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傳經(jīng)典】【菊韻】平和心態(tài)話《中庸》(賞析)
一、莫衷一是說《中庸》
中庸之道在中國流傳了兩千多年,對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F(xiàn)在提倡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就要對中庸有個準(zhǔn)確的說法。
社會上對中庸有多種誤導(dǎo),有人說是“平庸平?!?,有人說是“折中主義”。以前那種只憑一腔意氣對其橫加批判的做法顯得荒唐,把中庸之道看成沒有立場的折中主義是理解上的錯誤,不是“中庸”的內(nèi)涵。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與折中主義不是一回事?!抖Y記?中庸》表明的是周禮,無論是內(nèi)修誠,還是外修仁,保持“禮之用、和為貴”的中和狀態(tài)?!罢\則明,明則誠”是極其高明的“至誠之道”,而并不是現(xiàn)在批評的平庸無能。它的主要內(nèi)容并非現(xiàn)代人所說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心養(yǎng)性。其中包括五種方式: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包括“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還有“三達德”(智、仁、勇)。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苯沂玖酥杏怪赖暮诵氖亲晕夜芾?,即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想人格的現(xiàn)代公民。中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至誠至德,創(chuàng)造一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為什么歷史上對中庸有如此大的誤解?古人讀經(jīng)大體有三種解讀。一是融會貫通,二是咬文嚼字,三是以經(jīng)解經(jīng)。漢代經(jīng)學(xué)博士花費大量的功夫去做注釋,以字的形音義來解讀經(jīng)典。隋唐讀書人,發(fā)現(xiàn)漢代的注釋有誤導(dǎo),又開始給注釋作“疏”,結(jié)果《中庸》越“疏”越糊涂。宋代儒者發(fā)現(xiàn)跟風(fēng)跟得不對,側(cè)重于融會貫通,更多的是牽強附會。到了明清兩代,文人仰仗朝廷,看上峰臉色辦事,《中庸》闡述的不是圣賢要意,而是自我臆斷,到了胡說八道的地步??傊瑑汕陙?,各說各的理,以偏概全之。知道了那么多道理,為什么卻不能走向成功?或許是學(xué)習(xí)了太多沒用的知識吧,或許是那些條條框框的大道理把你限制了吧。
梁啟超曾介紹了大量的偽書偽事,卻被今人奉為經(jīng)典,傳教后人。許多理論是自相矛盾的,諸多歷史真相是被掩蓋的,你也許認為是對的,若干年后,你卻發(fā)現(xiàn)往往是假的、錯的。那么,對、錯該如何評判呢?“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除了多讀雜書(閑書)外,更重要的是獨立思考,不必跟風(fēng),不必人云亦云。所以讀《中庸》,一定要讀原文,各種解讀(包括本文的解讀),只是一家之言,只是一時一地的作者的感受。本文僅供參考,僅此而已。
為什么要讀《中庸》?為的是通過學(xué)習(xí),以供現(xiàn)代人資鑒。錢穆先生認為“中國人應(yīng)該知道些中國史。中國史講的中國人之本源和來歷,我們知道了中國史,才算知道了中國人,才算是知道了自己”。讀史可以敏銳地觀察到歷史不會重演卻會驚人的相似,可以了解歷史上某些問題的處理方法及結(jié)果,汲取其經(jīng)驗教訓(xùn)。
那么,中庸之道對現(xiàn)實生活究竟有什么價值?來看一下日本企業(yè)家松下幸之助的理解。松下在其《關(guān)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說,中庸之道的真諦是:“不為拘泥,不為偏激,尋求適度、適當(dāng)”;中庸之道“不是模棱兩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他呼吁:“但愿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實踐于整個社會生活中?!?br />
世界各地的政治紛爭不斷。雖然人們祈望和睦相處,互助協(xié)助,過平安穩(wěn)定的生活,而且也知道相互爭斗是不對的,卻仍不惜互相殘殺,互相仇視,絲毫不見和解跡象。這種情況若是發(fā)生在原始的荒蠻時代,還可以理解,但在這種現(xiàn)代文明社會中怎么也會出現(xiàn)呢?松下認為,原因之一,是人們在根本上都沒有形成明確的人類觀。人類實際應(yīng)有的狀態(tài)已被遺忘,才會發(fā)生互相殘殺的慘劇。人類成了科技的巨人,道德的矮子,也可以說物質(zhì)與精神兩個層面的進步并不一致。不管物質(zhì)文明如何進步,如果精神涵養(yǎng)無法跟上,問題仍會源源而起。為此,松下提出以中庸之道解決人類諸多紛爭。
他指出,所謂“中庸”,并不是簡單地將兩者相加除以二,而是一面正確追求事物的本質(zhì),一面尋求和解的方法。世界上的紛爭往往是政治派別之間的沖突。因此有許多學(xué)者主張:要解決這種爭執(zhí),最好學(xué)習(xí)東方的“中庸之道”。松下認為不要拘泥或偏執(zhí)于一種事物,而要尋出一條適當(dāng)?shù)牡缆?。自古說“過猶不及”,再好的一件事,倘若太過拘泥,則會產(chǎn)生弊害。以人的欲望來說,為所欲為固然不可以,但過分壓抑人性也會使人痛苦。所以,適度的滿足才能使人幸福。因此,要好好地把握人的本性,據(jù)此,不為拘泥不為偏執(zhí),尋求適度、適當(dāng)?shù)木辰纾@才是重要的,也是中庸之道的真諦。所以,真正的中庸之道,不是那種簡單的兩者相加除以二的辦法,而是以人性為主體,一面正確追求事物的本質(zhì),一面尋求前進的方法。
二、說文解字釋《中庸》
無論對中庸之道是褒也好,貶也罷,首先必須弄清什么是中庸。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后裔子思。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準(zhǔn)則和自然法律。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學(xué)》、《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
何謂“中”?《說文解字》闡釋:《禮記?仲尼燕居》:“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中最早是指一種禮器,天子用之以號四方,后來成為一種準(zhǔn)則?!抖Y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盾髯?。儒效》里頭道:“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為中?曰:禮義是也”。
何謂“庸”?庸,用也。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br />
何謂“中庸”?《禮記正義》:“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薄墩撜Z?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薄端臅?中庸章句》中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br />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渡袝分芯鸵呀?jīng)記載了很多關(guān)于古代圣王執(zhí)中、行中的例子。如《盤庚篇》的“各設(shè)中于乃心”、《呂刑》“罔非在中”、《詔誥》、《洛誥》的“時中”、《酒誥》的“作稽中德”等。在《尚書?大禹謨》中,有被宋儒稱為“十六字心傳”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薄渡袝?洪范》記載,周武王向殷代的遺臣箕子請教國事,箕子提出九條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無偏無頗,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庇纱?,可以把《尚書》中強調(diào)“執(zhí)中”的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頭。
《論語?雍也》。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币馑际?,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養(yǎng)境界,長久以來,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
“中庸”的境界到底有多高呢?朱熹說:“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dāng)然,精微之極致也?!敝校且环N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最為恰當(dāng)?shù)臓顟B(tài);庸,則是說這樣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是一種常理。另一種解釋來自漢代的鄭玄:“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币馑际牵杏?,就是中道之運用。這兩種解釋,在“中 ”的含義為中道上沒有差別,只是在“庸”的含義上有一點小分歧。
如果一定要從文字學(xué)的角度分析,參照許慎《說文解字》的說法,“中,內(nèi)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則“中庸”的本義就是中道的運用?!斑^猶不及”(《論語?先進》),意思就是凡事都要盡可能追求最為恰當(dāng)合理的處置,不能過,也不能不及。打個比方,比如勇敢,過了就是魯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漢儒鄭玄的解釋,“中”是“和”的意思,“庸”是“中和”之用?!岸Y之用和為貴”,“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也就是說中庸追求的是“剛剛好”。
三、修身養(yǎng)性道《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君子寬和而不怠慢,端直而不傷人,善辯而不強辯,明察而不偏激,直道而行,不盛氣凌人,堅強而不強暴,柔順而不茍從,恭敬謹(jǐn)慎而寬容,這就叫德行完善。認同某種美德但不過頭,如“勞而不怨”、“欲而不貪”等等。它主要指出凡事都要把握一定的度,否則就會造成弊端。一個人的精神使用過度就會衰竭,身體太勞累就會疲敝。身體和精神不得安寧,卻想與天地共長久,這樣的事不是我們所能做到的。致中和而萬物育。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萬物春天萌生、夏天成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這是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如果不隨順?biāo)?,就無法擬定天下的綱紀(jì)。所以說:“依順?biāo)臅r的次序行事,是不可違失的?!?br />
關(guān)于中庸的具體論述,筆者曾在《靜心愛自己──心理健康讀本》(舒云、石中元編著、知識出版社、2013年1月版)第二節(jié)“致中和而萬物育:中庸與自我完善”有專門論述。
道《中庸》之一:博學(xué)篤行,順天守誠
原文: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xué),學(xué)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釋義:廣泛地學(xué)習(xí),詳細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別,切實的力行。不學(xué)則已,既然要學(xué),不學(xué)到通達曉暢絕不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做到圓滿絕不終止。別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地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夠做到這樣,雖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聰明起來,雖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剛強起來。
評析:知行合一,知道的要和行動一致,能將所知化為所用。要做到博學(xué)篤行,知行合一,便要道術(shù)兼修。道是道理,即做人的原則,是不變的;術(shù)是謀術(shù),是做人的技巧,是需要多變的。既要講原則,又要有靈活性。《荀子?非相》曾說道,君子賢能而能容納不賢的人,聰明而能容納愚笨的人,博學(xué)而能容納淺薄的人,精純而能容納雜駁,即一種好的美德有著廣泛的包容性。只是因為君子立身正直,所以這種包容不僅不會損害君子的美德,反而會使君子的美德增輝。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像戰(zhàn)國時的孟嘗君那樣,身為貴族卻網(wǎng)羅天下士人,連雞鳴狗盜之徒也不嫌棄,最終事業(yè)成功。而馮驩勸孟嘗君不計前嫌,也是對這種兼術(shù)的運用。
人一生不該對什么事都斤斤計較,該吃虧時要甘愿吃虧,該聰明時要聰明,在關(guān)鍵時刻才能表現(xiàn)出大勇大智大謀。在古代,這樣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大智若愚其實是一種人生的最高修養(yǎng),也是一種人生的謀略。大智若愚的人總是有更多成功的機會。到了近世,有雅量的人越來越少,這主要是因為近世之人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人與人之間的爭斗越來越激烈。對此,星云大師指出:固執(zhí)、偏激、浮躁是導(dǎo)致心靈受腐蝕而生病的根源。我們一生都在渴望愉悅、和睦,這看似可遇不可求的一切,其實都只源于“包容”二字。不要在名利場中爭奪不休,該放下時得放下;做人要學(xué)會吃虧、包容,常以慈悲之心待人,對于所擁有的一切,能知足、感恩?!靶男赜卸啻螅聵I(yè)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擁有就有多少?!?br />
道《中庸》之二: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朋來相契深談道,這個道便是中庸之道;客去收心靜養(yǎng)神,這個神,便是“致虛極,守靜篤”之神。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心,怎樣保持篤定,不受外界負面因素干擾?如何做到大智而若愚?且讀《古文觀止》書中的《五柳先生傳》白話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號。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他閑適沉靜,很少說話,不貪圖榮華富貴。他喜歡讀書,只求領(lǐng)會書的大概意思,而不在一字一句地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dāng)他對書中意旨有所領(lǐng)會的時候,就高興得忘了吃飯。他特別喜歡喝酒,但家里窮,經(jīng)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席請他喝。一喝酒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他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從不客氣。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不能遮擋狂風(fēng)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平時難以吃飽,可是他卻總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樣子。常以寫文章自娛自樂,用文章顯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這樣的方式過完自己的一生。
評價說:黔婁的妻子曾經(jīng)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边@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喝酒作詩,以此來抒發(fā)自己的志向。這是上古無懷氏時候的百姓?還是遠古葛天氏的百姓?
據(jù)說在無懷氏:葛天氏的上古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fēng)氣淳厚樸實。自號“五柳先生” 的陶淵明心之向往。五柳先生志趣有三,一是讀書,二是寫文章,三是飲酒。
陶淵明《飲酒》流傳千古: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