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醉酒與養(yǎng)生(隨筆) ——趣談酒文化之五
酒最基本的功能是酒能銷愁,能讓人的精神輕松下來。酒雖然能麻木神經(jīng),獲得暫時的痛快,但是酒入愁腸,接下來的往往就是醉酒。對于喝酒的人來說,人生若不醉倒幾回,也不算有個完整的人生??墒墙?jīng)常醉酒、一喝就醉是有損身體健康的,這篇就浮皮蹭癢地說說醉酒與養(yǎng)生。之所以說浮皮蹭癢,是因為現(xiàn)在的養(yǎng)生專家如過江之鯽,即使不是專家,也都各有一套養(yǎng)生經(jīng),我的這點兒養(yǎng)生保健知識簡直不入流。
酒酣易醉。自從人類發(fā)明了酒,就有了醉酒的人,酒和醉就再也分不開了。據(jù)說大禹喝了儀狄造的旨酒后大醉,醒來發(fā)出“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的謂嘆,不幸而言中,可以說大禹是我國醉酒第一人。文學作品中關(guān)于“醉”的字樣處處可見,隨處可覓,“今朝有酒今朝醉”“醉酒狂歌空度日”“醉里挑燈看劍”“酒不醉人人自醉”“醉臥沙場君莫笑”等等,多如牛毛,舉不勝舉。描寫醉酒人形態(tài)的詞語也是各式各樣,如醉態(tài)可掬、醉眼朦朧、酒酣耳熱、酩酊大醉、玉山傾倒、爛醉如泥、借酒撒瘋等
史籍中記載醉酒的事例非常多。《晉書·周顗傳》說,周顗字伯仁,他早年時名氣很大,自以為了不起,作了仆射以后,一天到晚地喝酒,常常接連三天不醒,時人稱他“三日仆射”。就是這個周顗,終于因飲酒而稀里胡涂地遭致殺身之禍。以至他的朋友、東晉大臣王導悔恨地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br />
東漢時,周澤任太常清修,這是個閑官,俸祿低,不能經(jīng)常參加宴會,因此只要赴宴必醉,正像人們常說的“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所以當時有人說他:“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南北朝的孔顗,辦事干煉,善斷獄,但是嗜酒,經(jīng)常喝得醉熏熏的,人們說他:“孔公一月二十九日醉,勝他二十九日醒?!庇謱⑺椭軡杀容^:“一則一年一日醉,一醉如此不曉事;一則一月一日醒,一醒如此辦事?!?br />
西晉的山簡,喜歡飲酒,經(jīng)常喝得大醉。有人甚至編了兒歌諷刺他:“山公出何許(何所)?往至高陽池。日日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比龂鴷r期,皇甫亮三天沒有上朝,問他何故不入朝,皇甫亮回答:“一天因為下雨,一天因為醉酒,一天因為病酒?!?br />
事實上,醉酒的后果是既傷身體又誤事,毫無可取之處。醉酒人判斷力減弱,行動容易失去控制,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危害。據(jù)英國科學家、倫頓居易醫(yī)院附屬醫(yī)學院伯納德·羅森的實驗,他發(fā)現(xiàn)醉意朦朧的人對別人惱怒、厭惡和輕蔑等臉部表情的判斷力明顯下降。酒醉者對別人是否惱怒,常常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常誤認他人對自己不滿,如果加上本身情緒不好,便又會過分敏感地誤認別人厭惡和蔑視他,從而對他人采取攻擊性地言行,即通常所說的酗酒鬧事。人們喝醉了酒,往往很難控制自己的行動,輕者可能造成行動失常、舉止失禮、傷害他人感情,像西漢的灌夫“使酒罵座”,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摘纓會”,行為人都是由于酒精的作用而作出失禮地舉動。無酒不能遮其行,無酒不能壯其膽,如果是清醒的人,即使膽子再大,諒也不敢在酒席上調(diào)戲國君的妃子。
完全失去控制,就會危及個人及他人的生命,后果更是不堪設(shè)想。前文曾說過下面這個故事,足以讓醉酒之人引以為戒。北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載:有秀才姓朱,狂酒。一次晉見隴州防御史鞏咸,鞏設(shè)宴招待。鞏咸平時也使酒(借酒鬧事),席間出示一口寶劍說:“此乃吾新鑄的一口劍,哪位不怕死的可以來試試?!敝煨悴疟阕愿鎶^勇的伸直脖子說:“我愿一試!”鞏隨手將劍一揮,朱便身首異處,死于非命。孫光憲寫到此,不禁嘆道:“惜哉,死非其所!”
在現(xiàn)代社會中,許多犯罪都與飲酒有關(guān)。某市統(tǒng)計,教養(yǎng)或判刑青少年中,他們犯罪原因有63%與暴飲烈性白酒有直接關(guān)系。在流氓罪、性犯罪案例中,不少是借酒逞兇和酒后違法。車禍一類交通事故犯罪更甚,40%是由于酒后開車造成的。早在上個世紀末,全世界已有30多個國家把酗酒、吸毒與刑事犯罪相提并論,并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開展“反酗酒運動”。1986年蘇共中央作出“反酗酒”決定前,每年有100萬人死于酗酒,90%的惡性案件與酗酒有關(guān)。
醉酒的第二大害處是損害健康,超量飲酒傷人更甚?!耙估蓺w未老,醉死此江邊?!钡睦畎祝烙诟{疾,主要致病原因就是酒精中毒。自號“醉吟先生”的白居易,40多歲就患了嚴重的眼病,他得的是“酒弱視癥”,非常嚴重,以致在其《眼病》詩中描繪出兩眼一片昏花的悲慘景象,詩道:“散亂空中千片雪,朦朧物上一重紗;縱逢情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
又據(jù)說李白的四個兒子、陶淵明的五個兒子,都是智能低下的癡呆兒,恐怕也與他們父親的豪飲有關(guān)系。陶淵明還做過一首《責子》詩,我看首先應責備的是他自己。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是我國古代的偉大詩人。他的詩歌充分表現(xiàn)了對于東晉士族社會的憎惡,表達了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jié)。他在詩中贊美人民的淳樸生活,在《桃花源記》一文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他的詩平淡自然、形象鮮明,達到了極高的藝術(shù)成就。陶淵明很愛飲酒,他曾經(jīng)要把俸祿田全部種上高糧用做釀酒,由于妻子的堅決反對,才種了小部分粳稻。他有一組詩共二十首,總的題目就是《飲酒》,他在組詩序中說:“余閑居寡歡,兼比(加以近來)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飲,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銓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br />
在當時的時代,陶淵明稱得上是個大知識分子,但是侑于時代局限,他不懂得優(yōu)生學,他的幾個孩子智商都不高,為此他嘆息悲哀,責備其子不能繼承家學,傷心之余,還得靠飲酒來排憂。他的《責子》詩如下:“白發(fā)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16歲),懶惰固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shù)。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茍如此,且盡杯中物?!碧諟Y明“性嗜酒”并視酒為“情人”。但正是這個“情人”既傷害了他的健康,也害了他的后代,他后來有所醒悟,后代之魯鈍,蓋緣于杯中物。當然,也有人論此詩說并不是五子都是低能兒,而是陶淵明對其子期望過高,此所謂對其子“雅責”是也。
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分析,酒是引發(fā)白內(nèi)障的重要因素,經(jīng)常喝酒過量的人白內(nèi)障發(fā)病率高過正常人1.5倍。經(jīng)常過量飲酒,還可能造成中毒性弱視,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受到了酒的傷害,這是因為過量飲酒會妨礙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和增加維生素的消耗,而許多維生素是維持眼睛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質(zhì)。酒能傷及大腦,經(jīng)常飲酒會嚴重損害大腦物質(zhì),慢性酒精中毒者大腦的體積還會逐漸縮小。科學家還證明,女性大腦較之男性更容易受到酒精傷害。在年齡、身體狀況和飲酒數(shù)量相同的條件下,女性大腦被酒精傷害的速度要比男性快兩倍以上。酒精中毒還很容易誘發(fā)胰腺炎,容易造成肝硬化、心血管病和胃病等。從遺傳角度看,對后代也有嚴重的負作用。明代李時珍在他的巨著《本草綱目》一書中指出:“過飲不節(jié),殺人頃刻?!狈浅I羁?!
為什么有人酒量非常大,有人沾酒就醉?醉酒原因是什么?現(xiàn)代科學揭示了醉酒的原理,原來,這與人體內(nèi)醇脫氫酶和醛脫氫酶有關(guān)。醇脫氫酶和醛脫氫酶好象人體內(nèi)的“濾酒器”,能夠分解90%左右的酒精,使酒精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后排出體外。人喝酒后,酒精被腸胃吸收,再通過血液輸送到肝臟和其它組織中。醇脫氫酶在肝臟內(nèi)不斷地將酒精分解成乙醛,乙醛再被醛脫氫酶迅速酸化,進一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只要喝酒不過量,不超過醇脫氫酶和醛脫氫酶的工作效能,人就不會醉。反之,如果酒喝得過多,體內(nèi)的醇脫氫酶和醛脫氫酶來不及將酒精分解,特別是醛脫氫酶來不及將乙醛分解,乙醛就會在人體內(nèi)大量積聚。這些大量積蓄的乙醛,就會導致臉部和其它部位的末梢血管擴張,而出現(xiàn)面部發(fā)紅;身體被迫分泌腎上腺素,使中樞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回升,因而人就醉了。所以,人體內(nèi)的兩種酶特別是醛脫氫酶決定人的酒量,善飲的人,體內(nèi)兩種酶的含量多,對乙醇有較強的分解能力,所以不容易醉。當酒量不同的人喝下相同數(shù)量的酒時,酒量小的人血液中的乙醛濃度會超過酒量大的人的15倍。人們喝酒時經(jīng)常說:舍命陪君子?!吧崦钡拐娴氖巧崦熬印眳s不一定是真君子,因雙方的基礎(chǔ)不同。由此可見,人們喝酒時確實需要量力而行,否則,大量乙醛在肝臟中積聚,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必然會嚴重地損害健康。
俗話說:“適量飲酒酒養(yǎng)人,超量飲酒酒害人”,這里還有個辯證關(guān)系。適度飲酒能增強食欲,興奮精神,促進血液循環(huán),恢復疲勞,對人體有利無害。用酒和一些藥物泡制成的藥酒,治療和保健效果非常顯著,藥酒的產(chǎn)生,使酒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提高,同時使得飲酒大軍的隊伍又進一步擴大,一些平時滴酒不沾的人也要經(jīng)常的喝點兒藥酒,為的是治病防病、滋補強身。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由于酒本身有通經(jīng)絡(luò)、活血脈的功能,所以飲用藥酒,可以收到通血脈、散濕氣、殺百邪、助藥力、提神助興、消疲解乏、強筋壯骨的效能,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的目的。
我國有許多著名的傳統(tǒng)藥酒,如屠蘇酒。孫思邈有屠蘇酒方,他給屠蘇酒以極高的評價:“屠絕鬼氣,蘇醒人魂。”至少是在宋代,形成春節(jié)飲屠蘇酒的習俗,王安石的一首“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蔽覀兌己苁煜ぁT娭械摹巴捞K”,即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家家要飲的屠蘇酒。蘇軾《除日》詩寫道:“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眲t又是在除夕日飲屠蘇酒。
屠蘇酒主要用屠山椒、桔子皮、桂皮、小豆等原料調(diào)制,有不染瘟疫、醫(yī)療養(yǎng)生的功效。再如虎骨酒、國公酒、五加皮酒、風濕骨痛酒等,也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在《本草綱目》一書中,李時珍介紹了70多種藥酒的功效、主治及配治方法。酒真不愧為“百藥之長”。此外,我國還有一些有益的諺語,如“半酣酒,獨自宿,軟枕頭,暖蓋足,能息心,自瞑目?!币部烧f是養(yǎng)生經(jīng)驗之談。
國外許多學者也有相同見解。早在古希臘時,詩人荷馬在《奧德賽》詩中提到,應當讓老人洗溫水浴,喝好酒。15世紀歐洲著名解剖家余畢(1445—1505)提出:“葡萄酒可以促進血液流動,增加生活能力,適量飲酒對老人有好處?!奔幽么蟮乃_倫達爾·基拉姆博士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在服用阿斯匹林之前先喝幾口葡萄酒,幾乎不會發(fā)生胃組織發(fā)炎。
“酒德”是悠久的酒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提倡酒要喝得恰到好處,有利身心,陶冶情操,為生活增添歡樂的氣氛。無論三杯五盞、酒量大小,應以不醉為最后界限?!安辉嚼壮匾徊健?。反對飲酒無度、不加節(jié)制,既反對個人的溺飲、酗酒、大喝英雄酒,更反對對他人強敬強灌,讓他人舍命陪著你這位“君子”。
您的《醉酒與養(yǎng)生》寫得縱橫馳騁,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要喝養(yǎng)生酒;不可醉酒。”長知識了。\(^o^)/~
感謝您支持山河社團。敬茶!遠握!o(*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