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守】游廿八都(散文)
衢州市仙霞嶺的深谷,有座小鎮(zhèn)排行第28,稱“廿八都”。徐霞客曾經有過兩次造訪。
我到廿八都古鎮(zhèn)的時候適逢小雨。還未下車,就見一座城門小品高高突兀在路旁。城垛上肅立著身披鎧甲,手杵長戟的銅塑勇士守護一方凈土。城墻石券門洞上鑲嵌門額“廿八都”,青石板上正楷黑字,端端正正柔里夾剛。門口臺階上,依次一組群塑。垂髫小兒一手指向廿八都,一手扯著老媼的衣角急于上街;那老媼盤著粑粑髻,小臂挽著包袱,手搭涼棚正朝廿八都眺望;老媼身后,是個長辮繞在額頭,躬身肩擔籮筐的漢子負重,壓彎的扁擔還支撐在山里人特備的棍叉上;有位長髯老儒,發(fā)辮后垂,身著長袍,臂夾雨傘跟在最后,好一副安平祥和的生活情境。好比曹雪芹表現(xiàn)王熙鳳出場的手法,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幅小品,能讓人們腳步還沒邁進廿八都古鎮(zhèn),就先領略了此地的醇厚風情。
下車,見四面群山拱衛(wèi),云霧裊繞。沉落在盆地步行一箭之地,遙見萬綠叢中一座木架廊橋直面撲來。及至橋頭,一邊是標志性的“廿八都”石刻,一邊是云龍紋結頂?shù)摹柏グ硕脊沛?zhèn)重修碑記”,廊橋懸山檐下有匾“珠坡橋”,兩旁木柱有行草對聯(lián):“橋廊風爽堪留客,波底星光可醒龍”,不知來龍去脈,也無法查詢。探頭俯視,楓溪流水澄碧無聲,自北向南緩緩穿橋而過。
隨著人群過了廊橋向左一轉。臨河是一棟閩式泥墻小瓦平房“農博館”,里面不但陳列了已經塵封的水碓、石磨、油榨、風車、水車、犁耙等工具。以一些動態(tài)勞作再現(xiàn)了廿八都人昔日的農耕場景,還原農耕大國的舊貌。讓我們這些曾在農村土生土長的人倍感親切,讓后生晚輩接受歷史熏陶,其意義遠遠超越了它的并不算大的規(guī)模。
從“農博館”出來順路向前數(shù)十步,便到了“北堡門”。墻上滿是爬墻虎,披頭散發(fā)遮擋著門樓什么也看不到,只隱隱露出個“北堡門”門額。
過了門洞,就正式走在廿八都古鎮(zhèn)的街道上。這是當年黃巢起義的時候,在浙、閩之間崇山峻嶺中開辟的“仙霞古道”,千年以來此地總為歷代屯兵扎營之所,兵家必爭之地,直到清代才逐漸變?yōu)樯搪靡獩_,成了過往貨物的中轉站。
石板路上往前百十米,右側身拾級而上。鵝卵石廣場旁邊,是“武官衙門”,徽式的馬頭墻、浙式的屋脊、贛式的檐櫞、閩式的墻體,綜合型建筑別具一格。武衙的戶對上懸托著“浙閩楓嶺營總府”門額;兩側楹聯(lián):“曉日旌旗開寶帳,春風鼓角動轅門”,加之門前有對石獅鎮(zhèn)守,更顯莊重威嚴。
作為軍人往來駐扎的浙閩贛咽喉重地,由于曾設“游擊”(從三品)、“守備”(四品)千總(六品)、把總(七品)軍官,駐扎千名兵丁,俗稱“三品游擊衙門”。它與縣、府衙門不同,正堂懸掛著“精忠報國”匾額,兩側為旌旗刀槍,供奉的是鄭成功塑像,各室分別陳列歷代戰(zhàn)事及其英烈、兵器,包括抗日戰(zhàn)爭和現(xiàn)代革命。一個小鎮(zhèn),具有如此高等規(guī)格的衙署,實屬難得,而廿八都人能有心把它完好保存至今則更是難上加難。
衙門近鄰是“觀音殿”,原名“觀音閣”。始建于晚清,后經多次修繕,去閣成殿,便更名“觀音殿”。在這個佛教殿堂,迎門是端坐在佛龕里的如來,金身大肚,笑對游人;一邊廂坐著黑臉尊長天王手持利劍,綠臉持國天王手握琵琶;一邊廂坐著黃臉多聞天王手杵寶幡,廣目天王手拿青蛇,個個圓目眥裂,兇神惡煞。在天井對面的正殿,供奉著千手觀音,兩邊廂房分列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還有個光頭和尚穿著解放鞋,夾在菩薩身旁玩手機,顯露著時代特征。最后面還有一個佛龕,韋陀菩薩全身披掛站在里面,手中的金剛杵點地有力,看來這個“觀音殿”還能留食留宿。
離“觀音殿”不遠,臨街有個岔巷,足踏鵝卵石道路過了一道嵌有“向學”石匾的券門,“文昌宮”即在眼前。
文昌宮(閣)是供奉文昌帝和魁星的地方。一般只有縣治才有,但廿八都經商致富的人們,內心總系著“學而優(yōu)則仕”的情結。古鎮(zhèn)楊、姜諸大戶人家竟然在一個小鎮(zhèn)籌建了大小兩座“文昌宮”(閣),提供給子弟入學讀書,用“懸梁刺股”、“衣錦還鄉(xiāng)”等說教來激勵后生奮發(fā)圖強。
廿八都人極有見地,舍得投入重資樹人,“文昌宮”是古鎮(zhèn)最精美豪華、雄偉壯觀的建筑。兩邊廂房,均有檐廊相連?!拔牟龑m”內的梁、枋、脊標、天花板,藻井,都繪有云月山水、人物故事或者龍、鳳、花、鳥等彩圖;牛腿、雀替、窗扇、欄板等構件不是浮雕即是鏤空雕;特別是其正殿,為兩層重檐歇山頂樓閣,四面飛檐出挑,最為雄渾。宮內除了文昌帝君和魁星踢斗,還有倉頡和孔子塑像,特別是在廂房里塑造了許多蠟像,栩栩如生的再現(xiàn)了清代私塾的教學場景,使我不由想起了魯迅筆下的“三味書屋”。
出了“文昌宮”原途返回。二旁商鋪毗連,間以高聳的馬頭墻相隔。有些店面的墻側以疊澀方式出檐深遠,梁架以雕飾精美的木刻斜撐,將檐口懸挑一米開外。這在廿八都,要數(shù)“德春堂”尤為突出,這個當年江山縣最早的中藥鋪,有“六柱三樓”飛檐翹角的門罩,門罩的內層垂簾柱上,有四個牛腿,中間兩個為門神秦瓊、尉遲恭,邊上兩個為清風、明月童子;月梁上為開光人物故事和吉祥淺浮雕圖案;花板、雀替等大體為透雕花草之類,極其養(yǎng)眼。
鎮(zhèn)里賣吃、穿、用、玩的等等應有盡有;大街上游客熙熙攘攘,嬉鬧的,閑逛的,拍攝的,侃價的,尤其是當?shù)靥禺a“銅鑼糕”倍受青睞。
我在“秉書洋貨店”門口駐足。店面樓房體現(xiàn)的是動態(tài)自由,追求富麗的巴洛克建筑風格。而內宅住房則依舊是三進四天井的中國傳統(tǒng),和“德春堂”相似。原主特別注重門樓精雕細刻,堪為浙、徽兩派精華。而今這里,是中西合璧的陳列所,里面的玻璃柜里放滿了舊時鐘表、電話機、留聲機、綾羅綢緞等等,見證了當年的繁華。
在廿八都的居住區(qū),還有個當年中美合作所開設的軍統(tǒng)“女特工訓練班”。戴笠借用他的好友姜守權住宅和觀音閣,嚴格培訓,造就了一批特工諜報人才。
廿八都還有孔廟、大王廟、萬壽宮、真武宙、忠義祠,有大量的明清古建民居、廳堂存世。
整個古鎮(zhèn)依“仙霞古道”兩側呈走廊型不規(guī)則的團塊,青山綠水間,黛瓦青墻連成一片,色調恢雅古樸,民風敦厚素樸。
當現(xiàn)實生活的美好,即將遮蓋蔽曾經的苦難時,我游廿八都,沿歷史足跡,尋找古鎮(zhèn),讓靈魂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