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寫手獎勵賽】問禪風穴寺(散文)

精品 【曉荷*寫手獎勵賽】問禪風穴寺(散文)


作者:當陽山人 舉人,3860.8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795發(fā)表時間:2020-11-03 11:15:30

1
   汝州有風穴寺,我一直很想去那里看看。
   這個距離一百多里外的地方,我們老家人習慣上稱為州里或者南州。這個高大上的地名,相對于我們生活的小山溝來說,絕對稱得大地方了。再加上旖旎的傳說,悠久的歷史,這個山外的世界,自然對我充滿了神秘和向往。我常常站在山頭向那里遙望,關(guān)山重重,云霧縹緲,似乎是古詩詞中描繪的“云夢”處。
   這年夏天的一天,我驅(qū)車從老家出發(fā),一路向南,翻山越嶺,逶迤而行。經(jīng)石道、送表、騎嶺、陵頭等地,很快就看到通往風穴寺的路牌。這個過去曾經(jīng)以為遙不可及的地方,現(xiàn)在不過兩個小時便輕松抵達了。
   2
   風穴寺位于汝州市東北九公里少室山南麓,始建于東漢年間,毀于董卓之亂,北魏時重建,距今有1800多年,是中國最古老佛寺之一。
   北魏稱香積寺,隋稱千峰寺,唐稱白云寺,后來人們習慣稱“風穴寺”。每個不同的名字背后都會有一段故事,也都會演繹一個美麗的傳說。風穴寺,因坐落于風穴山而得名。白云寺,大概緣于這里常年白云繚繞而得名。千峰寺,因寺北奇峰林立而得名。至于香積寺的得名,卻是因這里滿山野花芳香郁積。唐朝詩人王維有詩《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若論起風穴寺,可與少林寺、白馬寺等相提并論。早在明代,就有詩人王洙贊頌這里:
   若論風穴寺,應在少林前。疊嶂云千樹,平橋月半川。
   亭新開紫闥,洞古接青天。幾度登臨后,棲遲白晝眠。
   一進入山門,遠遠地就可以看見前面不遠處綠樹叢中飛檐翹角、高塔等建筑物若隱若現(xiàn)。沿著林陰路向山里行走,左側(cè)山溪淙淙作響,右邊山崖上綠葉婆娑,不知不覺中走過了三四里來到寺門前。
   站在這里,環(huán)顧四周,寺院依山而建,順勢而起;柏木蔥蘢,殿閣巍峨,寶塔高聳。周圍群山環(huán)拱,層巒疊翠,薄霧繚繞,風光旖旎,氣象萬千。東西兩溪夾峙,環(huán)山而下,曲折婉轉(zhuǎn),清流潺潺。真的是“深山藏古寺,碧溪鎖禪院”。人還沒有踏進寺院,心已經(jīng)被感化了。
   慢慢地踏入寺院,便見古殿巍立,寶像莊嚴,舊碑林立,翠柏森森。唐代七祖塔巍峨聳立,古樸壯觀。這座由唐玄宗賜名的寶塔,高24米,塔身呈橙黃色方形,密檐,檐角呈拋物線型。這是風穴寺的鎮(zhèn)寺之寶。金代中佛殿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呈歇山頂,結(jié)構(gòu)嚴謹,殿內(nèi)石雕、佛像、菩薩形神兼?zhèn)洌瑒倓艦t灑。殿后的明代毗盧殿及漢白玉石釋迦牟尼佛像凸顯著歷史的塵埃。元代羅漢殿浸洇著遙遠的印漬。
   靜靜地穿行在禪房花木間,聽著一件件古跡都娓娓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和曾經(jīng)的繁華,看著一個個僧尼或篤定地打坐或?qū)W⒌卣n讀,聞著清涼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味兒,不知不覺中我已經(jīng)受到了濡染,內(nèi)心仿佛也空靈了許多。
   穿越羅漢殿,拾級而上,登上望州亭。這里是風穴寺的最高處。站在亭內(nèi)四望,風穴寺的全景盡收眼底。勿需贅言,亭柱上的楹聯(lián)真是恰如其分了:望州府蒼茫迷離仿佛蓬萊仙境,覽殿閣金碧輝煌分明人間天堂。
   從望州亭北面沿石級下,到翠嵐亭,還沒來得及坐下小憩,聽見泉聲如風吹珮環(huán),如珠落玉盤。循聲而去,只見幽谷之中懸崖峭壁間一道飛瀑飄若白練,燦若珠玉。旁邊的石壁上鐫有“白云深處”幾個字。這里就是珍珠簾了。瀑下有潭,潭中有魚。魚歷歷可數(shù),往來游動,怡然自得。
   沿小溪右岸石徑,入曲徑通幽門,又聽水聲激越。只見竹林下的石壁間一道清泉矯若玉龍,噴瀉而下。泉水順石槽導入遨游仙亭。亭旁有觀音閣,閣前有大慈泉。泉水清澈見底,砂石湛然可見。不要說掬一抔開懷痛飲,只是看看,聽聽,就已經(jīng)讓渾身的暑熱消去了大半。
   大慈泉前有一石拱橋通往寺院,名叫接圣橋。據(jù)說是乾隆皇帝當年游覽這里特意修建的。橋頭有古樹參天蔽日,繁蔭密布。
   過接圣橋,沿石徑斜上,再次回到寺院里。好像剛才錯過了懸鐘閣。繞過天王殿、中佛殿、毗盧殿、藏經(jīng)閣,又特意來到了懸鐘閣。
   懸鐘閣建于宋代,三檐歇山式建筑,飛檐翹角。閣內(nèi)懸掛的鐵鑄大鐘,造型古樸,銘文清晰。據(jù)說重9999斤,厚約15公分,直徑達2米多,鐘聲渾厚,能傳十里之遙。倘若能聽得幾聲這樣的鐘響,一定會讓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置身風穴寺,幽靜,恬然。這里游人并不多,自然也就沒有其他地方的嘈雜和擁擠。與其說這里是一個景區(qū),不如說這里是一個清靜的修行之地。這里既沒有喧囂的商業(yè)氣息,也沒有過度的虛假包裝。這樣安靜的寶剎,適合聆聽內(nèi)心的聲音。這樣文物薈萃的禪院,適合傾聽歷史的足音。這樣山明水秀的凈土,適合洗濯心靈的塵垢。這樣的人文勝地,適合賞鑒文人騷客的絕唱。
   忽然想起了剛剛走過的升仙橋。古時候汝南的費長房酷愛這里的清新幽靜,便依洞而居。他投竹渡澗,那竹子竟化龍成橋,于是他乘龍仙去。
   何為仙?關(guān)山重重,山道彎彎,白云悠悠,無羈無絆,逍遙于世,即為仙。我從那里走過,卻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磥恚尚枰环N機緣,就像禪悟需要一點兒靈性。
   何為禪?庭院深深,芳草萋萋,青燈寂寂,慧心定心即為禪。禪是喧囂中的寧靜,是寧靜中的頓悟。禪是紅塵中的恬淡,是恬淡中的執(zhí)著。禪是寂寞中的修行,是修行中的不忘本心。
   關(guān)隘重重禪來定,紅塵滾滾心自修。
   3
   據(jù)說,風穴寺鼎盛時期有僧侶千余人,土地2000多畝,禪舍殿堂350多間。雖然今非昔比,但留存有140多間殿、閣、樓、臺、房舍、碑碣等,這些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筑群足以稱得上寶貴的歷史建筑博物館了。
   興佛廢佛,全在于人心向背。而寺院的時盛時衰,自然也體現(xiàn)著世態(tài)炎涼和人情冷暖。但這里唐代的“七祖塔”、宋代大鐵鐘、金代中佛殿、元代羅漢殿、明代毗盧殿及漢白玉石佛等原汁原味的古建筑,能夠免遭兵燹人禍,無疑是幸運的。但更幸運的是,千年百來她竟然能夠一次次躲過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侵襲。這不只是勞動人民力量和智慧的體現(xiàn),更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理念和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體現(xiàn)。
   有人說,到“風穴寺”游玩,如果不游八大景觀,將造成終身遺憾;沒有看完七十二小景,也算是人生憾事。我來來回回,走走停停,隨緣,隨性,隨意,不知道游覽了多少地方,也不知錯過了多少。也許這樣最好,我不需要按照別人設(shè)定的路線行走,遇到即是緣份,若有缺失,還可以下次再來。就像所謂的怪坡,我走到半途,忽然感覺沒多少興致,便返回來了。那不過利用人們視覺上的差異所營造的噱頭,若看得多了,便自然見怪不怪了。
   但我知道,風穴寺真的是一部鴻篇巨著,一次粗略的游覽不可能識髓知味,需要慢慢地閱讀,仔細地品評,長久地回味。風穴寺,我還會再來這里,這也是佛家說的緣分吧。
   4
   游風穴寺,自然不能錯過夷園。這是初唐詩人劉希夷的墓園。
   從寺院里出來,我專程走進路側(cè)的墓園拜謁這位早逝的詩人。登上三五級臺階,面前是一個雅致的庭院。繞過長長的廊道,來到龍山腳下一處面積不大的開闊地。一堆圓圓隆起的冢丘,就是劉希夷的棲身之地。墓旁的花崗巖塑像,靜靜地站立著,臉龐上卻有掩飾不住的落寞與憂郁。也許我們不太熟悉這個天才詩人,但他的這句千古絕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定打動過不少人的心。可惜,他于29歲辭世,或因為抑郁,或因為謀殺,眾說不一,但終歸是一個悲劇。幸運的是,他死后長眠于此,與風穴寺毗鄰。
   倘若這位才子生前能夠早一天來到這里,晨鐘暮鼓,經(jīng)聲佛號,或許能喚醒他的名利之心,勘破世道險惡,辨清人情冷暖,學得圓融通達,也不至于早夭了。

共 302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篇游記散文,作者用凝練的文字詳細記錄了游覽風穴寺的所聞、所見和所感。小編透過老師的文字,仿佛觀賞到了風穴寺的美景。此文敘述得當,情景交融,是篇很難得佳作。學習、欣賞您的佳作,遙祝秋安!佳作力薦賞讀,歡迎繼續(xù)投稿!【編輯:張愛珍】【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01103000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張愛珍        2020-11-03 11:17:29
  閱讀老師美文,是種難得享受!問候老師!
2 樓        文友:張愛珍        2020-11-03 11:18:10
  佳作力薦賞讀,歡迎繼續(xù)投稿!
3 樓        文友:何葉        2020-11-04 13:12:53
  恭喜精品,棒噠噠!期待老師更多精彩!
何葉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