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四季的故事】恩師柳印生(散文)
我是在家鄉(xiāng)的縣中即江蘇省實習的。那時的興化中學在江蘇省都非常有名氣,當然,現(xiàn)在同樣非常有名氣。興化中學的作文教學與文學社,在全國的影響都非常大。在江蘇省高中生作文大賽中,興化中學連續(xù)八屆都有學生獲得頭等大獎。為省內(nèi)所僅見。
在我讀高中時,我們最渴望能到興化中學讀書。但我讀高中是在一九七八年,文革之后真正憑考試入學就是從我們這一屆開始的。我從我們蒲塘小學附屬初中考上高中的。對我們鄉(xiāng)村少年來說,考上高中就相當不錯了。如果能進興化中學,那無異是走進了天堂。
我大學畢業(yè)后,眼看著很多同學留校的留校、進城的進城,最差的也都能混進縣中。唯獨我,那一年回到家鄉(xiāng)興化,又正好遭遇到興化大學生畢業(yè)分配來了個一刀切的政策:從鄉(xiāng)下考進大學的學生,分配時還得分到鄉(xiāng)下去;從城里考進大學的,畢業(yè)后還留在城里。
這一來,我就被興化中學再一次拒絕在門外了。
然而,我與興化中學的有著不解之緣卻是注定的。我大學畢業(yè)前的教育實習就是在興化中學語文組。其時,興化中學正是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柳印生做校長。
我到興化中學實習時,興化中學的柳印生校長與趙道宏老師擔任我的指導教師。
趙道宏是興化名師,她是興化中學初中部的一塊王牌。她曾對我說起過柳印生的一些趣事。我從她的講述中知道了柳印生的大致情況。柳印生竟然不會下面條,什么家務也不肯做,據(jù)說也不會做。一切都推給他的夫人去做。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他的夫人的名字叫顧美娟。他是一個中師畢業(yè)生,全身心投入,潛心鉆研教學藝術,終有如此成就,是因為他犧牲了常人的很多生活樂趣,確實很不容易。我后來在鄉(xiāng)下教書,有一次看到《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封面上刊載了柳印生的大幅照片。照片上,柳先生頭發(fā)花白,但紅光滿面,睿智的雙眼在鏡片后射出深沉的目光。那種特級教師的風度,讓我深為折服。后來,我在《興化報》上讀到他的小說欣賞的連載,再接著又看到他將這些連載結集而成的書——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學語文小說欣賞》,內(nèi)心為之一震,柳先生的那種學者化追求不禁讓我心馳神往。我覺得做一個語文教師,只有做到這份上才是一種人生的成功與事業(yè)的成功。而更讓我感奮的是,柳先生是以一個中師生的起點而最終達到這樣的境界的。我聯(lián)想到自己,我一個中文本科生,無論怎么說,都必須做得非常出色,否則,這大學真是白念了。我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柳印生與我們中文系顧黃初教授的關系是很好的。顧黃初是中國著名的語文教育理論家,一生耕耘在中學語文教學研究的領域。也因此,我們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的中學語文教學法這一學科,在全國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我后來在《江蘇教育報》上看到顧教授在一篇教育隨筆中說到興化一位青年教師堅持寫教后日記而終于寫成一個特級教師的事。顧教授在文章里沒有提柳印生的名,但我知道他說的一定是柳印生。我還記得,顧教授因為我在興化中學實習,特地到這個實習點上開了一個語文教學講座。全縣的語文教師都趕來聽講座,影響可謂不小。
據(jù)說,這也是柳印生校長的策劃。既然大名鼎鼎的顧黃初教授來看教育實習,順便讓他留下一頓豐盛的語文大餐,一舉兩得。
這也能看出柳印生老師與顧黃初教授他們的情懷。只要一有機會,他們便以獎掖后進、扶持同道為樂。
我在語文教育實習時最大的收獲就是能得到柳印生校長的親炙。他坐進我的教室聽我上課,他和語文組的老師一起評點我的課堂,柳印生老師還指導我寫教后日記也就是教后感。柳先生告訴我,教后感可以寫的東西很多,可以寫這節(jié)課成功的感悟,也可以寫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處理得不當?shù)慕逃?,還可以寫一寫學生被調(diào)動的程度,當然也可以觀察一個學生然后寫下對他的印象。時間長了,各方面的第一手資料都有了,豐富的教學感覺也多了,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什么是優(yōu)秀?柳印生老師告訴我:堅持就是優(yōu)秀。什么是名師?永遠觀察課堂,永遠思考課堂,就是名師。教后感,會把這一切全都帶給你。
實習期間,我在每一篇教案的后面都有意留下一張空白頁,用來寫教后感。我在走上教學崗位以后,很長時間里都一直在寫教后感。效果確實不錯。
但我后來還是拋掉了教后感。因為,我發(fā)現(xiàn)時間長了,材料固然可以積累很多,但也很蕪雜,有時反倒影響對材料的甄別與取舍。我就想,不寫也罷。特別重要的東西,總會記得的。而且,這個時候,我開始用另一種東西取代教后感與教后日記,那就是教育隨筆與教育手記。不必每天都寫,但堅持每周都寫上一篇。我在到江蘇省張家港高級中學工作后,該校校長、著名語文級教師高萬祥也很強調(diào)教師寫作教育隨筆。他規(guī)定青年教師每學期必須完成一萬字教育隨筆的寫作任務。我想,這樣的寫作數(shù)量,應該可以應對我們在教學中所面對的問題。
后來,我寫作的方式更加靈活了。每閱讀一本教育學著作,我都會在空白處留下我閱讀的思考與心得。
我坐在趙道宏老師的辦公室里辦公。一開始,我是聽她上課,幫她批改作業(yè)與作文,算是借此熟悉學生。趙老師教的是初一的學生。柳印生老師的女兒叫柳拂,也在這個班上。我記得這個班有一個女生叫姚溱,是班長,很有才氣,語文學得很好。在學一篇叫做《美猴王》的課文時,她回答老師的提問竟然用到了“浪漫主義”這個說法,著實讓我嚇了一跳,覺得這樣的學生不能小瞧,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有如此表達,真讓人佩服。因為作文寫得非常好的原因,姚溱自然受到了柳校長的關注。柳校長的女兒柳拂受乃父的影響,語文學得好,作文也寫得很好。記得我剛進興化中學時,看到黑板報上的一篇文章就是他女兒柳拂的,叫《初識姚溱》。我當時就被這篇文章打動了,覺得這是一篇相當不錯的散文。
由此也看出,柳拂同學的家學淵源深厚。柳印生老師不但教出了學生,培養(yǎng)了教師,也以自己的學識影響著家人。
我大學畢業(yè)時,曾專程去拜訪過柳印生校長。柳校長當時正在廊下吃午飯??吹轿襾砹?,連忙扔下飯碗,與我攀談起來。言語之中,也多少有點惋惜,因為他也希望我能進興化中學執(zhí)教。但政策在前,他本人確實無能為力。
很長時間里,我都為自己未能進入興化中學執(zhí)教而遺憾。其實,現(xiàn)在想來,我當時眼光不遠。其實,即便在鄉(xiāng)下,只要努力,仍然能夠最終進入這樣的學校教書的??墒?,當時,伴隨著分配到鄉(xiāng)下的,確實就是一肚子無法排遣的牢騷與愁緒。換上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是這樣。因為這與人生與生活有著莫大的聯(lián)系。
雖然無緣進入興化中學教書,然而,我與柳印生老師卻結下了師生之緣。在我成名后,只要我回家鄉(xiāng),柳老師聽說了,一定會前來陪我聊天、用餐。柳老師對我的發(fā)展極為關注,也常常嘆息,當年,不應該有那個該死的政策,致使很多人才流失。
柳老師還是那樣,雖然年事已高,然而,鶴發(fā)童顏,每天堅持閱讀。
在我任《江蘇科技報?今日教育》主編之時,我曾采訪時任興化市教育局副局長的鄒祥龍先生,鄒祥龍先生當時兼任興化中學校長。鄒祥龍告訴我,柳印生其實也是從興化農(nóng)村走出來的一代名師。我這時才知道柳印生老師中師畢業(yè)后,曾在興化市安豐鎮(zhèn)的一所學校里工作過很長時間。
我這時才有點愧悔。家鄉(xiāng)人民,其實是不希望我走出去的。
但時至今日,我都固執(zhí)地認為,中文系畢業(yè)生,在打著燈籠都難找的1980年代中葉,不分青紅皂白就將我們一刀切到鄉(xiāng)村學校是錯誤的。至少,這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墒?,當時,有哪一個教育機構的領導認為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呢?即便是現(xiàn)在,又有哪一個教育行政的領導認真地考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優(yōu)質(zhì)資源的合理使用呢?
但是,后來,我與朱永新教授交往期間,朱教授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廣平,你不能抱怨生活。也許當初真的如你所愿讓你進入興化中學教書,你后來的成就是不是還能像今天這樣引人矚目就很難說了。一得一失,這東西很難講的。你被安排進規(guī)模型學校,那種機器式的流水線,對你,是不適合的。不,是你不適合那一套。
話題還是回到柳印生那里吧。我欣慰地發(fā)現(xiàn),柳印生先生的影響仍在。在我們家鄉(xiāng)興化,也許,其他都不被人們所關注,然而,興化一地的語文特級教師特別多。柳印生先生作為家鄉(xiāng)的第一代語文名師,影響了一大批人,也培養(yǎng)出一大批語文教師。
最近,欣聞有媒體要在興化調(diào)研,準備就“興化語文特級教師現(xiàn)象”做一個專題。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一現(xiàn)象的背后,正是因為有柳印生老師的存在……
感謝發(fā)文分享,期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