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閑話蕎麥(散文)
蕎麥?zhǔn)歉吆魑?,也是小秋作物。在我們隴南兩熟不足、一熟有余的高海拔山區(qū),廣為種植,白龍江沿岸川壩地帶是莊稼兩熟區(qū)域,不種植蕎麥。過去生活緊張的年代,蕎麥?zhǔn)菑浹a(bǔ)夏糧不足的很重要的小雜糧,做饃饃,做酸菜節(jié)節(jié),做攪團(tuán),做魚魚子,做涼粉,用來填飽肚子;蕎面饃饃甚至還是婚慶、喪葬宴席上的主食,用于招待賓客?,F(xiàn)在,蕎麥成了身價不菲的奢侈品,成了訂單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主要原因有兩點(diǎn),一是綠色食品,二是具有保健作用。
蕎麥分甜蕎、苦蕎兩種。甜蕎的枝葉粗散,苦蕎的枝葉細(xì)密;甜蕎的花呈粉白色略微帶紅,苦蕎的花呈粉紅色略微帶白;甜蕎的顆粒黑而略大,苦蕎的顆?;叶孕?;甜蕎面口感細(xì)膩滑溜,苦蕎面口感發(fā)苦略澀;甜蕎面做的饃饃顏色灰黑,苦蕎面做的饃饃顏色綠黃;甜蕎以食用為主,兼以他用,苦蕎以藥用為主,兼以食用。
我小時候居住的宕昌南河,海拔將近兩千米,青稞成熟就已經(jīng)是夏季了,小麥成熟比白龍江沿岸要晚一個多月,玉米、洋芋都是中秋以后掰挖。小麥?zhǔn)崭钜院笠训搅酥蟹?,就只能種蕎麥。在川壩里種甜蕎,在半山上種苦蕎。播種后十余天出苗,嫩綠一片。枝葉長到一指頭長時,在稠密處間苗,拔出來的嫩苗可以食用,放入開水中將鼻涕樣的粘液焯掉,或下在面條面片里,或拌涼菜,口感細(xì)潤,清涼解暑。
過去,南河民間有布放雞繩捕捉野雞的傳統(tǒng)狩獵習(xí)俗,主要是秋冬兩季,春夏為休獵期。以蕎麥花開為信號開始,到春節(jié)前為止。蕎麥花開了,野雞就會從山林里成群結(jié)隊地竄走下來,啄食蕎麥的花葉,在蕎地周邊的草叢灌林布放雞繩,捕捉率很高,所以當(dāng)?shù)赜小笆w花開滿地,正好捉野雞”的諺語。蕎麥的花期大約在一個月左右,結(jié)籽到成熟也大約在一個月左右,收割蕎麥就是寒露以后的深秋了。
那時候糧食不準(zhǔn)上市交易,只能私下里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我外婆用洗干凈、縫補(bǔ)好的舊衣物鞋襪,到附近農(nóng)村去換蕎麥,只換原糧不換面粉,原糧的用途很多,面粉只能食用,而且是只換甜蕎不換苦蕎。原糧去皮后,將顆粒浸泡,泡軟了反復(fù)搓洗、過濾后,用漿汁做成涼粉。至今康縣中部地區(qū)每逢春節(jié),每家每戶依然將此作為主要涼菜之一來待客。
蕎面可以做出許多可口的食品來,除了做饃饃,做酸菜節(jié)節(jié),做攪團(tuán),做魚魚子,做涼粉之外,所做的粘稠的攪團(tuán),放冷了,切成片,也可以涼拌了吃,與涼粉相比又是一番別樣風(fēng)味。將蕎面和軟,搓成棒狀,蒸熟后晾冷,切成片,用臘肉、蒜苗、青椒炒,香美至極,如今很少有人知道這種做法了,那與臘肉、蒜苗、青椒炒在一起的蕎面蒸片,很有柔勁,多種香味混合中還有蕎面的清香,是民間少見的美食。蕎面易熟,玉米面耐煮,民間有云:把蕎面生餅子放在夾窩里也能暖熟,雖屬夸張,但也不是虛妄之言。
如今農(nóng)民不以蕎麥為主糧了,但他們深知蕎麥的價值,我的農(nóng)民朋友給我送洋芋、白面、大米,都是整袋子的,幾十斤,唯獨(dú)送蕎面僅有三五斤,可見蕎麥已經(jīng)很金貴了。超市里,苦蕎茶、苦蕎酒,是帶有保健性質(zhì)的商品,但是其可信度是要打折扣的??嗍w是高海拔高寒作物,適生區(qū)不多,而且產(chǎn)量很低,每畝也就是一百來斤,不足以供應(yīng)大量的廠家做生產(chǎn)原料,不然哪有那么多的各式各樣的產(chǎn)品充斥市場?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作為小雜糧的蕎麥,長期處于不起眼的地位,一直是一種輔助食物,不受青睞,長在深山人未識,如今雖是小家碧玉,但不僅比大家閨秀還好找婆家,甚至成了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真是奇哉怪哉!其實(shí),不奇也不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過去人們不得不用來填充饑腸的可食之物,現(xiàn)在都成了不可多得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