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讀霧都蓉兒的《歸宿》(賞析)
●讀鞠通的《照》
照
文/鞠通?
午后,小狗和娃娃臥在一起
陽光透進窗戶
咔噠,按了一下快門
2018.10.23
世人普遍有優(yōu)越心理,認為人比動物干凈,人不會傳染病給動物,動物只會傳染病給人,這是文化蔑視在物種間的表現(xiàn)。弱者對更弱者的態(tài)度等同于強者對弱者的態(tài)度,品德教育的自身從來帶有劣性。看到這首詩的第一句時,我眼前一亮;看到詩的最后一句時,我眼前又一亮!這是美好人性和語言的雙重光輝,照亮了幸福的剎那。小狗和娃娃都那么可愛,他們沒有分別,不經(jīng)意的陽光恰好見證了這一刻,陽光同時見證的還有很多人間悲慘,它們在鏡頭之外。
●讀一面鏡子《如果你想擁抱陌生人》
如果你想擁抱陌生人
文/一面鏡子
那是一塊只有尖利棱角
只有冰涼
只有堅硬
永遠不會敞開心的
石頭
在憨厚的鄉(xiāng)下,陌生人是溫暖的群體,但在文明高度發(fā)達的城市,陌生人或為冰箱或為利器。我發(fā)現(xiàn),所謂的文明就是人與人敵意的增強,所謂的智慧就是邪惡與邪惡不斷激烈的碰撞?,F(xiàn)代人在追求物質(zhì)化的同時也逐漸物化自己,這個物化的理想狀態(tài)就是石頭。一面鏡子寫詩不停,觸角感應著社會上一絲一毫的變化,他具備一個真詩人的敏銳與激情。在石頭的世界里,他仍沒有完全放棄擁抱的欲望!
●讀師可的《換換》
換換
文/師可
風不夠大
雨不夠烈
看不見遠方的天空
來場覆滅一切的雪吧
絕望的情緒自何而來?憤懣的情緒又要向何處去?暴力的情緒為何激烈撞擊自身后又撞擊世界?世界為何不能給予卑微者一份寧靜?遠方的天空又在被誰遮擋?如果洪水換掉人世后,肥沃的淤泥是否能帶給生命新的歡喜?這首詩是大情緒的詩,它來自于對抗與對抗疲倦的過程,以不被認可的極性表達了俗世哲學潰敗的過程。毀滅是恐怖的,但對孤獨危聳的心靈來說卻求之不得。
●讀霧都蓉兒的《歸宿》
《歸宿》
文/霧都蓉兒
西風吹瘦了馬
瘦馬入不了古道
我們靠近村莊
等夜里的燈亮起來
等你把身上的塵土抖掉
語言在語言里不能找尋意義,語言之外的情感生發(fā)與動態(tài)演繹為語言不斷提供依據(jù)。如果語言介質(zhì)為詩性的構(gòu)建不定性地輸入意象以及意象衍散的隱性物質(zhì),則詩意的拓寬會為指向與非指向的情感搭建通路。這首詩的意象是疏散簡朗的,它的能效表現(xiàn)于美學規(guī)則的泛角分配。如果你在這首詩里讀到了疲憊與溫暖,則有一盞燈會亮起來;如果你正停在“瘦馬入不了古道”這個句子上,請拍一拍你衣襟上經(jīng)年的風塵。
●讀趙九皋的《理發(fā)》
《理發(fā)》
文/趙九皋
有人說,房子是剛需
我說,頭發(fā)才是剛需
慶幸,有這一座房子
雖然,裝不下一張臉
拿著,掃帚出門
打掃庭院中枯葉
風吹起我的頭發(fā)
沒有,一片雪花
(米蘭2018.10.25)
我已聽膩了那些成功的勵志故事,無非是靠努力有了錢,后來錢越來越多了,再后來把掙錢當做了事業(yè),這就如屎殼郎滾糞球越滾越大,換來了別的屎殼郎爭相仿效,把世界搞臭了。房子、票子;票子、房子這些詞搞得國人非常緊張,腦袋里已經(jīng)裝不下別的了,全民處于一種精神癲狂狀態(tài)。如果有了蝸居,房子還是剛需嗎?一個自省的詩人關心的不是房子的大小與體面,而是詩性富足的世界。沒有算計與奔波就沒有疲色,心有埃塵勤拂拭,鏡中日月如水長。當詩人欣喜地寫下“風吹起我的頭發(fā),沒有,一片雪花”這樣的句子時,他已遠離了三千煩惱。物質(zhì)追求是一匹快馬,它奔著夕陽而去,它越跑越快,最后發(fā)出絕望的長嘶。在欲望的漩渦中保持清醒的沒有幾個人,趙九皋就是這少數(shù)里的一個。
●讀魅力向日葵《母親的手機》
《母親的手機》
文/魅力向日葵
一百多塊錢的手機
母親視若珍寶
白天攥在手心、夜晚放在枕邊
點開通訊錄
整整齊齊排列著兒女們的乳名
孩子們湊齊了,都在手機通訊錄里不吵不嚷。雖然只是一百多元的高科技產(chǎn)品,卻比幾百萬的大樓更加暖心。也許這些孩子里有出息了的,即使你當了省長或比省長大得多的官,在母親的通訊錄里可能只是“狗蛋”。
●讀濤聲《清明節(jié),我在電話里對大哥說》
清明節(jié),我在電話里對大哥說
作者:濤聲
千萬別動父親墳頭的一棵雜草
它們和父親天天在一起
它們要為父親遮風擋雨
它們比我這個身在異鄉(xiāng)的兒子
更像兒子
很多人掃墓清除掃草,這是干啥呢?是要斷了這塊風水之地的生機嗎?陰宅如陽宅,你家庭院里沒有植被嗎?你清除雜草時,墳墓里說不定有“不孝”的呼罵聲。濤聲大體說的是雜草是比親人更親的陪伴,這個喻設,讓為人子者慚愧。另,雜草也是生命,但卑微的人們卻對卑微的它們?nèi)狈Ρ匾木次?,對自己劊子手的角色茫然不曉?br />
●讀一面鏡子的《憶母》(神青趕)
憶母
文/一面鏡子
我動一步,地上的麻雀回到樹上
我不動,樹上的麻雀落下來
我裝成母親的樣子
麻雀放松了警惕
最善良的人,每一念都是善良的,言行舉止不構(gòu)成對世界的傷害;最善良的人慮事不從自我出發(fā),做事溫柔、體恤、謹慎;最善良的人忽略人類這個角度,秉承萬物平等精神,對卑微的物種深懷關愛。很多年前,我養(yǎng)著一群鵪鶉。一個鄉(xiāng)親很喜歡這跑得飛快的生靈,央告我給他一只去養(yǎng)。他把鵪鶉放到鐵桶里,結(jié)果凍死了。他的奶奶大罵:造孽啊,造孽啊,好好的生命讓你害死了!這個老奶奶就是有大善心的人。記得有次看電視,某家雞場失火把幾萬元的雞雛都燒死了,這家人只談自己的損失,卻不知道這些雞雛是生命,沒有半點罪過感,還試圖在電視上尋求幫助,讓大伙幫助資金,重新買雞雛掙錢,根本不提還錢的事。誰幫助你干啥呀!
這首詩呈現(xiàn)了一個善良母親的形象,怎能不令人懷念?整首詩語言波瀾不驚,而深切的情懷卻穿透時光,燭照塵心。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母親,世界才樸厚溫敦,讓人眷戀。這的確是一首好詩,不需任何詩歌理論解讀,只需要用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