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韻國學征文】《三字經》對現代幼兒教育的作用和意義(雜文)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具有廣泛影響的幼兒啟蒙教材,相傳它的原創(chuàng)作者是南宋的王應麟,《三字經》是一部集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于一體,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爐的幼兒啟蒙讀物,全書380句,正文共計1128個字。《三字經》采用每句三字且押韻的方法,便于幼兒熟記背誦,在千余字的書中,最大限度了涵蓋了歷史、地理、自然、人倫等知識,是一部適合幼兒的識字教材??v觀整部《三字經》,全書提及的“經書”有18種,“子書”5種,“史書”22種。幼兒通過對《三字經》的基本理解,可以對我國的歷史、地理、人物、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且能理出一條閱讀中國古籍的線索,對他們了解我國歷史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敝苯右妹献拥男陨普摚瑥娬{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將先天的“性”與后天的“習”聯系起來,認為幼兒在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上是沒有多大區(qū)別的,主要是后天的教育、學習和環(huán)境的影響才使他們顯示出差異,所以“茍不教,性乃遷?!?,也就是說如果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或孩子不接受教育,人善良的本性就容易變壞,甚至誤入歧途,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字經》中“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边@幾句話與民族英雄岳飛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庇挟惽ぶ?,強調幼兒學習對一個人的發(fā)展尤為重要。用當今學前教育的觀點來分析這個觀點,幼兒期是一個人發(fā)展的關鍵期,語言、認知、創(chuàng)造力等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同時也是幼兒發(fā)展的敏感期,他們的感官、自我意識發(fā)展迅速,因此早期教育對其一生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向我們簡述了一個望子成龍的母親在教育孩子時的用心良苦以及環(huán)境對幼兒成長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孟母三遷的目就是為孟子選擇一個適合孟子學習的環(huán)境,通過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對今天的幼兒教育也有很大的啟迪作用:環(huán)境存在教育性,并且是潛移默化和長期的,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物質和心理環(huán)境對幼兒的成長與教育起著重要作用。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一生的導師,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中國古代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tǒng),這在《三字經》嚴父慈母的教子事例中都可以得到體現。“養(yǎng)不教,父之過?!薄ⅰ案]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遠揚。”等。體現了家庭教育對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巨大的,外國學者馬斯格雷夫曾經表示“家庭的影響常常比學校更強些,在幼兒年幼時,情況尤其如此。”?!度纸洝分赋隽思议L在教育子女問題上的責任和義務,父母應該承擔起對子女成長的教育,包括智慧的啟迪和為人的引導,這種思想觀念現在仍然值得廣大家長學習和借鑒。
《三字經》重視教師的作用,并指出“教不嚴,師之惰。”,即如果教師不嚴格要求幼兒,只是例行公事、敷衍了事,就是教師的失職。《三字經》作為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啟蒙教材,不但提出了幼兒教學的主要途徑,還滲透出一些至今仍然實用的幼兒教學原則。比如《三字經》“教之道,貴以專?!敝兴傅慕逃袃蓪右馑迹阂皇墙逃?,二是受教育之教?!敖讨馈敝械摹敖獭卑ǖ赖陆逃椭R教育兩層意思。“貴以?!敝械摹皩!卑v向和橫向兩層意思,縱向的意思是“教”是終身的,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淺嘗輒止;橫向的意思是要有一種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識的獲取。認為學習是一種生命的過程,必須一心一意地去經歷。關于讀書的方法,《三字經》主張“口而誦,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不僅闡述了“心到、眼到、口到”三位一體的有效讀書法,還強調讀書必須朝夕用功,持之以恒,才能學有所成。
《三字經》中“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名句讀”。強調幼兒學習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循序漸進是幼兒必須講究的學習方法?!盀閷W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敝赋鲎鰧W問,讀書求學,必須打好求學初期的基礎,只有在學完基礎知識的《小學》以后,才能學習較為深入的《四書》?!靶⒔浲?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即只有通曉《孝經》,熟知《四書》之后,才能開始學習更為深奧的《六經》?!度纸洝氛J為教育如同萬物生長一樣,是自然發(fā)展的過程,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有其連貫性。因此學習既不能間斷,也不能急于求成。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至今仍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和總結。
《三字經》中,“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告訴我們幼兒具有很強的觀察和模仿能力,家長、老師、同伴、偶像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幼兒的模仿對象。《三字經》號召和鼓勵幼兒以刻苦學習的古代先賢為榜樣,學習他們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品質。雖然現在各種條件好了,不需要幼兒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學習,但古代先賢發(fā)奮學習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德,仍然值得現代幼兒學習和弘揚,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和現實作用。
《三字經》中,采取正面教育、鼓勵為主、榜樣故事等方法將日常人倫、生活常規(guī)等必備的道德品質展現出來,明確提出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強調道德行為訓練要從小做起,要求幼兒在年少時,就應親近明師,交結賢友,學習禮儀。弘揚了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道德人文主義精神,以“仁、義、禮、智、信、中、和”為基本范疇的價值觀以及勤學、力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度纸洝纷鳛橐徊繂⒚山滩模粌H在道德教育上影響了幼兒,而且影響到整個社會。
《三字經》為了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互相謙讓等傳統(tǒng)美德,列舉了“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钡裙适?。家境貧困的平民子弟黃香,自小就十分孝敬父母,夏天為父親驅蚊扇扇、冬天為父親暖被,在對父母盡孝的同時發(fā)奮讀書終成大器。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做了大官的黃香仍然對父親尊敬愛戴。孔融的例子大抵也如此,強調兄弟之間互相禮讓,這正好符合了當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钡牡赖掠^念。作者通過這樣的例子向幼兒傳達:無論出生貴賤、年齡大小,都應該孝順父母、善待兄長。
《三字經》堪稱中華文明的縮影,它用了很長的篇幅勉勵人們要朝夕勤奮學習,列舉了孔子曾向七歲的項橐請教;東漢的孫敬“頭懸梁”;戰(zhàn)國的蘇秦“錐刺股”;晉朝的車胤“橐螢”,孫康“映雪”;西漢的朱買臣“負薪”;隋朝的李密“掛角”;共計列舉了十七位歷史名人的史跡,這些歷史名人勤奮好學的感人事跡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刻苦攻讀,發(fā)憤圖強。《三字經》中列舉了諸多古人勤奮好學的例子,告訴幼兒應該怎樣去學習,以什么樣的精神去學習。即無論家境貧富、無論年齡大小、無論男女都應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并語重心長地教導幼兒“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只要勤奮學習,總會有所收獲。嬉戲人生、虛度光陰將一事無成。希望人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持有一種戒懼之心,時刻牢記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時刻以那些奮發(fā)圖強的古代先賢為榜樣,這種學習精神現在依然值得莘莘學子推崇和學習。
《三字經》認為“經子通”方可“讀諸史”,提出了歷史教育的前提是熟讀儒家經典。以此為基礎,才能把握比較可靠的標準,分辨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善、惡、功、過,判定哪些是我們應該吸取的經驗,哪些是我們應該警惕的教訓。否則,在讀史的過程中容易迷失方向?!度纸洝酚嘘P歷史教育的目的,主張以古為鑒。從歷代治亂記載中了解歷史發(fā)展的興衰變化,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從而達到“鑒古知今”的目的?!度纸洝返倪@種觀點,對于現代教育仍然具有啟發(fā)作用,與我們今天所倡導的“資世育人”的教育目的相輔相成,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字經》主張“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實錄”是指每個朝代編纂的編年大事記。一般來講,“實錄”應該是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是相對比較真實可靠的資料。因此,歷史教育要參考、使用用實錄來講真實的歷史,這樣才能博古通今。歷史教育對個人而言,可以以史為鑒,聯系現實,服務于人生。對一個民族而言,可以增強民族意識,經世致用,服務于社會和國家。對人類文明而言,可以傳承歷史,延續(xù)文明;汲取前人的智慧與教訓,造福人類。
《三字經》主張在讀諸子百家的著作時應“撮其要,記其事”?!度纸洝妨⒆阌诋敃r教育教學實際提出的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法,現在仍然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習和借鑒,尤其是其具有“選擇性的學習”觀念,對當代教育依舊有引導和啟發(fā)作用?!度纸洝酚嘘P學習的態(tài)度,用了近200字的篇幅,列舉了古人勤奮好學的例子,告訴幼兒應該怎樣去學習,用什么樣的精神去學習。即無論家境貧富、年齡大小都應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并語重心長地教育和告誡幼兒“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只要勤奮學習,總會有所收獲。嬉戲人生、虛度光陰將一事無成。希望人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持有一種戒懼之心,牢記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那些奮發(fā)圖強的古代先賢為榜樣。
《三字經》有關歷史教育的內容,主張“考世系,知始終”?!度纸洝酚昧私姆种坏钠?,概述了自三皇五帝以來數千年的歷史演變,既有朝代的更替、統(tǒng)治時間的長短,又有中國歷史的分合、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介紹,同時也傳遞出作者對歷史的見解與評說,非常詳盡,讓人受益非淺。
歷史教育對個人而言,可以以史為鑒,聯系現實,服務于人生。對一個民族而言,可以增強民族意識,經世致用,服務于社會和國家。對人類文明而言,可以傳承歷史,延續(xù)文明;汲取前人的智慧與教訓,造福人類。當代思想家任繼愈先生認為“史學關系到國家的存亡”,“是國家興亡之學,民族盛衰之學”,必須重視歷史和歷史教育工作。然而,由于近年來人們在教育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實用主義以及歷史學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當前歷史教育所面臨的形勢異常嚴峻。
《三字經》編纂于7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經歷了元、明、清卻經久不衰,在中華民族古今燦若群星的啟蒙教材中,仍能獨領風騷,倍受海內外教育工作者的青睞,成為流行時間最長、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啟蒙教材,其豐富廣博的內容和編纂形式,仍然值得當今幼兒教材編纂者借鑒。
《三字經》的語言比較通俗,比《千字文》通俗很多。除了個別句子之外,沒有牽強附會硬湊字數的毛病。從句法上看,可以說得上是靈活豐富,包羅了文言里各種基本的句式,既有訓練幼兒語言能力的作用,又使全書的句子顯得有變化,樣式多,不枯燥。其次,啟蒙教材的編寫主要目的是讓幼兒識字,《三字經》每句三字的編排強調熟讀成誦,反復吟誦,這種語法有助于幼兒加強記憶。而且幼兒在背誦的過程中可以將教材的押韻、平仄,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聲韻之美體現出來,便于幼兒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自然地獲得了知識。
《三字經》和《千字文》、《百家姓》一起共同組成了古代幼兒識字教學的啟蒙教材?!度纸洝凡粌H僅局限于我們今天所理解的識字課程,《三字經》在內容上包羅萬象,諸如為學態(tài)度、讀書方法、倫理道德以及名方實物等等。2007年在寧波召開的《三字經》研討會上,眾多學者達成一致:希望通過對《三字經》的研究,深入思考如何用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來加強青少年道德教育問題。
《三字經》雖然篇幅不長,但內容卻十分豐富,涵蓋極廣,堪稱初等百科全書。清人紫巢氏在為《三字經注解備要》作序時,稱它為“一部袖里《通鑒綱目》”。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提到此書時說:“《三字經》可不簡單,雖是啟蒙讀物,可是書中的知識,自遠古到現代講了一遍。這真是一部最簡明扼要的“中國通史”。而且用韻文寫成,可以朗誦,便于記憶,真是一部好書?!濒宀澾@一說法,被古今中外所公認。1990年《三字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幼兒道德教育叢書》之中??梢哉f,《三字經》稱得上是幼兒啟蒙教材中的一朵奇葩。
《三字經》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科學發(fā)展水平對蒙童所設定的學習內容是比較全面的。涉及德育、數學、文化、氣象、地理、天文、農業(yè)、牧業(yè)、心理、音樂、倫理、歷史等眾多的學科。按照《三字經》羅列的教育和學習內容進行教育和學習,必然使學童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掌握較全面的知識。
在現代社會,很多獨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懂得父母的辛勞,不理解生活的艱難,一味的貪圖玩樂享受,吃好的,穿名牌,只知道讓父母照顧,卻不知道分擔家務,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孝敬父母、友愛他人等傳統(tǒng)美德在這些小皇帝、小公主身上消失殆盡。因此對這些幼兒進行孝悌教育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勢在必行。通過讓幼兒分享孔融、黃香的故事,讓孩子的心靈接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洗禮,這往往比有聲的教育更有作用和效果。讓幼兒在生活中了解父母的辛勞,懂得孝親敬長光榮,慮待父母可恥,知道古今孝親敬長的美德;在道德情感上,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感恩之情,關心體貼父母;在道德行為上,培養(yǎng)幼兒謙虛禮讓,互敬互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