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思】塵埃里的芳華(小說)
小姨屬羊。都說屬羊的女人命不好,尤其是臘月的羊更是命運多舛,小姨都占全了。而小姨的一輩子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
1
在說小姨前先說說外公外婆。
外婆出生在民國初年,因為一雙小腳不夠小,遲遲沒有媒人來提親。后來一山西的小伙避難到此,奶奶才嫁了出去。
外婆一生共生育了七個子女,饑餓、疾病讓六個孩子相繼夭亡,最終只養(yǎng)活了小姨一個??粗醯暮⒆右粋€個在自己懷中死去,對一個母親來說多么崩潰,我無法想象那種場景。在我記憶中,外婆也從來沒有提起過這些往事。
小姨的幼年恰逢1960那個饑荒的年代,生活的困頓讓養(yǎng)育孩子變成了一件艱辛的事情。
鄉(xiāng)下有個說法:一個孩子不好養(yǎng)活,意思就是獨苗更容易夭亡。也許是為了讓這個小生命的成長更穩(wěn)妥一點吧,外婆領養(yǎng)了她姐姐的一個女兒,也就是我媽媽。這樣,這個家庭也算是暫時遠離了生死,被時代推移著向前過渡。
那個年代,饑餓是壓垮每個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老老小小活著的一大使命就是尋找一切可以食用的東西來保證基本的生存。外公是外來人口,大隊分糧的時候沒有他的口糧,外婆名下僅有的一點糧食根本不夠全家人果腹。為了生計,外公去了煤窯背煤。那時的煤窯沒有像樣的安全防護措施,下煤窯等于換命,凡是日子能將就下去的人家,都不會讓自己的家人下煤窯,但外公沒有選擇。
那時候沒有什么家務事可打理,因為家里窮的什么都沒有。外婆要做的事就是提著籃子,在已經收割殆盡的莊稼地里一遍一遍、一粒一粒地撿拾遺漏的糧食,或者樹葉、草根......沒有穿的,就撿人家已經穿的不能再破的衣服鞋子,補丁摞補丁地縫補起來大人小孩穿......就這樣窮盡心思地過著每天的生活。
那時候,活著,是要用盡洪荒之力的一件事。
而外公外婆所要面對的除了窮困,還有愚昧世俗的各種壓力。
外公是外地人,娶了外婆就相當于入贅,在村里是被瞧不起的。而外婆家沒有頂門立柱的兒子,更是被鄉(xiāng)民們看不起,這一家人每天都生活在別人的唇舌和口水之下,就連小孩子都肆無忌憚。盡管外婆那么善良,努力地想要與鄉(xiāng)鄰們建立起一種友好的關系,但面對被饑餓激發(fā)出的近乎原始的人性劣根性顯得那么格格不入。
但不管怎樣,還是要活著,要頑強地活下去。
2
山西人崇尚孔孟之道,外公雖然困頓落魄,但依然決定送媽媽和小姨去學校讀書。對于還在饑飽之間掙扎的鄉(xiāng)民們來說,這真是個天大的笑話:丫頭上什么學,飯都沒得吃上什么學....外公的這個決定真的夠他們隨時隨地噴著唾沫星子閑話好長時間了。不知道他的這個決定落了多少嘲諷,但小姨和媽媽的命運之光從那一刻起開始閃耀。
小姨和媽媽的求學之路更是讓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三四年級的時候,外公因為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和肺病去世了,臨走將手絹包了一層又一層的三角錢放在媽媽手中,讓她們好好學習。之后外婆顫顫巍巍地挑起了整個生活的重擔,供養(yǎng)兩個女兒讀書。那種艱難常人是無法想象的。
憑著當時國家對學生的一點點生活補貼,小姨她們終是讀完了中學并且學有所成。媽媽畢業(yè)后做了一名鄉(xiāng)村老師,小姨考上了師范學校。
工作后的媽媽從外婆肩上接過了擔子,肩負起了養(yǎng)家的責任。辛勞的外婆也終于可以喘口氣了。
3
小姨在外的求學時間和我的童年正好重疊。她在市里上學,那個地方對鄉(xiāng)村的孩子來說新鮮、神秘、遙不可及,那時最期盼的就是小姨放假回家,她會帶來好多鄉(xiāng)下孩子從沒見過的東西,尤其記憶深刻的是小姨用暖瓶帶回的冰棍,雖然有點化了,但是真的真的太好吃了,冰涼甜蜜的感覺一直都是心中最幸福的回憶,還有小鏡子、花衣服、橡皮筋什么的,讓我的童年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期待和向往。小姨臨畢業(yè)的時候還帶著我們和外婆去市里逛了一圈,滿足了我一直以來對大城市的向往,還走進了照相館,留下了童年時和外婆的唯一合影。那個繁華熱鬧的城市就是我童年認知中的整個世界。雖然現在就生活在這個城市,且城市面貌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幼時的印象還是那么難忘。
其實,記憶深刻的不是那座城,而是曾經在一起的那些親人。
幾年以后,小姨畢業(yè)了,身材高挑,相貌清秀。全家人都滿懷希望,期待著美好生活的降臨。
在等待分配工作的時候,小姨認識了她后來的老公。他是一個工人,他的父親在大隊當書記,這樣的家庭是鄉(xiāng)村里的權勢人家。這樣的緣分也讓長期遭受欺凌的孤兒寡母們暗自高興,以為小姨找到了依靠,以后不再受人唇舌之苦。于是在媒人的巧舌說合下,在認識不久之后,小姨便結婚了。
都說人生禍福相伴,小姨坎坷的人生大幕至此才剛剛拉開。
4
新婚的甜蜜還沒有過去,小姨和一起的畢業(yè)生們被告知要開始政審,分配工作了。這真是喜上加喜的事。想來小姨那時一定充滿期待,甜蜜又幸福吧。
隨后的日子,一起的同學們都相繼去新單位報到參加了工作,小姨卻遲遲沒有接到分配的消息。去公社打問消息,卻被告知“結了婚的一律不分配”。
就這樣毫無余地的一句話,徹底改變了小姨的人生軌跡。
對那時的老百姓來說,政府就是天,政府說的話就是真理,他們的情緒無處表達,也不敢隨便發(fā)泄,尤其是外婆這樣的人家,一切只能默默承受。
她們也最終默認了這個結果,小姨內心的無奈酸楚想必別人是無法體會的。
付出這么慘痛的代價,但凡婚姻幸福又何嘗不是一種補償。
一切想象都很美好,但最殘酷的莫過于生活的無情鞭笞。
從此,小姨就開始了她低到塵埃里的生活。
5
對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家里有個吃公糧的,是件很矯情并且可以炫耀的事情,怎么著都會讓人高看幾分。當個公家人無望的小姨想著種幾畝薄地,安安生生做個農婦也就罷了,偏偏這點看似簡單的愿望也很奢侈。
一個沒有兒子本就被人踩在腳下的家庭,一個孤孤單單沒有人撐腰的老太婆,她的寶貝女兒高攀了權勢的人家,她依然沒有被鄉(xiāng)民們看得起來,她的女兒也依然沒有被婆家人看起來。
出嫁的小姨,就像一顆珍珠滾落凡間,變成了一株野草,外婆心疼她,但再無法夠到她,呵護她。
她真的從外婆手心里的寶,忽然就變成了一棵野草,沒有遮蔽,沒有愛撫,獨自忍受著塵世間的風吹雨打。
打小就沒干過農活的小姨,被生活逼迫著,學習種地,學習養(yǎng)豬,學習喂牲畜,學習做飯,侍候婆家一大家的吃喝、涮洗,還要時常忍受他們的各種指責。
她就像進入大戶人家的使喚丫頭,弱小、慌張、無措,沒有人去幫助她,她只能在磨去一層層皮的過程中自己成長,自己領悟。
當然,小姨為之付出沉重代價的那個人也沒有愛惜她美好的年華。
小姨懷孕后依然在為這個家的老老小小們做著繁重的家務,所有人都高高在上地指使著她。生下第一個孩子后,許是想著又多了吃飯的人口,婆家把小姨分出來單過。兩間漏風漏雨的土坯房就是小姨的全部,除了一鋪土炕,真的是家徒四壁,一切都得重新開始,一切都要白手起家。
那時候人們已經基本解決了溫飽,但是小姨卻要常常在溫飽線上徘徊。小孩子奶水不夠,姨夫一點點的工資只能夠緊著小孩的奶粉錢,生活時常還得靠年邁的外婆和姐姐接濟著,幫襯著。
小姨要帶孩子,要干農活,時常忙不過來,外婆便倒騰著兩只小腳每天來回兩三公里路去照看,有時候遇到下雨了回不去,在小姨家暫住兩日,婆家的人看到了,便開始指桑罵槐地說難聽話,嫌小姨用婆家的吃用養(yǎng)活自己的老娘,且不說那點吃用都是小姨自己熬出來的。娘倆往往相顧無言,只能各自憐惜地哭一場,卻沒有辦法。
為讓自己的女兒在婆家日子好過點,外婆便接了孫子過去帶,小姨每天活干完了再回外婆家,這樣活也干了,外婆也可以照看上。來回地跑了幾天,婆家又有難聽話說了,說小姨偷著把婆家的東西往娘家?guī)?.....總之種種責難。
那時的小姨真的好難。
生活本就很難了,做人還要被處處挑剔。
等孩子稍大點,外婆也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太好了。那時候,媽媽在縣城的學校上班,只能休息日和假期回去照顧外婆,平常只能小姨來回地照看。那時的小姨也終于撐起了自己的家,有了存糧,有了雞羊。為了照顧外婆,小姨每天干完農活就跑外婆家,給外婆做飯、熬藥,照顧小孩,然后再伴著月色跑回自己家去喂雞羊。
每天從日頭升跑到月亮升,柔柔弱弱的小女子硬是讓生活給磨礪成了風風火火的女漢子,皮膚糙了,衣服不光鮮了,說話嗓門也大了,學會了和惡意的鄉(xiāng)鄰們吵架,學會了象男人們一樣扛著鐵鍬趕著毛驢去上工......
6
這樣的生活又維持了兩三年,許是外婆看小姨一個人太難了,不愿再拖累小姨了,原本身體還不算太壞的外婆執(zhí)意要走(死),她說她走(死)了,小姨就能好好過自己的日子了。
她不再聽親戚們的勸阻,開始絕食。那之后的七八天時間,她就一個人躺在空蕩蕩的土炕上,不讓任何人進去,不吃一口飯,不喝一口水。我時常跑過去趴在木窗格子前,捅破上面糊的報紙,靜靜地看著她,她也扭過頭靜靜地看著我,直到眼中都看出淚水來,我傷心跑遠,哭一場,然后再回去偷偷看她......
那場景,幾十年了一直都烙印般深刻在記憶里,難以忘懷。
幾天后,大人們就不再讓我過去了,他們說外婆這樣很受罪,冥冥之中,不要再打擾她,讓逝去的先人們來給她引魂,讓她早日脫離苦難的人間。
后來,外婆就真的走了。
外婆沒有兒子,媽媽抬著棺材送走了她。
我沒有了最愛的外婆,小姨也沒有了疼愛她的媽媽。
外婆住了幾十年的破房子也被收成了公產,自此以后,這個村子里關于外婆的一切就這樣全部消失了。
7
小姨忍受著悲痛,繼續(xù)在這薄情的世間艱難生活著。
八十年代的新農村建設,舍棄了分散居住的民房,開始建設連片居民點。每家分得一片宅基地,開始建設新的住房。
小姨又要為新家辛苦打拼了。
別人家的房子都熱火朝天地動工了,小姨抱著幼小的孩子,站在自家空蕩蕩的宅基地上四處張望。沒有一磚一瓦,沒有一個幫手,日子好像又沒了出頭之日。
但是再難,咬咬牙也得過下去。
從那天開始,空地里搭起了簡易的窩棚,小姨像男人一樣開始了建房的準備工作。忙完莊稼,簡單吃幾口飯,哄睡了孩子,在大大的日頭下,卷起褲腿開始和泥制胚。烈日當頭,其他人家干活的人都已經歇工了,坐在陰涼底下喝茶休息,只有小姨,頭頂著烈日,端著沉重的制胚模具,裝泥,倒胚,一趟一趟地來回忙碌著。這種在農村只屬于男人的力氣活,小姨柔弱的肩膀硬生生扛了起來。
一個月,兩個月......院子里的泥胚從一層、兩層......慢慢碼的比一人還要高。而原本應該回來幫忙的那個人卻只是個偶而的過客。
終于,建房的準備工作做好了,該請的工匠也到位了,新房終于開工了。沒有多余的錢請幫忙的人,小姨自己給工匠們做小工打下手,稍得空閑就趕緊摘菜和面準備飯食,每天忙的灰頭土臉,每天累的精疲力盡,簡單的三間住房歷盡辛苦終于建成了。別人家的圍墻大門修的一個比一個高挺,小姨家的圍墻只是土坯壘起的一道墻,門還是奶奶過世時舊房拆下的兩扇油漆剝落的木門。
但這已經是一個家了,可以為娘倆遮風擋雨了。
銜草為泥,為了這幢房子,小姨像那孱弱的燕雀,真是拼盡了全部的力氣。
我一直很敬佩小姨,覺得她真的很偉大!以柔弱的身子擔著生活的所有沉重。但是想想背后無盡的酸楚,我又那么心疼小姨。
但凡有柔弱的機會,哪個女人愿意肩挑風雨。
8
小姨終是認認真真地做了一個農婦。像每一個農人一樣,春種秋收,獨自奔忙在田間地頭,獨自半夜2點一個人打著手電筒在田地里澆水。陪伴她的,除了蛙聲蟲鳴,就是無盡的黑暗。
女人天生怕黑,可小姨連害怕的權力都沒有。
那時候,我們都已經搬到城里生活,相比較小姨的辛苦勞碌,我常常心里感覺無法平衡——原本小姨也應該過這樣的日子......為什么小姨要那么辛苦......小姨好可憐......這些想法常常讓我內心無法平靜。所以,只要有時間,我就坐車回鄉(xiāng)下去看小姨,陪著她。
小時候的每個假期都是在小姨家度過的,我陪她上地割草、施肥、剝豆子、收小麥、打麥場......像個跟屁蟲一樣跟著她從早到晚,小姨每天勞碌著,但從不抱怨,她總是那么開心,臉上掛著笑意,做著好吃的餐飯,陪我寫作業(yè),給我講題目、講故事......雖然離開學校那么久了,可她還是那么聰明。最開心的就是夜幕降臨,和小姨在院子里點上麥草,一邊熏著亂飛的蚊子,一邊看著天上的星星,和小姨像兩個好姐妹一樣地聊天......或者穿著小姨的衣服,坐在后車架上,走很遠的路去看露天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