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柳岸花明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柳岸】戲說對聯(隨筆)

編輯推薦 【柳岸】戲說對聯(隨筆)


作者:林溪淺談 布衣,281.5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523發(fā)表時間:2020-01-07 14:19:06

對聯,從記事起就知道寫對聯就是喜迎新春的時候快到了。
   記得每年的臘月三十這一天,是一家人最忙活的一天。除了辦年飯外,就是上街打年貨了。父親總是要給我們姊妹幾個寫個簡單的單據,照著單據購買過年的必須品。除了打酒、買蔬菜、糖果、瓜子、爆米花外。買香、蠟、紙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父親總是要吩咐我們白紙買幾張、大紅紙幾張、粉紅的幾張、黃色的幾張、綠色的幾張。喜歡這樣熱熱鬧鬧,熱氣騰騰里帶著春的氣息的場面。房屋里的爐火是旺旺的,灶堂上鍋里,咕咕地,菜板上咚咚地,屋前屋后笤帚是飛舞的。屋子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臘肉的熏香,十米開外地壩都能聞到燉臘肉的香味,當我們上街把年貨背回家后。寫春聯和裁剪初一飄墳用的五彩的紙。做這些文戲的活,當然是父親了。
   父親對寫對聯,喜歡拿腔拿調,首要一定要把大方桌搬到地壩里,在空空如也地壩里,好像才能施展開手腳。然后從高高的衣柜抽屜里拿出那些久不用的筆船、毛筆、硯臺、墨匣、筆山,還有給古老前人打錢印的鐵撮等候用。即便是有墨汁,父親也要堅持用墨塊磨出來的墨汁。自己磨出來的墨汁比買的墨汁色澤鮮亮,光亮透徹,寫的春聯才有朝氣。父親一邊裁著買來的紙,一邊又開始周而復始講他的古。說實在,小時候真心的不怎么喜歡帶舊光陰的東西。父親總是逮住機會,無時不刻地給我和弟弟灌輸舊時文化。譬如:春聯的來歷呀!寫對聯的形式和規(guī)矩呀!包括初一早上的忌言,三跪九叩行大禮以及現在簡單的抱拳互問新年好等規(guī)矩!還必須現學現用,不然是挨罵的。
   要想寫出絕妙對聯來,必須掌握社會的發(fā)展動態(tài),既要有墨香韻味又要有竹的風骨。竹香、墨香二者合一,才能算是一幅好對聯。竹香、墨香到底怎樣韻運?今天依然是云里霧罩,不知所以然。只是簡單的知道,“桃符”出現在秦時,當今最完美的對聯書寫表達,還是用秦時的字大篆或者小篆來書寫。不過事到如今,保留在我這里的,就只剩下每年貼春聯這種形式化的儀式還在堅持。如今,我也只能教我的孩子貼春聯的講究。譬如:貼春聯是晌午貼忌西貼,右手上聯,左手下聯,上聯下聯面對面仄平來區(qū)分。慢慢地,每年貼春聯就成了孩子的專利。去年,孩子知道我惜墨,竟然花大價錢買了一幅名家春聯送給我,看得出,多半也是熏出來的結果。
   雖然不會寫對聯,但是遇見了對聯和扁牌,總是習慣性地讀讀,特別遇見用詞精美,又險又峭的對聯,有一種不可言說的玄妙之美,著實讓人有些妒才。記得前年和孩子一塊去都江堰游玩,大慨是我讀過所有對聯中,一眼就喜歡上這一副對聯。不但應景,應民意,還弘揚正能量的團結精神,包容與期許。特別下聯那一句“萬里歸一匯,八百里青城沃野”,一種豪情與豪邁,特別生長江邊,長在長江邊的我,從心底油然而生的震撼。既親切又溫潤、既樸素又自然,這也許就是對聯的魅力。上聯是:六字炳千秋,十四縣民命蒼天,盡是此公賜予;下聯是:萬里歸一匯,八百里青城沃野,都從太守得來。
   不管是春聯、門聯或者墓碑上的挽聯,喜歡那些正楷或者行書,關鍵是好認。像什么大篆小篆,是最不好認的,但也是最有嚼頭的。也有一些風景區(qū)的門框上用二王的狂體書寫對聯,字雖很美,宛若青衣水袖,時而流暢時而疾馳,確實是精湛,想來書寫這種字體的人一定有著很高書法造就,藝術氣息濃烈。內行人的讀來是酣暢淋漓,精氣十足,拍手叫絕。但像我這樣的外行人來看,保不定把一個好好的藝術作品,因斷句,讀跑偏題都是有可能的。也許,就成了我眼里的“鬼畫桃符”的代名詞。其實,書寫者這種豪情地與仙人互通靈性,未必是不可有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舊光陰里的事情。特別是旅游的時候,在異地他鄉(xiāng),一幅對聯或者一塊扁,與古人相遇剎那,雖說不上靈魂上有什么碰撞,起碼感嘆筋腐爛肉腐爛,千年的對聯,依然還健在。

共 1527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貼上對聯,好像就有年味了。在中國的大地上,貼對聯是一種傳統(tǒng),更是一種希冀,作者借此展開回想。臘月三十這一天,辦年飯、打年貨,貼對聯……當然,作者因此想到父親,因為家里的文戲都得由父親來完成。而后,作者的描寫筆觸細膩,通過一些列的動詞、名詞,組成一幅頗有韻味的場面。父親不會因寫而寫,借機給“我”灌輸傳統(tǒng)文化,對聯的來歷、形式、規(guī)矩等。作者認為,好的對聯要有墨香的韻味和竹的風骨,又對對聯的讀法、貼法做了介紹。作者喜歡讀對聯和扁牌,因為它有內涵,能致遠。寫法千千萬,作者喜歡正楷和行書,因為好認,讀得出韻味。散文娓娓道來,頗有韻味。欣賞學習,問候作者!【編輯:醉里清風】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醉里清風        2020-01-07 14:20:43
  對聯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粹,我等應當繼承發(fā)揚。欣賞學習精彩散文,感謝賜稿柳岸!
2 樓        文友:醉里清風        2020-01-07 14:20:56
  問候作者,祝福常在!
3 樓        文友:林溪淺談        2020-01-07 15:01:20
  辛苦醉里清風的編輯!
4 樓        文友:想飛的企鵝        2020-01-07 15:03:02
  對聯在農村一直不斷地被弘揚著,現在好多城市也興起了貼對聯之風氣,我個人認為還是有必要這樣的,最起碼這是國人的驕傲。各地貼春聯的風俗可能有所不同,如果每個地區(qū)都把貼春聯的習俗說出來,我估計是非常有看點的。老師說的貼春聯和我家這邊的風俗不太一樣。又學點知識,真好。
告訴你多少次了,1+1=3,怎么還成天2、2、2的?能不能長點兒心?
回復4 樓        文友:林溪淺談        2020-01-07 15:08:02
  唐詩宋詞元代的曲,清代的小說。而對聯在秦時就有,應該算是國粹!
5 樓        文友:林溪淺談        2020-01-07 15:09:57
  唐詩宋詞元代的曲,清代的小說。而對聯還早它們幾百年,因此,也算中國的國粹經典。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