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白馬寺前的覺悟(散文)
臨要返回十堰的當(dāng)日上午,我們留戀不舍地步出牡丹園時,導(dǎo)游留給我們觀光白馬寺的時間只有午飯前的一個小時了。好在白馬寺就在牡丹園的對面,橫穿過寬闊的馬路就是。匆匆?guī)撞揭簿偷搅恕?br />
一進入寺的大門,洛陽導(dǎo)游周小姐給我們講了來這里觀光的禁忌,比如專門給我們幾個老煙民慎重地說,不可以在寺里吸煙——那是與佛爭香火。天??!一個凡夫俗子敢與佛爭香火嗎?我等只好把煙癮控制在肚里。周小姐也給我們講了一些寺廟里的小知識,比如,別的寺院里的天王手中的金剛杵不落地,隱喻著該寺只可以為游方僧人提供一餐免費齋飯,吃了你就走人。而白馬寺的天王手握的金剛杵是一頭落地的——暗示該寺允許游方僧人“掛單”——可以免費提供三日以上的食宿……周小姐導(dǎo)引著我們,邊走邊給我們絮叨著。她的嗓子已然艱難干澀,麥克盒子拍打著牛仔褲箍出的屁股的渾圓,送出的擴音有失圓潤。
我在故鄉(xiāng)竹山訂閱過三年的《佛教文化》雜志,對佛教并不算陌生。不過,聽她再一講解,有的意念就更清晰一些。
中國原本并沒有佛教,東漢時期才與佛教結(jié)緣。據(jù)史料記載,東漢永平10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神人,金色的身體有光環(huán)繞,輕盈飄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御殿前。漢明帝醒來,對所做的夢非常高興。一早上朝,首先就把自己的夢境告訴群臣,并詢問所夢是何方神圣?
當(dāng)朝太史傅毅老先生博學(xué)多才,他告訴劉莊說:“聽說西方天竺國(印度)有位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于虛幻中,全身放射著光芒,君王您夢見的金色神人完全可能就是佛吧。”劉莊琢磨,普通人誰能見到佛呢?我是真命天子才與佛有緣,所以佛才托夢與我。于是,劉莊就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組成了一個考察團,去西域訪求佛道。
因是公款專題考察,那13人考察團在西域天竺觀光了個遍。好在他們?nèi)旰筮€知道回國,還沒有因為玩過癮了忘記了祖國和所擔(dān)負的使命,同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一批經(jīng)書和佛像,并開始翻譯部分佛經(jīng)。相傳著名的《四十二章經(jīng)》就是其中之一。劉莊為了敬佛,命令在首都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儲藏他們帶來的寶貴經(jīng)像等物品。該寺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為銘記白馬馱載經(jīng)書、佛像的功勞,而把寺院的名稱定為白馬寺。白馬寺也因而也成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發(fā)源地。
白馬寺位于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所皇家官辦寺院。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白馬寺原建筑規(guī)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qū)医?jīng)戰(zhàn)亂,數(shù)度興衰,古建筑所剩無幾。
新中國人民政府為保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跡,曾進行過多次修葺。現(xiàn)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并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nèi)東西兩側(cè)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臺上,清涼臺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jīng)之處。東西廂房左右對稱。整個建筑宏偉肅穆,布局嚴整。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對研究寺院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現(xiàn)存白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占地約4萬平方米。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cè)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dāng),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是優(yōu)秀的石刻藝術(shù)品。白馬寺的山門為明代所重建,為一并排三座拱門,代表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槃門。部分門洞背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為東漢遺物。寺內(nèi)現(xiàn)存五層大殿,坐落在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上,兩旁偏殿則互相對稱。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龕,龕頂和四周有50多條姿態(tài)各異的貼金雕龍。龕內(nèi)供置彌勒佛,即“歡喜佛”。他笑口常開,赤腳趺坐,形象生動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內(nèi)兩側(cè),坐著威風(fēng)凜凜的四大天王,是佛門的守護神。彌勒佛像(之后是韋馱天將,佛教的護法神,昂然佇立,顯示著佛法的威嚴)。
白馬寺原來的建筑規(guī)模極其宏偉壯觀,千百年來已幾度興衰,現(xiàn)存建筑多為明清兩代修建。整個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雖不是創(chuàng)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臺、井仍依稀可見。整個寺廟布局規(guī)整,風(fēng)格古樸。園內(nèi)古樹成蔭,四時落英繽紛,增添了佛國凈土的清凈氣氛。白馬寺山門采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券門?!吧介T”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征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于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門”之稱。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重建。紅色的門楣上嵌著“白馬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臺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東漢遺物,為白馬寺最早的古跡。山門左右兩側(cè)各立一匹青石圓雕馬,身高1.75米,長2.20米,作低頭負重狀。相傳這兩匹石雕馬原在永慶公主(宋太祖趙匡胤之女)駙馬、右馬將軍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jié)和尚搬遷至此。
走進山門,西側(cè)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馬寺記》石碑。這是宋太宗趙光義下令重修白馬寺時,由蘇易簡撰寫,淳化三年(992)刻碑立于寺內(nèi)的。碑文分五節(jié),矩形書寫,人稱“斷文碑”。山門東側(cè)有一座《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石碑,這是元太祖忽必烈兩次下詔修建白馬寺,由當(dāng)時白馬寺文才和尚撰寫,至順?biāo)哪?1333)著名書法家趙孟頫刻碑,立于寺內(nèi)的,人稱“趙碑”。過東西對稱的兩碑,便是白馬寺的第一殿——天王殿。
天王殿系元代建筑,明清兩代均重修,為一座單檐歇山式建筑。殿基高0.9米,長20.5米,寬14.5米,是明朝由原山門殿改建而成的。整個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周繞以回廊。屋頂正脊有“風(fēng)調(diào)雨順”、后脊有“國泰民安”幾個大字。殿內(nèi)兩側(cè)泥塑四大天王像。中央佛龕內(nèi)是明代塑造的彌勒笑像。在佛教傳說中,彌勒菩薩將繼承釋迦牟尼佛位,成為未來佛。
可是白馬寺天王殿內(nèi)這尊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卻以另一個民間傳說為藍本:相傳五代時,浙江一帶有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他經(jīng)常用一根錫杖肩背一個布袋來往于熱鬧的街市,人們叫他布袋和尚。這位和尚逢人乞討,隨地睡覺,形似瘋癲。他在臨死時,說了這樣一個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于是人們就把他當(dāng)做彌勒的化身,并根據(jù)他的形象塑造了一尊佛像,供在寺內(nèi)的天王殿里。這是印度佛教中國化的一個縮影。
天王殿后是一座大佛殿,長22.6米,寬16.3米,殿脊前部有“佛光普照”、后部有“法輪常轉(zhuǎn)”各四個字。殿的中央供奉著三尊塑像:中為釋迦牟尼佛,左為摩訶迦葉,右為阿難。這三尊像構(gòu)成了“釋迦靈山會說法像”。這取材于一個佛教禪宗典故。據(jù)說有一次釋迦牟尼在靈山法會上面對眾弟子,閉口不說一字,只是手拈鮮花,面帶微笑。眾人十分惘然,只有摩訶迦葉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釋迦牟尼見此,就說:“我有正眼法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樣,摩訶迦葉就成了這“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傳人,中國佛教禪宗也奉摩訶迦葉為西土第一祖師。白馬寺大佛殿的“釋迦靈山會說法像”就是根據(jù)此傳說塑造而成的。三尊旁邊,還有手拿經(jīng)卷的文殊和手持如意的普賢兩位菩薩。釋迦牟尼佛像背后是觀音菩薩像。
佛殿之后,是一座懸山式建筑“大雄寶殿”。殿前有一月臺,是寺院內(nèi)最大的殿宇。殿內(nèi)貼金雕花的大佛龕內(nèi)塑的是三世佛:中為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三尊佛像前,站著韋馱、韋力兩位護法天將的塑像,執(zhí)持法器。兩側(cè)排列十八尊神態(tài)各異、眉目俊朗的羅漢塑像。這十八羅漢都是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裱裹,然后揭出泥胎,制成塑像,這種“脫胎漆”工藝叫夾苧干漆工藝,在國內(nèi)是獨一無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背后殿壁上還排列整齊地刻鏤著五千余尊微型佛像。
大雄寶殿后有接引殿,為一般寺院所罕見。殿內(nèi)供西方三圣。中為阿彌陀佛立像,左邊為持凈瓶的觀世音菩薩,右邊握摩尼寶珠的是大勢至菩薩,均為清代泥塑。
毗盧閣是白馬寺內(nèi)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清涼臺上,系一組庭院式建筑。清涼臺原是明帝少時讀書乘涼之處,后為攝摩騰、竺法蘭譯經(jīng)之所。在寺中位置最高,為重檐歇山樓閣式建筑,初建于唐,元、明、清歷代都曾重修。閣內(nèi)正中有一座磚臺座,設(shè)一木龕,龕內(nèi)供奉一尊毗盧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賢,這一佛兩菩薩,在佛教中合稱“華嚴三圣”。毗盧閣外兩側(cè)有兩座配殿,即攝摩騰與竺法蘭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以示紀念。
午時三刻,我們一行才朝寺院外走,我邊走邊收集了好幾本不收費的佛教書籍,留待回家后仔細研讀。在門前與“白馬”合影后,我想佛教的宗旨與現(xiàn)代精神文明建設(shè)所倡導(dǎo)的內(nèi)容完全一致,是真正的異曲同工。佛教教導(dǎo)要善待生命善待蕓蕓眾生一切行動都要向善;精神文明建設(shè)最終目的是和諧社會的構(gòu)成。且說一段佛教小故事予以證明。
說有一對好朋友旅行,走了一天路程,沒有弄到水喝。正在嗓子干得冒煙之際,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間毛草庵前有一口清水塘。但是塘岸很高,沒有辦法弄到水喝。就去茅草庵詢問老尼怎樣能夠喝到水?老尼微微一笑,拿出了兩只木把很長很長的水瓢來,讓兩朋友自己在塘里舀水喝??墒牵瑑膳笥迅髯砸ㄆ鹚畞?,因為瓢把太長還是喝不到嘴。就又去請教老尼。老尼很嚴肅地說兩朋友喝水的方法不對,讓他們變換喝水的方法——首先不要想到自己喝水,應(yīng)該先想到別人要喝水——那么你倆就都可以喝水了——事事都首先想到他人,何愁和諧社會不能實現(xiàn)——是佛的說教與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高度統(tǒng)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