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鱔”好食
在鄉(xiāng)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雞肉蛋面,不如火里燒黃鱔?!崩霞业乃锸a(chǎn)野生黃鱔,每到盛夏,它們便開始活躍起來,在泛綠的稻苗底挖了很多巢穴,躲在里面茁壯成長。此時的黃鱔肉質(zhì)肥美,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若是用火燒來,更是人間絕味,我們一群孩童便日夜捕捉,樂此不疲。
黃鱔又名鱔魚,體細長呈蛇形,喜歡在多腐植質(zhì)淤泥中鉆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穴覓食。老家水田星羅棋布,水美土肥,是黃鱔的絕佳生存之地,也是我們童年時期的“戰(zhàn)場”。每到夏天,大人們剛插完秧,黃鱔便急著鉆了許多洞,我們也顧不得要糟蹋誰家的秧,只把鞋一脫,褲腳一挽,高一腳低一腳地踩到了洞穴旁,先靜靜地觀察旁邊的出口,以免慌亂之中縱“敵”逃竄。待把握了“戰(zhàn)場”詳情,便用一根指頭,慢慢地順著穴道向前,只一會便在另一個出口露出了一條尾巴,這時只需再加把勁,黃鱔便整個暴露在我們的視線之下,由于黃鱔體滑,我們每個人都已練就了過硬的“龍爪功”,指頭彎曲,中指形成一個扣,狠狠地向黃鱔上半身扣下去,便緊緊地鎖住,任其掙扎也不會松動絲毫。
夜間我們也從無睡意,剛吃過晚飯,便準(zhǔn)備好電筒、膠桶、竹夾、水鞋,約上小伙伴開始了新的“征程”。夏季的夜蛙聲一片,各種昆蟲也不甘寂寞,而此時我們卻格外的安靜,順著一條條狹窄的田埂,電筒像獵豹的目光,一寸一寸地搜尋著獵物,只見水中有異動,便迅速用夾子死死地夾住,直到放進桶里才松一口氣。有時覺得田埂上不過癮,便脫掉鞋子在田中縱橫馳騁,收獲自然頗豐,但若遇到水蛇,或者被田的主人發(fā)現(xiàn),我們便關(guān)掉電筒,趁著月色快速上岸“逃命”。
抓到的黃鱔自然是要犒勞自己饞了很久的胃。先將黃鱔殺好洗凈,若是烹炒,就用堿粉泡一會,去除其腥味后切成小段盛在盤中,同時切好酸辣椒、姜、蒜,準(zhǔn)備好酸菜,將柴火燒旺,讓油翻滾,然后倒入準(zhǔn)備好的著料,再倒入黃鱔爆炒,最后加入酸菜、調(diào)料,稍后便出鍋上桌,此時香氣滿屋,讓人垂涎欲滴。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火燒黃鱔,先用石頭將殺好的黃鱔捶扁,洗凈后放入碩大的菜葉中,再涂勻鹽、味精,包好后放入正旺的柴火中,幾分鐘后便可取出,打開燒焦的菜葉時,香氣迅速鉆進鼻孔,刺激著味蕾,我們便細細地嚼,慢慢地享受這人間美味。
時隔多年,老家的水田都打過除鱔藥,黃鱔越來越少,如今水田都已改成了旱地,抓黃鱔更成了童年的記憶。但只要我回家,總是不會甘心,若是夏天,晚上總會打著電筒在田間轉(zhuǎn)幾圈;若是冬天,總會拿著小鋤到田間搜尋一翻,不為再有收獲,只為那段曾經(jīng)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