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叩拜白園(散文)
4月27日下午,我們瞻仰了西山龍門石窟,我發(fā)出了石窟實酷——一個“酷”字現(xiàn)代時尚用法的感嘆!本來還想看看東山石窟的,奈何周導(dǎo)極力訴說看了西山石窟東山石窟就沒有多大看頭了——那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她還是很愿意帶我們到東山去,說我們都是玩筆桿子的人,有必要去看看“白園”。
說來惹人見笑,我也是號稱愛文學(xué)也是一輩子從事文學(xué)藝術(shù)工作的人,竟然不知道白園是什么所在?!一是因為龍門白園沒有龍門石窟的名氣大,二是足以證明我的孤陋寡聞了。殊不知,白園就是唐代偉大的愛國詩人、一生關(guān)注民生的詩人白居易先賢的長眠之所。當(dāng)我問及周導(dǎo)白園是何所在,周導(dǎo)左邊嘴角有一點拉斜著笑笑——這是一種有點帶鄙夷的微笑——潛臺詞是還什么玩筆桿子的人還什么愛文學(xué)干文學(xué)藝術(shù)的人???用咱河南話使用頻率很高的倆字:不中!
呵呵,我是不知則不為罪啊,但是,我無知確實很不對。是真正的很汗顏的屁顛屁顛地跟隨著周導(dǎo)過白園。聽周導(dǎo)氣喘吁吁、頓句頓字地慢慢登山、慢慢給我們介紹白園——白園,坐落于洛陽市城南13公里處的龍門東山,這里東西兩山對峙。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過,一橋飛架東西;宛若一道彩虹。白園是為了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麗古雅。
從龍門橋過伊河,左側(cè)即是白園的大門。進門直行,但見路轉(zhuǎn)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極。漫步石級而上,山腰有亭,名曰“聽伊”,此亭系白居易晚年與其好友元稹、劉禹錫等對弈、飲酒、品茗、論詩之處。
由聽伊亭而上,在危巖翠柏中有一古樸典雅之閣廬,題額“樂天堂”,堂內(nèi)有漢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鳩杖,栩栩如生,有飄然欲仙之態(tài)。出樂天堂朝右步石級而上,即琵琶峰頂。在翠柏叢中,有磚砌矮墻圍成圓形的墓丘,即白居易長眠之地。圓形土墓堆的很大,有兩間房屋之闊。據(jù)周導(dǎo)說,土墓這么大,這么高,是因為中國民間有年年清明時節(jié)給親人和所尊敬的逝者墳塋添土的習(xí)俗所致。墓頂土堆,酷似穹廬,芳草萋萋,小花束束。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塊,其中1塊上刻“唐少傅白公墓”六個大字。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為“琴箱”,其東南是長長的松柏修竹掩映芳草鋪地的墓道,四周圈圍齊整的冬青,翠綠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見,此即為琵琶的“曲頸”。詩人精通韻律,又作有千古傳頌的《琵琶行》,此山形勢賦意精當(dāng)、此墓葬此龍門之地,必有堪輿高人踏勘點化——自然是白老先生長眠的最佳之處了。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緩處,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盡嵌現(xiàn)代詩人墨客吟詠的詩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在墓右側(cè),有巨石臥碑??逃小蹲硪飨壬鷤鳌罚?4噸,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石書。靜立山石之上,給人以深思明世之感。
站在樂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詩人原作"門前常流水,墻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回百余步"的內(nèi)涵,詩廊立石38塊是中外名家書寫,行、草、篆、隸齊全,既可以欣賞白居易的名作,也可以領(lǐng)略書法藝術(shù)之美。日本書法廊是為中日書法交流而建,多為當(dāng)代日本書法名家之作。
——日本當(dāng)代的白氏在墓碑上對中國人之一他們的老祖宗白居易極盡贊美之能事;但我不知道他們在侵華戰(zhàn)爭中,日本的白氏劊子手是否讓白氏華人赦免于他們的屠刀?!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晚年居住洛陽18年,雖尊為“少傅”,但一生清貧,喜酒善詩,在龍門修香山寺,開八節(jié)灘,對龍門山水十分眷戀,死后遵囑葬于此。偉大的詩人在這里留下了有形無魂的墓碑,給世人口碑上留下更多的則是那些抨擊朝政、針砭時弊、關(guān)注民生的詩句和蕩漾人寰的不朽的詩魂——諸如《琵琶行》、《暮投石壕村》、《賣炭翁》、《上陽白發(fā)人》、《長恨歌》……慢慢步出白園,細細思摸,這不是白白的逛了一次一般的公園,確切的說是叩拜了白老先生的陵園。我忽然有個奇怪的問題汗顏出來,近代史上居然沒有一位詩人有白老先生逝世后這種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