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山河如畫 >> 短篇 >> 雜文隨筆 >> 【山河】莫使金樽空對月(隨筆)

編輯推薦 【山河】莫使金樽空對月(隨筆) ——趣談酒文化之一


作者:自詠詩 童生,659.9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964發(fā)表時間:2021-03-17 03:50:03
摘要:既然本組雜文冠以“趣談酒文化”,那就離不開酒,離不開文學(xué)藝術(shù),當(dāng)然更離不開與酒有關(guān)的趣聞逸事。趣談區(qū)別于漫談,更不是漫無邊際的隨便侃,必須要圍繞“酒文化”這三個字來談。故此,少不得先要上兩篇古代文人與酒的逸事,才算得上是酒文化。

一、莫使金樽空對月
   翻開眾多的文學(xué)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月亮在文學(xué)作品中有著多么重要的地位。歷朝歷代,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詠嘆過她、贊美過她。每當(dāng)玉兔中天、清流瀉地的夜晚,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在月下對酒當(dāng)歌,排遣無盡的煩惱,抒發(fā)豪逸的心情,憧憬美好的未來,遙祝親友的幸福。
   在浩瀚的宇宙空間,有著無窮無盡的星辰,對于地球上的人類來說,與人類關(guān)系最密切的莫過于太陽和月亮了,古代的人們稱她們一個為“金烏”,一個為“玉兔”,賦予她們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人們說月亮上面有一座宮殿叫廣寒宮,里面住著美麗的嫦娥和一只小白兔,廣寒宮門前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樹,還有一個叫吳剛的青年,用樹上的桂花來釀酒?!冻o·東君》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漿”的詩句,意思是說用天上的北斗七星做勺來舀桂花酒。這當(dāng)然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是古代人們在科學(xué)極端落后時代的美好向往。月亮上是沒有生命的萬古洪荒之地,已為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所證實。但是,現(xiàn)代科學(xué)研究又給人們帶來新的無盡的向往,外國科學(xué)家用射電望遠鏡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在銀河系銀心方向的人馬座B2星際云中有大量的酒精。初步計算,那里酒的總量遠遠超過地球上幾千年的釀酒總和。這真是驚人的、令人不敢相信的發(fā)現(xiàn),只是這個發(fā)現(xiàn)此后再無下文。
   古人對月亮有深厚的感情,月亮代表著純潔無瑕,又代表著虛無縹緲,對月飲酒,便能寄托人們的歡樂、惆悵和追求的情緒。南北朝的謝譓說:“入吾室者,但有清風(fēng);對吾飲者,惟當(dāng)明月。”快哉斯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八月十五中秋夜,面對即將離去的友人,慨嘆:“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宋代詞人辛棄疾在告別友人時也唱道:“但將痛飲酬風(fēng)月,莫放離歌入管弦。”以畫蘭花不畫土,寄寓祖國山河被外族占領(lǐng)的悲憤心情的宋末畫家鄭所南,他的“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的詩句,不正滲透出清純的愛國之心嗎?
   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作了一首《月下傳杯》詩,非常精彩,連他自己都禁不住贊道:“老夫此作,自謂仿佛李太白?!痹娙绱危?br />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領(lǐng)取青天倂入來,和月和天都蘸濕。
   天既愛酒自古傳,月不解飲真浪言;
   舉杯將月一口吞,舉頭見月猶在天。
   老夫大笑問客道:月是一團還兩團?
   酒入詩腸風(fēng)火發(fā),月入詩腸冰雪潑。
   一杯未盡詩已成,誦詩向天天亦驚。
   焉知萬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團月!
   詩人的心情該是多么豪邁!假如待月飲酒,而月亮又偏偏不出來,該是何等掃興。唐皇甫枚《三水小牘》記載一個天柱峰玩月的故事。趙知微是九華山道士,中秋夜與眾弟子相聚,連日來陰雨不斷,一弟子嘆道:“良宵苦雨,甚是可惜。”趙聽后忽命侍童說:“準備酒果”,又對眾弟子說:“誰能跟我上天柱峰玩月?”眾人雖然勉強答應(yīng),但都認為冒雨上山一定會弄濕衣裳、弄壞鞋子。一會兒,趙知微拄杖出屋,眾人隨后,忽見長天空闊,皓月當(dāng)空,眾人歡欣雀躍,瞬時登上峰顛。于是芳草為席,舉觴對月,有唱的、有跳的、有彈琴的,直到月斜遠山,才回到山下的房舍。到了山下,一時天空中又是凄風(fēng)苦雨,晦暗如前。此雖近乎神話,然而眾人的心情卻通過月亮的出沒而表達得生動、形象。
   蘇東坡貶密州時,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詩人向著茫茫的宇宙發(fā)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詩人熱愛生活,又厭倦了黑暗的官場生涯,產(chǎn)生厭世的消極情緒,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但他畢竟是豪放灑脫之人,他把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感觸通過這首《水調(diào)歌頭》表達出來,它讓人類樸素的情感升華為萬眾人的理想和期望,抒發(fā)了人類共同的心愿。吟唱這首膾炙人口的詞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個人又都和他人有同感。
   詩人在他著名的《前赤壁賦》中寫道:“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痹凇逗蟪啾谫x》中進一步歌頌了月夜飲酒、尋幽探勝的樂趣。“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東坡在《西江月》詞中將酒與月并提:“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酒凄然北望?!备袊@世道險惡,人生寥落,想到自己因被誣入獄,而發(fā)出嘆息:“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br />   他還有“勸君且吸杯中月”的詩句,《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全詩如次: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蹈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間置酒清香發(fā),爭挽長條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風(fēng)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蘇軾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的詞豪邁奔放,極盡浪漫主義色彩。與他風(fēng)格相反的另一位北宋詞人柳永,所作詞纖麗婉約。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他青年時到汴京應(yīng)試,由于擅長詞曲,經(jīng)常出入花街柳巷,認識了許多歌女,并為她們填詞作曲。柳永填的詞好聽易唱,深得廣大歌女樂工的追捧,他成為萬千歌女瘋狂追逐的偶像。他的詞唱遍祖國大地,以至“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柳永的名氣引起士大夫的妒嫉,他的詞作沖擊了封建禮教,士大夫抨擊他是“風(fēng)流浪子”。有人在仁宗皇帝面前上表推薦他,仁宗頭腦里已經(jīng)先入為主,草草批了四個字:“且去填詞”。意思是:你呀,當(dāng)官干什么?還是填你的詞去吧。這無疑斷絕了柳永的仕宦之路,他在受此打擊之后,別無出路,只得以玩笑人間的態(tài)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填詞中去,終于成為著名詞人。人生落魄不得意,江湖流落的感受經(jīng)常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其代表作有《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
   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念去去千
   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
   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
   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一詞的成功說明一個道理,人生若總是一帆風(fēng)順,沒有突如其來的棒擊,沒有壓倒人生的變故,又怎能在思想境界上得到升華?又怎能在人生的某一方面獲得重大突破?柳永正是在人生道路突臨斷崖深淵,萬念俱灰之下,才有了驚人的感悟和靈光一現(xiàn)。當(dāng)然,這種感悟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有他長期積累的文學(xué)素質(zhì)這一堅實的基礎(chǔ)。
   這首詞自它問世以后,千百年來受到無數(shù)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凡夫俗子各種各樣人的贊美、追求和吹捧,人們與詞中的意境深有同感,喜愛那樸實無華而又感人的詞句。在宋詞最輝煌的巔峰時代,它便被列入宋金十大金曲,可謂實至名歸,足見它的魅力和影響,它的感染力已遠超時代的局限。
   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飄泊江湖的感受,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詞中最有名的句子當(dāng)屬“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睔v來受到人們的喜愛,經(jīng)久不衰,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千古名句。
   細想起來,這一句詞無論是辭藻和場景,都是那樣的平凡和平淡無奇,均是最常見、最常聽到的事物和語匯,卻吸引了世間各色人等的鐘愛,它打破了階級、階層、時間、空間的界限,表達了一種全人類共有的情感。千古之人人同此心,心同此情,情同此景。
   相傳蘇軾作翰林學(xué)士時,曾問幕下士說:“我詞何如柳七?”有幕僚回答:“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學(xué)士詞須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毙蜗蟆⑸鷦拥卣f明了柳詞和蘇詞截然不同的風(fēng)格。
   柳永還填過一首《望海潮》,尤其著名,由此還引出一段故事。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fēng)簾
   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fù)蕖GT擁高
   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宋人羅大經(jīng)在他所著的《鶴林玉露》中記載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就是關(guān)于這首《望海潮》的。據(jù)說金國的統(tǒng)治者完顏亮既是馬上皇帝,又頗懂漢族文化,他讀了柳永這首《望海潮》后,心中羨慕江南山水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便興起“投鞭渡江之志”。他在派往南宋朝廷的特使里安插了畫工,到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畫臨安山水,回來后又補畫上自己的像,畫上題“立馬吳山第一峰”的題詞,表達了他躊躇滿志,意欲吞併南宋的野心。此事雖不可靠,但卻可以想見該詞的社會影響有多么大。而已經(jīng)死去多年的柳永也因南宋朝廷的遷怒,險些被刨墳掘墓。
   完顏亮也曾于中秋賞月,舉杯待月,月亮被烏云遮住,于是賦《鵲橋仙》一詞: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fā),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云來,
   做許大,通天障礙。虬髯撚斷,星眸睜烈,惟恨劍鋒不快。
   一揮截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tài)。
   出語鏗鏘,表現(xiàn)出一代豪主的雄風(fēng)。只是這位雄圖大略的完顏亮,出師未捷身先死,便被部下刺殺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得以茍延殘喘。
   白居易詩道:“盡聽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蔽娜藧劬啤墼掠謵刍?,這樣的詩句在浩瀚的詩詞海洋中俯拾皆是,“賣花擔(dān)上看桃李,拍酒樓頭聽管弦”“椒酒須分歲,江梅巧借春”“提葫蘆,趣沽酒,杏花村中媼家有”。幾乎各種花兒都入得詩中,入得畫里,蓄含著濃郁的、清淡的酒香。
   被譽為“詩仙”的李白,也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彼麑υ陋氉茫w羽觴而醉月,歌道: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河漢。
   詩人徜徉在花叢中,沐著清輝,喝著悶酒,排遣著懷才不遇的無盡愁思。人、酒、花、月溶成一幅淡淡的水墨畫,給人以清新、雋秀的享受。有人統(tǒng)計,李白詩歌中對明月的吟詠竟達268處之多,可見他對明月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厚。
   李白這首《月下獨酌》詩流傳久遠、影響很大。但是明代那位風(fēng)流才子唐伯虎卻對李白有不服之氣,主要是對李白追求功名,“登天子船”、“長安市上眠”的作法不滿,他自己則蔑視權(quán)貴、甘居茅屋、游戲人間。他作一首《把酒對月歌》:
   李白前時原有月,唯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xué)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fù)能酒,我今百杯復(fù)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yīng)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唐寅詩作得好與壞我們不作評論,但其白眼傲王侯、瀟灑臨風(fēng)月的精神是可嘉的。
   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惫粽f他是生于酒而死于酒。他為詩仙,當(dāng)之無愧;酒仙之冠冕,同樣受之無愧。歷代哪位詩人更比李白豪放?他“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他和友人為了能多喝些酒,而要“刬卻君山”,該是何等的張狂!
   詩圣杜甫評價李白說:“醉酒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闭窃娤衫畎椎膶懻铡!白砭瓶窀琛?,歌者,詩也。“飛揚跋扈”,非是詩人人品輕狂,而是詩之豪放。詩與酒造就了這一風(fēng)流千古的偉大人物。舊時鄉(xiāng)村酒店,愛在燈籠或酒簾上寫“太白世家”“太白遺風(fēng)”等字樣,這是李白好飲對民間的廣泛影響。李白的詩中,充滿了飲酒、美女、游仙等題材,也因此遭到后代文學(xué)批評家的非議,如王安石就說:“李白詩詞,迅快無疏脫處,然其識污下,十句九言婦人與酒耳?!?br />   李白一生好遠游,他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而特別偏愛安徽省境內(nèi)的敬亭山。敬亭山在安徽宣州,這里有李白最欣賞的詩人謝眺的遺跡。李白曾七過宣州府,七上敬亭山,正如他自己詩中所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庇捎诶畎椎暮駩?,歷代文人雅士追隨詩仙的腳印,紛至沓來,留下千首詩詞,敬亭山因此成為江南詩山。
   李白何以這樣喜愛敬亭山?除風(fēng)光綺麗的山川景色外,另一個原因就是這里的酒很美。宣州附近盛產(chǎn)佳釀,唐代已很有名,當(dāng)?shù)赜袀€叫紀叟的老人釀造的老春酒,李白非常愛喝。紀叟去世后,他作《哭宣城善釀紀叟》詩:“紀叟黃泉里,還應(yīng)釀老春。夜臺無李白,沽酒與誰人?”
   宣城西去,是宣紙之鄉(xiāng)涇縣,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記載了李白與涇州豪士汪倫的一段交往。汪倫聞李白到宣州,持函邀請說:“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樓”。李白欣然前往,才發(fā)現(xiàn)十里桃花指的是十里桃花渡的地方,萬家酒樓指的是萬家樓酒店。但是李白并不后悔,涇州人的深情厚意使李白流連忘返,臨走時他留下了動人詩章:“李白登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一生不得意,62歲死于被赦途中,臨終時賦《臨終歌》一首: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余風(fēng)激兮不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
   后人得之兮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他至死仍自比為大鵬,自負之心昭然可見?!昂笕说弥鈧鞔恕?,后人的確沒有辜負他,他的詩歌保存下來一千多首,被傳誦了一千余年。后人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還編織了李白酒醉撈月的動人傳說。馬鞍山采石磯,位于浩浩長江岸邊,這里山石崢嶸、兀立江流。一塊巨石嵌在陡峭的絕壁上,凌空欲飛,叫做“捉月臺”,相傳李白在此醉酒,跳江捉月,最后被水中神鯨馱載升天。宋代詩人梅堯臣有詩道:
   采石月下訪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
   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應(yīng)暴露饑蛟涎,便當(dāng)騎鯨上青天。
   ……。

共 5478 字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編者按】《莫使金樽空對月》這篇關(guān)于月亮和酒的隨筆,作者自吟詩老師洋洋灑灑,自由馳騁,歷數(shù)古代文人墨客的月、酒文章。既風(fēng)雅,又有趣。體現(xiàn)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懷和追求。更體現(xiàn)了廣大勞動人民對于詩酒文化的追捧。衍生的一些美好的傳說,體現(xiàn)了人們對于詩人的擁戴。隨筆,自吟詩老師寫得真是下了功夫。語言簡潔,條理清晰。段段精彩的詩酒文化,串聯(lián)起來,像一部精彩的詩酒文化解說詞。棒極了!力薦賞讀![編輯:極冰]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極冰        2021-03-17 03:53:35
  感謝自吟詩老師賜稿山河如畫!(;一_一)
  
   文章寫得洋洋灑灑,自由馳騁。卻有序,有條理??梢娎蠋熡昧诵乃?。(?ò ∀ ó?)
  
   酒和月亮,都是美好的象征。在您的筆下,更是美妙絕倫。(?ò ∀ ó?)
  
   感謝您支持山河社團。敬茶!遠握!(;一_一)
極冰
2 樓        文友:自詠詩        2021-03-19 23:10:04
  感謝江山如畫社的采納拙稿,感謝極冰社長的精彩編按!酒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寶貴財富,應(yīng)該大力弘揚,這對提倡社會文明和進步是有益的,我會繼續(xù)努力。謝謝你!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