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老李
當年我在西安東郊某開發(fā)區(qū)里打工,老李是管委會的黨政辦主任,常來公司安排事情,從此便認識老李了。之后我倆都離開了那里,但仍然聯(lián)系著,且比先前更加密切,多年來成了好朋友。
老李比我年齡稍大,雖是工科出身,又在國企里負責過宣傳,從開發(fā)區(qū)管委會跨出后便正式成了體制外的自由人。這些年里,硬是憑著豐富的企劃經驗和勤奮,更是仗著耿直的性子和熱情積累了人氣,在傳媒界做得風生水起。說老李做傳媒,先從DM雜志再到企劃方案加執(zhí)行。近年西安周邊的鄉(xiāng)村旅游項目,從方案到實施的過程中都有老李的智慧,且將方案都寫到了甘肅寧縣(義渠古國)。僅圍繞鄉(xiāng)村旅游的書已正式出版了幾部,我也被他邀請幾次成為寫手。老李的理念是有了項目,邀朋友一起做。于是在老李多次召集的選題會,任務分解會和采風活動中,還結識了更多愛好寫作的朋友。這些人雖沒在文化界新聞界,但有硬東西存世,在社會上很有影響。久之老李的角色演變成召集人,一呼百應,這些人有經濟專家、教授、企業(yè)家、學者、作家等。我發(fā)現(xiàn)老李這人很有特點,用人之長而容人之短。他說人都有很多毛病和別人不解的習慣,但我只看人的長項,這樣朋友才能處久。也是,就這寬容包容的風格,便很吸引人。和老李及他的朋友們在一起,真正的無拘無束,不分什么位尊位卑,官大權小錢多錢少等。老李總說,你再官大再款大與我何干,我是打工的,只看友情,只管把事干出來。其實老李對朋友之情看得還是很重的,逢年過節(jié)都是要表述心意的。他所在的媒體置換的糕點茶葉等屆時送到的。這么堅持著不忘友情已多年了。老李做人厚道,合作過的客商、朋友,他會記在心上,不會因為用不著了就順勢忘了。
與老李相處時間長了,來往也多,我發(fā)現(xiàn)他樂在吃累、吃虧,有些方案策劃費了力氣是幫別人白勞動的,加班加點趕寫幾萬字的方案等。但老李說,一是自己愛寫,二是自己的勞動付出別人是會知道的,來日方長。故他總是樂于給人幫忙,沒銀子的活也多,老李都應下來去干。從不計較得失,對于一個打工者,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老李這人從不報怨別人,也不跟自己較勁。與人打交道,向來都是不卑不亢,業(yè)務中總認為是互利互惠的,我用勞動成果去換酬勞,并非誰求于誰。遇事別人幫了謝人,別人沒幫則以為緣份交情未到或別人力不從心等,也感謝人。老李的心態(tài)一直平和,雖然有時為趕某個策劃方案而晝夜苦干,但過后則會自己調整狀態(tài)或隨心翻閱些雜書或進山換個環(huán)境等。能這么自在的活在當下,實乃一種大智慧。
老李名戰(zhàn)民,長安區(qū)人。老家的村子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面臨搬遷,這里有他的鄉(xiāng)愁。老母去世后,老李發(fā)動家族人以緬懷母親述寫家風為主題,結集一部大書。在這本書中,有老李的親情,鄉(xiāng)情。許多人讀后都說感人心旌。
每次與老李見面交談之后,都很愉悅。在老李這般寬厚的人面前,生活中的諸多煩惱和糾紛都是茶壺里的風波和不上書的一地雞毛。滾滾紅塵中,有老李這位儒雅之士,總讓我感到純真的友情的可貴。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朋友老李,讓我在喧囂的都市中覓到了一片久違的寧靜和溫馨。這正是當下這個社會所缺少的一種精神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