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做個“殘疾”媽媽(散文) ——觀“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有感
2018年11月25日,中央臺播放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讓我們認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0位孝心少年,這些少年,用他們的故事感動了中國億萬觀眾。
他們中有為了給家人治病,每天上山采摘山核桃讓爸爸做工藝品賣錢的李新穎;只有17歲卻堅持三年背婆婆到鎮(zhèn)上賣雞蛋換錢買藥的李小燕;周雨杉,一個只有13歲的少年,用她稚嫩的雙手做出一幅幅鉆石畫,只為增加家庭收入,給患有十幾種疾病的媽媽治??;11歲的吳昊洋,既有大海一樣的胸襟,又有陽光般的心態(tài),幼小的肩膀撐起全家的重擔;還有為媽媽捐獻骨髓的覃可欣,隨翼遠……
通過這個節(jié)目,讓我們看到這些少年家庭生活的不易,同時也看到他們獨立堅強的一面。他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患病的親人需要照顧,需要他們去奉獻愛心,甚至做出更大的犧牲。為了親人能早點康復,這些孩子扛起家庭重擔,不畏艱難困苦,踐行孝親美德。以陽光的心態(tài),堅強的毅力燃起全家的希望。
這讓我不由想起前幾天公交車上看到的一幕,一位老人拿著一份試卷,旁邊一個年輕女人對著老人嚷嚷著:“你就知道慣你娃,你看看,這一個學期剛過半,你都給學校跑了多少回?娃的事不讓他操心,你整天跟到后面瞎操心,看你娃啥時候能長大?”
老人笑著說:“娃還小,慢慢來,不給娃送老師批評娃呢?!?br />
“批評幾次他就長記性了,你這樣下次他還是記不住……”
我們的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事例,如果父母健健康康,每一位父母都恨不得拿世上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孩子,不想孩子受委屈,不愿孩子遭受挫折。豈不知,過分的寵溺不光讓孩子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會讓孩子失去面對失敗和挫折的勇氣。更有甚者,讓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理所當然,他順理成章的應該享受這一切,不再以感恩的心對待父母的付出。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下課后站在學校公用電話亭旁邊,看著別的孩子給家里打電話讓家長送忘帶的東西。等別的孩子都打完電話走了,他拿起電話:“媽媽,我很乖,今天我自己穿好衣服,在門口的早餐店吃完早餐,然后坐公交車上學。我每天晚上都檢查好自己第二天該帶的東西,從來不用爸爸給我送。爸爸說只要我乖,媽媽就會從天堂來看我,媽媽,你什么時候來看我?”孩子說完,放下根本未曾撥號的電話,含著眼淚向教室走去。
每每想到這一幕,我總是忍不住熱淚盈眶?,F(xiàn)在有多少孩子,因為有父母善后,整天丟三落四。因為父母的過分能干和包辦,把孩子養(yǎng)成了巨嬰。每個人都知道“溺愛就是無形劍”,但總有人在培養(yǎng)教育孩子時不理智。
試想,一個一年級的孩子都能自立,我們有什么理由懷疑孩子的能力?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潛力,是大人剝奪了他們潛力爆發(fā)的機會!父母在小時候不知道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惡習也與日俱增。以至于孩子大了,積習難改??粗约洪L大成人卻好吃懶做的孩子,讓多少父母頭疼?悔恨因為自己的大包大攬,導致孩子不知道幫父母分擔,看不到父母的付出,體諒不到父母的艱辛。
孩子的無能和冷漠是父母寵出來的,有時候,我們不妨做個“殘疾”媽媽。放手讓孩子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并適當?shù)膮⑴c一些家務勞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明白父母瑣碎的工作中有多少愛。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會多一些感恩之心。
觀“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不光讓這樣少年成為孩子們的榜樣,激勵、觸動、感染更多孩子。同時更應該令所有父母深思,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路前行,但請不要接過他們肩上的擔子,只有負重前行,才能立志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