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走近天一閣(散文)

編輯推薦 【荷塘】走近天一閣(散文)


作者:瘋妹 秀才,1025.46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267發(fā)表時間:2018-11-16 19:21:23

【荷塘】走近天一閣(散文) 近日整理書稿,發(fā)現(xiàn)有一篇關于天一閣的稿子是寫于1998年的,雖然時間已經(jīng)過去有20年之久,我也從知天命到臨近古稀了,但對于在今后激勵我讀書來說還是很有用的,就把它拿出來修改了一下。關于天一閣,許多的專家在專著里都有詳盡的敘述。在這里也不多著筆墨,筆者在這里也是想要表達一下對天一閣的那種精神、對讀書人的那種執(zhí)著的敬仰。
   ——題記
  
   也許是年紀大了經(jīng)歷的世故太多,也許是遇到的悲涼太多,一切盡需釋然。近年來很少有被感動之事,但余秋雨的一篇散文《風雨天一閣》便生生地勾得我魂牽夢繞,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雖然我不算一個成功的讀書人,可也算是看了一輩子書的人,居然不知道在寧波有個叫天一閣的地方,居然不知道幾百年來發(fā)生在天一閣的那些讀書人藏書人身上的驚心動魄的故事。慚愧之余我又想這能怪我嗎,在我們的教材中,在那些大眾讀物里,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和電視節(jié)目里又有誰提到“天一閣”這三個字呢?就算筆者才疏學淺,那么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天之驕子又有多少知道的呢?
   “歷史對于范欽亦似欠公允,不但《明史》無傳,連附傳也找不到?!边@是袁慧《知人論世話范欽——兼論范欽的藏書思想和學術造詣》里的一段話,但就是這些話,這類書,也僅在“研究天一閣學的專家、學者和一些小范圍內(nèi)流通,余秋雨的散文因其學術性和文學性兼有之才收到他的散文集里,而我也是因為喜歡余秋雨的散文在網(wǎng)上偶爾搜索到的。
   知道了天一閣便心里念著,機會終于有了,(1998年)今年五月一日單位放長假,我們要到臨海去看望一個熟人,回來時在我的提議下從寧波繞道返回,于是就和先生一起去瞻仰了座落在東海之濱的天一閣。天一閣是一座藏書樓,它由明代人士笵欽所建。至今已有四百三十年的歷史。在這期間,中國乃至世界曾經(jīng)涌現(xiàn)了無以數(shù)計的藏書家和藏書樓,但都因各種或火焚或蟲蛀、或潮濕、或身體、經(jīng)濟不支、或無后人繼承、或有的繼承了,不出幾年便被變賣大都銷聲匿跡,而唯有天一閣至建成到現(xiàn)在依然保持原貌原樣,未解體、分流過,其里面的藏書至今依然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其建筑風格至今也被效仿,不僅在中國和亞洲居第一,就是在世界也是排在前三名之列。說到天一閣不得不說到藏書樓的主人笵欽。
   笵欽(1506—1585),浙江鄞縣人,他“一生喜歡讀書、聚書、藏書,做地方官時每到一處都留心收集、廣泛購抄、羅致海內(nèi)奇書,尤其喜愛收集說經(jīng)諸書及前人沒有傳世詩文集和當代文集,除此以外,還買下別人無意維持的書樓和接受朋友贈送的圖書,盛時多達七萬多卷?!痹墼凇吨苏撌涝挿稓J——兼論范欽的藏書思想和學術造詣》又說道“范欽并不像歷代多數(shù)藏書家那樣醉心于珍本秘籍,卻鐘情于當代的文獻資料,包括明朝的實錄、邸抄、揭貼、招供、地方志、進士登科錄、名人傳記及詩文集等,其中許多是一般藏書家不屑一顧的所謂‘時人之集’、‘三式之書’、‘下邑陋志’,而范欽卻不遺余力,盡心搜集,每有所得,如獲至寶。正是因為他具有立足當代、放眼后世的遠見卓識與堅持不懈的畢生努力,為我們留下了一座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獻寶庫。此后三百多年來,歷經(jīng)清政府征集、英國侵略軍掠奪、慣偷的盜竊以及不法書商的巧取豪奪,至解放初期,經(jīng)馮貞群先生清點整理(編有《天一閣劫余書目》),除清代續(xù)增的《古今圖書集成》外,原藏只剩下一萬三千多卷,僅及全盛時期的五分之一左右。
   為了能永久保存這些藏書,笵欽吸取前人的教訓,先在其住宅的東面建了一個書樓,依據(jù)易經(jīng)“天一生水,地久藏之”的說法,取以水制火之意,取名為“天一閣”,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圖書一旦入閣不借人、不出閣;子孫有志者,就閱讀之,故無散失之患;不準夜登書閣、不準嗜用煙草以杜絕火災。并用蕓草除蟲,用石灰石性質的石頭防潮。
   為了能使書樓代代相傳,笵欽在逝世前立下“書不可分”的遺訓,將遺產(chǎn)分為兩份,一份是白銀萬兩,立即便可享用;一份就是需要付出無比艱辛的幾萬卷書籍,長子范大沖體察父輩心情提出棄萬金家產(chǎn),繼承天一閣的藏書。“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訓也代代傳了下來,他們遵循祖輩的“禁以書下閣梯,非各房子孫齊至,不開鎖。子孫無故開門入閣者,罰不與祭三次;私領親友入閣及開櫥者,罰不與祭一年;擅將書借出者,罰不與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擯逐不與祭”等一系列的藏書管理制度,以此激勵著后人并以天一閣后人為榮,藏書成為家族共管財產(chǎn),子孫恪守相傳十三代完整地保留下來。
   1933年9月,一場強臺風襲擊寧波,對天一閣造成了重大危害。此時的范氏家族已無力保護書樓。寧波的有識之士則挺身而出,成立了以馮孟顓為主要負責人的重修天一閣委員會,通過募捐、修繕、遷建、擴充……天一閣得以災后重生??箲?zhàn)期間,又在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下,寧波文化人士協(xié)力將閣書安全運往浙南龍泉,1946年10月藏書運返天一閣,于1947年2月成立了天一閣管理委員會,天一閣藏書樓的性質發(fā)生了變化,由私家藏書向公藏轉變。
   天一閣的制度規(guī)定之嚴密,我們從清代謝坤的《春草堂集》記載的這麼一個淒婉的愛情故事中也可略知一斑,大約蕓草在古代是一種世間稀罕之物。嘉慶年間,寧波有一女子,“性嗜書,凡聞世有奇異之書,多方購之”。后來聽說范氏天一閣“藏書甚富”,用蕓草避蟲,想看一下,不料遭拒絕。錢姑娘憑想像繡了近百種蕓草,並且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錢繡蕓。後來,她嫁給“天一閣”主范欽的後人范懋才,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如愿以償。豈料懋才以婦女禁登藏書樓為由拒絕了她?!芭畡t恍然如有所失”,由此悲憤成疾。臨死對懋才說:「我之所以來汝家者,為蕓草也;蕓草既不可見,生亦何為?君如憐妻,死葬閣處左近,妾瞑目矣?!篂榱艘欢檬|草的真容,錢氏不惜以愛情和性命為代價,卻仍未遂願,實在令人感傷嘆惋。
   我在想,如果中國歷史上不出一個笵欽,不是因為他及他的子孫們?yōu)槲覀兞粝铝四敲炊鄰涀阏滟F的文化遺產(chǎn),我們的歷史會不會又是另一個樣子;但我又想,本來我們是可以出更多的笵欽的,只因為我們的民族苦難太深重,而每次遭難又總是知識分子首當其沖,才使本來可能有更多的文化遺產(chǎn)喪失殆盡。平時我們只知讀書難,寫書難,其實到了天一閣,才知道“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共 2507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走近天一閣》這一篇散文,作者為了讓后人進一步了解寧波天一閣的藏書不散的那種精神,為了激勵自己更勤奮 地讀書。在1998年,五一節(jié)單位放長假之時,特到寧波天一閣游覽,走近天一閣,了解天一閣的詳情。文寫天一閣建筑風格描寫,建筑天一閣的主人笵欽介紹,有關天一閣的故事與軼事敘述。感觸深深:“平時我們只知讀書難,寫書難,其實到了天一閣,才知道‘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笨傊膶戭}記引入,言語流暢,主題明朗。欣賞了,力薦賞讀,感謝賜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斷!【編輯:程南】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程南        2018-11-16 20:53:45
  文寫讓我們更深地了解天一閣主人藏書的不易與艱難...
2 樓        文友:程南        2018-11-16 20:54:14
  問候作者,祝冬安!
3 樓        文友:瘋妹        2018-11-16 21:14:51
  謝謝程南老師的辛苦編輯和點評,遙祝工作順利、創(chuàng)作豐收!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