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牛王八百五(散文)
童年,常記得,村子里缺牛耕地,得用人去拉犁,四五個人,肩上背著繩索使勁,粗糙的繩子將黝黑的皮膚勒出一道道血紅的痕跡。即使勤勞的村民干著牲畜的活,可效率低下,還是窮的衣不遮體,一年也難吃上幾頓飽飯。可村里的壯男偏愛叫勁,不比家屋寬(苗語指錢財),而比誰的力氣大。姑父老曹,身長一米八,正值壯年,力大無比,單人就能將鄉(xiāng)里的拖拉機尾箱輕松抬起,是遠近聞名的“力王”。
八百五是頭牛,一頭體形彪悍的騷水牯。它的名號決不亞于力王姑父老曹。因它性情暴躁,不受節(jié)制,被外村賣于我隊,花了八百五十元錢,故而得名。那時隊里窮,雖是賤賣,可生產(chǎn)隊也拿不出那么多錢,只能分期三年付清。
六十年代,耕牛是農(nóng)民的“寶貝”,也是農(nóng)業(yè)的功臣。它的地位受法律保護,即使老了,耕不動地了,宰殺都要上頭批準。
村里的孩子都是放牛娃,也都熟悉牛,喜歡牛。當我聽說,隊里分配我去看護這頭犟牛時,一百個不情愿。母親目睹過它的野性和攻擊能力,怕這畜生傷著我,替我求情??筛赣H說:“它是牛,又不是老虎。這么大的男孩,連頭牛都看不住,長大了還能干什么?”父親嘴上硬,但心軟。他陪我一起去牛圈,站在旁邊,給我壯膽助威。這個龐然大物,全身長有灰褐色的毛,站著比我父親還高,牛腳比我腰還粗,脖肩上高高隆起一塊大風包,兩個牛蛋特別顯眼。這使我聯(lián)想起傳說中的牛魔王。我怯怯地捏把嫩草去喂它,它愛搭不理,根本不把我放眼里。趁我不備,猛一摔頭,張嘴就奪了去。我怕了,怕它那彎彎的牛角和鼓得如牛蛋般大的眼珠。再不敢一把一把的喂它,就將一捆草全丟進牛欄。它見我父親威武地站在旁邊,用眼睛瞪它,才稍許老實了些。父親有文化,在村里教書,也教我牧牛的竅門:“鼻之柔也,以繩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br />
我們生產(chǎn)隊有二十多戶人家,一百多口人,都沾親帶故,大多數(shù)是一個祖太公傳下來的。隊里的牛有十來頭,多是黃牛。它們也與隊里的人一樣,都有血緣或姻緣關系。象四牯、五牯是親兄弟,三花、六花是親姐妹。還有個黑騷牯,常圍著六花轉(zhuǎn),象夫妻似的。只有我的八百五是外來牛,又是水牛,與它們不合群。它皮厚毛稀,汗腺少,怕高溫。夏天喜歡在水邊活動,愛啃小溪邊礫沙坪上的馬斑草,馬斑草長不高,它就卷起舌頭,連根都絞進了嘴里。只有在秋冬季節(jié),才把它趕進山林。但我發(fā)現(xiàn),其他同伴都不喜歡我和我的牛,因為我的牛是“牛魔王”,哪里有叢嫩草,只要它走近,其它牛便主動讓開,絕不敢貪吃一口。一次,那頭黑騷牯,想挑戰(zhàn)它的權威,只幾個回合,就被弄得頭破血流。
村里的牛,不拉車,只耕地。為提高效率,達到人牛配合默契,還需對牛進行馴化。馴化一般在牛長滿二齒時開始,有靈性的牛,只需馴化三朝,便可學會耕地。父親常說,牛通人性。真假與否,有待驗證。但經(jīng)過馴化過的耕牛,確實能聽懂犁把式的幾個簡單指令。如耕田時喊聲“赫哧”,它就開始向前拉犁;連續(xù)幾聲“赫哧、赫哧”,它會使勁加速;拖長聲調(diào)“呃一一”,就會立即停下;吼聲“背倒”,它就向右轉(zhuǎn)彎。八百五體壯力大,本是耕田能手,幼時也馴化過的。這頭犟牛,仗著力大,有恃無恐,扯爛過好幾付犁耙。隊長說,要重新馴服,以收拾它的牛脾氣。一大清早,隊長和姑父,領著幾個精壯勞力,將它牽至田頭。姑父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看這身裝扮,便知他是掌犁的主角。姑父在牛肩上架上牛軛,為防它逃脫,牛鼻子上串有韁繩,韁繩上系著二米多長的粗木棍,一邊兩個精壯勞力用手按著木棍,隊長掌叉,在前面用木叉頂住牛頭,等候掌犁的姑父發(fā)出指令后,強行拉著牛頭,按指令行走。它真難駕馭,四五個人都制服不了,幾次掙脫韁繩,然后在水田里打滾。這當然也少不了被隊長一頓毒打。
牛,是勞碌的命,一年四季總有干不完的活。
當田頭的柳梢長滿新葉,布谷鳥叫春時,牛便開始春耕。最先耕犁的是秧田,秧田都選擇家門口的肥水田。此時,人們還穿著厚衣服,田里的水還冰冷。老牛和母牛受照顧,八百五體壯膘肥,總是第一個下田的牛。
春耕,講究精耕細作,要過“三犁三耙”。在牛的拉力下,泥土變魔術般被犁頭翻轉(zhuǎn),整齊地擺成一行行,透著一股特別的泥香味。幾只鴨子,緊隨其后,搶著啄食剛被翻出來的蟲卵和草籽。
等到秧苗長到五葉,開始分蘗時,牛就將壟里的早稻田,都犁耙了三遍。然后青油油的秧苗移栽大田,高手插秧,橫豎成行。遠遠望去,這勞動的場景,恰似一幅人牛共生的山水風景畫,也把一年的希望全繪入畫中。插完早稻后,牛還不能歇息,要去山彎彎里耕作層層梯田,用來栽種中稻。
暑假,正是雙搶季節(jié)。等到早稻收割過半,隊長將隊里勞力分為兩組,一組繼續(xù)搶收,另一組則負責耕田栽插晚稻。這時,牛又該上場了。牛王八百五力氣大,干起活來,能抵十來個丁壯勞力,可只有馴服過它的姑父能使喚它。
生產(chǎn)隊水田多且平整,最大的一丘有十多畝,便于體形高大的水牛耕作。撲滾,是一種高效犁耙組合農(nóng)具。寬大結(jié)實的長方形實木架子上,前面二排是稀疏的刀形鐵齒,用以劃開泥土;中間裝有可以轉(zhuǎn)動的鐵制滾筒,可以把泥土打爛;后排鐵釘上別上竹塊,用以平整土地。撲滾雖功能齊全,但比較笨重費力,一般牛吃不消,成了牛王八百五的專屬。每當雙搶時節(jié),八百五拉著撲滾,曹姑父手牽僵繩,雙腿一前一后,站在蒲滾上,四平八穩(wěn),口里“赫哧赫哧”,可威武了。只需橫豎幾個來回,就把一丘田搞定。偶爾,我們一幫小孩,跟在他背后,學著他的模樣,“赫哧哧、赫哧哧”喊著,也想踏上撲滾,威風一番。可總是遭到姑父大聲喝斥:“找死,鬼崽子,腿想斷了呀!”別小看這踏撲滾,其實是件極危險的技術活,講究的是人牛協(xié)調(diào),保持平衡。稍有不慎,輕則摔倒,重則傷腳斷筋。這季節(jié),也是牛王八百五最辛苦的季節(jié),幾乎每天要出工??粗惶焯煸谙?,我擔心它累壞了,總是給它割最好最多的草,有時也將家里的菜葉,偷偷拿去喂了它。
終于有天,體壯如牛的姑父也累病了,我暗自竊喜,因為牛王八百五可以休息一天了。可農(nóng)事緊,隊長親自上陣。他也是干農(nóng)活的好把式,梨插打耙樣樣在行。隊長急沖沖地肩扛撲滾,手牽著牛,來到田頭。然后架上牛軛,套上僵繩,站上撲滾,也學著曹姑父,“赫哧赫哧”振振有詞,不停地用竹枝抽打著八百五??伤褪遣毁I他的帳,一會兒慢悠悠地不肯使勁,一會兒揚蹄急馳,不消一刻,就將隊長掀翻在水田里。大伙一陣哄笑。大伙的笑聲,被牛誤解成對它贊許,它更得意了,干脆掙脫鞍繩,在水田里四腳朝天,左右打滾,把一丘水田,滾成了一口口深深淺淺的大水坑。
秋收后,牛還得忙碌一陣,要將所有的稻田再翻犁一遍。壟壟里朝陽的肥田放干水,或栽上油菜,或種植秋紅豆。山彎里的釀成冬水田。
每年年底,生產(chǎn)隊里都要評選先進。人評上先進分子,年終表彰獎斗笠,斗笠上用大紅油漆寫上“勞動模范”,戴著這樣的斗笠,干起活來有使不完的勁。牛評上先進,冬季可享受幾餐谷物。在那溫飽都成問題,用野菜和紅薯充饑裹腹的年代,這是何等的榮耀!頭二年,論功,八百五它當之無愧,就因不聽使喚,沒有評上。整個冬天都在啃枯草,我很傷心。隊里人老在嘮叨:“八百五要象四牯、五牯一樣溫順,那該多好呀!”可世上哪有十全十美?就拿人來說吧,也如牛一樣,性溫老實的男人沒長本事,長本事的男人脾氣大。第三年,在我的多次嚷嚷下,終于評上了。一個冬雪天,當我端著隊長親手舀的幾小勺谷物,去喂它,聞著香噴噴的粥樣谷物,它眼神里流露出無比的欣喜和自豪。也把我饞得口水直流,但我沒偷吃過一粒。其實我知道:同伴中,很多人把獎賞給牛的幾勺谷物,都喂了自己。
牛王,體內(nèi)雄性激素分泌過多,性子太暴。隊長不喜歡它,決定將它閹割。騸牛那天,全隊人幾乎都到齊了。請來了公社獸醫(yī)站的石師傅,先將牛關在牛欄,按住韁繩,將四腳挷了,然后十幾個男人把它掀翻,再按住牛頭、牛身、牛腿。那架勢是殺牛的陣勢。牛王八百五也自知在劫難逃,“哞哞”幾聲慘叫后,眼淚汩汩直流。石師傅用臉盆打了盆清水,從腰間解下皮制工具包,掏出彎刀,用盆里的水清洗了下,便開始動刀,硬是血淋淋地割去了牛的睪丸。嚇的我以手掩臉,用袖試淚。
當我長到快牛高的時候,再不去牧牛了??赡穷^犟牛八百五,成了抹不去的記憶。最后一次看到它,那時農(nóng)村已分田到戶,它成了姑父家的私牛。它消瘦、蒼老、疲憊,沒力氣耕地了,可姑父不忍心卸犁殺牛,想讓它好好地多活幾年。我默默地看著它,臥在山坡上,嘴角一動一動,好象在反嚼那輝煌的往事。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宋代名相李綱的這首詩,是對牛的一生最好的寫照。
(原創(chuàng)首發(fā))
銀科老師能寫也能評。我是新手,劉老師也才到菊韻工作不久,但我看過不少你對文章的評論,評析很到位。既肯定文中成功之處,也對不足之處提出個人看法,這樣才利于創(chuàng)作水平的提高。讀你的評析是種享受,也反映出你的敬業(yè)精神和高超的賞析水平。遙祝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