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元宵佳節(jié)說元宵(散文)
據(jù)說元宵節(jié)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而元宵燈會則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效仿佛教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并下令士族庶民都要掛燈。到了唐宋,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另一說是元宵燃燈習(xí)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jié)。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節(jié)要燃燈。就節(jié)期長短而言,漢代一天,唐代為三天,明代燈會更與春節(jié)相接,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整整十天才關(guān)燈。
南北各地?zé)魰饔刑厣戏街T如猜燈謎、玩雜耍、唱戲曲、舞獅子、打腰鼓、說評書跑旱船等各種民間文藝活動。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把江南的節(jié)日氛圍渲染得淋漓盡致: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伊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北方則多了扭秧歌、踩高蹺、祭鬼神等。白晝?yōu)槭校瑹狒[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老舍先生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的:“在城隍廟里還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來,公園里放起天燈,像巨星似的飛到天空,男男女女都出來踏月、看燈、看焰火?!?br />
我八歲以前在江南老家,記得母親買的兔子燈很得我歡心。有一次拖著兔子燈在天井里瘋跑,被不平的磚地面絆倒,點著蠟燭的兔子燈顛翻了,轉(zhuǎn)眼之間就被燒了個精光,為此頗為傷心地大哭了一場。
“文革"中,元宵節(jié)燈會習(xí)俗已經(jīng)被當(dāng)作“四舊”破了。記得單位的王老頭講了個元宵節(jié)燈謎的故事,說是王安石元宵節(jié)在趕考路上讀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的對聯(lián),一時對不出。到京城考試,主考官出了“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讓對上聯(lián),其他人對不出,王安石就以在燈會看到的句聯(lián)應(yīng)對,中了進(jìn)士。衣錦還鄉(xiāng),又娶了美麗的妻子。一副對聯(lián),金榜題名、洞房花燭,“雙喜臨門”,成為佳話。但王老頭卻因講這個故事受到批判,那期的大批判專欄還是我一手操辦的。
新時期太平盛世,元宵節(jié)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從電視上看到,今年雖然還受"新冠”影響,但全國各地的文化活動仍精彩紛呈,蔚為壯觀,把新年節(jié)慶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我們這小地方各個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每年都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前年作協(xié)組織的韓家蕩看花燈更是讓大家瀟灑了一把。夜色中的燈光秀,把農(nóng)家田園打扮得亮麗多姿,寫意小康社會的溫馨和諧?!敖衲暝箷r,月與燈依舊。”今日元宵節(jié)下起了小雨夾雪,與普通的工作日并無兩樣,春節(jié)假期已過去一個星期,上班族唯有下了班才會走親訪友地再聚一堂,一起團(tuán)團(tuán)圓圓吃個飯,過好春節(jié)中最后一個歡慶之夜,給過年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痹?jié)另一個習(xí)俗是吃“元宵”?!霸庇址Q“湯圓”,作為食品,在中國由來已久,宋代最早叫“浮元子”,后稱“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元宵”來命名。后來到了民國初期,袁世凱做了大總統(tǒng),一心要復(fù)辟,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凱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后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后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dāng)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保式袢硕喾Q湯圓。
湯圓是用糯米粉包餡做成的圓形食品,有團(tuán)圓美滿之意??扇澘伤兀L(fēng)味各異,可水煮,油作,籠蒸。多以白糖、芝麻、豆沙、棗泥、黃桂、玫瑰、果仁等為餡。有的餡料中拌有豬油,遇熱即化口感尤佳。記得母親曾把生豬油切成塊加糖包成長圓形的湯圓,吃時又香又甜,滿嘴流油。湯圓的做法一是“滾”湯圓,以餡為基礎(chǔ),先拌餡料,和勻后攤成大圓薄片,晾曬半干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后把餡塊放入像篩子似的器具里,倒上糯米粉“篩”起來,隨著餡料與糯米粉互相撞擊變成球狀。二是“包”湯圓,包湯圓可是個技術(shù)活,拿出雪白的糯米粉,用開水邊沖邊和,水要恰到好處,多一滴少一滴都不行。多了米粉太爛粘手,少了米粉粗糙會裂口子,包不起來。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我喜歡吃包的。
今天的湯圓是我昨天下午親自包的,那是我少年時跟母親學(xué)的。母親是勤儉持家的好手,又是個美食家,八個兒女八張嘴,僧多粥少,往往自己挨餓,盡管貧窮,卻能變著花色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我們做兒女的耳濡目染也就都會上兩手。成家后長期下廚操練,沒有學(xué)不會的。這次包的湯圓特大,煮熟膨脹了比鵝蛋還大。餡是芝麻核桃粉拌上桂花白糖,趁熱包好,用毛巾笘起來以防干裂。下湯圓要注意火候,沸水下鍋,煮開了,一個個滾圓的湯圓和大紅棗兒便漂起來,慢火瀁熟,像一個個白玉紅珠,惹人喜愛。一碗只能裝一個,啖一個,細(xì)咀慢咽,滑糯香甜,滿嘴生津。再啖一個,還想吃,奈何胃已經(jīng)裝不下了。有詩云:
芝麻作餡拌胡桃,白鷺銀鵝水上漂。
滑軟粘甜香滿口,人間何物比元宵。
2022.2.15元宵節(jié)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