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秋日登滕王閣漫記(隨筆)
一
對旅游者來說,你去了一百次南昌,假如你沒有去滕王閣,那只能說是路過南昌,正如你從北京回來沒有到天安門;是的,滕王閣于南昌就是這樣的重要。
江南名樓之首,滕王閣,開始是建于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屈指一算是1367年前的事。那時,南昌市的市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那時李世民已經(jīng)駕崩四年了,繼位的是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所以叫永徽四年;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南昌市的市長,是皇帝的叔叔。
當(dāng)然,一千多年前的南昌,不叫南昌叫洪洲府,如果再往前推,南昌也不叫洪洲府,叫豫章郡。
所以,天才少年王勃寫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開篇就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洪都,是當(dāng)時南昌市政府所在地,這就是我們說的大都督府地。現(xiàn)在,南昌有洪都大道,南昌的飛機制造公司,叫“洪都機械廠”這些都是有歷史源緣的。
因為李元嬰在貞觀年間被封為“滕王”,故在他主持下營造的這座臨江觀景樓,就叫“滕王閣”。
因此,要游覽滕王閣,必須先了解一下這個“滕王”。
滕王,李元嬰,唐高祖李淵的第22個兒子,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弟弟。貞觀13年即公元639年,被封為“滕王”。
李元嬰,一生中,東奔西跑在許多地方都做過不大不小的官。然而,也正是因為遠離權(quán)利紛爭的中心長安,所以滕王得以成為一位很有才華的藝術(shù)家。他通音律,曉歌舞,擅丹青,喜歡畫蝴蝶,有“滕派蝶畫”鼻祖之譽,曾有“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dāng)價”之贊。
滕王閣落成后,滕王常在閣中邀請文人聚會,飲酒賦詩,歌舞作樂。唐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到此,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文以閣名,閣以文傳。從此滕王閣聲名鵲起,引得無數(shù)文人墨客競相登閣,作詩吟詠。發(fā)思古之幽情。自此,滕王閣就作為中華文化的地標(biāo)屹立于江之南、湖之濱,人文之風(fēng)常吹不斷。
韓愈在其《新修滕王閣記》中贊道:“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獨為第一,有多‘瑰偉絕特’”之稱。故此閣素享“西江第一樓”之美譽。因江西省在長江之西,“江西省”名也由此而來。
二
滕王閣自創(chuàng)建以來,亂世則廢,盛世則興。迭廢迭興達28次,堪稱古建筑上的奇跡。也就是說,在1360年長的歷史中,滕王閣建了又毀,毀了又建,前前后后有28次之多,我以小學(xué)數(shù)學(xué)的水平算了一下平均48年建一次滕王閣。
今天,我們參觀的滕王閣,是第29次重建的,這個閣的地址距離唐朝李元嬰建造的滕王閣大約有100米遠的距離,幾乎是在唐朝的原址上建造,位于現(xiàn)在的,沿江北大道與撫河交匯處,依城臨江,濱臨南浦。1985年破土動工,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jié)完工并對外開放。
滕王閣主樓是根據(jù)古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1942年所繪的《重建南昌滕王閣計劃草圖》并參照宋畫《滕王閣》以及宋代《營造法式》一書重新設(shè)計。這是一座仿宋式似的古建筑。
滕王閣主體建筑式有九層,重檐歇山式大屋頂,凈高57.5米。底層平面為十字交叉型,南北長80米,東西寬140米,建筑面積為: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征古城墻的12米高的臺座,臺座以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兩翼為對稱的一級高臺,高臺上部為游廊。游廊南端為“壓江亭”,北端為“挹翠亭”。與主體建筑一起構(gòu)成了一個“山”字型。
整個建筑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主閣碧瓦重檐,斗拱層疊,畫棟彩柱,雕門透窗,保有唐閣雄偉之勢。
三
秋日的南昌,撫河兩岸,贛江之濱,雨過天晴,紫薇怒放。
今日之南昌與1360年前的農(nóng)耕文明時期的南昌,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語。但你要知道1360年的南昌是什么樣子,那只有到書本上去體驗。
時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讀《滕王閣序》這段文字,我們大致知道1360年前的南昌是什么樣子!那時南昌:炊煙裊裊,山色紅紫。潭水清澈,四駕馬車,穿梭在亭臺樓閣。遠望,贛江北岸,山巒原野,無限遼闊;俯瞰贛江南岸,房屋遍地,到處都是擊鐘列鼎的富貴人家??蹿M江兩岸,百舸爭流。天上的落霞與水邊的孤鶩好像一起在齊飛,碧綠的江水和高遠的天空遠望像是同一個顏色。
實話實說,就自然的景觀,一千年前的南昌,山色清脆,江水清澈。也難怪會引起少年天才王勃文字激揚,豪情萬丈,真可謂激情煮沸贛江水,熱血染紅杜鵑花。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南昌人民甚至可以擴展到江西人民將永遠感謝才子王勃。
四
我家“狐仙”多年來,走親訪友,來來往往南昌不下百次,心心念念想要參觀“滕王閣”,星期天下午,參加侄女的升學(xué)宴后,“狐仙”同志又提出此念想,我愉快地接受了邀請。三哥家住在撫河岸邊,距離滕王閣只有六站的公交距離,站在小區(qū)門口的撫河橋就可以遠眺“滕王閣”,三哥也是自告奮勇當(dāng)導(dǎo)游。一樁多年的愿望,就這樣實現(xiàn)了。
這是2018年8月27日,星期一。戊戌年七月十七。
滕王閣門票,50元;南昌市民身份證半票價:25元。年滿65周歲的中國公民免費參觀。
進入滕王閣正門,在廣場江邊有“雙廊四亭”。設(shè)計精巧古雅,匠心獨運。四亭分別起名為:“騰蛟”“起鳳”“紫電”“青霜”。四亭名字取自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意思是說,來做客的文人都是能使蛟龍升騰,鳳凰起飛,像孟學(xué)士那樣才華出眾,文章工匠式的人;做客的武官,都是胸懷寶劍,像王將軍那樣肚子里儲藏各種兵器的將軍。紫電、青霜為寶劍名,這里比喻來滕王閣做客的客人胸懷韜略。孟學(xué)士、王將軍都是泛指杰出的文人雅士和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武將。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
《淮南子?原道》是這樣解釋宇宙的: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這兩句駢文的意思:天高地遠,感覺到宇宙是無窮無盡的;歡樂的興趣完了,悲哀的情緒也就來了。
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這兩句駢文的意思是說,關(guān)山不容易逾越,有誰可憐不得志的人呢?萍浮水上,隨風(fēng)漂流,偶然相遇,大家都是異鄉(xiāng)的客人。
《滕王閣序》歷經(jīng)千年而不朽,今天讀來,依然心潮澎湃。除了序文本身的風(fēng)格蒼老,筆力遒勁,運散文之氣于駢偶之中,用事而不失于晦澀,對仗而不落于板滯等寫作上的別致,更多的是其內(nèi)容哲理深邃,深入人心。因此,游覽滕王閣,必先讀懂序文,了解少年王勃的“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的人生經(jīng)歷,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
王勃(650~676)字,子安。山西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高宗和武后時期的著名詩文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其父王福疇是朝廷命官,祖父王通是隋朝大儒,叔祖王績是唐初詩人。家中藏書足以汗牛充棟。出身豪門望族的王勃,少年早慧有成,六歲作詩,九歲讀《漢書》,十歲學(xué)《六經(jīng)》。年十四,科試及第,是當(dāng)時唐王朝最年青的國家干部。沛王李賢聞其名,召為王府修撰,相當(dāng)愛重。其時沛王經(jīng)常與周王以斗雞為樂,而每次必請王勃一道觀賞。這一日,王勃又隨二王前往斗雞,他看著二王為輸贏而不惜重金購得的公雞一上一下,左右撲騰,斗得難分勝負,覺得甚為有趣,當(dāng)下便仗著文才,立成《檄英王雞文》。
殊料,就是這篇文章害得他和父親均遭貶斥。后任虢州參軍,不久因罪免官,父王福疇也受到牽連,由雍州司功參軍貶為交趾令。高宗上元三年(即公元675年秋),王勃南下看望父親,渡海中風(fēng)大浪急,不幸溺水,驚悸而亡。卒年28歲。
王勃,不僅僅是賦文寫得是這樣力透紙壁,筆端生花;其詩,尤其是五言詩也是清新流暢,質(zhì)樸自然,情感真摯。比如大家耳熟能詳?shù)拿洌汉?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出自王勃21歲時送別友人的詩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一首送別之作,不為遠別而悲傷,著意抒發(fā)友人之間的真摯友情和曠達胸懷。原來,古代把五家相連為比,隔壁為鄰。雖然曹操的兒子曹植寫過這樣的詩句:“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钡醪脑娋洌?,更概括、更蘊藉。但王勃的成才,也告訴我們學(xué)習(xí)前人知識的重要。沒有任何人一步登天。
六
現(xiàn)在我們再來說說建筑滕王閣。從滕王閣售票大門到滕王閣主樓入口,要走上一級高臺和二級高臺,然后才可以入閣。一級高臺朝東的墻面上,鑲嵌石碑五塊。正中為長卷式漢白石碑一幅,約10米長,一米高。此碑文為今人隸書韓愈的《新修滕王閣記》。象征城墻臺座的二級高臺共有89級臺階,其含義是告訴大家新閣于公元1989年落成開放之意。
人,有喜怒哀樂;月,有陰晴圓缺。一個人能把所經(jīng)歷的傷痛、悔恨、哲思、才華、抱負等諸多人類情感凝聚在一篇散文中,成為名至實歸,名揚千古的絕唱。一千年來,窮盡書庫,唯有《滕王閣序》。
讓我擷取文中的經(jīng)典語錄再來讀讀。老當(dāng)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年紀雖老,志氣應(yīng)當(dāng)更加旺盛,難道還能現(xiàn)出老年人的心思?境遇窮困,應(yīng)當(dāng)格外堅韌,不要喪失了修德砥行的志氣。原句出自《后漢書?馬援傳》:“嘗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dāng)益堅,老當(dāng)益壯’。”
王勃一生只活了短短的28個春秋,歷經(jīng)磨難,但從沒有向命運低頭。所以,這篇序文,年輕人讀之鼓舞士氣,自然喜歡。依我自己為例。那年,我中師畢業(yè),分配在一所山村小學(xué)當(dāng)老師。我深深知道,依靠家庭和社會關(guān)系,我一輩子都走不出這個山村。在寂靜的夜晚,給予我溫暖和鼓勵的,就是這兩句話,也依然記得在筆記本的扉頁上摘錄這兩句話的情景。
為什么老年人,也喜歡讀王勃的這篇序文呢?序文中除了我們喜歡的勵志之句“老當(dāng)益壯”接下來還有給老年人的心靈雞湯:“東隅已逝,桑榆非晚?!蹦贻p的王勃說,早上的時光雖然錯過了,好好抓住晚上的時間還是會有收獲的。東隅,東方日出之地;桑榆,日落時,余光還留在桑榆之上。
由高臺入閣有東南北三處,這次我是從正東經(jīng)抱廈入閣。抱廈,是建筑術(shù)語,指在原建筑之前或后接聯(lián)出來的小房子。抱廈門前紅柱上懸掛著一幅不銹鋼拱聯(lián):“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边@是生前毛澤東主席的手筆。毛澤東主席對中國古代兩位少年才子最為欣賞,當(dāng)然也是最為惋惜。一位是西漢初期著名的辭賦家、政治家賈誼(公元前200年~前168年)?!哆^秦論》《論積貯疏》是賈誼的兩篇傳誦之論文。毛澤東主席曾在一首詩中贊美少年賈誼:“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br />
當(dāng)然,毛澤東主席對王勃贊譽更多。不僅僅親筆書寫了名句,而且對其文集批注有一千多字。鄭振鐸評價王勃對唐詩的貢獻時說:“正如太陽神萬千縷的光芒還未走在東方之前,東方已布滿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蓖醪蛔u為盛唐詩歌的“黎明女神”是當(dāng)之無愧的。
一樓東廳鑲嵌有大型漢白玉浮雕《時來風(fēng)送滕王閣》。浮雕主體部分,王勃昂首立于船頭,周圍波濤洶涌,表現(xiàn)王勃藉神力日趨七百里趕赴洪都的英姿。西廳是閣中最大廳堂。廳內(nèi)丹柱上懸掛有多幅出自名家手筆的楹聯(lián)。二樓是一個暗層。體現(xiàn)的是《滕王閣序》中“人杰”的主題。三樓是一個回廊四繞的明層。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額,東為“江山入座”,西為“水天空霽”,南為“棟宿浦云”,北為“朝來爽氣”,這些內(nèi)容均系清順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閣時所擬匾額。中廳屏壁有丙烯壁畫《臨川夢》。明萬歷27年即公元1599年,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戲劇《牡丹亭》,開創(chuàng)了滕王閣上演戲曲之先河。四樓又是一個暗層,體現(xiàn)的是《滕王閣序》中“地靈”的主題。正廳有大型丙烯壁畫《地靈圖》,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精華。畫面從南到北依次是大庾嶺梅關(guān)、弋陽龜峰、上饒三清山、鷹潭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等。五樓又是一個回廊四繞的明層,是登高攬勝、以文會友的最佳處。這次,我和家人是先從一樓乘坐電梯到六樓,然后返回五樓,在此拍照留影,欣賞贛江兩岸美麗風(fēng)景的。
“物換星移”看今日南昌大地,真是換了人間??!站在五樓高閣看江中小舟,白鶴野鳧自由飛翔。雨過天晴,虹消云散,陽光和煦。徐徐清風(fēng)吹來,把我家“狐仙”的裙袂鼓起,飄飄然然。狐仙說,哎呀,真想展翅飛翔?。∥艺f,此時你的網(wǎng)名“狐仙”才名副其實啊。
大地遼闊,江水奔流,時間的無始無終,空間的無窮無盡,人生的歡樂和悲苦,在歷史的長河中真是微不足道。
六樓,是滕王閣的最高瀏覽層。其東、西重檐之間,高懸著蘇東坡手書“滕王閣”金匾各一塊。由臺座的底層算起,這一層實為第九層,故大廳題匾“九重天”。大廳中央,有漢白玉圍欄通井,下可俯視第五層,其上方有一個圓拱形藻井,寓含天圓地方之意。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一篇《滕王閣序》末尾再加一首七律詩句,使滕王閣名垂千古。同時,也使滕王閣與武漢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七
現(xiàn)在,一海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武昌黃鶴樓、岳陽樓以“樓”命名。而南昌滕王閣卻以“閣”命名?為什么不叫滕王樓?
原來唐朝朝廷對于房屋的建筑有著非常嚴格的建筑規(guī)范,也就是說地方政府和普通百姓只能建樓不能建閣。初唐時期,南昌相對于長安本是偏僻的蠻荒之地,是安置降級的官人的地方。那么,為什么一個高規(guī)格的滕王閣會出現(xiàn)在南昌呢?
因為滕王閣最初的建造者是滕王李元嬰。李治繼位后,身為皇叔的李元嬰深知處境尷尬。因此,他整日沉迷在音樂歌舞里,被貶到南昌后,依然以皇叔自居,竟然在贛江左岸大興土木,建起一座高樓,并按皇室禮制命名為滕王閣。自此,在閣中與四方名士高談闊論,飲酒作賦。想不到的是,皇叔的無忌之為,觸怒了皇帝李治,他下旨坼除了滕王閣,并訓(xùn)斥李元嬰身為被貶官員卻不知潔身自愛。不久,就將他從南昌貶到滁州。
1300年后的今天,歷經(jīng)28次“生死劫難”的滕王閣,早已把過往的是是非非化作了歷史的塵埃。
我們今天見到的滕王閣是1989年重修的,如果不是滕王閣的存在,后人早已忘記了李元嬰是誰了。很顯然,如果不是王勃和《滕王閣序》的存在,滕王閣也怕很難名揚千古。
如果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筑,那么,滕王閣是凝固的,也是流動的;是詩意的,也是哲理的。她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蝶變的傳奇。
初稿:2018年中秋。
終稿:2020年中秋。
它更應(yīng)該是全世界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