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三篇碑文草稿和一篇建議(隨筆)
1、代岳父的后人擬的碑文
顯考趙寶璧字仲玉(1904─1989)
之墓
顯妣李蘭玉字佐玉(1901-1971)
家父1923年畢業(yè)于省立第一中學,立志報國,投筆從戎,任職至團副。1928年因不滿軍閥混戰(zhàn)退伍。1931年在姚家巷完全小學任教,同時參與籌建了后旨頭小學??箲?zhàn)暴發(fā)后的1935年任涇陽縣保安大隊隊副,全力支持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抗日,先后為上海松滬前線輸送過幾批抗日兵員,同時慰問駐地紅軍。1943年任縣副議長后,策劃并參與鏟除國民黨特務,只身入土匪巢穴成功招撫匪首,掩護、營救民主人士和共產(chǎn)黨地下工作者多人。曾參與創(chuàng)辦涇干中學、涇陽簡師和興辦茶店、油廠、水利等各項公益事業(yè)。1956年至1989年先后當選為陜西省四屆、五屆政協(xié)委員,任縣政協(xié)副主席,組織政協(xié)委員并親自撰寫大量文史資料。
家父一生未參加過任何黨派,始終以強國安民為處世之道。家父性情淡靜,不茍言笑,做事認真,涓滴歸公,一生兩袖清風,始終剛直不阿,不趨時弊,不畏權(quán)貴,為鄉(xiāng)梓所建功績眾目所睹,有口皆碑,《涇陽史話》一書評價家父為“官場的典范,群眾的楷?!薄?br />
慈母一生善良純樸,和親睦鄰,任勞任怨,把畢生心血都獻給家人,卻始終過著儉樸的生活。她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我們將永世不忘
2,代侄兒擬的碑文
顯考于文生之墓(1933-2013)
先父文生,生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九隨家人逃荒去山西,先父的爺爺、父親和叔父去世后,先父扶寡母攜幼弟隨舅父于一九四四年返回山東。一九四九年十六歲時又只身遠赴山西搬遷亡故異鄉(xiāng)的三位老人的骨殖歸葬祖墳。一九五二年被評為植樹模范參加了當時的平原省勞模大會。
先父從二十二歲起,在村里先后任過互助組組長、初級社社長、生產(chǎn)隊長、大隊隊長等職務,文革中被整下臺。改革開放后的一九九一年再次出山,任村調(diào)解主任一職。一九九六年著手修補在文革中丟失的于氏家譜,為于氏后代子孫大體上理清了血親歸屬。
先父從小熱愛文藝,冬閑時為街坊夜讀“唱本”,過年時組織文娛活動為鄉(xiāng)親演戲。家國情懷讓他一生重視文化熏陶和對子弟的立志教育,盡到了“長兄如父”之責,送兄弟上學、當兵并全身心支持兄弟著書立說。一九七八年把兒子培養(yǎng)成了那個年頭兒全鄉(xiāng)唯一的一個大學生。
先父以稚嫩的少年身軀支撐起斷梁折柱的家庭,發(fā)展到子孫繁衍,并各有小成就,其精神永垂不朽,我等子孫永志難忘。
立碑人:
年月敬立
2、為自己撰寫的碑文
善良的性惡論者于文奎(魁)之墓
(1939-)
墓主自撰碑文
我生于一九三九年,一九五四年初小畢業(yè),同年考入高小,未畢業(yè)就于一九五六年參軍,駐朝鮮兩年半,一九五八年回國,一九五九年轉(zhuǎn)業(yè)到工廠,先當工人,后做職員。一九六五年參加“四清”后留在察右中旗任文化館館長,文革中挨過批斗,被“改造”中認真思考過文革的是非對錯,重回工廠后的一九六八年因懷疑“要斗私批修”提法的科學性而開始研究人性,接受了荀子的性惡論,認可了恩格斯惡(欲望)是“歷史發(fā)展的杠桿”的說法,所寫論文近半個世紀無處發(fā)表。一九七一年調(diào)到“三線”廠,一九七八年“全國科學大會”后改行做教師,小學、初中、高中都教過,。一九八四年取得大專文憑,同年調(diào)入華北油田。一九九四年按企業(yè)統(tǒng)一規(guī)定提前五年退休,開始了總結(jié)自己一生的寫作,二0一三年至二0一八年正規(guī)出版五部計九本著作,合三百多萬字。
一九六七年與本科學歷的中學教師趙淑平結(jié)婚,她無微不至地、夫唱婦隨地為我服務一生,養(yǎng)大了兒女,陪伴孫子度過了美好童年和少年時代。
我的一生充滿憂患意識,懷有強烈的使命感,在《于是乎小說選》的自序中我是這樣總結(jié)自己的:
熱血激蕩在胸中,
轉(zhuǎn)眼已是白頭翁。
留下文字三百萬,
任由后人去品評。
撰于二0一八年十月,時虛歲八十
應該把季羨林的《牛棚雜憶》拍成一部影視劇
大學者季羨林寫的《牛棚雜憶》一書憶的是自己在十年浩劫中遭受折磨的親身經(jīng)歷;雖然沒有涉及一九六六年的“紅八月”北京的紅衛(wèi)兵打死上千人的事,沒有涉及大興縣八月二十七日至九月一日一周內(nèi)殺死三百二十五人的事,更沒有涉及湖南道縣在六十多天里被屠殺了四千五百多人的事和四川等地真槍實彈大武斗的事,但它有另一方面的“典型意義”,那就是知識分子在十年浩劫中遭受的牲畜般待遇,干重活、臟活之外,還不斷挨打罵,受污辱,走路不準抬頭,挨批斗時遭受“坐噴氣式”等等肉體的和精神的新奇折磨。當時的高級知識分子大都被打成“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精通十二國文字的季羨林當然更是“資產(chǎn)階級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了。當時的流行語就是“知識越多越反動”,知識分子們整個地降到了“非人”的地步,成了任人宰割、任人辱罵的牲畜。這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最野蠻、最殘暴、最愚昧、最荒謬的悲劇。十年浩劫,是人類政治文化史上的大事件,中國人乃至全人類都不應該忘記。
據(jù)說,外國有專門研究文革的組織和個人。我們中國是文革的當事國,在總結(jié)、研究文革問題上不應該落后于外國?,F(xiàn)在六十五歲以下的中青年不少人肯定文革,甚至呼喚文革。這是非??膳碌那闆r。所以,我才建議把季羨林的《牛棚雜憶》拍成一部影視劇,向全民、全人類揭示文革的真實面貌,防止人類再發(fā)生類似文革這樣的悲劇。中國人有責任做這件事。
反映真實歷史的任何作品,都有供后人在管理國家上的借鑒價值。常言道,“以史為借鑒”嘛。但是,官修的“為尊者諱”的歷史課本不僅沒有了這個價值,還有害于子孫,他們在偽裝的“歷史知識”指引下在管理國家上可能要走彎路,摔跟頭。凡是掩飾、回避歷史真相的人,都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而是企圖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掩飾十年浩劫真相的人,簡直是對全人類的不負責任。說真話,反映真實的歷史,才是人民最需要的正能量。
現(xiàn)在的中國人認真讀書者不多,所以才建議把《牛棚雜憶》拍成一部大家都容易看到的影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