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永遇樂】毛拉的秋天(征文·散文)
我站在清凈寺的門外,抬頭仰望著頭頂上的石頭穹頂。千年已過,可穹頂上若隱若現(xiàn)的阿拉伯文,仍然還在掙扎著,不讓自己消失,哪怕在這座小城里沒有多少人能明白它的所言。
就在我的身后,是車來車往的街道;在清凈寺的左側(cè),穿過一條馬路,是琳瑯滿目的百貨商店;離清凈寺一百來米的,是香火不絕的關(guān)帝廟。早在來時的公交上,我就看到了關(guān)帝廟門口的人頭攢動。那般擁擠,有如不是為了進香,而是為了去趕集。已是秋日,中秋節(jié)已過,可這南國之地仍舊是悶熱,不見秋日的蹤跡??刹还芮锶帐菒灍嵋只蚴菦隹欤紦醪蛔∠憧颓巴P(guān)帝廟的腳步。
告示牌上寫著進入清凈寺參觀的注意事項:女性凡身著背心、短褲、裙子(不過膝)不得進入??刹?,就在我前頭,兩位身著牛仔短褲的女生被無情地擋在了清凈寺的門口。低頭一看,暗暗慶幸今天自己穿了一條過膝的格子裙。秋日都還穿著牛仔短褲,可見這是個假的秋日。
清凈寺是它的漢名,咋一聽,還以為這會是座古老的佛教寺廟??墒撬恼婷?,其實是“艾蘇哈卜大寺”。早在北宋,它就已經(jīng)在這里了,到了元朝,由居住在泉州的伊朗人穆罕默德出資修整。異域來的宗教,在這片閩南大地上也入鄉(xiāng)隨俗了,不過這大門,依舊是敘利亞大馬士革清真寺的模樣。
于許許多多生活在泉州的人而言,清凈寺是一位再熟悉不過的陌生人。你看那離他不過一百來米的關(guān)帝廟,每日人頭攢動,每人無數(shù)人從清凈寺門前走過前往關(guān)帝廟進香,可是幾乎不會有人為清凈寺這座伊斯蘭教的圣地而停留。泉州雖是多元宗教并存的古城,可相比真主安拉,釋迦牟尼、媽祖、上帝、還有那些讓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某位娘娘某位大王,才是這座沿海小城里受人膜拜更多的?!巴屡_”就在大門的樓頂上,每每經(jīng)過,一抬頭就能瞧見,只是我們早已瞧不見穆斯林們在那望月,計算著“齋月”的起齋日期。生活在泉州的回族,現(xiàn)今,大多都是入鄉(xiāng)隨俗了。
這片閩南之地,曾經(jīng)居住了許許多多的阿拉伯人。千年以前,泉州港,別名“刺桐港”,繁華至極,因而成了“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那時,許許多多阿拉伯人通過“海上絲路”,帶著香料、藥物還有其他奇珍異寶來大宋做生意,上岸的第一站,便是泉州。這些遠方的客人在此定居,后來形成了回族,還讓泉州成為了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方。
千年已過,他們骨子里仍流著阿拉伯人的血,可早已融進了閩南人的大家庭。昨日正是中秋,這些阿拉伯穆斯林的后代,也是慶祝的。于他們大多數(shù)而言,古爾邦節(jié)開齋節(jié)是祖先們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是屬于自己這一輩人的。
清凈寺,的確清凈,游人稀少。雖然它與西寧的塔爾寺、日喀則的扎什布倫寺、杭州的靈隱寺等位列中國十大名寺,可論名氣,它自然拼不過擁有“楓橋夜泊”的寒山寺。大昭寺門前眾多不斷磕著等身長頭的信眾,在這里,是見不到的。
它早已過起隱世的生活,它一個人待在這片南國之地,住在這片“泉南佛國”里,不問世事。
許是經(jīng)常去佛寺,我養(yǎng)成不管進什么寺院都從左往右按順時針走的習慣,便先向左拐去,來到了“奉天壇”。
這“奉天壇”與大門樓相連。名曰“奉天壇”,全然不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蹤跡。起了漢名,卻是絲毫見不著一丁點兒漢人的氣息。兩側(cè)的石壁上刻著阿拉伯文,那刻的,都是《古蘭經(jīng)》。清凈寺建于宋代,千年已過,可真主的教誨,依舊在這石壁上對著這座城里的人輕語。哪怕當這里的人兒幾乎都是“艾爾穆斯林(阿拉伯語:非穆斯林)”,它的執(zhí)著,卻是倔強,絲毫不肯變。
高大的石柱在無言地站立著,它們是那么高大。它們就站在這一片青青的草地上,靜靜望著不過離它十幾米遠的馬路,望著每日車子的川流不息,望著每日的人兒從自己面前走過,卻是朝著關(guān)帝廟的方向而去。不過它們又怎會為此感傷呢?四百多年前8.1級的大地震中,它們都不曾倒塌,如此堅韌,又豈會多愁善感?
這奉天壇,原本是穆斯林們的禮拜大殿。1607年,泉州發(fā)生了一場8.1級的大地震,巨大的圓頂沒能逃過一劫,轟然倒塌,只剩下花崗巖的石壁、尖頂窗戶還有這石柱守護著這片廢墟。那坍塌的穹頂就埋在地下,足足把地面抬高了一米。然而時至今日,考古學(xué)家建筑學(xué)家也沒能想出個修復(fù)穹頂?shù)姆ㄗ?。穹頂只能依舊埋于地下,任憑茵茵青草與小花在秋日里頑強生長。《古蘭經(jīng)》以阿拉伯文刻在石壁上,那字體,優(yōu)雅得如同蒙娜麗莎。經(jīng)歷了大地震,它并未因此驚慌或沉淪。即使當年,那些信眾的后人早已入鄉(xiāng)隨俗,它仍舊在這里,對所有經(jīng)過的人無聲吟誦著《古蘭經(jīng)》的經(jīng)文。
海明威所說的“重壓之下的優(yōu)雅”,它倒是踐行了。
穹頂塌了,可這大石柱卻因禍得福,得以擺脫穹頂?shù)氖`,眺望遠處的風景。奉天壇修筑于大門樓西側(cè)——遙望圣城麥加的方向。也難怪這大石柱不會因為人們紛紛前去關(guān)帝廟上香而憂傷,因為它一直在眺望著遠方的地平線,眺望到了麥加·穆卡拉瑪。也不知,這些石柱,會不會向深埋于地下的穹頂,細細訴說著克爾白的人頭攢動,描繪著“禁寺”前的人身人海,告訴它,當年還能看到的麥加兵營,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部改成了民宿。它還會告訴土地下的穹頂,那座孕育了清凈寺大門設(shè)計靈感的古城,而今卻籠罩在敘利亞內(nèi)戰(zhàn)的炮火中。
它還會細細道來:千年已過,泉州港早已不再是東方第一大港,宋元早已成為了史書中的記載,馬背上建立起的阿拉伯帝國早已消失在漫漫沙漠中,奧斯曼帝國,也早已在那場大戰(zhàn)中土崩瓦解。
大殿是不能做禮拜了,可穆斯林的虔誠是不會變的,這禮拜,還是得繼續(xù)的。就在奉天壇東北側(cè)那座紅磚瓦燕尾脊房檐的閩南古厝,就是“奉天壇”坍塌后,穆斯林做禮拜的地方。它也有個漢名,“明善堂”。這明善堂,原本是毛拉(阿訇/伊瑪目)的住處,也是他們接待賓客的地方。
有些陰沉的秋日中,明善堂的紅磚瓦,在以灰色為基調(diào)的清凈寺里,在一片阿拉伯風格的建筑中,儼然是一抹明亮的清流。
跨過了有些老舊的木頭門檻,穿過了那扇古老的木門,我走進了這座小三間結(jié)構(gòu)的閩南古厝里。站在小小的庭院里,望著庭院中央的“出水蓮花”香爐,仿佛回到兒時的秋天,在奶奶家的庭院里游逛。庭院中央。然而主屋里那顯目的星月,那顯目的阿拉伯文,才叫人恍然大悟——這不是什么閩南古民居,這是穆斯林的禮拜堂。那座存在了幾百年的“出水蓮花”石香爐,也并未送來一抹佛香,因為伊斯蘭教是忌諱燒香的。但是不少穆斯林來做禮拜時,會隨手往這“出水蓮花”里撒些許檀香末,讓這空氣,更叫人心靜如水。
天青色,卻沒有煙雨,唯有灰色的天空,為這古老的禮拜堂平添幾分寂靜。透過這般萬籟寂靜,我們這些“艾爾穆斯林”們,卻聽不到來自真主的箴言。幽暗的禮拜堂,不見點點跳動的燭火帶來些許光芒,也沒見到那位來自青海,名叫伊布拉的毛拉。
清凈寺現(xiàn)今的大毛拉是青海循化人,聽說他妻兒也從遙遠的西北,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了這個與臺灣隔海相望的小城,來到了這個秋日依舊熱浪如夏的南國。
聽說,原來有個名叫賽義德的埃及小伙兒在這兒做生意,隔三差五就會來明善堂和毛拉一道禮五番。毛拉會說蹩腳的阿拉伯語,倆人會談?wù)勌臁?br />
賽義德去了上海后,毛拉曾和來訪的人感慨道,雖然每日來做禮拜的人依舊那么少,但是賽義德一走,日子似乎有些太安靜了。然而,毛拉依舊在此。也許,不知何時,賽義德會回來,也許會有下一個賽義德出現(xiàn)。而且,就在和明善堂遙相呼應(yīng)的新禮拜堂里,每年的古爾邦節(jié)、諾魯孜節(jié),總還是會有些人要來到那座禮拜堂過節(jié)的;總有些人,還能記得祖先的習慣,總有些“賽義德”們會來。在清凈寺里,或許是清凈了些,可他絕不會是清凈寺最后的毛拉。
站在明善堂的門口,就能望見清凈寺東側(cè)新禮拜堂的尖拱。聽說形制是模仿了奉天壇。既然奉天壇無法修復(fù),那就好好造了個新的。只是相比遠方的青海,再相比隔壁家的關(guān)帝廟,新禮拜堂在這些節(jié)日里,終歸還是顯得清凈了些。這個秋天,于伊布拉毛拉而言,想來雖然悶熱了些,可古爾邦節(jié)也過了,想來,又是日復(fù)一日的清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