找到了理論基礎(chǔ),亦即問題源頭。
這本書我只是讀了導(dǎo)論和一二部分,還未及深讀全文,已知其浩瀚博大。感謝老師的饋贈和信任,尚沒問世,便讓我先睹為快。能和老師交流紅樓這樣一部喜愛的書,是幸福的,時光也有了它具體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