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柳岸花明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柳岸】淺談“知情意行,始于足下”(隨筆)

編輯推薦 【柳岸】淺談“知情意行,始于足下”(隨筆)


作者:黃紀元 布衣,240.6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311發(fā)表時間:2022-04-20 19:09:05
摘要:教師要成為學生“知情意行”的引路人,就應該將自己的“知、情、意、行”和諧地整合在一起,以傳授道德意識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俗話說,“經(jīng)師易找,仁師難求?!敝橐庑?,始于足下,踐行初心使命,任重而道遠。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從本質上認識到,自己的首要責任是育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成為學生“知情意行”的引路人,就應該將自己的“知、情、意、行”和諧地整合在一起,以傳授道德意識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在推行素質教育和進行新課程改革的當下,學校作為育人的平臺,教師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通向理想教學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磕磕絆絆,教師樹立理想,不能把大好的時光荒廢在空想中,要清楚的認識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苯處熓紫刃枰獰釔劢逃@個行業(yè),要對教育工作全力以赴,鞠躬盡瘁,要時刻告誡自己,既然選擇了這一行業(yè),就必須得無怨無悔,積極向上,努力創(chuàng)新,更重要的是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教育技巧的奧秘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chuàng)新精神。
   談起我國青年數(shù)學家陳景潤,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每當談論起他,就會與歌德巴赫聯(lián)想起來。在他成功的背后,又會有誰想起那幾麻布袋、十幾麻布袋的草稿?有誰會想到在通往科學高峰的路上,攀登者是怎樣一步步艱難地前行?其實,那些稿紙就是媒介,每一個人的成功并非偶然,只有不斷付出辛勤的汗水,最后才可能收獲滿滿。西晉著名詩人左思,幼時愚鈍,少年時小有志氣,立志完成《三都賦》,為此經(jīng)常遭受文人墨客的譏諷嘲笑。為了完成這一抱負,他進行了廣泛的閱讀,深入的調查,大量收集有關三國都城的資料,他向隅面壁,前前后后經(jīng)過整整十年的酷暑嚴冬,專心著書,終于完成了轟動一時的《三都賦》。最后,不但使曾經(jīng)諷刺過他的文人墨客佩服的五體投地,還引得京城人士爭相傳抄,流傳至今。為此,我們要時刻告誡自己的學生,即使在學習中遭受逆境,也不能氣餒,寒窗苦讀,就是一個知識與人品積累的過程。學習沒有捷徑,沒有人的成功會一蹴而就,我們只有勤懇地努力,腳踏實地去學習,才能在不知不覺中收獲成功的果實,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笨鳥先飛,勤能補拙。給學生一個燦爛的笑容,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信任的眼神。用真誠的心去溫暖學生,伴隨他們成長。當他們眼中閃耀著快樂,歌聲里飄揚著快樂,故事里洋溢著快樂,這就是我們教書育人最大的快樂。因為有愛,讓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諦,也是因為有愛,讓學生們懂得了愛,回報于愛。
   “學正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僅要有愛心,更重要的是能夠把那種愛傳遞出來,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才能與學生產(chǎn)生心靈的碰撞,學生才能從心底里去接受。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yè),工作中嚴格按照中小學教師道德規(guī)范要求自己,從而忠實教育行業(yè)。課堂上,只有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去愛他們,同時不斷的去挑戰(zhàn)自我,提高自我的授課實力,才能為學生們傳授更多的知識。課后,還需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個人修養(yǎng),杜絕一切雜念,把學生放在第一位,讓他們逐漸養(yǎng)成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蔽野嗟呐擞释瑢W,就是一位全校聞名的“問題學生”。自開學以來,上課要么搞小動作,要么亂說話影響他人;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常常違反學校和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甚至引發(fā)同學間的矛盾,學習成績也是一蹋糊涂,同學們都不喜歡他,幾乎每天都要惹出一些事情。為此,我經(jīng)常找他談話,苦口婆心的去勸導,希望他能夠以學業(yè)為重,爭取進步,做一個好學生。他卻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千方百計的找借口搪塞我,堅決不改,確實讓我非常頭痛。那時我對他的心都快冷了,或許他就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但是又想到自己是一位教師,不能放棄每一位學生,思考再三,為了讓他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有針對性的去他家家訪。家訪中,我了解到他家的實際情況,得知他是一個單親家庭,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根本就沒有時間管教他,他平時跟著奶奶一起生活,在家就是一個小祖宗,奶奶拿他也無能為力,只能放縱,從而養(yǎng)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習慣。調查清楚后,我試著去接近他,消除一些隔閡。往后,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其實他勞動積極,為人誠實,為此我經(jīng)常把他叫到辦公室,變相的去鼓勵他。課堂上,讓他坐在我的眼皮底下,為他準備好本子和筆,激發(fā)他熱愛學習的興趣。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精心關懷下,他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一名好學生的道理。
   在學校“科研興校、發(fā)展思想”理念的引領下,成為研究者,作為研究型教師,成了我事業(yè)的追求。讓自己更深刻地認識到教師的價值,提升自己的職業(yè)幸福感,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我和學生間的關系也變得很融洽。課堂上,不帶有色眼鏡去區(qū)別對待。課后,更要精心去輔導。一旦發(fā)現(xiàn)有學生滑鐵盧,就要及時去開導,并告訴他們,只要認準了方向,就應該朝著理想、腳踏實地地堅持下去,那樣,成功定將成為必然的事情。
   俗話說,“經(jīng)師易找,仁師難求。”教師要時刻認識到,不管好學生,還是壞學生,其實他們都渴望成功,同樣期待鮮花和掌聲?!皼]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事業(yè)的基礎和開始。我經(jīng)常這樣捫心自問,作為教師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優(yōu)美的語言,淵博的學識,還是豐富的經(jīng)驗。知情意行,始于足下,踐行初心使命,任重而道遠。

共 2184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黃老師的這篇隨筆,是經(jīng)驗之談,是感受之談,是教師們共同的心得。讓作為教師的我一下子引起了共鳴。且不說黃老師文筆自然流暢,單從洋洋灑灑的字里行間就已經(jīng)給人一種認同感,贊許感,就不由得讓人豎起了大拇指。不僅僅是為黃老師鏗鏘有力的詞調點贊,也為黃老師對教育事業(yè)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點贊,同時更為黃老師對學生不厭其煩的引導、教育而點贊!黃老師對教育事業(yè)是熱愛的,對學生是無私的,雖然有的學生確實讓人恨鐵不成鋼,令人頭痛,甚至是“問題學生”,但他依然用自己獨有的真誠和不放棄的耐心和信心,找回迷途中的孩子,讓他們最終知返。這所有的一切都足以證明:黃老師是一個極其負責、認真、有耐心的好老師。而令人敬重的黃老師卻不自滿,依然在教育事業(yè)上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并在教育事業(yè)的路上繼續(xù)追求。他說:“知情意行,始于足下,踐行初心使命,任重而道遠。”這句話也送給從教的同仁們,讓我們共勉。感謝黃老師分享這么好的經(jīng)驗和心得!問安老師!【編輯:紫雲(yún)晴雪】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紫雲(yún)晴雪        2022-04-20 19:10:29
  黃老師真是值得點贊的好老師!敬重您!向您學習!
回復1 樓        文友:黃紀元        2022-04-21 08:28:06
  辛苦了,謝謝編輯老師。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