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虱子就是笑話史中的佐料(散文)
一
據(jù)詞典介紹,虱子屬于昆蟲,灰白色、淺黃色或灰黑色,有短毛,頭小,沒有翅膀,腹部大,卵白色,橢圓形。常寄生在人和動物身體上,吸食血液,能傳染斑疹傷寒和回歸熱等疾病。
講到虱子,現(xiàn)在的年輕人估計都不知道說的是什么了。在上個世紀(jì)九十年代之前,虱子還是農(nóng)村常見的寄生蟲。俗語說“窮長虱子富長瘡”,說的有些道理,窮人講究不起,衛(wèi)生條件不允許,才會讓虱子通行無阻,所以還有一句俗語叫做“虱子多了不癢”,搭配的是另一句話“債多了不愁”。虱子多成一個蛋,密密麻麻,在頭上衣服上建立了安樂窩。辦法有,開水燙。但是過去窮人家的衣服,并非都有替換,尤其是冬天棉衣,不能說燙就燙,燙濕了沒得穿,大冬天還能躲在被窩里不做活?還討生活不?也不能說扔就扔,遮風(fēng)御寒就這一件,雖然破但還是有,扔了買不起。而虱子不管那些,繁殖很快,衣縫、毛發(fā)中,大的慢慢爬動,蟣子——就是虱子卵排成一條線,逮不勝逮,捉不勝捉,便任它去猖狂。欠債呢,道理差不多,反正還不上,愁也無用,還發(fā)什么愁?要錢沒有,爛命一條,還能怎樣?
對虱子的了解,是在四年級時,通過讀借到的《青春之歌》這部紅色經(jīng)典知道的。那會兒還不認(rèn)識“虱”這個字,疑惑這么好的書,把“風(fēng)(風(fēng))”印錯了呢?查字典才認(rèn)識了這個赫赫有名的字。書中講到林道靜小時候很苦,虱子遍身,以至于,脫下的小棉襖,密密麻麻虱子滾成團(tuán),洗都不要了,直接扔到火爐里燒掉,火中響起嗶嗶啵啵的聲音,讀到這兒,渾身發(fā)麻。
然而發(fā)麻的感覺,在十幾年后,我也曾經(jīng)歷了,那種苦惱,一般人還真不理解。在部隊的時候,干的是給養(yǎng)員工作,經(jīng)常出差,住旅店是常事。不是褒貶,那個時候,內(nèi)蒙、山西那邊的小旅店招待所的衛(wèi)生,真不能讓人放心,你還必須住——這就尷尬了。住幾次,身上就串上幾次——虱子。先是癢,脫衣服找,好不容易看見一個,手指出擊,摁住,捏起,放在拇指甲蓋上,兩個拇指蓋一合,一個字:擠!就聽見啪的一聲響,一點鮮血,綻放在指甲蓋上,鮮紅刺目。一下子刺激了神經(jīng),把被褥抱出去曬(其實是凍更合適),然后把全身衣服脫光光,仔細(xì)查找。成年虱子個大,扁平,周遭似乎透明,中間有黑暈??植赖氖沁@個小家伙長著善于勾住毛發(fā)的腿(學(xué)名叫攫握器),勾住毛發(fā)行走。一般頭上行走的會翻跟斗爬到枕巾上,再躲藏在枕巾或者被褥中,優(yōu)哉游哉地吸吮血。這家伙還有韌性,捏不死的,只能用指甲蓋才會徹底讓其滅亡。至于衣服,光肥皂洗衣粉洗滌是沒用的,尤其是內(nèi)衣內(nèi)褲,那必須置于開水中燙或者開水中煮。這是斬草除根的最好辦法。煮后的內(nèi)衣褲,可見衣縫處,一拉溜癟癟的白點,很醒目掛在那里,用力撕扯才能清除,看到衣縫毛邊很長,干脆用剪刀剪下了事。戰(zhàn)友們都有虱子纏身的經(jīng)歷,開始都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羞于說也羞于示人。當(dāng)長虱子的經(jīng)歷相似之后,五十步也好,一百步也罷,互相笑話,互相嘲笑,一變?yōu)榛ハ嗤?,互相交流,從難堪一躍為坦然:隱私變成公開,捉虱子躲避虱子就成為共享話題。漸漸地,長虱子倒成了時尚,不長虱子反而被嘲弄:你有錢,你能耐,虱子不找你,是您家的親戚。
此后多年,共享之后,人人掌握了一種特殊的屬于隱私性質(zhì)的本能:出差住旅館,絕對是寸縷不著,精光裸睡。衣物絕對不放在床上,或置于椅子上,或搭在晾衣繩上,切莫笑話人,即使在集寧的政府一招二招,也如此酣睡??此瓢咨矄紊希恢恍√箍耍☉?zhàn)友間的一種噱稱)令人渾身雞皮疙瘩泛起。有句話說,你發(fā)現(xiàn)了一只的時候,那肯定有無數(shù)只隱匿于不知道的被褥、床縫之中。當(dāng)你小心翼翼做好防范的時候,自然,被“坦克”襲擊的機(jī)會就少多了。
二
虱子的歷史,可能比人類還久長,沒有考究,不敢下定論。但這小玩意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說它有名,是因為這個家伙,竟然肆無忌憚地活動于宰相的胡須之上,被皇帝看到了,還給予了一個善意的微笑。這位宰相就是王安石,皇帝呢,就是宋神宗?!端问贰ち袀鞯诎耸分杏涊d王安石“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意思是說王安石非常節(jié)儉,且不修邊幅,懶得洗衣服,也懶得洗臉,可能他認(rèn)為水很珍貴,不愿意浪費每一滴水,所以時人稱他為“邋遢宰相?!币驗榻?jīng)常不換衣服不洗澡,所以貴為宰相的王安石,身上長虱子就理所當(dāng)然的順理成章了??赡苁佣嗔?,王宰相真的沒有覺得很癢,所以任其在身上安家養(yǎng)崽做游戲。虱子因而成為史上最榮耀的小昆蟲,這讓其它動物嫉妒得發(fā)狂。在馮夢龍的《古今笑史》中對這一史實安了一個題目為“須虱頌”,是當(dāng)做笑話描述的:“王介甫(安石)、王禹玉同待朝見。虱自介甫襦領(lǐng)而上,直緣其須。宋仁宗顧之而笑,介甫不自知也。朝退,禹玉指告,介甫命從者去之。禹玉曰:‘未可輕去,愿頌一言?!楦υ唬骸稳纾俊碛裨唬骸畬矣蜗囗?,曾經(jīng)御覽?!姶笮??!蓖醢彩瘏R報的時候,肯定不是高聲大嗓,而是軟語溫言,那就距離皇帝很近,加上宋神宗眼光很好,這只虱子就成為皇帝御覽的唯一一只,何等光榮,何等榮耀!不知王宰相后來如何處置這只虱子,若虱子通靈有知,一定在同伴中炫耀并載入虱史。
古人對虱子的滋生說法不一,不過,蘇東坡與秦少游有過爭論,被馮夢龍一并作為笑話史料記了下來:“東坡閑居日,與秦少游夜宴。坡因捫得虱,乃曰:‘此垢膩所生?!卦唬骸蝗?,綿絮成耳?!睜幷摪胩?,誰也說服不了誰,倆人說好次日找佛印做裁判,說錯者罰設(shè)一席。秦少游等酒席一散,急忙去囑咐佛?。褐灰f虱子生自綿絮,請你吃湯面。秦少游剛走,蘇東坡也來了,也說只要支持垢膩生虱子,就請吃冷淘。次日,倆人同時到佛印處,請佛印評判對錯。佛印笑著說:“此易曉耳,乃垢膩為身,絮毛為腳,先吃冷淘再吃湯面?!碧K、秦大笑,又設(shè)宴席一起作樂。樂是樂了,還是不知道虱子究從何來。
另一部《笑典》有一篇《虱蚤賦序》專門為寄生蟲作賦,堪稱一絕。此為《南史》中所載,乃齊人卞彬所作。賦中倒是把虱子由來講清楚了:“余居貧布衣,十年不制,一袍之缊,有生所托,資其寒暑,無與易之,為人多病,起居甚疏,縈寢敗絮,不能自釋,兼攝性懶惰,懶事皮膚,澡刷不謹(jǐn),浣沐失時,四體獰獰,加以臭穢,故葦蓆蓬纓之間,蚤虱猥流,淫癢渭蠖,無時恕肉,探揣攫撮,日不替手。虱有諺云:朝生暮孫。若吾之虱者,無湯沐之慮,絕相吊之憂,晏聚乎袴爛布之裳,復(fù)不勤之討捕,孫孫子子,三十五歲焉?!卑自挵胩欤K于說明白了,因為家貧性懶加上不勤洗浴,自然生虱,且虱子孫孫子子寄生于己身,有三十五年了??梢姡说娜棠投日娴目梢粤?xí)慣成自然,就如王安石宰相一般。
記得一個笑話,講的是一人被虱子騷擾的受不了,正好看到一個游醫(yī)路過,賣虱子藥。這人問頂用嗎?得到肯定答復(fù),就掏錢買了一包?;丶揖痛蜷_藥包,解開了一層又一層,最后里面最小的紙包中有一紙團(tuán),打開上見寫“勤捉”二字。在沒有好辦法之前,就是兩個字“勤捉”,見了就捉,見一個捉一個。所以,明代一個商人,托唐伯虎寫一幅快快發(fā)財?shù)膶ψ?。唐伯虎就揮筆寫下:“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jìn)隊出;腰里銅錢,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币宰绞訛槔?,比喻經(jīng)商生意如虱子越生越多,捉不清抓不完。
可見虱子的存在并非一無是處?!读凶印酚幸黄凹o(jì)昌學(xué)射”的故事。紀(jì)昌是古代著名的神箭手。起初跟著善射的甘蠅的徒弟飛衛(wèi)學(xué)習(xí)射術(shù)。飛衛(wèi)屬于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的那種徒弟,雖然沒有后浪把師傅拍在沙灘上,但飛衛(wèi)的名氣高于師傅。飛衛(wèi)告訴紀(jì)昌“爾先學(xué)不瞬,而后可言射矣。”于是紀(jì)昌先是偃臥其妻之織布機(jī)下,以目承牽挺有兩年工夫。“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衛(wèi)?!憋w衛(wèi)又說:“未也,必學(xué)視而后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后告我?!庇谑?,紀(jì)昌“以牦懸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wèi)。飛衛(wèi)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這個神箭手用功如此,且成為神箭手,流傳于后世,皆得于虱子之助。由此可見,虱子可謂功莫大焉。如此說來,虱子也并不是一無是處。
三
虱子雖然有所謂的功勞,但其丑陋的外表還是不會引起人們好感的。外表即使再好,寄生蟲的名號也不會讓它成為明星吧?但是很意外,古代有三個好聽的別名,給了虱子。其一,清代厲荃《事物異名錄》說:“虱子,一名丹鴻?!钡櫭秩绾蔚脕恚瑳]有詳細(xì)的介紹。其二,琵琶蟲。虱子頭小腹大,似琵琶,故名?!妒挛锂惷洝氛f,宋道軍北狩,至五國城,衣上見虱,呼為琵琶蟲,以其形類琵琶也。其三,佛子。佛教戒殺生,稱虱子為佛子?!稖Y鑒類函》說:“無畏三藏飲酒食肉,言行粗易,律師不悅,常令宿于戶外。律師終夜捫虱,投床下,無畏呼曰:‘撲殺佛子!’律師異之?!边@大概是佛家不殺生的意思?!跋N蟻尚且貪生”,何況虱子?再者說,釋迦牟尼還有割肉飼鷹、舍身喂虎的故事,區(qū)區(qū)一只虱子,棲息于身上,精心飼養(yǎng),難道不可以嗎?就算捉住了,也會愛惜倍加,放其一條生路。稱之為佛子,也算虱子的造化。這也算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精神的傳承罷了。
當(dāng)然,佛家不傷不殺,管的是本門內(nèi)之人,而門外之人就管不到了。本著“你吸我血,我吃你肉”的原則,吃虱子也不算什么了。這在古代也是有典故的?!洱R東野語》記載:“余負(fù)日茅檐,分漁樵半席時,見山翁野媼,捫身得虱,置之口中,若將甘心焉,意深惡之。然揆之于古,亦有說焉。應(yīng)佞謂秦王曰:‘得宛臨流陽,夏斷河內(nèi),臨東陽,邯鄲猶口中虱?!趺N宽n威曰:‘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虜,無異于蚤虱?!愃纪踔?,亦曰:‘得蚤虱者,莫不靡之齒牙,為身害也。’三人者,皆當(dāng)時貴人,其言乃爾,則野老嚼虱,蓋亦有典故,可發(fā)一笑?!逼錉钊艉镒?,撥開毛發(fā)抓虱子,一邊捉一邊塞入牙齒間大嚼,其味道是否與堅果媲美,也未可知。
《晉書·王猛傳》記載:“北海王猛,少好學(xué),倜儻有大志,不屑細(xì)務(wù),人皆輕之。猛悠然自得,隱居華陰。聞恒溫入關(guān),披褐詣之,捫虱而談當(dāng)世之務(wù),旁若無人。溫異之,問曰:‘吾奉天子之命,將銳兵十萬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杰未有至得,何也?’猛曰:‘公不遠(yuǎn)數(shù)千里,深入敵境,今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為知公心,所以不至?!瘻睾偃粺o以應(yīng),徐曰:‘江東無卿比也!’乃署猛軍謀祭酒?!睊惺勥@個成語就出自這里。王猛吃沒吃虱子,沒說,但王猛一面捺著虱子,一面談著話,談吐從容,無所畏忌的樣子,讓人佩服之至。魯迅先生也說:“捫虱而談,當(dāng)時竟傳為美談?!边€真有,后來詩詞中捫虱之典無數(shù)次出現(xiàn)在歷代文人詩文中。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時尚,魏晉時期就這樣,你覺得惡心呢,人家還當(dāng)做美味美談呢。所以,一個虱子,在歷史上留下的不僅是笑話,還有傳之不衰的典故,不能不說,寄生蟲也有寄生蟲的幸運和榮耀。
虱子不僅入了典,同時也被歷代文人寫入詩詞之中。比如曹操的《蒿里行》、王珪的《詠漢高祖》、張云錦的《蘇澳從軍詩》等,都描寫了甲胄生蟣虱的狀況;梅堯臣、陸游、蘇轍、貫休等則描寫了衣被生虱的情景。司馬光則專門寫了長詩《和王介甫烘虱》,借虱子譏諷小人。杜甫則在《抒懷》中以蟣虱形容世事紛亂。描寫蟣虱的詩文很多,大多比較寫實,就不在這里介紹了,以免浪費閱讀者的時間。
當(dāng)然,虱子還是要消滅的。昔有蘇生,身有虱,甚苦之。一日怒,欲作徹底清除,然心存惻隱,乃戲作《討虱檄》,列其罪狀,令其死無遺憾,此乃書生之仁也:“蘇生被內(nèi),胡然賦讀阿房;阮籍褲中,乃敢窩成安樂?方謂元黃所化,可憐蟲本自依人。誰知骨肉同親,不肖子偏來害我。茲按虱者,蕃易盈升,大幾如斗,流毒于不毛之地,橫行于被發(fā)之鄉(xiāng);占膏腴以自肥,居然酷吏;貪血食而來享,僭擬神明。雖不敢南行,尚凜天王之法;乃頻來東道,難為地主之供。倩十指以搔爬,惟一身是漁獵。紀(jì)昌不作,懸射者何人?景略如生,捫而談焉亦快。爰效秦王之大索,學(xué)遂人之聚殲;直與青鹢同收,不使丹鴻遺種?!毕暮芪乃?,妙文可共賞。但空談不能救己,口號未必滅虱。出手不留情的還是姓蘇的先生,《志怪錄》中記載:“揚州蘇隱,夜臥,聞被下有數(shù)人齊讀“阿房宮賦”,聲緊而小,急開被視之,無他物,惟得虱十余,其大如豆,殺之即止?!碧K隱殺伐果斷,管你什么佛子,還是丹鴻,抑或者琵琶蟲,殺了就是,省得寄生自身。
過去,對付虱子,一是捉,少了還能行,多了就捉不過來;二是燙和煮;三是篦子篦。篦子齒密,從頭上篦過,蟣子虱子逃不了;四是用中藥洗頭;五是剃光頭。但這還不能除根。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清潔衛(wèi)生,勤洗澡,勤沐浴,勤洗衣物,多暴曬被褥。現(xiàn)在,隨著經(jīng)濟(jì)條件越來越好,人們也越來越講究衛(wèi)生,虱子也就漸漸地消失了。
假如,在寄生的小動物中,若選擇一個喜歡的,你選哪一個?讓我選的話,我寧愿選擇虱子??赡苡腥速|(zhì)疑,為什么?很簡單。虱子有著寄生動物所沒有的獨特品質(zhì)。這種品質(zhì)就是擔(dān)當(dāng)。有那么一種好漢做事就承當(dāng)?shù)臍赓|(zhì)。你看,它吃飽喝足,不逃,不躲,不避,坦然自若,委于毛發(fā)處,不動聲色,休憩而已。不像跳蚤,滑溜狡黠,跳之彌高,捉之無影,摁住不死,稍縱即溜。雖同樣吸血,跳蚤毫無擔(dān)當(dāng),既然做了,跑能洗脫罪名?此為喜歡虱子之故也。虱子好捉,尤其是飽食者,行動緩慢,更易抓捕,其子蟣者,更是擺在明處,任君處置。呵呵,只是這么一說,聊增笑耳。如今,要想捉一只虱子,還得大費腦筋:這虱子都去哪里了?
(2022年6月16日)
虱子不僅僅是笑話的佐料,也就是人間害蟲的一個影子!虱子咬人厲害,我們童年時身上很多,那一次我還把虱子當(dāng)米子嚼來吃了!吃了吃人的害蟲,人的身體才舒服!好文章,就是精品!絕品也值得起的!
--------------------------------------------------------------------------------
黃金山老師受過虱子之苦,也品嘗過虱子之美味,得失平衡,大贊!握手!
虱子就是吸血蟲!古來很多,如今看起來沒有虱子了,其實還是成在,只是變得有人這么大的個子了!學(xué)習(xí)好文!多多寫來,我喜歡!
====================================================================
謝謝讀字,看不到虱子了,其實虱子還在,自然之中,怎么會沒有它的身影呢!
老師知識層面寬,觀察事物細(xì),思想深邃,文筆精妙。感謝賜稿!期待后續(xù)美文迭出!夏安!
----------------------------------------------------------------------------------------
劉老師所說,令我羞愧。深邃精妙當(dāng)不起。其實就是寫來玩玩。謝謝!